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茶乡茶事种茶人

发布时间:2010-02-05   来源:老农茶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关于,神农留下了一段悲情传说,陆羽书就一部千古《茶经》,它们和不同载体上的万千茶事一起,构成了深入中国文化骨髓的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是黎民百姓,都在不同的生活层面上喝茶品茗;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以不同的文学艺术手段记录或表述着神州大地上生发的万千茶事。

可是,在好多人的印象中,似乎只有气候温润的南方才长茶树产茶叶,而大西北、特别是像甘肃这样苦焦的地方根本不能种茶,只有喝茶者而无种茶人。其实,我省陇南产的茶,不仅销售大江南北,而且还走出了国门,受到广泛好评。

循着这道飘香的诱人风景,清明时节我们走进陇上茶乡文县,在柳醉烟雨的秀丽风光中,采访茶乡、茶事、种茶人……

清明节是个扫墓祭祖,让人伤感怀旧的日子。可是在文县种茶的地方,这天却是茶农采摘“清明茶”的喜庆日子,到处都是一派繁忙景象。绿油油的茶园里,一群群采茶姑娘歌声悠扬,纤手似舞,片片嫩芽飞落竹篮。一座座新修的小洋楼下,炒茶锅里热气腾腾,炒茶机里绿叶翻动,新茶的香味四处漫溢。此时此刻,坐在茶农竹荫匝地、野花簇拥的小院里,面对满目青山绿水,手捧一杯新茶慢啜细品,顿感神清气爽,恬静闲适。

踏访李子坝不仅在陇南,即使在整个陕南、川北,李子坝也是闻名遐迩的茶乡。也许很多人对李子坝出产的龙井茶赞不绝口,但却鲜有踏访李子坝、亲眼目睹那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的亲身经历。因为走李子坝的道路实在太艰难太遥远。

从行政区划上讲,李子坝是文县碧口镇的一个行政村,深藏于甘川交界的大山深处,因其远离喧嚣嘈杂的繁华城镇,素有“世外桃源”之称。

从碧口去李子坝有两条道路可走。

一条是捷径,从碧口镇附近的碧峰沟进入,只能爬越深山峡谷,穿行丛林小道,走大约50公里的崎岖山路,最快也得两天时间,途中必须在山顶上住宿一夜。走这条路要攀越大刀岭,翻过九道拐,爬上鹰嘴山,十分艰险。我们这次去李子坝,选择的是另一条道路,即从四川省青川县绕道,乘车前往,虽然路途较远,有100多公里,但却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即可到达。汽车出青川县沿着一条坎坷曲折的农机沙石路溯河而行,时而扑入葱茏滴翠的密林,时而钻进野花初绽的草滩。景移物换,颠簸前行,使人有一种在绿波中弄浪,花海中翻腾的冲动。

不知不觉中,车停在一个绿树掩映、篱笆环绕的清静幽雅的村庄。这就是陇上茶乡李子坝。这个村由9个合作社组成,有200多户农家散居在一条狭长的河沟谷地。站在半山腰举目环视,群山起伏,林木幽深,流珠泻玉般的李子坝河从村前流过,一家一户的农舍掩映在绿树丛中,河道两旁一条条依山盘绕,宛若绿云的茶园蜿蜒不绝,伸向云雾深处。一个个面容姣好、体态轻盈的采茶姑娘正在采摘新茶,随风飘动的红头巾亮丽了茶山的风景线。

“甘甜泉水酿好酒,云雾山中出好茶”。当地的技术人员告诉我们,李子坝地处西秦岭南簏,地理位置十分独特。这里的茶园大多分布在半山腰,终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很大,茶叶生长周期长,是典型的“高山云雾茶”。与杭州茶、云南茶不同的是,这里是我国特有的江北高山优质茶园,一年的采摘期只有5个月,而养分的积累蕴合期却长达7个月,当属茶中精品。加之这里四周森林密布,远离城镇,没有任何污染,生产茶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李子坝人种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前,这里就有四五百亩老茶园。但真正让李子坝人醉心茶园,把种茶当做脱贫致富的主业来干,大规模发展,那还是土地承包到户以后的事。谈起这个经历和过程,李子坝人总会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李子坝的村主任马小伦。这位上世纪70年代从碧口镇中学毕业插队落户到李子坝的知青,深深地爱上了这片青山绿水。他毅然绝然放弃了进城安排工作吃“皇粮”的机会,扎根山乡,一心钻研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成了当地群众种茶致富的领头雁。

