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湘南一带,很流行喝一种叫“豆子芝麻茶”的。是用茶叶、姜、盐、豆子和芝麻冲开水配成的一道香喷喷的可解渴的茶。炒熟的黄豆和芝麻格外香,再佐以磨细的姜丝,喝起此道茶来,有盐味有姜味还有香味。家妇们习惯用豆子芝麻茶来招待左邻右舍、亲朋好友。
如果你去谁家串门,女主人马上进厨房忙了起来,麻麻利利就会端来一杯豆麻香味四溢的“豆子芝麻茶”。要是遇到好客的主妇,你是喝光了又被添加,加了再添,一碗接一碗的豆子芝麻茶喝下去,这样串两三家门,保管你中午都不想吃饭。
湖南湘阴人都爱吃茶,一般人家都有饭后吃茶的习惯。家中来客人,主人总得沏一罐滚烫滚烫、清香可口的“姜盐豆子芝麻茶”来招待。
湘阴人讲究吃“姜盐豆子芝麻茶”。沏茶时候,将一把茶叶和适量的鲜姜末、精盐一齐放入一个陶制的茶罐中,然后用滚烫的开水一沏,再把一些豆子和芝麻放进茶罐里,“姜盐豆子芝麻茶”就做好了。有些人家吃茶还多一点花样,在沏好的茶中洒上些许清香甘甜的干桂花,这就是“姜盐豆子芝麻桂花茶”。
吃茶得有技巧。茶沏好了,先得把茶罐里的茶筛在茶碗里。湘阴人说筛茶,“筛”字用得非常贴切。筛茶,得抓住茶罐的把手,像乡间人筛稻谷一样,水平方向地旋转晃动茶罐,使罐里的茶叶、豆粒、姜末、芝麻均匀地悬浮在茶水中,倾斜茶罐,茶叶、豆粒、姜末、芝麻和茶水一同倒在茶碗里。人们吃茶,也要轻轻地晃动茶碗,使碗底的茶叶豆粒等物漂浮起来,才能够将碗里的姜盐豆子芝麻茶吃干净。
喝茶人都很讲究茶叶,湘阴人吃“姜盐豆子芝麻茶”多用绿茶,一般用本地出产的纯净鲜嫩的茶叶,最好用清明节前采摘的毛尖茶。也有人用花茶沏姜盐豆子芝麻茶,茶水弥漫着茉莉花的清香,别具一种风味。
湘阴人沏茶少不了擂姜钵,那是研磨鲜姜的专用工具。擂姜钵是陶制的圆锥碟状瓦钵,直径约12厘米,深约4厘米,壁厚不足1厘米,内壁密布纵向或横向细齿状的条纹。将鲜姜在擂姜钵内壁上用力磨擦,搓出细细的姜末,再把姜末冲进茶水里。沏茶不要用老姜,因为老姜多纤维,用擂姜钵擦它很费力。沏茶放入姜盐的量要适度,要以鲜美爽口为宜。
沏茶用的豆子,青豆、黄豆、绿豆、杂豆都可以,不宜用大颗粒的豆类,如芸豆、蚕豆等。要先把豆粒洗干净,在清水中浸透,然后炒熟晾凉。炒好的豆粒,嚼起来要清香干脆。
沏茶用的芝麻,一般选用质地上乘口感好的白芝麻。芝麻要炒熟。炒之前,一定要把芝麻漂洗干净,因为市面上买的芝麻,容易混杂细沙和泥土,不清洗干净,吃茶时候会牙碜。
茶中要放多少豆粒、芝麻,因各人口味而异。一般来说,一杯茶中约有豆粒六七十颗,芝麻约拇指大的一小勺即可。
姜盐茶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说:“赵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该文说的岳州窑所产青瓷茶碗,是仅次于越瓷的饮茶精品。而岳州窑就位于今湖南省的湘阴县,因唐代湘阴隶属岳州,故称岳州窑。
湘阴县地处南洞庭湖之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楚国诗人屈原的自沉之地汩罗江,就离县城三十余公里,而此地更有趣的是出产之物与“岳”字特有缘,除了建有著名的岳州窑之外,还有一种特产叫“岳飞茶”,这是一种至今在此仍为盛行的姜盐豆子茶,当地又简称为“姜盐茶”。
