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陈德华:大红袍之父

发布时间:2011-11-29   来源:老农茶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其实我只是个爱志人。我最喜欢的逐是上山采茶。喜欢那种俭清和静的生活。”

问起武夷山的茶农,没有不知道“陈德华”三个字。他不善言辞,周围很多人都亲切地称他“德华叔”。

从业界到民间,陈德华都被尊称为“大红袍之父”,他对大红袍的贡献,远远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位制茶人。默默耕耘,他从事武夷岩茶名枞品种的研究长达40余载,尤其对大红袍的剪枝繁育与制作技艺做出了决定性的杰出贡献,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代表性传承人。由他焙制的特级大红袍多次以10万元以上的价格拍出,其亲制的一款60克重的“大红袍”更拍出56万元高价。他开启了大红袍的一个全新时代,成为现代大红袍价值纪录的开创者与引领者。

1963年,陈德华从福安农校毕业,分配到武夷山茶科所工作,开始了他和武夷岩茶的不解之缘,至今已经48个年头。1982年,陈德华在武夷山御茶园建起了一座占地5亩的武夷名丛、单丛的观察园,其中有着名的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肉桂、天女散花等165个品种。1985年11月,陈德华到福安参加福建省茶叶研究所40周年所庆活动,私下向该所的一位老同学要了5株大红袍茶苗,带回栽种在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也就是这5株大红袍茶苗的茁壮成长,承担着繁殖推广的任务。从此,陈德华的名字和武夷岩茶连在了一起,和大红袍连在了一起。20多年来,陈德华繁育了大量苗木,使纯种正本大红袍的面积年年不断扩大。

1988年,陈德华受聘于武夷山市示 范茶厂当科技顾问,他和厂长虞德庆自行“设计一台萎凋机,大大降低了青茶水份,并使萎凋这道工序由原来的4小时减少为半小时,同时投资把微电脑控制系统引进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之后,他帮助这个厂引进封口机,率先改进茶叶包装。精美的小包装茶叶投放市场后,果然十分抢手。陈德华在示范茶厂几年间,使这个厂一改过去亏损局面,年年盈利。1997年陈德华退休后创办了武夷山市首家民营科技企业--武夷山市北斗岩茶研究所,后又创办了武夷山市(爱德华)实验茶场。

他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一直在做,做各种各样好玩的事,尝试各种各样的可能,比如用纯种大红袍与数种优质岩茶拼配出商业大红袍:比如最早使用正山小种烟小种的烘干方法:比如第一批机械采茶;比如提议改良之后从浙江引进整体式的杀青机。这些点子,现在都在茶叶界大范围地使用。他还创造了很多个第一:第一个无性繁殖培育成功”正本“大红袍茶树;第一个研制成功大红袍商品茶;第一个恢复传统武夷龙团凤饼紧压茶制成大红袍茶砖……他说自己”就是爱想,会去做那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陈德华现在71岁,但他像一株老茶树一样,仍在不断散发着新香,继续奔忙在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线。陈德华对于大红袍的痴情与付出,让我们无法用任何华丽的语言去表达尊敬。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