过去,封闭落后的李子坝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是刀耕火种的粮食生产,辛劳一年,仅能勉强维持生计。

上世纪80年代初,20多岁的马小伦挑起了村委会主任的担子。他相信,这里的青山,这里的绿水,还有四季如春的气候,一定能孕育出品质上乘的好茶。他做梦也想着在李子坝建成上万亩的茶园,改变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艰难景况。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了李子坝美好的明天,他带领李子坝人早出晚归垒石造田,播绿种茶,坚持改造老茶园,扩建新茶园。

在当时全国吃粮比较困难、当地茶叶生产还没有形成规模的情况下,茶园扩大后,村民吃粮更加紧缺。眼望着绿油油的茶苗不能当饭吃,村民们开始担心吃饭问题。有些人产生了怀疑和动摇情绪,甚至连有些驻村干部也批评马小伦的做法。

顶着巨大的压力,马小伦又发动干部和群众采集山野菜、野蘑菇,外出打工,想尽一切办法挣钱,换回粮食度日。在那些充满复杂情结和不断调解各种矛盾的日子里,李子坝人步履艰难地经历着从传统粮农逐渐向茶农转变的阵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栽植的上千亩幼茶,也以其特有的嫩黄翠绿,使祖祖辈辈以种粮为生的李子坝人看到了鲜活的希望和生机。

于是,马小伦自筹经费,专程到杭州学习茶叶精加工技术,回来后又一家一家地给群众传授。他引进良种,请来科技人员到茶园现场指导,帮助大家修枝剪枝,不仅提高了茶叶质量,而且一年春夏秋三季都可采茶,使每亩茶园年均纯收入一下跃升到3000多元。

现在,李子坝人家家有茶园,户户搞加工。马小伦家已有新老茶园40多亩,20多亩已经开始采茶,年收入达5万多元。加上他长年在外经销茶叶,年总收入不下10万元,是李子坝村典型的种茶致富户。走进坐北朝南、面对一大片茶园的马小伦家,一眼就能看到他建在路边上的茶叶加工厂,砖木结构的厂房,屋顶是平展展的晒茶场。厂房里炒茶机、揉茶机和烘干机不停地运转着,空地上精制的包装盒里装满刚刚生产的新茶,几个外地客商正在谈质论价……

短短20年时间,李子坝村从一个亩产不过斗粮,野兽四季出没的穷乡僻壤,发展成人均有新老茶园3亩,人均年纯收入达3000多元的小康村。

一座座小洋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每7个村民就拥有一辆摩托车。每年茶叶生产旺季,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茶贩每天络绎不绝。

每年采摘春茶时节,是茶乡最繁忙的日子。而今年阳春四月,是李子坝最热闹的时节。来自四川、陕西的茶农,翻山越岭来到李子坝参观取经,学习他们的种茶技术。光从四川来李子坝采茶打工的小伙子、川妹子就有2000多人。

他们提篮背篓,披星戴月地在青翠欲滴的茶树丛中采摘新茶。他们吃在李子坝,住在李子坝,被李子坝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茶农的淳朴富有所吸引,好多人还在这里安家落户,成了李子坝人的新媳妇和上门女婿。

走近石龙沟在文县茶叶集中产区碧口镇,有许多林木茂密的幽谷深沟。一个个小山村,就点缀在这一条条深山沟谷当中。如果说李子坝是陇上茶乡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的话,那么与李子坝相隔一座大山的石龙沟,则是冉冉升起的一颗充满希望的新星。

石龙沟位于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缘。狭长的沟谷里居住着文县肖家乡的4个村子、330多户茶农。出碧口镇南行约10里,便进入一条狭长的深沟,这就是石龙沟。这条沟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与“龙”字结下不解之缘,20多公里长的深沟幽谷里,有龙潭、龙泉、龙门、龙池坪、五龙山……就连山里人给孩子取名,也喜欢带个“龙”字,龙娃、龙宝、龙胜、龙梅……

