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汉学家翻译陆羽《茶经》,比较各国茶文化
“我很爱吃,你看我的样子,就会知道这一点。”意大利人马克塞雷萨(Marco Ceresa)在北京说。这个自称好吃的人看上去并不胖,戴着一顶黑色礼帽、一个大个儿红宝石戒指,以及一块没有刻度的手表。他就是《茶经》的意大利文译者、威尼斯大学东亚系教授。
马克将爱上茶文化归因于自己对饮食的整体兴趣。在各地调查研究之外,他也总不忘将江苏宜兴的紫砂壶、柬埔寨的茶具之类的什物收入囊中,丰富家中收藏。马克说,茶是中国文明的圣物。此次来京,最大遗憾还是疲于讲座等行程,没有时间好好品茶。
把《茶经》译成意大利文
1981年,马克到南京大学学习汉语。结束了在南京大学的学业后,他又在台湾住了六年,继续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探索之旅。与中国人接触的这段时光,对马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决定了他的职业。在威尼斯大学马克以教授中国文化为主,用马克的话来说,这与其在中国学习很有关系。
事实上,在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里,马克最钟爱的是饮食文化。“我很爱吃,你看我的样子,就会知道这一点。”当然,爱吃只是他热爱中国饮食文化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在一个文化里,人们的饮食习惯显得非常重要。它们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台湾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有一次,一位朋友带马克去了一家典型的中国茶馆。在这里,马克认识了中国茶。看到碧绿的茶叶漂浮在茶杯中的模样,马克突然对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候,我开始翻阅大量的史书,以便了解茶的历史。”在马克看来,茶的产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圣物。它让中国的饮食文化进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文明体系。
“我在中国主要研究文化,所以知道中国有一本《茶经》。”在马克的印象中,《茶经》在中国和日本的茶文化圈中非常有名,被认为是饮茶习俗的重要源头。“大家都在研究这本书。”不过,这本“茶的经典”对于西方人来说却是完全陌生的。而这时,西方人对茶的兴趣也逐渐浓厚起来。“《茶经》中对种茶、采茶、茶具的选择、煮茶的火候、用水以及如何品饮都有详细的论述。”马克觉得,有必要将这本书中所记录的茶的秘密,告诉自己的同胞。马克举例说,自己就一直对茶的用水很感兴趣。“在《茶经》中,陆羽告诉我们,泡茶的水,是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江苏镇江的水最适合用来泡茶。”这就是对饮茶活动很有益的指导。
上世纪80年代末,马克开始翻译《茶经》的工作。最大的障碍来自语言方面。好在,马克已经学了十多年的中文,“加上我的朋友圈中中国人很多”,因此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
1990年11月,马克翻译的意文版《茶经》出版了。让他惊讶的是,这本中国传统著作引起了很多意大利人的关注。“很多意大利人爱喝茶,也对《茶经》产生了兴趣。”
马克认为,意大利版《茶经》之所以会广受欢迎,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欧洲人普遍不熟悉中国,只知道是一个东方的神秘国度。而现在,中国文化在国外日趋火热,凡是贴有东方标签的东西都会受到极大地欢迎。现在茶在欧洲更流行了,至少在西欧是这样”。
中国茶的西行路
在马克眼里,茶早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饮品。“可惜我这两天太忙,虽然人在北京,却没顾得上好好品茶。”在北京出差的马克,心里想的还是要品品北京的茶。不过,让他遗憾的是,在中国,品茶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在茶室内进行,这让他无法了解究竟是用什么水泡的茶。也因为这样,他无法切身考察“茶圣”陆羽对中国各地水质的品评结论。
马克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接触到中国茶。此后,他对中国茶在欧洲的传播历史也颇为关注。在他看来,在课堂上讲茶的历史会是一件令人很感兴趣的事。“尽管现在欧洲人越来越喜欢饮茶,但其实西方同样有非常悠久的茶文化史。”当然,西方的茶依然来自茶的原产地中国。在马克眼里,中国茶的西行路有两条。他分别称之为“漂洋”和“过路”。
最初将茶叶引进欧洲的是荷兰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荷兰船队从殖民地爪哇驶抵澳门,并将一些绿茶带回了爪哇。1610年,这批茶叶被转运至欧洲。从此,中国茶叶不断输送欧洲各国。“事实上,荷兰人对茶的研究也很深入。”马克解释说,这与荷兰最早介入中国茶的西行史有关。荷兰不仅是欧洲国家中最早开展茶叶贸易的一个,也在一段很长时间里成为最重要的茶叶转运国。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则拥有欧洲最古老的茶叶市场。
“这些中国茶走的就是‘漂洋’的路。”马克指出,还有一部分中国茶却从陆路,以“过路”的方式传入俄国。茶最初到达俄国是在17世纪早期。当时,一位中国特使送了一些茶叶给俄国特使。1689年以后,中俄签订条约确定了两国边界,两国间的车队贸易从此开始。俄国商人的骆驼队载着毛皮来中国换回茶叶。