当代曹进的《湘阴茶略考》(载于《茶的历史与文化》)中说:“湘阴的民俗学家及民众一致认为,姜盐豆子茶系岳飞所创,故又名岳飞茶。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被朝廷授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带兵南下至汩罗营田镇,准备与杨幺领导的农民军作战。岳家军多来自中原,驻军江南后因水土不服,士兵中腹胀、溏泻、厌食和乏力的病人日见增多,影响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士气。岳飞平日喜读医书,他见该地盛产茶叶、黄豆、芝麻、生姜,便嘱部下熬含盐的姜、黄豆、芝麻茶饮。果然,军中疾病大为减少。军营周围的百姓依法炮制,从此在湘阴流行开来。”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是南宋抗金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掠)”,连金军也感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姜盐茶健脾胃,驱风寒,去腻强身,至今仍盛行于湘阴的每个家庭。据曹进于1986年的调查,湘阴县城7个居民聚居区的101个家庭,其中长年饮用姜盐茶的有100户,惟一不饮此茶的是一个外省移民家庭。
但其实姜盐茶并不是到了岳飞之时才有的,它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人薛能《茶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著更夸。”据此可见唐人煎茶已用姜和盐了。苏轼《和寄茶》诗也说:“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则北宋时也有姜盐煮茶之风,相传苏轼还曾用姜盐茶治好了宰相文彦博的疾病。苏轼之弟苏辙在《煎茶诗》中说,北方“俚人茗饮无不好,盐酪椒姜夸满口”。是当时的北方人在茶中除了添放姜和盐外,还有奶酪和辣椒等物,这茶真难以想象其味如何。而岳飞所制的姜盐茶除了姜盐“基调”外,不过再添了些黄豆、芝麻而已。
煮茶和以姜盐,其味不知会如何,但从中医而论,却不无道理,茶性寒,而姜性热,一寒一热,正好调平阴阳。杨士瀛《医说》中有姜茶治痢之方,其理正是本于此。
湘阴民俗:
湘阴风俗人情变化较大,它既继承了古代汉民族的优良传统,又摒弃了不少陈规陋俗。近年来湘阴人赴深圳、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打工者多,加之交通便捷,与外界交往日趋繁密,吸收了改革开放新风尚,形成了既有本土风味又有时代气息的风俗人情。
性情自古以来,湘阴人勤劳检朴,敬老爱幼,和睦邻里,礼貌谦让,热情好客。“早起三朝当一工,免得遭穷落下风”、“要得好问三老”、“远亲不如近邻”、“让人不是怕人,躲路不是呆人”、“火要空心,人要公心”等民间谚语代代相勉。湘阴人守本份、讲公道,急公好义,遇凶顽、霸道之事当仁不让,群起而攻之。新中国成立后,论宗族、信鬼神、讲风水、重男轻女等陋俗逐渐革除。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致富光荣”、“创业光荣”、“计划生育”、“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开放湘阴”等新观念深入人心。
