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皇帝儿子的日子自然过得更逍遥,这一点,在一些蹩脚的电视剧里,总能不断得到印证。什么样的日子叫逍遥?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里,没事品品茶,感感叹,发表几句自以为真知灼见的高论,应该算是比较逍遥的。《茶经》也恰好就有两个皇帝的儿子,我们不妨走进他们的饮茶生活中去,看看他们是怎样逍遥的,是不是真的很逍遥。
茶经从《宋录》中摘引了这样一段:“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
这个新安王子鸾,字孝羽,刘宋孝武帝第八子,因为母亲殷淑仪“宠倾后宫,子鸾爱冠诸子”,他先是“迁北中郎将、南徐州刺史,领南琅邪太守”,后又“以本官兼司徒,进号抚军、司徒,给鼓吹一部”,接着,又“加中书令,领司徒”。凡是皇帝喜欢的,都会往子鸾的府上塞。珍奇异宝、山珍海味在他那里都算不上什么,各种好茶自然更不在话下。
豫章王子尚和太子刘子业同为文穆皇后所生,所以孝武帝对子尚也很是关爱,也是有着一大堆的头衔。但是,在品行上这个子尚却和他的同母哥哥前废帝一样,除了好事以外,什么都做。最为荒唐的就是,他们竟然能够跟自己的姐姐山阴公主胡来。而那位山阴公主也是空前绝后的角色。她曾经对兄弟前废帝说:“我与陛下虽然男女有别,但都是先帝的孩子,陛下妃嫔数万,我却只有一个驸马,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于是废帝就替姐姐安排了30个“面首”。山阴公主觉得尚书吏部郎褚渊长相好看,就向废帝提出想霸占他10天的请求,废帝同意了她的请求,但是褚渊以死抗争才得以保持“贞洁”。
有一天,子鸾、子尚哥儿俩来到了安徽淮南的八公山,拜谒昙济和尚,昙济13岁出家,是当时有名的和尚。尽管当时,这二位戴着一堆头衔,人五人六的样子很是威风,但也都不过是小孩,虽然子尚比刚刚过了小学入学年龄的子鸾要大6岁,但是也顶多不过是个初中生。既然是皇帝的儿子,他们就一定都要摆出一副见过大世面的样子,即使是一脸稚气的样子也要摆出谱来,否则看上去就没有了威严,也不会显得有学问了。于是,昙济拿出茶叶来招待这两位娃娃大人。茶水端上来了,稍长一点的子尚摆出架势来,品了品,很有专家风度地说:“这是甘露的味道,怎么说它是茶呢?”
不管子尚这样做的目的是故意端架子,显示地位和身份,还是故弄玄虚,以示学问高超,应该说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是皇帝的儿子,毕竟他还是个孩子。但是,我们现在的一些茶叶“专家”的做法就实在叫人很是费解了。台湾的某位茶叶“专家”,坊间传说,正是由于这位“专家”的慧眼,普洱茶的独特功效才被世人广泛关注的。这位“专家”在茶界声名鹊起之后,还经常来到大陆来指导,关心关心内地茶叶事业的发展。有一次,在莅临指导某地茶园管理的时候,发现茶园里的茶植株不够蓬松,就煞有介事地问道:“这块茶园种了多少年了。”答曰:“5年了。”“哦……那该台刈了!”真不知道,茶园主人听到这话是当场晕厥还是吐血不止!
子鸾、子尚兄弟俩,人小鬼大跑去和尚那里喝茶,看上去是既有品位又有品德。按照文怀沙先生的解释,“和尚者尚和也”,茶文化又是“柔”的文化,两个人有此闲情逸致,好好培养,长大了一定也都能做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但是,他们却没有长大的那一天了,因为他们是皇帝的儿子。孝武帝非常宠爱新安王子鸾的母亲殷贵妃,爱屋及乌,刘子鸾也就跟着得到了更多的爱怜。皇帝的爱总是有限的,分给子鸾的多了分给太子兄弟的自然就要减少,这也就为将来子鸾招致杀身之祸埋下了隐患。前废帝一即位,嫉妒的火焰立即喷射出来了,子鸾随机被责令自杀,时年才10岁。临死前,他对左右说:“但愿来生不要再投生到帝王家了。”悲壮至极!同母的弟弟妹妹也同时被杀。尽管子鸾身上并没有什么劣迹,但是他的存在碍了别人的眼,不死行吗?与他同去喝茶的子尚在哥哥前废帝刘子业倒台后,也被叔叔明帝刘彧杀死,时年16岁。
仿照陆机在临死前说过的“华庭鹤唳,岂可复闻乎?”我们不禁要为子鸾、子尚兄弟俩感叹一句:“八公山上,岂可复饮茶乎?”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