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日期】2004-09-02
【实施日期】2004-09-02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市计委关于《宁波市“十五”计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对照,保证规划有效实施。
(市计委2004年7月30日)
一、“十五”计划纲要实施总体情况
“十五”计划实施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社会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向比较宽裕的小康型转变。总体上看,我市“十五”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进展顺利,情况良好。预计到2005年末,主要发展目标将达到或超过纲要提出的预期目标(具体指标执行完成情况见附表1)。
2001年—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超过了计划目标3.5个百分点。2003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1769.9亿元,达到了计划目标2000亿元的8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2万元,完成了计划目标3.5万元的78.3%。
产业结构中我市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2003年三次产业构成为6.3:56.9:36.8。第二产业仍是拉动我市经济的主要力量。
2003年我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7.6亿元,同比增长39.3%,投资增幅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01年—2003年我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09.2亿元,完成了纲要预期目标的83%,预计将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10921元增加到2003年的142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069元增加到6221元,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9.3%和7.1%,均超过纲要预期的5%的指标。城镇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39.1%下降到2003年的37.9%,要达到35%的预期目标尚需努力。城镇登记失业率2001年—2003年分别为3.8%、3.97%和4.02%,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就业压力日益增大。2003年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5亿元,2001年—2003年年均递增10.2%,接近于纲要预期的10%的目标。
2003年全市自营进出口总额188.1亿美元,年均递增28.37%,提前两年达到2005年的预期目标。2001年—2003年我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8.48亿美元,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的64.1%,下一阶段仍需加强招商引资力度。
2003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了1.85亿吨,列大陆沿海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277.22万标准箱,增幅已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位。
至2003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已达38万人,已跨入了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的行列。不过全市科技经费投入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市投入r&d经费9.48亿元,仅占gdp比重的0.54%,距“十五”预期的1.5%相距甚远。
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0年的3.1‰下降到2003年的1.14‰,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市的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48.9%增加到2002年底的49.6%,但分布不均的状况依然存在。2003年我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6.53%,较2000年提高了8.09个百分点,超出了“十五”的预期目标。
二、“十五”计划纲要主要任务、措施实施情况
(一)产业结构调整
1.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渐趋优化。全市粮食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由2000年的55.3∶44.7调整到2003年的40∶60。基本形成了创汇蔬菜、蔺草、竹笋、茶叶、水果、花卉、名优水产品、畜禽等八大优势农产品。农业内部农林牧渔业的产值比重也从2000年的48.2∶3.1∶13.8∶34.9调整为2003年的45.1∶2.9∶15.2∶36.8。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2003年全市已有年加工经营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297家,带动农户93.37万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到2003年全市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411座,修筑江堤、海塘800多公里,建成标准农田131万亩。
但农工贸分割、产加销分离的管理体制依然存在,不适应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需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农业投入相对不足,投入结构不尽合理,用于中小型公益性项目的投资相对较少。
2.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1年—2003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4%,超过了“十五”预期目标。工业经济效益也持续提高,2003年实现工业利税总额318.47亿元,其中利润189.18亿元。11项经济效益指标考核得分为230.52,居全省首位。全市临港工业不断壮大,原油综合加工能力达到1700万吨,发电量329.5亿度,abs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超过了“十五”预期目标。高新技术产业逐年发展,全市规模以上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企业有700多家,2003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值833亿元,同比增长35.8%。传统工业也得到了提升和改造,2001年—2003年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服装业年均增长16.7%,日用电器业年均增长46.9%,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25.8%,塑料机械制造业年均增长32.4%,汽车零配件制造业年均增长41.5%,均超过了“十五”预期增长目标。
但我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还很艰巨,工业前五大行业的排序几年来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高技术行业所占比重仍然很低,小型企业多、加工工业多的局面依然存在;全市工业耗能日益增加。
3.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通过推进网络商业发展、连锁化经营,通过农商联手、工商联手、商商联手、商旅联手和办节促销等手段,促进了我市的流通现代化,拓宽了流通渠道,使全市200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5亿元,增幅居浙江省第2位。
金融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发展良好。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连续三年实现“双降”;2003年全市保险金总额9927.47亿元,总保险费收入38.36亿元,分别较2000年增长了183.2%和114.3%;2003年旅游总收入164.06亿元,较2000年增长了36.3%;2003年全市新开工房屋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分别为1029.7万平方米、632.3万平方米和537.6万平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43.3%、141.3%和87.5%。
