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五大迷思对中国茶业发展成了阻碍

发布时间:2011-07-09   来源:老农茶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以下大迷思的存在,对中国业发展形成了严重阻碍。中国茶业的长足发展与提升,有赖于破除目前这五大迷思,从根本上重新审视茶叶产品的核心内涵,以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以文化作为辅助动力,在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的有效引导下,通过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重新构建产业标准,打造强势品牌,促进产业整合和规模扩大。  迷思之一 一盘散沙

  如果你想知道中国电视产业规模,你不难找到一个机构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字;如果你想知道中国大米产业的规模,你也不难得到相对准确的数字。但如果有人想知道中国茶业目前规模有多大,那可不是件容易事。一盘散沙的中国茶业,具体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行业管理机构的散;第二,市场参与主体的散。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茶业的种植与加工、国内流通和对外出口分属于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和原外经贸部,呈现典型条块分割之势。作为目前已完全市场化的一个产业,国家主要通过脱胎于政府机构的若干协会来进行行业管理。但由于缺乏一个集中和权威的行业管理机构,中国茶业目前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必要的引导。

  中国茶业目前高度分散。在最近发布的“2007年中国茶业行业百强”中,行业最大企业目前经营规模仅为11.6亿元人民币,行业前四家的累计销售额仅为30亿元人民币,行业前四十家的销售额仅为105亿元人民币。相比联合利华的LIPTON的近30亿美元销售额,差距之大毋庸赘言,市场参与主体的分散可见一斑。

  迷思之二 小打小闹

  中国茶业一直比较热闹,但基本都是小打小闹。试问,有多少茶叶企业具有较为先进的现代化生产设备?有多少茶叶企业投入了资金进行研究与开发?中国茶业出现过多少较有影响力的营销推广活动?资金实力有限、工艺设备落后和营销观念落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中国茶业很难走出国门进行较有影响力的营销推广,很难在国内进行较大力度的广告宣传,很难进行实质性的工艺革新与新产品开发。见得多一些的,无非也就是人气不高、规模不大的各式类似业界联谊的“博览会”,近乎噱头的“茶王”拍卖和支口铁锅炒茶叶!

  迷思之三 杂乱无章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茶业从出口导向型转向通过大力发展名优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这应该说是中国当代茶业发展中的拐点。从那时起,中国茶业尤其是国内市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名优茶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但名优茶注重外形、强调手工、强调原产地的特点,使得中国茶业从此也快步进入了一个缺乏“标准”的时代,使茶叶产品长时间停滞在初级农产品层面而无法成为工业化产品。对外形差异的注重和追求,阻碍了现代化制茶机械设备的应用;对手工的依赖,导致品质一致性的保持;对“正宗”和“文化”的过度强调,导致炒作成风和弄虚作假泛滥。缺乏标准的中国国内茶叶市场,怎一个“乱”字了得!此时,卖茶者几乎都成了“王婆卖茶”,而买茶者则往往是面对明目繁多的各类茶叶一头雾水无从选择。最近两年的普洱茶市场无疑是对这一迷思从另一角度的最生动注解。

  迷思之四 因循守旧

  中国茶业是个传统产业。传统一词,表明的是世代相传的悠久历史,但这不应成为因循守旧的代名词。中国茶业在产品形态、消费方式、营销理念、销售渠道等多方面的创新性都显得不足。比如,除了泡饮外,是否可以大力研究“吃”茶?除了通过批发市场、茶庄和商超等渠道销售外,是否可以大力开拓宾馆、饭店、会议和电子商务等渠道?

  迷思之五 主次不分

  说到茶叶起源,几乎都会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说起。虽然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估计很多人都忽略了这句话里所传递的关于茶叶的核心价值——保健功效。实际上,茶叶从其最初被发现和利用至今,最主要是作为一种介于药品和普通食品之间的物质而存在,其各种保健功效已经和正在不断为现代科学研究所验证和揭示。也即,茶叶产品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健康,而文化则是千百年来不断附着在其上的东西。笔者无意否定茶文化对于传承文明和陶冶情操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只是认为健康作为茶叶产品的根本内涵应在消费中居于主要地位,而文化只能是补充(虽然在特定时间或场合可能被突出强调)。而即便是谈茶文化,也应更加注重其精神层面的内涵,而不应仅仅简单的茶艺表演动作或者讲述一些根本无从考证的故事。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中国茶业普遍存在将“文化”摆在高于“健康”之上的现象,导致中国茶叶价格居高不下、过度包装和以文化之名故弄玄虚甚至坑蒙拐骗,而鲜有企业致力于通过普及和传播茶知识、告诉消费者如何通过合理品饮促进身体健康来扩大市场。

  中国茶叶行业是个比较奇特的行业。说它奇特,是因为这个行业存在着太多让人“看不明白”的现象。比如,中国作为世界茶叶的发源地,却很长时间里“茶园面积世界第一,茶叶产量世界第二,茶叶出口世界第三”——虽然在2006年中国以102万吨的年产量夺回了世界头号产茶国称号;作为

茶叶名列“开门七件事”之一的国度,中国人均年茶叶消费量仅列全球第30位左右,远远落后于同为茶叶生产与消费大国的印度;作为茶叶生产与消费大国,中国长期以来有名茶但无名牌,茶叶企业众多但缺乏真正龙头;作为一种食品,中国茶叶长期以来游离在食品加工管理规范的边缘;作为一种具备丰富文化底蕴的商品,中国茶叶很多时候严重依赖于一些神话传说或者过度包装以体现其“内涵”。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