进入石龙沟,一处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清流,碧潭,瀑布,翠竹等自然景观绵延相连,错落有致;楠木、银杏、红豆杉等珍稀树种雄姿勃勃,各领风骚,把这个“丫”字型的深山幽谷装扮得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是这里漫山遍野的山地茶园,更像是一把把翡翠,撒落在万山丛中。每天清晨,石龙沟里烟雨茫茫,云飘雾绕,给青山秀水披上一层蝉翼般的轻纱,让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按照种茶专家的说法,这环境这气候正是种植茶叶难得的风水宝地。

汽车穿行在深山峡谷之中,我们很快来到其中的一个小村落——水蒿坪村。茶采姑娘们正在肩背背篓、手提竹篮,三三两两地在沟谷茶园里采茶。在一座新落成的两层小洋楼前,我们见到了因苦干实干而出名的水蒿坪村前任女支书高秀兰。

石龙沟种茶的历史也有几十年了,但真正让老百姓受益,也只是这几年的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石龙沟人眼看着一山之隔的李子坝人靠种茶、贩茶,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他们也开始思谋着走种茶致富的路子。可是,祖祖辈辈居住在深山峡谷中的水蒿坪人,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出门不是翻山就是趟河,各种货物出山进山只能靠人背畜驮,整条沟里连一条架子车走的山路也没有啊!

自产的山货运不出去,外面的东西运不进来,虽然村里也有一些茶园,但进山出山十分艰难,每年采摘的鲜叶也卖不出去。

1986年,当时已经当了10年村支书的高秀兰,看着周围的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嵩坪人还过着封闭落后的日子,决心带领群众打开通往碧口镇的乡村公路。石龙沟两岸峡谷陡峻,仅靠大家双手抡锤是根本无法打通的。

30多岁的高秀兰背着干粮,从水蒿坪村翻山涉水来到碧口镇,再从碧口乘车70多公里到文县,跑机关单位找县上领导,从县里要了2500公斤炸药,几十把钢钎。当年8月,她带领村里的老少爷们,踏上了辟山开路的征程。

正当高秀兰每天在工地上指挥大家挥汗大干凿山开路的关键时候,当年9月18日,在陡坡地上收割庄稼的丈夫不幸从悬崖上跌落身亡。失去亲人的高秀兰顿时哭得天昏地暗。可是,她掩埋了丈夫之后,第3天又默默地上了修路工地。

7公里的出山路,她带领水蒿坪人整整修了4个多月。路修到吊虎崖时,山岩陡峭,没法打炮眼,高秀兰和村民们腰上系着麻绳,从山顶上吊到半空中打洞凿炮眼。

谈起这些往事,高秀兰双眼噙满泪水。

出山的路修通了,高秀兰又带领村民垒石造田,开挖龙潭水渠。修水渠时,最多的时候全村100多人挥钎劈石。经过100来天的艰苦战斗,他们不仅修成了一条2400米长的水渠,把河水引到了田头,而且还在乱石滩上造出了80多亩土地。这是高秀兰离任前留给水蒿坪人最大的一笔财富。如今,这80多亩水浇地成了水蒿坪村长势最好的优质高产茶园。

1994年高秀兰卸任后,村上的党员们选举她的二女婿高清明接任了村支书职务。年轻有为的高清明带领村民到李子坝参观学习,回来后动员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发展茶园。如今,全村已发展茶园2800多亩,成了水蒿坪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源泉,家家户户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水蒿坪人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而他们仍然记挂着老支书高秀兰——是她带领群众打通了致富路,引来了山泉水。而年近六旬的老支书高秀兰虽然离开了村支书岗位,但采茶时节仍然肩挎提篮忙碌在漫山遍野的茶园里。她一会儿在这家的地头上教导年轻的姑娘们如何采新茶,一会儿又在那家的炒茶机前察看炒茶质量,还经常跟山外的茶贩们商谈茶市行情……每天仍为大家的事奔忙着。

水蒿坪村的巨大变迁仅仅是石龙沟的一个缩影。这些年来,文县把石龙沟流域列为生态经济开发区,扶持当地茶农修路、拉电,修建饮水工程,引进优良茶种,改造低产茶园,已经发展成为陇南地区无公害茶叶生产的重要基地。穿过水蒿坪村的大片茶园,爬上一段陡峭的山路,来到半山顶上,眼前出观一片平缓的开阔地带,当地人称龙池坪。龙池坪的四周,有60多亩茶园,这里就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山地茶园。每年清明前,当石龙沟底的茶园开始采摘鲜叶时,龙池坪上的马家山人,还要再等半个月才能看到茶树上冒出新芽。

