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友人一问:茶道何为?其实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试图放弃评茶的模式,以一种平常心来喝茶,潜心自问,希望能在茶的路上有所进益。试将这一段时间的心得予以文字化,供大家笑玩和批判。
我将自己的茶之路归纳成为三个字:静、真、通。是否以后还有,尚不得知,因为我自觉还未有达到那个更高的境界。
静,是一个习茶之人首先要领悟的。
静,康熙字典释义:徐锴日:丹青明审也。又《增韵》动之对也。《易·坤卦》至静而德方。又《书·尧典》静言庸违。《传》静,谋也。又《诗·邶风》静言思之。《传》静,安也。
在这个声色犬马、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不论是习茶、习香,亦或是琴棋书画,无非是想藉一艺以求静。只有放缓脚步,静下心来,才能俯身内视,将所闻、所见、所学、所思归纳总结,找出自身修行的不足与未来的方向,希冀更上一层楼。
静,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身静,心静,思静。
学习茶道,首先是借助茶艺的外部手段,通过茶艺的训练,让身体首先静下来。静坐,就是最初级的功夫。最初的静坐,是在台前静坐,不要小看这一门功夫,要能坐下来静静地泡茶,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比如茶馆里面的茶艺师,一坐就是大半天连续泡茶,这本身就是一门功夫。在台前静坐的基础上,慢慢地过渡到席地而坐,在茶台上泡茶,这种姿势可以进一步提升静坐的功夫。而静坐的更高一个层次,是要地席泡茶。在席上泡茶,采用盘
坐和跪坐的姿势,都是需要经过训练的,没有经过训练的人,盘坐30分钟,或者跪坐5分钟,都会是一种挑战。
在身体静下来的同时,还要学习心静。在泡茶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抛开周围的环境,把注意力集中在泡茶的过程当中,从烧水、候水、温壶、烫杯、置茶、温茶、注水、出汤、分杯、奉茶、试茶、品茶、体会、调整、再注水、再出汤的整个过程中,注意每一个不同的茶品的表现和特点,合理地调整水温,出汤时间的快慢缓急,注意茶汤的香气、浓淡、色泽、爽滑、舌感和喉感、回甘和持久、耐泡程度等等诸多因素,最后以茶笺一一记下,泡茶仪式结束后收拾和清理茶具,归纳收置,最后完成整个的泡茶仪式。这是一个通过专注茶事而达到心静的过程。
静的更深一个层次,是要思静。思静的层次,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作为基础,除了阅读大量的茶书、茶史、历史、文化、艺术等等各门类的书籍之外,还需要有茶叶生产和制作方面等一系列专业知识,考察茶叶种植的生态环境,了解茶叶的外在和内在因素对茶的影响,最后从茶反思到人,从茶叶的生产、销售、品饮等等诸多环节中总结出做人的道理,以及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联,并身体力行,广为传播,或着书立说,流传后世。这是思静这个过程所要学习和修行的。
如果说静是学习茶道的一个手段,那么求真就是学习茶道的目的。这个求真的过程,由外而及内,我归纳成为六个真字:真茶,真器,真功,真味,真知,真悟。
真,康熙字典释义:《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又《玉篇》不虚假也。《韵会》实也。伪之反也。《庄子·渔父篇》真者,精诚之至也。《前汉·宣帝诏》使真伪毋相乱。《后汉·马援传》帝王自有真也。
求真,是一个求与辩,再求,再辩,如此循环,生生不息的过程。道家所言,耳目为求真之阶梯。作为一个茶人,要把耳目延伸到眼耳鼻舌身。眼,观其茶,视其汤,察其变也;耳,听水声,听风声,听人声也;鼻,嗅其味也;舌,试其汤,尝其味,品其醇也;身,感其气也。因世、时、茶、人皆变,其真也变也,唯求真的意志不变。只有在求真的过程中不断地排除谬误,进而理才能越辩越真。
求真,还是一个待人以诚的过程。习茶的路上,首先是要待师以诚,不耻下问。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达者为师,只有真正放下自己的身份地位,才能从各种能人那里学到真知。遇到不同的意见之时,不要一概否定,也不要全盘接受,而是以自身的体会和领悟去寻求正确的判断,真者纳之,伪者容之,不辨伪不足以存真。
当自己所学有一定的进益之后,还要以诚向师,敢于破除迷信,向传统之言挑战,在辩中求真。在辩论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缺失,更要以诚待己,虚icj.承认错误与不足,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真知。在辩论中侥幸获胜,也要以诚待人,不惜以自己所知倾囊相授,在帮助他人提高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辩思能力。