新兴服务业发展较快。据2003年开展的我市部分服务行业定点调查显示,计算机应用和软件业、咨询与调查、家庭服务业、娱乐业等新兴服务行业全年营业收入都比2002年有了大幅的增长,增幅分别为21.0%、25.8%、58.8%和58.2%。
相比gdp和工业增长速度,我市的服务业发展还是明显滞后,200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8%,较2002年的37.8%下降了一个百分点,要实现41%的计划目标有相当的难度;而且服务业内部结构也有待进一步优化。
4.新世纪工程建设
纲要确定的各项新世纪工程进展顺利,部分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港口和交通建设方面,北仑三期国际集装箱码头、大榭25万吨原油码头、甬台温高速宁波段等完成,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南岸连接线、绕城高速西段等相继开工建设;能源材料基地建设方面,lg甬兴abs三期、宝新不锈钢三期、大榭利万石化等完成,白板纸三期、镇海炼化扩建等加快推进;资源开发保护方面,三江六岸整治和城市防洪工程、周公宅水库、西溪水库、白溪水库引水工程、上张水库等重点工程都按计划顺利进行(各项工程具体建设进展情况详见附表2)。
(二)对外开放
外贸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势头,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进口增长快于出口。2003年出口121亿美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2003年进口67亿美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半。出口主体不断壮大,基本形成了生产型企业和流通型企业各占出口半壁江山的局面。出口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大幅增长。2003年我市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市场出口额占全市出口额的53.7%,对非洲、东欧、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同比增长了71.5%、67.6%和57.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到2003年底,我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8072家,投资总额291.23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70.5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8.58亿美元。“十五”以来我市利用外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外商独资仍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2001—2003年外商独资项目1614个,合同利用外资62.8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3.51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53.1%、73.1%和61.1%。二是外商投资主要来自香港和台湾地区。特别是香港地区,几年来一直列外商来甬投资之首。三是外商投资大项目占主导地位。2003年全市新批千万美元(包括增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投资总额56.97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22.89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数的72.88%和66.48%。四是重点区域引资成效明显。几年来我市“三区一岛”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市总数近一半。
但我市出口增长主要依靠外延式扩张,出口增长方式未有实质性的转变,仍旧主要依靠数量,出口的产品形小、类散、价廉、值低、量多,随着我国入世,各种贸易壁垒使我市外贸压力日益增大;加工贸易发展水平较低,出口形势严峻;近年来的能源、资源短缺,影响了利用外资的进一步提高;全市外经贸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也亟待提升。
(三)城市化和区域发展
我市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至2003年,我市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5%,超过了纲要的预期目标。中心城区从老三区发展成为涵盖北仑、镇海、鄞州的新六区。市区基础设施也得到改善。三年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33.9亿元。通过大力建设三江六岸、大规模进行市区内河整治,构筑了宁波浓郁的水乡韵味。建成了江东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多项工程。全市供水普及率100%,煤气普及率100%。建成了世纪大道、通途路、琴桥等道路桥梁工程,完善了交通网络。建成了天一广场、国际会展中心、宁波大剧院等多项公共设施,为宁波的发展添加了新的亮点。
县域经济协调发展。2001年—2003年各县市gdp年均增长余姚市12.3%,慈溪市13.7%,奉化市18.3%,象山县12.9%,宁海县15.6%,均超过各县(市)预期目标。而且各县(市)充分发挥特色和优势,余姚市构筑了以日用家电、塑料模具为优势特色的产业群;慈溪市的民营经济活跃;奉化市的旅游产业竞争力优势明显;象山县渔业资源享誉全国,海洋旅游资源特色明显;宁海县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四)科技教育
全市大力实施科教强市“一号工程”,科技进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家,并积极推进与中科院、兵科院、浙江大学、哈工大“两院两校”为重点的国内科技合作。2000年以来,全市启动了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双二十”工程,加大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三年来各级政府支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100余家。作为“一号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市成立了规划面积为18.9平方公里的宁波市科技园区,引进共建了5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2003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33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20.6%上升到2003年的30.9%。但全市科技投入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研发投入不足;企业的研发水平还不高,高水平的研发机构还较少,技术开发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比较薄弱;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还比较小,高新技术企业档次还不高。全市10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有3家,上百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家。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100%,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9.9%。2003年全市初升高的比例达到90.29%,市三区初中升入高中的比例达到98%以上,基本满足了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习的要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从2000年的14.3%上升到2003年的32%,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从2000年的2.59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7.99万人,提前达到了预期目标。另外,我市教育系统几年来狠抓了农村劳动力和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和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其中农村劳动力参加教育培训人数达到128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12%。
