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金坛一带此际是否也同样已经品茗为风呢?
过去的引证并不清晰,多引用“金坛设县于隋,物产之特殊者,有嵇稻、茶叶”这段出自后世《金坛县志》中的文字,似乎又简单了一些。
其实早在东晋时阳羡人杜育所写的文字中就有“灵山维岳,奇产所钟;蕨生荈草,弥谷被冈……器则陶筒,出自东隅”等语。据考证,“荈”即当时对野茶的一种称谓。而以出“陶筒”的宜兴为东隅、漫山遍野出好茶的“灵山”,是否可以理解为茅山呢?
而隐居在茅山东麓的陶弘景就云“苦茶轻身换骨”。可以想见,当陶弘景在《答诏问》中写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时,正是于郁冈山下以泉煮茶而悠然兴会。
随着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茶文化与佛道文化开始相容,佛道主张清静、清心寡欲,而茶汤恬淡,又回味无穷,正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同属金坛境内、茅山余脉之方山,海拔307.5米,又称为四平山、四屏山,唐代方氏隐居于此修道,上有寺庙。坡峻顶平,古道幽深,石门溶洞,风雾弥漫,林密药多,古庙古树,鸟鸣虫唱,环境优美。山顶原有古寺,即方山寺、九龙寺、七里庙等,旧有古茶树,为隋唐之茶乡。
唐代金坛籍田园诗人戴叔伦在《题横山寺》中有“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之句,横山即在顾龙山西南。以至到明清之际,乾元观所制之茶,为江南上品,独享“乾茶”之称,有一担稻换寺僧一斤茶之说。清初的金坛人于梅在《寺中迟古则师不至》中写到:“一卷楞伽经,来就茶烟碧”。
可见,茅山一带的佛道宫观自行制茶以待客之风,最晚自初唐以下,历千年而长续。而金坛人士饮茶之风足可上溯至魏晋,甚至更早。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