此后,英国逐渐取代荷兰茶叶贸易大国的地位。英国的茶叶来源就比较多了,“不仅有过路的方式,也有漂洋的方式,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也是重要的茶叶产地。”
在英国形成的西方茶风
在欧洲,英式茶文化影响颇深。英国饮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印度也产茶,而在历史上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英国一度认为茶是本土的产品。”
“当然英国饮茶习惯与中国的很不一样,”马克认为最直观的便是英国以红茶为主,而中国则以绿茶为主。而英国人也以产茶国自居。
事实上,在英国形成的以红茶为主,以下午茶为特色的英式茶风,影响遍及欧洲大陆和所有英联邦国家,成为可与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方茶风相抗衡的西方茶风。马克在自己的国家也曾感受到这种影响。
茶最初是作为一种药物进入英国的。人们购买茶叶主要是为了医治昏迷、虚弱等症状。当茶刚进入英国时,很难打开市场。牧师对人们说,茶来自异教国家,所以饮茶是有罪的。而医生也说饮茶有害健康。啤酒商担心茶叶会取代啤酒,因此他们强迫政府对茶叶收取百分之百的税,因此茶叶成为非常昂贵的商品。
公元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执政。他的皇后是葡萄牙公主凯瑟琳(Catherine)。她把葡萄牙的茶会等习俗传到了英国王室,饮茶成了宫廷生活的一部分,家庭茶会亦成为王公贵族阶层最时髦的社交礼仪。由此,茶叶进入英国公众的视野。
据说,因为当年贝得福德女公爵每天在午餐和晚餐之间总感到有点饿,就产生了每天下午四点和五点之间喝茶的想法,下午茶应运而生。就这样,茶在英国又衍生出了下午茶这个“新产品”。
东方茶道不断创新
马克一直强调,茶是中国的“文明植物”。“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饮品,还具有精神、心理上的意义。”马克因此十分关注“文人茶”在中国茶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的饮茶文化一直处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唐宋诸代的茶风都不太一样。”马克称,《茶经》体现了唐人的饮茶智慧,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唐人饮茶的方法。而以《茶经》为代表的茶书,也正是中国茶文明的象征。
“唐朝中叶盛行煎茶。”马克指出,陆羽在《茶经》中就力倡煎饮法,对煎茶的方法还作了详细的叙述。
煎茶法用的是饼茶,将饼茶加工成细末状颗粒的茶末,再进行煎煮。此外,陆羽还将饮茶分为赏茶、鉴水、列具、烹煮、品饮等若干环节。
“当然,中国宋、明两朝的茶文化也很有意思。”马克认为古典小说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途径,回望到过去人们的饮食习惯。
与唐代相比,宋代茶文化又有了明显的变化。这个时候,人们在陆羽的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由原来的煎茶法发展成为点茶法。点茶法包括炙茶、碾罗、候汤、点茶等一整套程序。
宋代点茶也使用饼茶,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茶箩筛过。在点茶之前,要用开水冲洗杯盏,预热饮具。点茶时,先将适量茶粉放入茶盏,点泡一些沸水,将茶粉调和成糊状,然后再添加沸水,边添边用茶匙击沸。而到了南宋初年,又出现了泡茶法。“到了明代,盛行了几个世纪的唐宋煎点饮茶法变革成了用沸水冲泡的瀹饮法。”
在追溯中国茶文化发展后,马克自言以后要将研究的重心放在当代中国茶文化上。“为什么现在茶道又再次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了?”在马克看来,这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话题。尤其让马克在意的是,中国流行的茶道不是对传统的复归,而是一种创新。
■ 链接
陆羽与《茶经》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出于对茶叶的浓厚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浙江湖州苕溪,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 延伸
煮茶最好的20种水
唐人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提到,陆羽曾经品评天下各处的水质,并根据它们煮茶的效果,选出了最好的20种水:
庐山康王谷水廉水第一;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虾蟆口水”第四;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扬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水第八;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淮水亦佳);庐州龙池山顾水第十;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水苦);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未尝泥);吴松江水第十六;天台水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郴州圆泉水第十八;桐庐岩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用雪不可太冷)。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