20世纪60年代,这里原本有一片碧波荡漾的水潭。在那以粮为纲、农业学大寨的岁月里,村里山林遍地,无田可修,这里便成为农业学大寨的前沿阵地。在村上插队的一帮知青挥锨作战,开渠放水。很快,一潭清水不见了,代替它的是十多亩小麦。可是,由于这里高寒阴湿,每年连种子也无法收回。

去年,尝到种茶甜头的马家山人决心挖田造池,恢复龙池的原貌。他们说,要种好茶,生态环境比什么都重要,天旱时龙池里的水可以浇灌茶园,雨水多时龙池可以排涝。他们还把龙池周围的坡耕地全部退出来,栽上了新品种的优质茶苗。以山养池,以池育茶。秀美的龙池渐渐恢复了本来面貌,这里出产的以“龙池雀舌”命名的高山优质茶,也带着马家山人的期望与梦想,走向大江南北。

茶人邱国祥在整个文县茶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很多干部和科技人员传经送宝,挥汗播绿,热情扶持。他们为茶乡的繁荣发展默默地奉献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有揭开低产茶园改造新篇章的农艺师马科、茅晓虎,有带领群众种茶、贩茶的村干部林春山、余守敬,还有推广茶叶种植加工技术的刘文平,等等。而一提起邱国祥的名字,茶农便会情不自禁地讲述一桩桩、一件件他无私奉献、热情扶持茶乡发展茶叶生产的事。

今年67岁的邱国祥,现在每天仍然为茶乡的发展奔波忙碌着。自1953年参加工作后,邱国祥先后在县供销社、印刷厂、碧口编制厂和碧口酒厂等单位任职。

一次偶然的机遇,让邱国祥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2年,正当邱国祥来到省城兰州,为一个食品加工项目的立项奔波时,一位省里的领导告诉他,食品加工项目在文县没有多少优势,建议他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发展甘肃的绿茶。在茶乡工作了几十年的邱国祥心里豁然开朗,顿时感到有了奔头。从此炒茶、品茶、评茶成了邱国祥一生的追求。

文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种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956年,中国茶叶进出口总公司的负责人到碧口考察了解后认为当地土壤呈酸性,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适宜种茶。当时国家曾投资200多万元在文县发展茶叶生产。后来由于受“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茶叶并没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而且有不少茶园还让农民挖掉种了粮食。

邱国祥深知,只有让茶农得到好处、尝到甜头,茶园才能走进千家万户,茶产业才能尽快发展。茶叶不仅要品种优、种植环境好,而且后期加工也非常重要。但长期以来,文县的茶农一直沿袭着传统的加工方式,茶叶加工粗糙,品种单一,只能炒制低档的青茶,制作出来的茶叶形状不一,颜色不正,味道不醇,销路不畅。当时每斤只能卖两三元钱,即使是这种粗茶,也因产量很少,当年还要批条子才能买到。

为了提高种茶效益,增加茶农收入,邱国祥风尘仆仆地来到李子坝,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办起了专业的茶叶精加工厂。过去,李子坝的茶农也曾尝试着加工龙井茶,但由于没掌握技术,加工出来的龙井茶颜色乌黑,卖不上好价钱。这一次,邱国祥特意聘请来杭州的炒茶高手担任技师,手把手地教当地茶农炒制高档龙井茶。要炒制高档龙井茶,首先得过采摘关。过去,茶农们怕费工,往往要等到叶片大而老时才开始采摘。这样的老叶子,再高明的炒茶师也炒不出好茶来。邱国祥首先从教茶农采摘新茶抓起。他说,采茶不仅要采嫩芽,而且采摘时不能用手指掐,而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嫩芽掰下来,这样采摘的叶片含天然水分多,炒制加工时即使放一天还能保持新鲜。

