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寻香之旅:寻韵安溪铁观音

发布时间:2011-12-31   来源:老农茶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五千年来,一直滋养中国人的身心。

茶是世俗的,晨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亦是文雅的,文人立身七艺,琴棋书画诗酒茶。

茶还可以是超脱的,道家的七碗便得道,禅门的三字名禅吃茶去。

茶之于中国人,是一种生活化了的艺术和艺术化了的生活。

茶兴于唐,盛于宋,今逢盛世,茶复繁盛。问今时国茶谁主沉浮,铁观音独领风骚。“谁能寻得观音韵,无愧真正品茶人”,始自闽南安溪的这句俗语,今时广为人知。为探究铁观音的奥秘,《逍遥财富》“寻韵安溪铁观音”报道组一行奔赴安溪,踏上寻韵问茶之旅。

一、问茶到安溪

闽南三市厦门、漳州和泉州,这里是中国乌龙茶最大的主产地。安溪隶属于泉州市,距厦门不过80公里之遥。仰仗厦门国际航空港的便利,乘飞机赴厦门再转抵安溪,自然成了全国经销铁观音茶经销商的首选路线。

每年农历寒露前后,从郑州飞赴厦门的航线上,最多的一类人就是经销铁观音的茶商。这几乎成了这条航线上定期出现的一条独特风景线,熟络的茶商们彼此在航班上打招呼、聊天,相互交流市场行情和预期,好不热闹。今年寒露是公历10月8日,地处中原的茶商们几乎再次倾巢出动,涌往安溪。精明的安溪人抓住机会,直接开通了从厦门机场到安溪的大巴,从早到晚源源不断地把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从机场直接送往安溪,再从安溪把人转运到茶商们各自要去的乡镇,几乎没有人愿意停留在号称“中国十大最佳旅游目的地”的厦门游玩。一位茶商一语道破天机:“一年就忙乎这半个月,搞不好全年都没得赚,所以绝对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游玩。”

寻韵手记:

下午三点半的航班,一个小时五十分钟的空中飞行,将近两千公里的直线距离,把我们从遥远的北方,带到了地处东南沿海的厦门。一下飞机,几乎所有的人都脱下了外套,当地人一身夏装,身着清凉超短裙和抹胸装的女孩子放眼皆是。比起秋意渐浓的郑州,这里依然温暖且略显燥热。出了机场直接登上去安溪的大巴,车长提醒大家,山里冷,至少要穿长袖。车出厦门岛,走山路飞奔安溪。当地开车人的水平无不高超,一路峰回路转的崎岖山路,开起车来风驰电掣般,且平稳如履平地。不到两个小时,车进安溪县城,到达这里已是华灯初上。这个地处山区的县城,一副繁华都市的模样,到处人潮涌动。

前来迎接我们的是安溪茶叶协会的秘书长陈加勇,据他介绍,每年这个时候,当地大小酒店、旅社统统爆满,生意无不火爆,全都仰仗铁观音给当地百姓带来的福荫。就是因为这小小的一片茶叶,改革开放初期还位列国家级贫困县的安溪,现已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2008年度,安溪更是再上台阶位列第87位。依靠铁观音茶产业,当地不仅带富了80万茶农,也已涌现出一批产值超亿元的品牌企业,这在散乱弱小的中国茶产业中,如今是首屈一指,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

二、西坪寻源铁观音发祥地

据史料考证,铁观音是在清雍正三年至乾隆元年间(1725—1736)于安溪县西坪镇被发现并命名的,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

铁观音茶的由来,有王说和魏说两种传说。

一种说法是“王说皇帝赐名”。清乾隆初年(公元l736年)春,尧阳乡书生王士让与诸生会文于南山之麓,见层石荒园间有一株茶树,闪光夺目异于他树,于是移植于南轩之圃,细心培育繁殖,采制成品,气味芳香异常,泡饮之后,令人心旷神怡。乾隆六年,王士让赴京师,拜谒相国方望溪,携茶相赠,方将茶转进内廷,后乾隆召见,垂询尧阳茶史,王奏禀此茶发现于南山观音岩下,因即赐名为“南岩铁观音”。