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宁波信息化水平名列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第8名。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已形成了以电信、移动、联通、网通等网络运营商为主,覆盖全市的宽带高速城域网,互联网出口带宽7.1g,全市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295万户,互联网注册用户达到64万户。信息产业也得到发展。2003年全市信息产业增加值187亿元,占全市gdp的10.6%。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目前60%以上的企业已进入部分信息化管理阶段,15%以上的企业已开始实行全面信息化管理。但全市软件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信息服务业发展也相对滞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互通互联、资源共享、三网融合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五)经济体制改革
全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2003年全市经济总量中,国有、集体占18%,外资占12%,民营占70%,已形成国有、集体、民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共生共荣的混合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投资主体也向多元化发展。经过三年时间的战略性重组和布局大调整,2003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7.96%,亏损率3.08%,连续两年在全国44个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低。产权制度改革和国企改革取得突破,全市98%以上的国有集体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98%以上的职工理顺了劳动关系。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也基本完成,市政府机构由原来48个减少到44个,县(市)政府机构平均由31个减少到24个,市辖区政府平均由22个减少到18个。行政审批事项大量削减。2002年通过的新一轮行政审批事项削减方案,剥离了约260项审批特征不明显的事项,削减了约190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幅超过40%。
(六)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01年—2003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1%,都超过了预期目标。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的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36个大中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46元。我市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分别排在第4位和第5位,居于前列。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市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从2000年的9.49平方米增加到2003年的17.13平方米。住房成套率由2000年的88%提高到2003年的98.25%。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从2000年的41.6平方米增加到2003年的46.9平方米。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行业间、区域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健全。养老保险体系日趋完善。2003年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8.79万人,实际缴费人数82.03万人,比2000年净增24.8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自2001年1月实施以来,总体运行平稳顺利,参保人数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医保基金收支状况良好,参保人员的医疗待遇得到基本保障,职工的医疗费负担得到了切实减轻;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制度也进一步完善。2003年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0.7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33.6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7.4万人,分别比2000年有大幅增长;另外全市启动建设了一批经济适用房,较好地缓解了城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但对我市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七)生态环境
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全市积极开展了城市引水工程,将水库优质水作为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采取河网取水,再统筹兼顾农业及其他用水。2003年全市水资源利用率为45.4%,人均用水量329立方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全市水资源并不富裕,用水效率不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不足60%,建成区的中水回用率仅为3%,水量浪费严重,需要我们在开源的同时,更要注重节流。土地资源方面,我市按耕地占补挂钩原则,努力稳定耕地面积,逐步提高耕地质量,1999年—2003年全市共建成标准农田131.39万亩,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100万亩建设任务;严格按投资密度和容积率的“双控”要求确定用地数量,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得到提高。但几年来全市耕地面积还是以年均近1%的速度下降。海洋资源方面,我市在积极扶持海洋渔业发展的同时,建立了海洋产业风险防范机制,并积极实施科技兴海计划,以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市积极开展近海渔业资源保护,南韭山列岛已报省海洋自然保护区,渔山列岛已设立了保护区。
生态建设步伐加快。至2003年我市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56平方米,我市的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大主要指标均已达到和超过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并于2004年1月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市的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48.9%增加到2002年底的49.6%,已有天童森林公园、溪口森林公园、天河景区和四明山森林公园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环境保护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改善。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以上,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99%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垃圾处理率分别为54.24%和83.46%,城市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92.5%,均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目标。
总体来看,我市的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任重而道远。生产生态联动发展任务艰巨;水体污染严重,部分河段还存在劣ⅴ类水体;城市空气质量下降明显,空气质量ⅰ级天数逐年下降,ⅲ级天数增加;农村污染治理力度还须加大。
三、“十五”计划纲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纲要实施三年多来,我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上进展顺利,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产业结构还须进一步调整和提升
1.工业主体地位突出,第三产业发展不快
