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建茶的传播

发布时间:2011-11-02   来源:老农茶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树的原生地。凡名山胜地都产茶。但很难说清何处是原生地,它们是相互移植而成为名茶的。神农氏发现茶而利用茶,同时武夷茶亦有“古时一位老人初献茶,死为山神享庙祀”的记载。周武王“伐纣会盟”,就有闽濮族酋长献茶之事。

秦统一中国,建立闽中郡,福建的茶已有“闽中茶品天下高”。在汉朝初就开始向外传播,繁植成各地名茶。汉代道教初形成,道人喜云游名山,发现茶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利益,道侣以茶贵为仙饮,为道人所利用,从而开始茶的传播。据四川《名山县志》记载:“孙惭《智矩寺留题古碑记》云:‘倚栏眺茶圃,昔有汉道人,分来建溪芽,寸寸培新土,至今满蒙顶,品倍毛家圃’。”四川蒙山是道教圣地,道人吴理真云游至武夷山,发现了茶之灵效及神奇的茶树,便携带了七株茶苗,移植于蒙山五顶最高的上清峰,精心培育制作成蒙山茶;它的品质,胜过五代毛文锡《茶谱》所列的“建州大团”茶。

晚唐诗人曹松,广东南海人,于咸通至乾符年间(870—880),投奔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刺史李频为幕僚。当时北苑茶已是朝野闻名的龙团贡茶,曹松平时嗜饮建茶。后来李频在任上病逝。曹松离开建州回南海西樵山,带去茶籽和茶苗回乡定居,同时传授种茶、制茶技术,使西樵山成为广东境内最早茶区,名茶“西樵云雾茶”源于闽北茶乡。

1988年,四川省万源县文物保管单位,对全县文物进行普查。在大巴山区石窝乡古社坪村崖壁发现一方保存完整的《紫云平(坪)植茗灵园记》摩崖石刻。其文曰:“窃以丰登胜概,垭洼号古社之平(坪)”。从始开荒,昔日:“大黄舍宅”。时在元符二载(宋元符二年1066年),月应夹钟,当万卉萌芽之盛,阳和煦气已临,前代府君王雅与令男王敏,得建溪(今武夷山一带)绿茗于此种植,可复一纪,仍喜灵根转增郁茂,敏思前代作如斯活计,示后世之季子,元孙,彰万代之昌盛,覆茗物而繁盛。至于大观(北宋年号)求文于蓬莱释,刻石为纪,可传体面观瞻,历古今而不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也。诗曰:“筑成小圃疑蒙顶,分得灵根自建溪。昨夜风雷先早发,绿芽和露濯春畦。大观三年(1110)十月念三日王敏记、弟王古、兄王俊”。行文虽然不畅,但却如实记载了古代茶事。应是建茶移植四川的宝贵资料,说明宋代就已有向四川移植的事实。

南宋末年,闽籍连江诗人郑思肖,宋亡,隐居苏州,数年后,回乡后从泉州出海至印度尼西亚,在爪哇岛西北岸登陆。为生活谋异域首领,划一英里地盘,辟为园林,组织乡亲耕作栽植,培育了家乡的茶,使之成为华侨喜爱的“八茶罐”茶,华侨同胞为纪念“郑思肖”称为“思乡茶”。

台湾乌龙茶源于福建,是由武夷山移植的。台湾学者连横《雅堂文集》记载:“嘉庆时(1796—1820)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台北文山鲫鱼坑,发育甚佳,收成亦丰,遂互相传植”,成为文山包种茶产区。又史籍记载,清咸丰五年(1855)台湾青年林凤池由乡亲赞助来福建中举,为报答父老资助之恩,从武夷山得茶苗36株,分栽冻顶山,培育成功,其茶树品种叫青心乌龙。1990年9月台湾大学教授(曾为台湾茶叶改良场场长)专程为“台湾青心乌龙寻祖”,在建瓯桂林(北苑茶产区)考察,反复论证:建瓯矮脚乌龙与青心乌龙有亲缘树根关系,立碑纪之。

浙江杭州“九曲红梅”名茶品种来自武夷山。太平天国时期,杭州一带几经战乱,居民减半。当时闽北、浙南农民纷纷向浙北迁徒。最先有十三户贫苦的武夷星村农民(含在闽北居住的浙江茶农)往杭州郊区大坞山修建茅舍居住,开荒种田,伐木栽茶,以谋生计。他们移武夷“红梅茶树”至大坞山,茶树生长茂盛,成品优异,因来自武夷红梅品种便以“九曲红梅”命名,后为茶商赏识。不久便扩大种植,在钱塘江畔繁植兴盛了“九曲红梅”,成为浙江名茶之一。

清朝光绪六年(1875),安徽黟县人余干臣,由福建罢官回籍;在至德县尧渡街创立红茶庄,试制小种红茶出售,很受茶人欢迎。次年在祁门历口设分庄,1878又在闪里设分店,逐渐扩大,畅销国内,发展成现在的“祁红”就是武夷“小种红茶“传播的。

建茶不仅在国内移植,还移植于国外。1834年印度总督本廷克组织茶叶委员会,派戈登乔装入福建在武夷山购买大批茶籽。次年运抵加尔各答,育成茶苗42000多株,分植于阿萨姆、古门、台拉屯等地,形成有名的印度茶区。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