我提出的六个真字:真茶,真器,真功,真味,真知,真悟,是茶人中普遍的一个求真过程。初习茶者往往不辨真伪,每每施以重金以求真,但常常所得非真。习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辨茶的大类,认清绿、青、红、黑,再辨绿中有黄白,青中有闽、粤、台,红中有正山工夫,工夫中有祁门、滇红、闽红、宜红等等,闺红中更有坦洋、白琳等诸多类系。至于黑茶中更有普洱、茯茶、百两千两,更是有如迷雾重重,不胜枚举。习茶者仅在真茶二字上的功夫,往往就要耗费毕生的精力。
俗言道:好马配金鞍。有了真茶,还需真器。中国饮茶的历史久远,自魏晋初唐而明清,历千年而不衰,每朝每代皆有佳器珍藏。世人常以千万金求一美器而不可得,而在我看来,藏器还以一“真字”为要。真者,首重茶器之适茶性,还茶本真。习茶者要首先关注和体会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器型对不同的茶的表现程度如何,用心体会什么茶适合用什么样的茶器去表现,根据不同的茶选择不同的茶具。特别要留意的是茶具的胎质、釉料、疏密、厚薄等因素对茶之表现的影响。
在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对器物的追求可以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但切记不可以价值作为目的。中国饮茶的历史漫长,时间跨度超越千年之久,历经煮食、煮饮、冲点、散茶直至今日的撮泡和工夫茶,其中每一个阶段的文化和历史内涵都不相同,从茶具的历史就可以看到茶的历史,以至于投射到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收藏茶器,应该首先着眼于文化和历史,对每一个朝代的器物所代表的文化特征要先有深刻的了解,如果有可能拜访当代名窑,了解瓷器、陶器在当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情况下的科学的解释,分析历史朝代生产瓷器的难与易,正确理解藏器的历史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合理的代价收藏欣赏,切莫盲目地跟随市场炒作,更不应该沉迷于赝品假货。
当真茶和真器齐备,进一步地求真,就要从自己出发,求证泡茶的真功。茶艺是建立在茶和器的充足的认识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什么样的茶适合用什么样的茶具,也就决定了适用什么样的冲泡方式,因而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茶艺。绿茶有绿茶的茶艺,红茶有红茶的茶艺,乌龙茶有工夫
茶的茶艺,一个习茶的人应该广为涉猎,也要有选择地有所专精。
无论茶艺纷繁如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一泡茶冲泡得好喝,是为真味。《神农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本草虽为后世学者假借神农之名而作,然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纵观茶的整个由食到药再到饮料的历史,茶养生益体的功能始终贯穿其中。而茶人寻求茶的真味,就应该从茶的养生怡情健体为切入点。
茶的真味,可以归纳为生津、利咽、消食、解毒、健体这五个要点。古书有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习茶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饮茶经年,且所饮种类丰富,则即便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只要茶一入口,即可品出该茶是否是好茶,究其原因,无非是长期饮茶者对于茶的感知已经深入其心,嗅其味可知其香,饮其汤可知其醇香爽滑与否,茶汤入喉生津,气舒神爽,皆可明鉴茶之优异也。至于入口青涩、干苦、锁喉、久而不化,则可知所得茶品非佳。倘若闻茶有异味、饮之有不适、视之有异色、霉变、污染等茶,则当弃而远之。是以茶人寻求茶的真味,一定要摈弃茶的价格、名气、名义产地等等因素所形成的成见,学会听从自己的本心,学会与茶对话,从茶的冲泡过程中用心体会茶的气息、汤色、清浊等等的轻微变化,结合茶的品饮,从自身的角度找出最适合某一个茶的冲泡方式,把茶的真味展现出来。
探求真茶真器,修炼真功,体会真味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获得真知的过程。我们常听人说道,就用“道可道,非常道”这几个字,故弄玄虚,然而有几个人真正潜心修过道,问过道?有几个人通读了《老子》(道德经)?老子究竟是如何解说为人治国的道理的?道家又是如何追求真道的?释道儒追求的至高无上的境界有哪些相同?那些不同?真知的获得,是需要在广泛的汲取古今中外的知识的基础上消化吸收,更通过辨证的方法存真去伪,是为真知。
探求真知的过程中有所悟,并不断地辩证求真,所谓真悟。
