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超级女声”的新闻不断出现,人们似乎已经习惯“超级”二字的含义。在中央电视台《状元360》栏目组,近期编导人员正在忙碌的一件事,就是另一场充满残酷意味的超级竞技赛。央视在这里打造的是中国第一个超级“茶状元”。
全国茶道高手云集北京,经过高难度集中训练和竞技规则练习,中国第一个“茶状元”在央视《状元360》节目录播现场诞生。杭州太极茶道看家茶博士李刚以四个单项三项第一的成绩,令人信服的获得了“茶状元”称号,而一起参赛的其他选手,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茶博士。
由一家国家媒体来组织全国性的茶博士比赛,从而产生“茶状元”并作电视实况播出,这样的活动在全国为第一次。日前,记者向参与活动的有关方面了解到,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推动茶艺馆行业的职业技术升级和茶文化知识的普及。经过各地选拔,有来自雅安、杭州、武汉、成都、峨眉山的六位茶道高手进入央视节目现场,进行最后的“金牌争夺战”。
“茶博士”与 “超级茶博士”
“茶博士”是一种独特的职业称呼,在中国一千多年的茶馆经营历史上,“茶博士”的名称一直伴随着整个行业的兴衰起伏。在唐代以至宋代,茶博士热情、乖巧、知识渊博、乐于助人的基本特征,把附近居民百姓的生活安康与自己的职业操守和谐的联系在一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值得尊重和发扬的精神财富。
说起“茶博士”,人们很习惯的就会与一些历史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联系起来,一个手拿铜壶,殷勤吆喝和招待客人的茶馆服务者,经常要和三教九流打交道,除了要运用自己娴熟的技巧功夫为茶客泡好茶,还经常要帮助客人们解决各种生活难题,大到家事、国事,小到邻里纷争,茶博士会尽力去参与和化解。今天,全国茶艺馆业经过十年的发展和洗牌整理,使这个新兴而传统的行业越来越成熟。据统计,全国茶艺馆从业人数已经突破三十万人,年GDP产值已经突破一百亿。全国许多地方已经着手进行茶博士规范化的职业技能培训,涌现出数以千计的职称茶艺师和几十位“高级茶艺技师”。可以说,茶博士的职业技术水准正在新的起点上走向进一步的振兴与繁荣。
哪些人可以被称为“茶博士”?其实,所有在茶馆服务的人员都可以被叫做“茶博士”,但是,就目前的习惯来讲,那些掌握了优秀的泡茶技术、在茶馆工作中有良好口碑的人,才真正有人会称呼其为“茶博士”。
“魔鬼训练”
“超级茶博士”的名称是否与近来炒得火热的“超级女声”有什么模仿关系,我们可不必关注,但从比赛现场气氛来看,那种难以预测的残酷性和比赛细节的高度透明和严肃性,几乎和任何一种大赛不相上下。
从八月八日开始,比赛各项前期练习、规则熟悉工作到进入第一轮比赛,直到最后决出名次,选手们经历了八天漫长而紧张的日子。他们“过五关”、“斩六将”,先后经过盖碗分茶、闻香杯分茶、梅花桩上泡茶、汽水瓶分茶、铜钱对孔分茶、转盘对孔分茶等环节,每一关都要淘汰最后一名。
重要的是,所有这些比赛项目的讯息,事先并没有透漏给选手,对于所有苛刻、艰难的比赛过程,选手们很难在短时期接受、理解和消化,另外,选手又被规定不得使用自己带来的茶壶,要知道,这些参赛者都是国内茶艺界的佼佼者,平时可谓是“壶在人在”或“人在壶在”,一把铜壶与他们的生活形影不离,每次参赛,都是用自己得心应手的壶来创造佳绩。没有了自己心爱的壶,又要面对陌生的比赛环境和艰难的比赛过程,即使是茶道高手,也是难有获胜把握。
要想获得比赛佳绩,只有作针对性的苦练,一方面要熟悉和掌握竞赛规则,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平日薄弱的环节作出弥补。再则,各地高手难得在一起相处,互相学习和借鉴,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几个因素加在一起,训练的过程就变得更为“魔鬼化”。在拍摄现场,场外有四十度左右的高温,场内尽管有中央空调,可是为了保正音效质量,需要时不时地关闭。只见场内各位选手个个汗流浃背,还是不断地要去适应陌生的道具、茶具和场地,不断地作仿真练习。一天下来,通常是筋疲力尽,从郊外驱车回到宾馆夜幕已深,选手们什么都不想干了,连晚饭也没有了胃口。
18岁的雅安“黑马”王存瑞