语言湘阴的方言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四个方言片,一个方言岛。县城文星镇属湘方言的新湘语区。自五代至明清,江西人陆续迁居湘阴,故县城方言较多赣语因素,与南昌语相似。南湖小处,系1954年从沅江县划属湘阴,基本上是益阳方言。城南、岭北、新泉、浩河小片,属长沙方言。杨林寨乡系柘溪水库区移民居地,其语言属湘方言娄邵片。现在的年轻人都能说普通话。
衣着解放前居民穿着差别大,富家人以丝、绸、呢、绒为料,男子戴礼帽,穿长衫,女子着旗袍。农民多以自织自染的青、蓝、白、红土布为料,女多数穿大襟衣,男女都着操裆裤。在湖区,男女寒冷天爱用一条数尺长的白色棉纱巾缠头,且将巾须飘垂颈后。近年,普遍用化纤、混纺、毛料、呢料为衣料。年轻男女着装款式千姿百态。夹克、西装、牛仔裤、蝙蝠衫、超短裙、露胸衫、套装、旗袍,各取所爱,追逐时髦。老年人着中山装、国防服,西装革履、穿夹克者也不少。戴鸭舌帽、风雪帽、博士帽,穿各种平跟、高跟鞋,形式多样,城乡无别。
饮食主食为大米,早餐多为面食。家常菜除四季蔬菜外,爱腌腊鱼、腊肉,自制干菜、泡菜。多数人爱吃辣椒。午餐较讲究,小鱼虾、鸡鸭蛋叫“小荤”,来客或请工匠则加鱼肉等“大荤”,款待贵客则宰鸡鸭,上甲鱼、乌龟、鳜鱼等特种水产及海鲜。吃鱼讲究春鲇、夏鲤、秋鲫、冬鳊,三月螺头四月鳝,鳜鱼、才鱼四季宜。还有春节吃糍耙,元宵吃包有枣泥、芝麻、桂花、食糖的元宵它,端午节吃粽子,三伏天逢伏吃姜炒子雄鸡之俗。葱白鱼丸、麻辣野鸭、红绕鳝片、椒盐鳜鱼等是湘阴的名菜。近年,乳鸽、鹌鹑、乳猪、乌龟、甲鱼、海鲜等成了席上常品。城乡人民喜饮谷酒,讲究喝“豆子芝麻姜盐茶”。客人到,主妇将茶叶与少量食盐放入瓦罐内,用滚开水冲泡,然后加入擂碎的生姜和炒熟的豆子(黄豆、黑豆或绿豆、小豌豆、饭豆)、芝麻敬客,随喝随添,直至大汗淋漓,夏清暑解热,冬祛寒去风,健脾开胃,益气怡神。相传此茶起自南宋岳飞驻军湘阴之时。岳飞南征,大多数将士不合南方水土,大都全身虚肿乏力,岳飞本人也不例外。当地一长者见状,携茶叶、姜、盐、豆子进营,教以调治方法。岳飞服后,顿觉心舒心顺,满口生津,即命大锅煮茶,全军共喝。不几天,全军将士痊愈。于是,这一食俗就在湘阴流传下来。(见附一)
婚丧喜庆解放前男女婚配多凭父母之命、媒灼之言,早婚、指腹为婚、摇篮定婚亦不少见。寡妇再嫁、男子入赘受到歧视。解放后,男女婚姻自主。乡下,男女谈妥之后,男方有办“成器饭”(请女方家长、近亲长者、介绍人参加)、婚前送“离娘席”(多以钱代)、结婚前夕办“陪媒酒”、结婚日办“喜酒”之风。新婚之夜作兴“闹洞房”,可连续闹三天三晚,叫“三天不分大小”。三天后,新郎新娘回娘家叫“回门”。生孩子时,沿俗办“三朝酒”,孩子周岁办“周岁饭”,亦称“抓周酒”。届时用盘盛象征工、农、商、学、兵等行业的用品,让婴儿去抓,以预卜其职业爱好。此外,还有祝寿、乔迁、祝贺子女考上大学、中专等喜宴。近年来新事新办蔚然成风。
丧葬多因家庭经济情况和死者年岁大小而异。家底厚的,铺场(扎孝堂等)、闹丧、择期、相地、开吊、出葬,常延至四五天或七八天。入夜邻里戚友相聚,通宵吹吹打打,谓“闹丧”、“坐夜”。有的几人边敲锣鼓边即景对唱歌颂死者、慰勉遗属的韵语,叫“唱夜歌”。解放后,城镇和部分乡村办丧事有所改进,有的只以追悼会的形式表示哀悼。1985年,县人民政府发出布告,推行火葬,大部分国家工作人员照规定办事,部分城镇居民也在执行,但未能普及。近年,有的地方请道士礼生“做道场”、念经拜佛、烧纸钱、化冥屋的旧俗又在抬头。湘阴称掘墓穴叫做“开金井”,抬棺叫做“抬重”,抬重者叫做“八大金刚”(一般是8—16人),送葬的仪仗少则几十人,多达数百人。
