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更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美学。因此,建立一个完整全面的茶美学体系,需要进行大童的研究,艰苦的探索,研究方法的 选择显得特别重要。茶美学所涉及到的学科多,研究茶美学必须坚持辩证唯物 主义原则,结合茶美学的特点,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并保持研究方法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才能比较完美地建设茶美学体系。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在 研究过程中遵守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理论与实践并进
茶美学本身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研究中要从大量的文献 资料和客观事实出发,然后总结出规律,用以指导茶审美的实践。恩格斯说: “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不过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朴素了解,不附加任何外来的 成分”。这就是说,一切科学都应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事物。任何事
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存其客观规律。在茶审美的活动中,一切审美感受都是由客观存在引起的,并表现在茶审美的实践活动之中。我们在研究茶美学 时,决不能凭主观臆测,把人们的审美活动当作孤立的存在而猜测与推断。因 此,在研究茶美学的发展过程时,应对历史资料进行深入的挖掘,正确了解茶美学发展的历史,用辩证的方法进行分析,再通过现实生活的调查,了解现代 生活中人们的茶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总结出审美茶的一般规律。
茶美学的理论研究是为人们实际生活增添美感、提髙生活质量而服务的。因此,理论上对茶美学的研究要逐渐社会化。不言而喻,一方面,茶美学的理 论需要把体现人文关怀,指导人们生活中的茶审美活动当作发展自身的活力之 一;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雅俗共享的品饮文化,茶美学在生活中的实践只有建立在雄厚的理论之上才不致肤浅。
传统与现代结合
美学本是一门随历史而变化着的现象学,美学中的各个范畴和规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茶美学的历史性更为突出,茶作为我们生活中 的一种日常饮料,已伴随着人类走过悠悠数千载,对茶的利用从野生发展到人 工栽培,从生食其叶到煮饮再到泡饮,从满足生理需求到追求精神享受的过程中,人们在利用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发现了茶的美,并不断地创造着美,而人 们对茶之美的认识和创造活动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风貌。例如,在康以前, 人们对茶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物质层面,自陆羽《茶经》问世后,才明确将曰常生活中的饮茶活动提升到精神层面,并将饮茶的审美当成修炼品格的途径。 唐时流行烹茶,茶具以“越瓷青而茶色绿”为美;宋代时流行点茶,茶色白,故以“黑盏”为美,因此研究茶的审美一定要结合历史背景。另外,尽管今天随着茶类的丰富,科技的发展,茶本身呈现的美更加丰富,又加之人们的思想 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而涌现出多样化的审美观,但是传统的审美方式 和审美观,作为一种历史积淀,传承至今,对人们审美取向、价值观念依然有者深刻的影响,这也要求我们应以传统结合现实的原则来进行研究。
以中国美学为主,吸收合理的西方美学思想
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分属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这两个文化系统有共性和相通之处,但也存在极大的差异性。西方的美学理论发展较早,取得的成果值 得借鉴。茶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时要从中国的文化背景出发,因为脱离本土的文化背景,就必然会脱离中国当前的现实。而且,属于时代的新思想,或从另一文化中引进的思想成果,它们的“新”和“异”的 意义,也只有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上才能显示出来。因此,坚持以中国美学思想为主合理汲取西方美学思想是开展茶美学研究的原则之一。西方美学理论基本 上属于西方文化,对于有着自己独特的范畴和体系的中国古典美学,国外学术 界对之了解甚少。但是,在当今西方知识界为他们面临的生存困境、艺术闲境和人生价值危机感到焦虑之时,充满东方智慧的中国传统美学却能在某些方面 提供极为宝贵的启示,这也正是近年来在许多西方国家掀起研究中国的儒学、 道学热潮的蚩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国人对中国传统美学了解不多,特别处于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许多青少年接受的更多是外来的美学思想,多年来我国 —直提倡要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实际上却一直在徘徊。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唐宋茶美学研究的开展正是这一倡导的践行, 通过对唐宋茶美学的系统分析,总结出其中合理的、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元素, 用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并把这些经过重新审视的美学思想,融人新时代,借鉴西方美学的积极成果,使之成为一门具有国际性的美学,从而为推动人类文 明,促进世界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