拓荒者的足迹是艰难的。邱国祥至今还记得最初炒制龙井茶的难忘经历。

1994年,他带人在李子坝炒制了5公斤龙井。那是一种扁型的老龙井,带到武都推销,由于当地人对本地产的龙井缺乏认识,居然连一斤也没卖出去。邱国祥并没有气馁,他一次又一次地把亲手炒制的龙井送往地区和省城,让有关单位经常喝茶的人和外地龙井对比品尝。许多喝茶人经过对比品评,居然赞赏不已,认为一点也不比西湖龙井逊色,而且价格也比外地名茶便宜得多。碧口龙井终于在省城兰州打开了销路,销量也成倍增长,从最初每年的5公斤多上升到100公斤、1000公斤,甚至4000多公斤,碧口茶叶的价格也从最初的每公斤几块钱上涨到每公斤100多元。

今年4月,在李子坝举行的文县第二届采茶节上,当地炒制的最好的明前茶每公斤竟然卖到上万元。

李子坝茶叶的名气有了,价格也上去了,茶农开始品尝着茶叶换来的甜蜜生活。然而,由于茶农作务茶园粗放,不修剪茶树,产量上不去。邱国祥和他的同事们又引导茶农砍掉老树枝,一块一块开展低产茶园丰产栽培。

为了提高加工能力和技术,邱国祥还从外地引进电炒茶机,在李子坝推广,很快从十几台发展到100多台,使大多数人家都有了炒茶机。仅李子坝村,每年加工的龙井茶就由原来的几千斤增加到5万多公斤,收入达200多万元。

邱国祥的脚步并没有随着李子坝人的富足而停止,他要让全县的茶农都掌握科学务茶技术,都掌握龙井茶的加工技术。

1997年,邱国祥来到文县石龙沟又一个著名的茶村——肖家乡马家山村。

当年,马家山的茶园只有100多亩,有的农民还在茶园里套种玉米,粮茶兼种,茶叶产量低而不稳,质量也上不去。邱国祥先后4次深入马家山,动员帮助茶农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发展优质茶叶新品种。他挑选村支书靳学民等4位茶农,给每人每天发20元工资,带领他们到一山之隔的李子坝参观取经,学习当地茶农修剪茶树,炒制龙井茶的技术。

回到马家山后,邱国祥又引导村支书靳学民、村主任马贵先在自家的茶地里对茶树进行修剪。紧接着,他又自己掏钱从浙江聘请来一位茶叶加工技师,为当地群众传经送宝。

过去,石龙沟里的茶农加工茶叶,要用木炭作燃料。农民伐薪烧炭,不仅破坏了植被,而且火候不易掌握,加工的茶叶质量很难提高。去年,邱国祥投入1万多元,购买了20台电炒锅和1台电动炒茶机,又请来两名浙江师傅,轮流培训了30多位茶农。当年,茶农们掌握了茶叶精加工技术,全村茶产业收入达140多万元,比往年翻了几番。茶农赵处刚加工龙井茶100多公斤,纯收入2万多元。

这些年来,邱国祥为了扶持茶农发展茶叶生产,先后给碧口镇、肖家乡一带的200多户农民投入资金30多万元,借给他们购买茶籽、茶苗和肥料,发展新茶园。茶叶收获后,茶农再用茶叶收入抵还借款。

俗话说,好马还需配好鞍。原先,文县茶叶用麻袋装,档次自然上不去。邱国祥博采众长,跑到成都、上海、兰州等地,和专业人员一起精心设计制作茶叶包装盒,使文县茶叶穿上了亮丽的“时装”,成了地地道道的“陇货精品”。过去,文县没有一个茶叶注册商标,邱国祥花费2000多元,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文县茶叶商标。

1996年,碧口龙井被评为全省名优茶叶,还被收入《中国名茶志》。

现在,文县茶叶不仅畅销四川、陕西、海南和北京等地,而且在蒙古国首府乌兰巴托的精品展销中心也占有一席之地。邱国祥经营的文县御香风味茶厂被中国茶叶学会吸收为团体会员。

邱国祥在茶叶生产上不断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公司加农户的茶产业发展路子。在他身后,紧跟着成千上万的茶农。在他的扶持带动下,县里的农技人员、碧口镇的个体老板们纷纷走进山乡,或承包坡耕地种植茶叶,或开设加工厂炒茶贩茶。他们跟邱国祥一样,为做大做强文县的茶产业,让茶乡的明天更加繁荣富有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着。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