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产业是西双版纳州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之一。2011年全州茶叶种植总面积73.11万亩,年产干毛茶3.01万吨,茶叶农业产值5.57亿元。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高原特色农业重大部署及州委州政府生物富州行动计划,西双版纳州把中低产田地改造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进低产茶园改造,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实施低产茶园改造33.4万亩,全州各级各有关部门迅速开展低产茶园灌溉、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是,茶园土壤肥力低、水土流失等也是制约茶园实现高产、优质的关键因素。采用什么模式实施低产茶园改造,打造现代高产、优质、生态、有机茶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2011年以来,西双版纳州土肥站充分利用“州院合作”平台,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科学研究所两大科研单位合作,争取州科技局的资金支持,共同开展“低产茶园套种大叶千斤拔生态效应”项目研究,以改善园区生境、保持水土、提升土壤肥力为手段促进茶园提质增效。
大叶千斤拔为蝶形花科千斤拔属多年生直立灌木,株高可达2-4米,叶、枝富含粗蛋白,根系发达,能利用根瘤菌固氮,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耐旱耐贫瘠、萌发力强、可多次刈割等综合优良特性。在茶园内套种大叶千斤拔,对于幼龄茶园和台刈更新茶园,采用两行茶树中间套种一行大叶千斤拔,种植密度可与茶树密度基本一致。对于成年茶园,根据茶树行间距及园内空间进行合理套种,可采用茶树间伐种植或梯埂种植等。大叶千斤拔每年可修剪3-4次枝叶覆盖在茶园中,通过其自然腐熟分解,养分归还茶园中,不仅可保持茶园土壤水分,改善土壤耕性;而且其根系的固氮功能为茶园提供有效氮源,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通过套种既增加茶园内的物种多样性,又增加了保持水土能力,提高了茶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力。
通过二年的试验研究,茶园套种大叶千斤拔改造模式成效明显:一是茶园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二是茶园春茶萌发期比一般茶园提前半个月;三是茶园害虫喜欢吃大叶千斤拔的嫩枝叶,大大减轻了茶叶虫害的侵袭;四是大叶千斤拔枝叶富含粗蛋白,可作为牲畜饲料资源,可供茶农饲养鸡、鸭、鹅、猪等家禽(畜),牲畜粪便又可腐熟施入茶园,可形成生态经济循环链。西双版纳州土肥站将在州农业局、州中低改办的支持协调下,继续依托州内科研、科技资源,加大先进改造模式的推广和新模式的探索研究。将套种大叶千斤拔改造模式推广到山区、半山区坡改梯、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中,利用其植物特性加固梯埂、提升肥力、带动山区发展养殖业,形成生态循环经济。打造一批富含热带雨林元素、散发傣乡天然特色的中低产田地改造模式,助推高原热区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