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宜春市发展茶产业的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1-08-05   来源:老农茶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宜春市发改委 龙荣敏 谢航珍 黎玉良

盖中华,价甲天下”,初听之下,大部分人都不敢确定是哪里的茶能担当如此盛誉。其实,这就是指古代铜鼓产的进京贡品宁红茶。宜春市产茶历史悠久,始于汉,盛于唐,在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袁州属全国八大茶区中的江南茶区。目前,宜春茶园面积及产量在全省排名第三。因此,宜春发展茶产业有较好基础,对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休闲旅游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宜春茶产业发展概况

茶产业特色鲜明。茶叶历来是宜春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形成了铜鼓绿茶、靖安白茶、袁州铁观音等特色茶产区,其他地方以机制砖茶为主。铜鼓是“宁红茶”原产地,白茶是靖安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特色产品,在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的宜春绿茶,大多是非常有特色的有机绿茶,许多外省茶叶加工企业在宜春设有绿茶原料基地。不完全统计全市年产茶叶1500吨以上。

茶叶种植面积较广。据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科介绍,统计数据显示全市茶园面积在6万亩左右,但根据实地调查,实际面积在15万亩以上,其中铜鼓约有6万亩,居全市之首,靖安、袁州次之。全市茶叶种植面积在江西省设区市中仅次于上饶、景德镇,排在第三位。

地方政府重视茶产业。铜鼓、靖安非常重视茶产业,制定了专门的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茶产业领导小组,出台了鼓励茶产业发展举措。比如铜鼓从2005年起,对新造和改造茶园,由财政给予每亩90元补助,同时列入退耕还林项目,对茶农和企业新购置的茶机具给予农机补贴政策。靖安计划到“十一五”期末,仅白茶产值要超过2亿元。

企业、茶农种茶积极性更高。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袁州、奉新、万载、靖安茶叶种植面积快速增加,高安、樟树、宜丰、铜鼓基本持平,只有上高、丰城急剧萎缩。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茶叶企业增多,仅铜鼓县就有茶叶专业合作社3个,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2家。同时,部分企业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茶农不用担心销售问题,调动了他们的种茶积极性。据上高县农业局介绍,上高茶叶种植面积急剧萎缩,主要是统计方面的问题,只统计几个大茶园的面积,实际种植面积没有大幅减少,相反,当地重点抓的几个茶叶企业发展势头非常好。丰城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全市茶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有的县市对茶产业关注不够,发展缺乏长远目标,存在短期行为,如一些地方的茶园被福建、浙江等地商人承包,生产的茶砖成为他们在福建、浙江等地母公司的加工原料。二是加工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尽管一些新成立的茶叶企业加工技术起点较高,但总体水平还很低,特别是那些外地承包商,把设在宜春的企业当作原料收购站或仅进行低级、初级加工。三是没有统一品牌,品牌效应弱。尽管形成了“靖安白茶”、“铜鼓春韵”等数个品牌,但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较低。特别是缺乏一个叫得响的统一品牌。四是企业规模小,企业之间联动性差。如靖安有60多家茶叶企业,只有约20%的企业茶叶基地面积超过300亩。到目前为止,宜春规模较大的茶叶企业也只有数千亩基地,而且企业之间缺乏联动,在市场销售、产品定价、打造品牌等方面没有形成合力。

二、宜春茶产业大有可为

1、发展茶产业有利于促进宜春经济发展。发展茶产业最直接的影响是,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关部门统计,一亩投产绿茶每年给农户带来的收入在500-3000元。白茶每亩一次性开发成本在3500元左右,亩茶年农民务工收入2000元,亩茶年纯收入5000元。发展茶产业间接影响是,可以带动茶文化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市旅游升温。厚重的禅文化是宜春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资源,自古以来,禅文化和茶文化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积极发展茶产业,发展茶文化,有利于提升宜春城市文化品位,推动旅游业发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休闲氛围,打造江南休闲旅游城市。促进宜春经济和社会发展。

2、宜春发展茶产业先天条件好。茶树种植主要看气候、土壤是否适宜茶树栽培。气候条件要考虑三个因素: 一是茶树要求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上,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在摄氏15度以上,灌木型茶树越冬期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18℃,乔木型茶树不低于-5℃;二是茶树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生长季节月平均降水量在100mm以上;三是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好80%以上。茶树对土壤要求适应较广,只要土层深度在60cm以上;又呈酸性反应,土壤酸度在4.0—6.5之间。宜春市处于偏低纬度,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特点。四季比较分明,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全市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市累年平均气温17.3℃。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28.8℃,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5℃,无霜期平均为269天。市内降水充沛,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661毫米。全市土壤种类、成土母质类型多样,面积最大类为红壤,有118.13万公顷,占全市总土地面积64.24%。土壤多呈酸性反应,微酸和酸性土壤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7.8%。所以,宜春的气候、土壤条件均非常适宜茶叶生产。

3、宜春茶产业基础较好。一是历史悠久;二是种植面积、茶叶产量有一定规模;三是有特色品牌。

4、宜春发展茶产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据专家预测,茶叶将主导21世纪的饮料市场。世界茶叶市场前景较为乐观,有机茶增长较快,年均增幅25%以上。国内消费潜力更大,“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民众的主要日常消费品之一,据粗略估计,我国目前有净饮茶人口2.6亿,他们年人均消费量近1.5公斤,全国消费量达到200多万吨,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江西省对茶产业发展更加重视。从2008年起,江西省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茶产业发展;成立了南昌茶叶市场,对省内茶叶企业在市场开设门面进行租金补贴,补贴统一的茶叶包装,政府出资对市场进行宣传;着力谋划全省统一绿茶品牌“江西绿茶”和红茶品牌“宁红茶”;由各地农业部门组织,企业购买茶苗,省财政每株补贴4分。宜春一些县市发展茶叶积极性很高,比如铜鼓、万载,群众种植茶叶、商人投资茶叶企业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三、对宜春茶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宜春是个多山的地区,境内山地、丘陵和平原兼有,山地占总面积35.46%,丘陵占39.05%,平原占25.49%。宜春农业,特别是山区的农业希望在山,潜力在山,困难也在山。茶产业是最能发挥山区优势的产业之一。宜春要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引导其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做到“基地规模化、区域特色化、产业集群化、产品品牌化、市场专业化”。

1、鼓励种茶,强化茶产业发展基础。鼓励茶农种茶,支持茶叶加工企业扩大茶园规模,或者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将基地分散到茶农手中。组织科研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技术人员,为茶农提供技术服务。鼓励茶农、茶叶种植大户、茶叶加工企业组成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种植。引导、支持种植高产、优质茶苗,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