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唐代佛教文化与茶

发布时间:2014-10-01   来源:老农茶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唐代寺院有免役免税等特权,削发为僧一时成为风尚。庄严的寺院多建筑在幽僻的山区,为僧侣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茶在寺院的作用较民间更胜几分。他们封山育林,“绿茗盖春山”,绿云蔽天,成为青翠菠郁的茶区。特别是佛教名山,风景秀丽,云雾缭绕,茶树饮雾渴露,自然品质奇异,如四川的蒙顶茶,号称“仙茶”,故唐诗人姚合有“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的名山出名茶的诗句。盛唐时期,寺观中奴脾很多,会昌五年废佛拆寺。

收寺院奴脾为两税户者达十五万之众。佛教寺院的奴婢有两种,一是属于寺院,二是属于上层僧尼个人的。陆羽孩提时代为智积禅师煮茶,实质上就是童奴。这些奴婢和下层僧尼是种茶的主要劳力。

茶性高洁清淡,适合僧侣道德修养,盛唐诗人王昌龄有“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的诗句。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南齐世祖武皇帝遗诏:“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己。”李从庆《游多宝寺》有“老衲烹茶出,先供座佛欲”描述以茶敬神的礼俗。戴叔伦有“老衲供茶盆,斜阳送客舟”描述以茶招待施主和香客增进友谊的史实。除此之外,寺院还把茶叶投入市场,进行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的重要集团,成为寺院经济的支柱。唐代饮茶风俗的普及,僧侣之功德殊为卓着。

佛教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中唐时期,僧侣在寺院举行茶宴己很风行。一些地位不显赫的官吏,官场受挫的政客,不满现实的文人,也很欣赏这种茶宴,他们谈经论道,品茗赋诗,以消除内心的积郁,求得精神的解脱,饮茶文化色彩日趋浓厚。

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嗜茶,自称是“别茶人”。他写的茶事诗,多是在遭贬江州司马之后。太和三年(829年),白氏58岁借病辞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的身分到了洛阳,与嵩山寺和尚结交,过着“或伴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的半隐居生活,更与茶“穷通行止长相伴。”

诗人李嘉佑与皇甫曾在荐福寺终日饮茶念经,诗云:“虚室独焚香,林空静罄长……啜茗翻真偈,燃灯继夕阳”。皎然《饮茶赋》云:“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晓景屡徘徊”。用传花的办法品茗助兴,即花到何人处,何人饮茶赋诗,是最“风流”的一种文雅游戏。武元衡在资圣寺与责法师茶会上歌咏道:“禅庭一雨后,莲界(佛国)万花中……不知方便(佛教语,指领悟佛之真义)理,何路出樊笼。”诗的内容涉及到禅理。僧人齐已赞赏湖南岳阳寺院精品范湖含膏:“浥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腊面香”。佐证了唐代名茶多为僧侣苦心刻雕而成,同时也说明了神权与皇权紧密结合,神权依靠王权庇护扶植,皇权依靠神权巩固统治,两者相依为命,不可分离。在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我国“茶道”一词是僧皎然首先明确提出来的,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写道: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调和了儒家德治思想和道家的羽化追求,与茶性揉在一起,达到陶治情操、修身养性的目的,使茶道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以独特的茶文化形式流传了下来,对宋代的茶道发扬光大有着深刻的影响。

唐代佛教的兴盛,孕育并形成了茶文化。佛教文化和茶文化的紧密结合,是唐代茶文化的重要特征。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