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时海
秋饮普洱茶的逍遥,宛如在水一方的爱恋,似近似远,似深若浅。苦底的福禄贡,兰香的龙马同庆,完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当这两味茶与邓时海同时出现在在水一方时,由于水温留下的遗憾反而变成了一种余韵。
8月末,台湾茶人邓时海先生为新作《普洱茶续》的发行再次来到了云南。
白天的讲座上,让许多茶友认识了这位第一次把普洱茶结集成书的茶人。晚上的品茶会上,我们有幸近距离与这位大师级人物对话。邓时海先生先将自己最喜爱的福禄贡茶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水落汤出,邓时海生先品了一口后说:“福禄贡茶是一个苦底很明显的老茶。苦而回甘,涩而生津才是好茶。有茶友笑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能喝福禄贡的人,是人上人。’在云南由于水温和水质的原因,泡出的福禄贡茶只能打60分,香气压得很低。老普洱茶一定要比较烫的水去发,这样茶性才能发得比较透。以日本的南方铁壶烧水,冲泡普洱茶会比较好。”
品福禄贡茶后,在水一方的主人拿出了珍藏的“百年龙马同庆”老茶。邓时海先生说:“品老茶一定要心静,才能感受到它的至味。我们喝茶时想喝到的是普洱茶本来的原香,品尝那种真纯的风貌。有些茶有梅香、枣香、参香等等,这些香不是茶的原香而是在存放过程中由于茶叶发酵,内质变化而产生的。这种变化会给茶造成品级不够的感觉。像龙马表同庆的兰香,是茶转化为樟香之前的气味,是茶的原味。当茶泡到味退色淡的时候,兰香却依旧。”
邓时海先生认为:“‘喝熟茶、品老茶、藏生茶’,对喝茶来讲要吃润保健,多数普洱茶都有这样的功能;而能提升”品“的境界就必须是老的普洱茶,但我们并不能时时品老茶,所以就要藏新茶;对于藏茶来说,不是每一片普洱茶都会经久而陈香的,所以一定要懂得选择。当我们品到新茶中悠悠透出以前品过的优质老茶的味道,这新茶就值得收藏了。”
这次邓时海先生到云南,还去了临沧、凤庆、双江等中部的茶山。他说:“这些茶山保持着比较原始的古茶山风貌。在凤庆,我见到了一棵古茶树。根据初步估计这棵栽培型的茶树约有3200年树龄。这棵高大、健壮,要五六个人才能围抱过来。过去有文献记录云南普洱茶的历史有3000年,但却没有实证。如果这样一棵古茶树真的像估算的一样有3200年的话,那么云南普洱茶的历史将由此前进一大步。
《普洱茶续》一书的出版能让更多读者喜欢上普洱茶,让普洱茶迷们通过阅读该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有所提高,能更好的感受那一饼饼圆茶中酿就的时间的厚、滑,体味”舌底鸣泉“的快感,在越陈越香中净化心灵,享受两腋习习清风生的飘飘意境。书中把清朝末年到2003年的普洱茶品做了一个完整的记录。另外,邓时海先生还特别提到,他现在想做的事是把普洱茶提升到艺术的一个层面。”以前仅在冲泡、存放、功能等技术上讲普洱茶,力度是不够的。假如以前我能为普洱茶的提升做了一点什么的话,以后在艺术的平台讲普洱茶的话,会让普洱茶走得更远,让普洱茶在茶艺的层面。艺术是美的事物。我们喝茶觉得很美很舒服就已经进入了艺术的层面,但这还是不够的,一般茶在意境上只能达到香润、生津、回甘等等,而普洱茶的意境是以老味陈韵做鉴赏标准的。比如我们喝百年同庆,如果冲泡过程中能表示同庆的特性,就能感受到的是充分想象力的高层次意境:水入口即化,无味之味,口齿留香,舌底鸣泉……这些都是一般茶所无法达到的,因而,普洱茶必然能脱颖而出。“
链接:
邓时海,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普洱茶学会创会会长、台湾师大茶艺社创社教授、杨式太极武艺第六代传人。其着作有《太极拳根源研究》、《普洱茶》、《普洱茶续》。
《普洱茶续》一书为邓时海与耿建兴合着,继续介绍普洱茶品。关于茶品的编辑,特别是乔木级普洱茶,由于和时代贴得太近,市场上流通量很大,也就很难全面照顾妥当。基本上,这部分茶品的选择难免有相当主观认定标准,同时也因本书的篇幅有限,不能将乔木级茶品全部一一介绍。但已经兼顾到了各种类型的代表性茶品,并且在每篇茶品的介绍文章中,详细说明了选择的理由。这些茶品基一上是依照生产先后顺序介绍,与品质无关。耿先生本身是中学教师,研究普洱茶是业余的兴趣,因此由他来筛选与收录的茶品,应属客观公允。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