2003年我市的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3:56.9:36.8。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与全市gdp和工业增长均创近几年新高反差明显。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我市抓住了国际资本向长江三角洲区域转移的机遇,城市功能定位转向“努力构筑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提升传统工业,工业投入高速增长,工业生产保持高位运行,使我市第二产业发展明显快于其他行业;其二是2003年的非典对第三产业发展冲击较大,旅游、餐饮等行业都受到影响,导致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目前我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但第三产业比重仅为36.8%。一是说明我市的产业结构仍属“制造型”结构,我市总体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而且第二产业比重仍存在继续提高的可能,今后一段时期以优化内部结构为核心的稳中有降将是我市工业乃至第二产业发展的重心。二也说明我们在推进产业联动上的不足,没有处理好推进工业化与发展服务业的关系。我市对服务业特别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力度还不够。
2.服务业有待优化和提升
我市服务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总体发展程度落后于同等级城市。其一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根据宁波市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显示,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两大传统服务业的法人单位和从业人数的比重分别为67.2%和59.1%,新兴和高技术服务业仍属于少数。并且新兴和高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规模上也较小,总体实力较弱。其二是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部分行业的垄断仍然存在。目前我市除餐饮业、公路运输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外,其他的众多领域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多数行业,如金融、铁路、航空、教育、卫生、文化等,政企不分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发展较快的新型产业,如保险、证券、电讯、信息媒体等,还基本上处于垄断经营的状态。
(二)消费和投资发展不均衡
近年来我市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方式来实现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30.24%上升到2003年的47.32%,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34.6%上升到2003年的60.8%。2001年—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0.2%,而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高达32.48%。投资和消费增长差距进一步扩大。
投资结构和投资增长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2003年农业投资为负增长24.1%,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仅为0.4%,科教卫体文广等社会事业投资负增长8.1%。在投资增长方式方面,我市投资活动仍然属于外延型的,限额以上投资中,外延性投资(新扩建)比重达到63%。
(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日益凸现
几年来以电力为主的能源需求增长远远大于电力供给的增长速度。2001年至2003年我市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0.97、1.51和1.59,平均达到1.36,并呈上升趋势,能源和电力消费的增速已经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速。柴油、汽油、水泥、钢材、煤炭等部分原材料供应也日趋紧张。这说明我市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不仅使得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加大,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究其原因主要是能源电力建设相对滞后。从我市看,一是我市经济快速发展,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电力、热力、造纸、石油加工、化工、纺织、金属冶炼等行业占了能源总消耗量的65%以上。二是投资的快速增长,导致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供不应求。三是其他一些因素,如生活用电的快速增长、不利的天气条件、国际价格上涨等。这就使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对我市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现象越来越突出。
(四)“三农”问题依然突出
我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进一步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15∶1扩大到2003年的2.29∶1。城乡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也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物价等各种补贴,以及医疗、失业、最低收入等各种社会保险,许多农民都不能享受。即使已有的社会福利项目,城乡也有很大的差别。当前我市“三农”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传统农业发展空间逐步缩小,具有产业竞争力的现代农业缺乏生产要素、产加销经营主体的有力支撑。二是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村转城市、农民转市民过程中,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维护、保障农业合法权益尚有大量工作要做。三是农民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就业门路受到限制,转岗就业压力加大,影响农民增收。
(五)就业压力日趋增大
2001年至2003年我市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8%、3.97%和4.02%,失业率有逐年上升趋势,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是新增的劳动力数量在扩大,目前我市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最为迅速的时期;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收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三是城镇的下岗和裁员,与前几年稍微不同的是,近几年城镇下岗的人数有所减缓,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就业压力得到缓解。而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尖锐的同时,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突显。另外,受失业者就业观念滞后、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不健全、用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就业压力在逐年加大。
(六)环境问题依然严峻
虽然我市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不少的差距和不足,特别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一些对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1)“十五”末实现我市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难度很大。目前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万吨,超过国家下达的13万吨排放总量控制目标。(2)地面水污染较重,农村生态环境脆弱。水污染向城郊结合部、农村、近海等区域扩展,城乡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对地面水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3)区域性酸雨形势严峻,城市环境污染上升趋势不容忽视。全市平均酸雨率87.7%,已被国家列为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十个城市之一。同时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城市近地面空气质量污染加大。(4)海洋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我市近海海域环境现状不容乐观,氮磷超标,富营养化严重,赤潮频发。(5)水土流失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目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982.6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地面积10%,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七)科技经费投入有待提高
