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江西汤湖镇红茶产销大户——梁建福

发布时间:2011-09-08   来源:老农茶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国网资讯:时值金秋,茶叶逐步淡出市场视线,但笔者在名茶狗牯脑产地---遂川汤湖的茶叶产销大户梁建福处却看到:生产车间灯火通明,机器隆隆。正通宵达旦赶出一批大宗红茶订单,此时他正陪着员工熬夜,把关技术要领。

梁建福,出生于1977年,高中文化。尽管是30刚出头的年青人,说起他的人生历程却颇为曲折。他曾在外打过工,办过养殖场,不过都未能得偿所愿。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这些年,他投身发展茶叶产业,承包下茶叶基地280余亩,常年从事茶叶加工,年加工干茶达6000斤,年产值几十万元。加工生产的订单,来自福建、深圳、上海等外省大城市,深受茶商信赖和消费者喜爱,茶叶产业一路走高,成了全镇有名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大户,当地党委政府还授予他“典型产业农户”荣誉称号。

初生牛犊不怕虎

高中毕业后,梁建福不甘于在家耕田种土作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报纸、杂志等刊物上迫不及待地寻找种植养殖致富信息。1997年,他看到一则关于养“肉狗”致富的信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说干就干。他一边筹措资金,一边打听进购种狗渠道和建设养殖场地,短短不到两个月,养殖场建好,也打听到湖南省长沙市一家养殖场有种狗,花了2万多,进来20只狼狗和300只肉狗。这几百号家伙每天生活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呀,买种狗的钱都是向亲戚好友借的,这怎么办。可骑在马背上,不跑不行,只好向银行贷款,用于购买饲料。他每天在养殖场忙碌着,对这些狗“宝贝”是关怀备至,一天早晨,他到狗舍看见几只狗竟然躺在地上再也不起来了,一点兽医知识不懂得他,面对狗染瘟疫,束手无策。没过几天,300多只狗死的一只不剩。初次创业以“百日维新”告终。

盯准目标卯足劲

1998年春,身负几万债务的他,为了偿还债务和找准时机“东山再起”,只好过起打工仔的生活。在打工生涯里,由于他为人忠诚,工作中吃苦耐劳,不到一年时间,老板提任他当车间主任,月薪可观。光阴荏苒,6年过去了。他不仅把办养殖场欠下的债务还清了,且手上还有一笔积蓄。可他总有个心结,外面再好,那也是别人的家,自己的根在汤湖,割舍不下那满眼都是狗牯脑茶的地方。2004年,他毅然辞去薪水丰厚的工作,返乡二次创业。不过,这次他不是“重操旧业”,而是改行种植业。原来他在外打工时,一直关注“狗牯脑”茶,这几年销路、利润可观,况且当地政府在发展茶叶方面还有很多优惠政策。回家后恰逢村两委换届选举,他被选为村干部,只能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加点学习“狗牯脑”茶生产加工技术,利用节假日到外面结识一些茶商。返乡后,先是自己种植了20亩茶叶,后来经过充分考察论证,承包了一个面积280亩的茶叶基地。科技是生产力。管理出精品。日趋成熟稳重的他经过几年苦战,凭借自己过硬的生产技术、广阔的销售渠道,良好的经商信用,他的茶业越做越大,靠自己基地生产的茶叶已供不应求。这不,正如当地一句方言“女要嫁对郎,男要投对行”。

帮富大家才算富

由于有技术,又有销路,产业越做越大,生意红红火火,周边群众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可他却不满足与现状,周边茶农同等鲜叶,可是他们技术不过关,加工出来质量参差不齐,卖不出好价钱。如果统一加工,不仅可以提高质量,还能增加茶农收入,满足茶商需求,岂不两全其美,而且避免资源的浪费,达到利益最大化。从2009年开始,他办起茶叶加工厂,当年加工干茶几千斤,收益颇丰。但好琢磨的他发现,夏秋季加工的绿茶,苦涩味重,质量差,价格对比春茶降价明显,存在成本高,利润低这一现状,而红茶价格一般下降幅度小,红茶比绿茶每斤价格要高出70至80元。如能把夏秋茶加工成红茶,无疑是当地茶叶加工的重大突破,造福桑梓。为此他多次赴福建、深圳、武夷山等地考察学习红茶加工技术。回到家,他无数次试生产,功夫不负有心人,首批产品出炉了。他觉得处女作无论色泽、口感都还满意,就和几个茶商接洽,起初茶商都不答应。看他那份诚心,卖着和多年生意朋友的面子,只是答应先进一点试试。这半个月他的心情可是龚琳娜唱的《忐忑》。不久福建茶商打来电话,告知那些红茶全卖了,并且要求再进货。前不久,那位茶商下了一张超大的红茶订单,要求数量几千斤,这就是笔者前面所提的那一幕。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