求真,也是一个慎言慎行的过程。人有五官,有潜意识,还有成见。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新事物的时候,视觉、听觉带来的第一感受很容易从表面上去判断一个事物,而人的潜意识和成见也往往会在认识之初对一个事情做出不那么正确的判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在试品一款新茶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某一种茶的品种、产地、历史、世俗状况以及自己对一个茶的喜好,片面的评价一款茶的表现,然而在某一个特别的时刻,把那些世俗心暂时忘记,不经意闲,你体会到了这款茶独有的风韵,不禁为自己当初的鲁莽而懊悔不已。由茶而人生,其道理是相通的,慎言慎行,就是要对一个事物做多方的考察,三思而行,以期得到一个更客观的评价。
慎言慎行,却不是谨小慎微,更不能盲从。儒家传统讲究中庸,这固然是一个很好的品德,但是凡事都讲中庸,明哲保身,则真理就无法从对谬误的辩论当中产生。辩论不独是西方的产物,春秋战国时代,就曾经有过百家争鸣的繁荣时代,后因儒家一家独大,并且统治中国人的思想数千年,辩思的优良种子没有在中华大地上开出丰盛的果实。儒家给我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这对于知识的传承是非常宝贵的,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若因尊师而盲从,则知识停滞不前矣。韩愈《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真知的探求而引发的辩论,不等于不遵师。一个人的所思有限,通过辩论而探求真理,是对师道的发扬光大。
通,就是一个通达的世界观,作为一个茶人要追求的至高的境界。由茶而心,由心而道,是一个从外而内的通达的过程,从动作的圆通,到心境的畅通,最后到悟性的明通。
《说文》达也。《正韵》彻也。《易·系辞》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礼·学记》知类通达。又亨也,顺也。《礼·儒行》上通而不困。《注》谓仕则上达乎君,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易·节卦》不出户庭,知通塞也。又畅也。《尔雅》四时和为通正。《注》通,平畅也。又总也。《礼·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
追求一个通达的世界观,绝非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从“通”的释义可以帮我们了解到,“通”包含有以下层次的内容:
1没有阻碍,可以穿透,可以到达,为通畅;
2.懂得,彻底明白,为通晓;
3传达,为通告;
4.往来交接,为沟通;
5.普遍、全,是为融会贯通,触类旁通,通古博今,通时达务,通文达理,通天彻地。
首先,茶人通过茶的学习,从最基本的感官做到通:通味觉,同鼻息,通喉舌,通肠胃,身体也从长期的饮茶中累积功用,进而达到通经理气的作用,畅通身体经络,养生健体,继而在习茶的过程中,读万卷书,懂技,懂艺,懂史,懂文化;行万里路,遍考茶山,遍访茶农,遍览群山,遍闻风俗。近到茶人自身气脉的通顺,远到社会人情的通达,再远到宇宙规律的通晓,所谓通文达理,通古博今,在求真的路上,是茶人必修的功课。
古人有云,“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周易·系辞上》)。通过习茶我们学会了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而这种方法可以用在很多方面,小到各种器、艺之属,大到为人处世之道,均可以延伸援用。古人常以多种技艺共同学习,互相影响,互相参照,共同提高,以致相映成趣,比如诗书画印、琴剑射御、琴棋书画等等,皆是触类旁通的绝佳典范;比如习茶与习香同研,习茶的渐进方法可以用于习香的认识,而习香增进了对香气的灵敏度和分辨力,又提升了对茶的鉴赏能力,相得益彰;又比如习茶与习花,抑或习画,则每席中有画意,席间有花香,交相辉映,何乐而不为。
一己之道为小道,治世之道为大道。读先人《论语》、《老子》,无不以天下之道为首要,先天下之忧而忧。所谓通文达理,通时达务。从茶艺小道中觉悟到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律己,继之影响周围的人。非要每个人都干与朝政,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从个人做起,立言,立行。积小而成大,功到自然成。
通了,悟了,还应该要传达与交流,传通天下,己通人通,从而影响和带动周围。或以笔记注之或行文刊报,或着书立说,或言传身教,博传天下。每一个人领悟的方式不同,或有渐悟,或有顿悟。《论语·述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师说》“闻到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圣人无常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类从古至今,能够于众生物中独立于世,知识的传承与开拓是至关重要的。今日你先行一步,将所学所悟传之于人,明日他人青出于蓝,亦可再为你师,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是也。若韩夫子所言之师道盛传,则我辈从茶之小道所悟而能通天彻地,我辈之幸也。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