几年来我市的科技投入增长不快,衡量创新资金投入强度的r&d经费占gdp比重偏低。2001—2003年,我市r&d经费投入为4.86亿元、6.55亿元和9.48亿元,占同期gdp比重分别为0.37%、0.44%和0.54%,相较1.5%的发展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八)规划编制方法有待改进
十五计划纲要是对我市经济社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的前瞻性部署和展望。但从发展情况来看,存在着“前瞻性”不强的问题。客观上主要是我市经济发展太快,市场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出现了“规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主观上是因为我们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不够,对未来的变化和需求考虑不周,或者将当时的资源条件作为依据来考虑规划,与实际执行结果差距较大。制订计划时适值亚洲金融危机,国内外经济低迷,对当时困难和问题看的较多,导致确定的经济总量指标偏低。此外,针对行业设立的指标与实际发展情况也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塑机制造业、汽车零配件制造业近几年的发展现状远超过了计划预期;而第三产业中的社会服务业和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情况又远低于计划预期。
四、“十五”计划后期发展的背景和提出的新要求
今后几年的国内外形势总体上有利于我市保持较快发展。从世界形势的主流来判断,世界经济将处于缓慢的复苏进程中,与我国经济尤其是我市经济联系较为密切的一些亚洲国家(地区)经济回升较快,有利于我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美国经济增长起伏不稳,欧盟经济回升动力不足,日本经济面临困难等。
从国内形势看,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开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和提出“五个统筹”与“五个坚持”相统一的新的统筹兼顾理论,更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是对客观世界最真实的认识,也是中国经济社会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将对我市今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我市自身的情况看,通过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和开发建设,我市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构筑了较为便利的对外交通网络,已经为加快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还有一大批能源、钢铁、石化、机电、造纸等临港工业项目及it产业等高新技术项目相继落户我市,正在形成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因此,无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发展后劲上,我市经济持续发展都具备充足的动力和良好的保障。
2004年5月召开了宁波市第十次党代会,新一届市委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要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加快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步伐,努力实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跨越。并提出到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人均达到6000美元的目标。这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五、评估结论和进一步实施好“十五”计划的建议
总的来说,纲要实施三年来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纲要提出的主要预期目标将能如期完成,部分指标还能提前完成;纲要确定的各项重点工程完成情况、进展情况也良好,都达到或超出了预期。当然,在纲要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多数是可以通过今后两年的努力加以解决或缓解的,还有个别问题是近三年来出现的新情况,“十五”计划制定时所预料不及的,也是正常的。因此,对纲要基本可以不作中期调整,对个别指标,如财政收入指标,可以考虑作适当调整,以适应新阶段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针对纲要中期评估中反映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对“十五”计划后两年的实施,提出以下建议。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强调“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以产业发展为主转向空间均衡为主,更加注重从经济效益转向经济、生态相结合,从单纯追求gdp转向讲求生态环境成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积极推进全市产业联动,重视服务业发展
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创汇蔬菜、名优水产养殖、林特花卉等9大优势农产品,并积极稳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2)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农业布局调整和优化,扩大优质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3)各级政府要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尤其是农产品市场的信息服务,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一个良好的外围环境;(4)加大对农业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支持;(5)积极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的步伐。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通过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实现规模效益,提高集团竞争力,并从中培育知名品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大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服装、模具、机械、家电等传统产业的推广应用,继续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三是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扶持一批信息技术和纳米新材料技术的应用示范企业和服务企业;四是进一步加大工业技改力度,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扶持中小企业更快发展。
