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年之悟:四十五岁才明白:识茶容易识人难

发布时间:2016-06-15   来源:老农茶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年少时,爱喝汽水和甜饮料。随着年增岁长,四十五岁以后,我渐渐喜欢上了

这几年,我经常和朋友一起喝茶。刚开始,我缺乏基本的茶知识,既不会泡茶,也不懂品茶,更分不清茶的种类与好坏,只会举杯牛饮。在茶友们的熏陶下,我慢慢懂得如何烧水、泡茶、品茶、看叶底,慢慢学会了闻香识茶。

赤壁的青砖、安化的黑茶、云南的普洱、恩施玉露、西湖龙井、安徽太平猴魁……当我把白茶黄茶绿茶青茶红茶、黑茶尝个遍,对茶之性便有所掌握。红茶甘美醇厚,花茶郁美香浓,绿茶宜人清新,青茶变化多样,黑茶厚实浓郁,黄茶甘甜清香,白茶爽滑清淡。

茶喝多了,我发现识茶并不太难。泡茶须有四心:等待水沸的耐心;泡好一杯茶的细心;专心沏茶时,心无旁骛;静心品茶,方得始终。当你用这“四心”对待一杯茶,自然识茶知味,了然于心。

02

朋友们常说:人生如茶。而我以为,识茶容易,识人却难。

识茶,用开水泡,用鼻子闻,用舌头尝,很快就能辨别其种类、新陈、品级与好坏。而人心叵测,你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听不清、弄不懂。

要识人,你得有一双能看破人心的慧眼。

识人是一门学问。历史和现实中,因慧眼识人而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因看错人而遭受祸害的例子更多。孙膑因为没有读懂庞涓,而遭受断膝、迫害之害;韩非没有读懂李斯,最后竟惨死秦国监狱……

在经历了太多的教训之后,古人总结了很多读心识人的方法。诸葛亮识人:“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吕不韦识人:“喜之以验其守,惧之以验其持。”他们的识人之法,非常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司马光识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这不是识人,而是降格以求。李克识人:“居视其所亲;穷其所不为。”这种识人之法,虽然有效,却太费时间。曾国藩识人:“邪正看眼鼻;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很唯心,很微妙,其标准不好拿捏。

最近几年,我因有眼无珠,屡屡看错人看走眼,结果多次上当受骗,被小人算计,被恶人祸害。

多次看错人之后,我渐渐明白:有些人,像假茶,不必在意。有些人,如新茶,可以回味。有些人,像熟茶,可以暖心。有些人,如老茶,越存越香,值得收藏。

03

喝茶闲聊时,茶友们对我说,不要责怪自己有眼无珠。你看错人,说明你是个心地善良。

心地善良的人,干什么都拘谨,总是怕对不起别人,容易把所有人想像成好人,心不设防,甚至一直为别人考虑。所以,越善良的人,越容易受到伤害。这种有眼无珠看错人,不是善良的人错了,也不是善良的人傻,而是善良的人不懂得保护自己。

渐渐地,我释怀了。我决定,原谅有眼无珠的自己,然后感激所有在我的生命中出现过的人——

感激伤害我的人,因为他磨练了我的心意。

感激欺骗我的人,因为他增进了我的智慧。

感激中伤我的人,因为他砥砺了我的人格。

感激鞭打我的人,因为他激发了我的斗志。

感激遗弃我的人,因为他教导了我的独立。

感激绊倒我的人,因为他强化了我的双腿。

感激斥责我的人,因为他提醒了我的缺点。

……

我对自己说:从今天起,不负杯中茶,不负心中人。

我一如既往地品茶修心。以安闲自在的心情品茶,就是为了品一盏纯粹,一盏美好。修一颗平常心,笑看世间繁华。

我一如既往地善待朋友。亲君子,远小人。始终相信,真心,经得起考验;真情,经得起时间。情之美,美在信任,如清水般淡雅;爱之美,美在珍惜,如清茶般绵长。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