首先开始的第一关比赛,实力雄厚的“茶艺双绝”,来自成都顺兴老茶馆的廖小松、廖大松孪生兄弟,按抽签秩序先出场,现场观众立刻响起一阵掌声,选手按规定要在四分钟内,向十二张桌面的三十只盖碗茶杯分茶,总水量规定为2300毫升,每杯水量不得多于或少于100毫升。所用工具是统一配备的长嘴铜壶。对于茶博士们来讲,不仅要讲究速度,还要讲究很好的控制能力,使杯内水量恰到好处。其中用长嘴壶往闻香杯分茶更是闻所未闻,每位选手有一次机会冲击这个项目,成功了可以加算三杯,失败了要扣除两杯。廖大松虽然作了冲泡闻香杯的高难度努力,但是由于出水违规,不仅没有得分,还要扣除两杯的成绩,所以廖大松实际冲泡20杯,最后得分杯数却只有18杯,与他的弟弟以同样的成绩获得并列第二名。
第二组出场的两位选手来自峨眉山和西子湖畔,代表了“峨眉派掺茶”和“太极茶道”两大流派,实际上是一次“东、西部大比拼”。峨眉山选手黄正其,今年才2`1岁,身穿咖啡色功夫服,在出场式的时候,就是他举着右手,毫不胆怯的喊道:“我一定会赢的,请大家支持我”,现场观众用一片热烈的掌声来鼓励他。最后的事实证明,他的确与问鼎桂冠只有一步之遥。在赛前训练阶段,专家就曾评价,说这位小伙子的实力不同一般。与他同组厮杀的是另一位具有强劲实力的太极茶道看守管家李刚,尽管太极茶道累计加盟茶馆530多家,但作为流派总部的看家茶博士,他没有被派驻过外地,一只看守总部所在的杭州古街河坊街上的老茶馆,是这个流派六千多位弟子中,得到掌门人郑纯辉亲自传教的少数几十位弟子之一。今天的李刚还是一身蓝色长衫,头戴留着鞭子的瓜皮帽,崭新的布鞋和洁白的丝袜显得十分儒雅得体。
第二组的两位参赛高手在这一轮比赛中似乎都没有显出特别高超的水准,“峨嵋派”黄正其以最后得分杯数14杯的成绩屈居第四名,“太极茶道”李刚,执壶分茶非常熟练、仔细,把握得当,速度也掌握得很好,不幸的是,在最后一分钟,李刚再次重现第一组廖大松所犯的错误,没冲泡成功闻香杯,他实际冲泡成绩18杯,由于闻香杯冲泡失败扣除两杯,李刚最后得分成绩只有16杯,尽管得分不如预期,李刚还是在小组中胜出,获得首轮比赛第三名。现场嘉宾观众被比赛气氛所感染,当李刚泡茶结束,就有观众向工作人员询问,是否可以通过短信为李刚加分。因为,他们认为李刚的表现很好。
“超级茶博士”第一关,以第三组比赛最具戏剧性,出场的两位选手分别来自湖北大都市武汉和四川小县城雅安。易保林出自名师指导,在武汉茶艺馆服务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小伙子赛前精神状态极佳,对每一个环节都仔细观察和体验,对冲击好成绩充满自信和把握,赛前没有人会怀疑他首轮顺利过关的实力。而十八岁的雅安小将王存瑞,肩负着为“世界茶文化圣地”雅安争光的重任,是“龙行十八十式”的传人,赛前训练中虽然每每出错,但在基本招式上还是表现出一定功底,由于小伙子赛前非常紧张,陪同前来的雅安县委宣传部部长一直较为担忧,他的师傅则在一旁不停的为他做精神“降压”。这一组比赛的结果,年龄最小的雅安参赛选手王存瑞以最后成绩19杯,超过孪生兄弟的并列18杯,获得了这个项目的第一名,而同组比赛的武汉优秀选手易保林仅得12杯,被不幸淘汰出局。电视记者拍摄了他沮丧地放下铜壶,离开赛场的情景。几天来朝夕相处的“哥们”就这样离去,不免在留下来的选手中产生一种新的精神压力。
高手栽在“梅花桩”
18岁雅安小伙子在第一轮的“黑马”表现,易保林在首轮被意外淘汰出局,刺激了参赛选手。在第二轮“梅花桩”比赛中,所有的茶道高手以及他们身后的师傅们和领导,精神都开始紧张起来。第二轮比赛更残酷,将要被淘汰的是谁,赛前谁也不敢预料。
“梅花桩”上作泡茶表演,这在经验丰富的茶道大师们看来,也是一件难以为之的事情,而“超级茶博士”就是要在这里向全国上亿的观众展现自己的实力。这一轮的赛前抽签,“太极茶道”李刚得了一个“下下签”:第一个出场!好在他经验丰富,临场情绪比较稳定,当他跃步登上梅花桩,高高的个子几乎纹丝不动,他的老师郑纯辉在场下频频点头,对这个开局表示满意。李刚严格按照竞赛规则,每十秒钟转换一个招式,也转换一个木桩,同时往手中的瓶子内分茶,从“大鹏展翅”到单腿支撑的“金鸡独立”,然后一个侧身作“腰缠万贯”和“贵妃醉酒”,直到最后一招“神龙摆尾”,全套动作一气呵成,十分完美,几乎从他跳下“梅花桩”开始,内行的人就知道,他已经牢牢掌握了自己不被本轮淘汰的命运。他的最后成绩是一个满瓶加一个四分之三瓶,竟然排名第一!
接下来的比赛,夺标呼声最高的“茶艺双绝”廖小松上场,他一登上梅花桩就开始明显摇晃,腿力不稳,在单腿动作“金鸡独立”中终于掉下来,重回木桩已经耗费太多时间,一连串的失误使他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廖小松最后成绩不到一个瓶,水量只有四分之一。“峨嵋派”黄正其第三个上场,他的动作娴熟、稳定,表现出一位优秀茶博士的能量和功底。只见他招式连着招式,出水快,落点准,动作规范,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赞叹。结果,他的成绩仅次于杭州选手李刚,排在了第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