全方位发展和提升第三产业。一是制定并完善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规范服务业市场主体行为,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并做好相关行业的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组织工作,鼓励服务业行业协会的发展,发挥其在市场拓展、行业自律、沟通企业与政府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各级有关政府部门要安排必要数量的投资,作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引导资金,以吸引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投入。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资产重组等方式筹措资金,加大服务业投入。三是有关部门要按市场资质和服务标准,逐步形成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积极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要放宽外贸、教育、文化、通信等行业的市场准入资质,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四是要在巩固提高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积极扶持新兴服务业,对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传统服务业要不断提高其服务业水平、拓宽服务领域、探索新的经营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商贸流通业要发展和完善全国性和区域性专业市场;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餐饮业和仓储业要大力推行代理制、配送制和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及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手段;对信息服务、通信、旅游、社会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更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
(三)积极推进城乡联动,切实解决人民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首先要努力缓解就业难的问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促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作为优先目标来抓,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优化就业结构,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使就业形式更加灵活,总体上保持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具体措施就是要引导转变就业观念、大力开发社区服务、个私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中介服务和就业培训,鼓励失业人员创业并开发就业岗位;还要重视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和民工的就业,努力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
其次要逐步解决农民问题。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和中央、省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中心,以维护和增进农民合法权益为核心,以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为手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把城市和农村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要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新路子。要鼓励和支持农村发展效益农业和非农产业,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做好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信息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工作,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第三要更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要进一步健全新型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并研究制定保护外来民工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保障他们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
(四)切实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扩大内需
着力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要以深化改革来突破和消除各种体制机制瓶颈,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切实把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大力营造以企业为重点的发展环境和以项目为重点的投资环境,积极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和诚实守信、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努力提高环境竞争力。在促进我市投资健康快速发展方面,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我市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各项规划的编修力度,以规划带项目,以规划指导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二是竭力缓解要素制约:加强水资源平衡,加快水源点建设,启动境外引水工程,平衡境内水资源,积极推动分级供水和阶梯式水价实施,鼓励节水措施,倡导中水回用;加快电源点建设,积极争取加大电力供给,发挥地方电厂的发电积极性,加强用电管理,倡导节约用电;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加强围涂造地与土地整理,严格土地管理,提倡集约化用地。三是适应国家宏观调控要求,适度调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严格监控固定资产投资质量,提高工业投资的产出和效益。
要重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积极引导消费行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拓展消费空间;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构建多元消费体系。
(五)积极推进生产生活生态联动,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循环经济和绿色gdp,推广生态科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列入政府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二是完善法规,加强执法,加大政府监管力度,逐步在一些部门和区域进行资源环境核算制度的试点;三是运用价格和税收手段,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强税收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宏观调控功能,建立起一套合理有效的生态资源收入补偿机制;四是加强环境科研,大力扶持环保产业。依靠科技进步,从全局、整体上考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对资源消耗最少、对环境破坏最小、产生效益最大的目标;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六)切实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十五”计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既有实施不力或新情况出现等方面的原因,也有规划编制工作方面的问题,这为“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为提高“十一五”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发挥规划应有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树立新的规划理念,切实改进规划编制的方式和方法。一是要做细、做深规划的前期工作,深入调查和研究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对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要做长期的深入的跟踪调研,掌握其发展规律;二是要积极引入规划评估调整机制,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及时的对规划进行微观的、指导性的调整,使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化和城市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和融合;四是要建立有效的规划社会参与制度,使不同的决策层都有机会参与到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来,达到决策的民主化;五是要建立以动态趋势分析为主的方法体系,合理运用传统和现代规划方法,更科学地预测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