佳节 湘阴人重节日,爱热闹。传统节日以农历为主,至今仍沿俗进行的有春节、元宵、清明、立夏、端阳(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小年、除夕等节日。
春节:早为隆重,从头年的农历十二月开始就备年货、解(杀)年猪、腌肉、熏鱼,作各种准备。腊月二十四称过“小年”,这天为大扫除的日子。二十七炒豆粒、二十八杀鸡鸭,准备工作方称就绪。除夕称过“大年”,家家贴春联,人人换新装,讲究炉火通红,灯光明亮。农村的猪栏、牛舍都要点灯,名日“亮栏”,以示来年红火、光明。这夜,邻里小孩结伴沿门喊“恭喜”,叫“送恭喜”,各户以粮果饼糕相待。近年增加了看“春节联欢晚会”电视节目内容。大年初一零点正,各家各户大放烟花鞭炮。爆竹声沸沸扬扬,经久不息,夜空中五光十色,异彩缤纷,把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
元宵:湘阴人闹元宵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气氛异常热烈。其最大特色是舞龙、“耍故事”。解放前,城关地区按居住区域分红、黑两帮。过了正月初五,红、黑两帮各自派出“报子”领数十人拥直径约1米之大鼓,以大锣相伴,挨户大擂大唤派捐。正月十一、十三,两派分别玩龙耍虾子,元宵夜竞赛进入高潮。1949年后,玩龙(舞龙)风俗被革除。1980年后,玩龙以其热闹、具有庆贺性再度在城乡盛行。所谓“耍故事”,是人们按照古代历史小说、戏剧、神话中的故事内容,挑选一些青少年与幼儿,打脸挂须、戴盔披甲、穿红着绿、点额描眉、乔装成故事中的人物,配以场景,组成“草船借箭”、“打鼓骂曹”、“幽闺拜月”、“太白醉酒”、“八仙过海”、“七姐下凡”等故事。安置在木质台子上,用四至八人抬着走的叫“台故事”;安置在彩船(船形台子)上的叫“船故事”;骑在马上的叫“马故事”;故事人物踩着六七尺高的木棒走的叫“高脚故事”。耍这样的故事不仅要追求数量,以多取胜,而且要讲究质量,以巧服人。“耍故事”是元宵的内容之一,其时配以龙、旗、鼓乐、火流星等,浩浩荡荡,成百上千人在通衢大道上游玩。元宵之夜,不论城乡,均以糯米粉作元宵它,彻夜灯火辉煌,有“三十夜里的火、元宵夜里的灯”之谚。
端阳(端午):湘阴是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古罗子国属地。“端阳况渡,吊屈原之溺水”,每年端午这天,湘阴沿江集镇,特别是县城,沿例举行龙舟赛。历史上县城出现过各种龙舟赛阵容,清末民初“红船”与“黑船”是旗鼓相当的对手。习惯是五月初一龙船下水,检验班子,称作“齐桡”,初三、初五是预赛和决赛日,称作“正船”。农历五月初五,数条龙船竞渡,观众如云。“五朋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江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去儿歌不知流传多少代。解放后,龙舟赛不再分成帮派,由地方政府或民间组织赛事,争标夺胜的气氛更为热烈。
此外,湘阴人在“立夏”这天有吃糯米它子和鸡蛋的风俗,有“立夏吃个它,双脚跳过河;立夏吃个蛋,磨砻鼓(鹅孵石)都踩得烂”之谚。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