近段时间,从湖北来雅的“古道迷”刘洁和同伴有些沮丧。原本准备到著名的茶马古道一探究竟,了却心中的夙愿。可是在雅安市区转悠了大半天,没有一家旅行社愿意接收他们这样的游客。
旅行社给出的回答是:去茶马古道旅游的人太少,他们没有开设这条线路。除非有几十人组团游古道,他们才提供服务。像刘洁他们只有三人,一般都是自己去。
最后,刘洁和同伴买了张地图,勾出茶马古道的线路,准备一路边打听边游玩。缘何四川茶马古道雅安段旅游开发的热度不如专家、学者、媒体的关注度?
专家媒体:
被深厚文化内涵所吸引
据了解,四川茶马古道(雅安段)是古代四川境内段联系西南夷、吐蕃诸民族的重要交通要道。雅安是四川茶马古道起点,为开展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稳定边疆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川茶马古道(雅安段)重要的历史地位,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一些地区专家和媒体的关注。
2004年,新华社四川、云南、西藏分社进行了茶马古道的考察。
2010年,韩国友人在天全县寻访茶马古道,追溯川藏茶马文化。
……
雅安茶界一位专家还清晰记得:一次聚集全国著名专家的茶马古道研讨会上,他告知在场人员,据史料记载,清雍正八年(1730年),南路边茶销藏“引数”为十万零四千四百二十四引,按每“引”配茶百斤计算,销售藏区边茶超过一千万斤。在场的专家听后都很惊讶,纷纷表示,四川茶马古道雅安段当年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民族团结稳定作出了贡献。
外界的关注催生了自身的警醒。雅安不少业内人士也意识到,一个城市没有历史就没有灵魂,而茶马古道就是雅安的历史记忆。
翻开雅安历史大事记,可以发现,雅安茶人为让更多人了解四川茶马古道雅安段做了诸多努力:
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上,举办了茶马古道老照片展;
2005年,首届川藏茶马古道高峰论坛在雅安举行;
2006年,在青岛崂山举行的第九届国际茶文化节上,雅安业界请专人演绎茶马古道上背夫负重前行的情景;
2007年,南路边茶制作工艺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内容对南路边茶的传递纽带——茶马古道作了重点介绍。
……
目前,雅安本土作家所著的《川藏茶马古道》、《藏茶》、《四川南路边茶》等一系列讲述古道或藏茶的书籍已上市,为茶马古道研究和开发提供了详实的材料。
多数游客:
嫌景点太少呼吁重新打造
业内人士表示,游客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专家型,对景区的历史文物、文化背景感兴趣;另一种为大众型,旅游就是图个开心。而后者数量远远大于前者。
对于大众型游客来说,茶马古道既没有好玩的地方,也没有新奇之处。目前雅安茶马古道上的古迹分布距离遥远,吸引力不强。
同时,还有一些重要的建筑也消失殆尽。正如《川藏茶马古道》一书中所记载:1931年,资本雄踞陕帮、川帮首位的“天增公”茶号创办,地址位于今市区大北街。雅安一些资深茶人回忆其拥有11个天井的规模,仍然很感叹。
目前,“天增公”茶号的恢弘建筑,早就已经被中国建设银行的大楼代替。当记者询问时,连旁边开店的店主也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除此之外,据了解,还有一些茶马古道的古建筑淹没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
不少像刘洁这样的“古道迷”呼吁,要加紧对茶马古道的保护,同时,开发旅游项目,做好基础建设,为游客提供便利。
可喜的是,雅安文物管理部门已开始着力申请文物保护。目前,茶马古道雅安段已有多处古迹作为文物保护起来。
不久,茶马古道工作室也将成立,雅安将力争最大限度地还原茶马古道的历史,集中史料,为茶马古道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雅安市正在配合国家文物部门茶马古道“大遗址”的打造工作。至于将来茶马古道“大遗址”是作为旅游资源统一开发,还是作为文物严加保护,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潘红兵表示,暂时未知。但可以预见的是,茶马古道已经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将会以合理的方式得以传承。
探其究竟:
经济回报点暂缺是根本原因
四川茶马古道雅安段,市文物管理部门已经着力保护,专家、学者、媒体也在努力推介。为何还是遭遇旅游的“冷局”?
市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书谦表示,景点太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是造成游客稀少的直接原因。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表面上看,是因为吸引游客的景点太少,投入不够,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回报点的开发不足。
该人士表示,市场经济下,任何投入都要讲回报,如果经济回报点都没有找到,谁愿意来做入不敷出的投资?
该人士同时表示,如果仅仅是把茶马古道整修一下,是不能吸引游客的。茶马古道上可歌可泣的故事需要用一种合理的方式演绎出来,让游客观赏和体验。
雨城区摄影家协会主席王五一建议,雅安茶马古道的开发可以借鉴云南茶马古道的经验,打造一个旅游片区,而茶马古道仅仅是作为片区中的一个内容。或者把茶马古道上地势较平坦、古迹保存较好的地方,还原成古镇,把茶马古道分点推介。这样可以解决人气不足或者缺乏经济回报点的问题。
他还表示,当然,经济回报点的确定,还需要各个投资方、策划人和相关环节根据实际情况思量。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