寻韵手记:

报道组一行,清早九点钟从安溪县城驱车赶往西坪镇铁观音发源地。车自西坪镇往山上走,一路盘旋登高,山路狭窄逼仄,仅容一辆车通行。车至半山,王说铁观音发源地的石牌坊屹立路边,映入眼帘。下车前行不远,就是王说铁观音的发祥地。高高的石牌坊,映衬出铁观音母树的无上尊荣。从上向下俯瞰,山下清溪奔流,对面山坡上茶农家的院落散落在茶园中间,恰似一幅山水图画,美轮美奂。

另一种说法是“魏说观音托梦”。安溪县尧阳松林头茶农魏饮(又名魏荫)信佛,每晨必奉清茶一杯于观音大士像前,十分虔诚。一天,他上山砍柴,偶见岩石隙间有一株茶树,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极为奇异,遂挖回栽种在铁鼎中,精心加以培育,并采摘试制,其成茶沉重似铁,香味极佳,感念为观音菩萨所赐,即命名为铁观音。

据《魏氏寻根溯源胪传族谱序》记载:“对人类生活最有贡献的首培制作铁观音的魏荫,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发现并首培制作铁观音茶。”

寻韵手记:

报道组一行离开王说发源地,继续沿山路向山里进发,驱车半小时,车至松岩村委会门口。前往打石坑魏说铁观音发源地,地边只剩下蜿蜒曲折的石板路,小路两旁茶树如茵,放眼望去满山遍野郁郁葱葱。近看全都是树根粗壮的老丛,开花结果的时有所见。一路所见,西坪镇附近茶山上,几乎是清一色的老丛铁观音茶树。谈起今时做茶和喝茶人对老丛只出低档茶的偏见,魏说铁观音第九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魏荫名茶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月德先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西坪镇松岩村一带,位居海拔800米左右,往上走,最高处超过1200米。当此季节山下穿着一件衬衣舒适惬意,山上竹林摇曳,山风拂面,阵阵寒意。高海拔导致茶树生长速度缓慢,经过多年的生长,茶树的根深植土壤,能更好地吸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高山长年云雾缭绕,使茶树长年生长在一种接近原生态的环境之中,为出产好茶奠定了良好基础。所以,魏月德先生把自己的茶叶加工基地设在了松岩村附近的高山上。峰回路转,远处隐隐传来清涧溪流飞瀑的声音,魏先生讲,发源地就在前面。说话之间,柳暗花明,一道清溪从山上飞流直下,积成一片清潭,这里就是魏说铁观音发祥地——打石坑。在打石坑上方的悬崖峭壁之上,一丛茶树屹立崖边,身受清溪流涧升腾起的水汽的日夜滋养。果然是一方好去处。正像魏月德先生在他的著作《魏荫与铁观音》一书中描绘的那样:“奇山奇水生奇茗。”母树的左上方有福建百岁茶人张天福手书并树立的一方碑刻,右上方则是一尊观世音菩萨的雕像,左右环护这片神奇的土地和母树。

一路上行,穿过松林、竹林环绕的茶园,攀至打石坑顶,魏荫名茶加工厂就在眼前。魏荫名茶铁观音加工厂别具一格,据魏先生讲,这在安溪独树一帜,完全按照传统闽南民居的样式,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在这高山顶上耗费巨资修建了魏荫名茶加工厂。依照魏先生的说法:“铁观音的加工,是天地人的完美结合。”在加工厂内,制茶师傅们按照魏先生的指点,沿用传统工艺正在加工铁观音。魏先生介绍,这几天,因为天公不作美,顶级的好茶要推迟几天才能制作出来。在这里,报道组一行与原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季玉琴老师不期而遇。季老师对魏先生的做法不无赞赏,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魏先生交流探讨。此间,茶厂中铁观音的加工制作正在按部就班的进行,随着道道工序的推进完成,茶香阵阵沁人心脾。

西坪探源使报道组成员豁然开朗,“铁观音”既是优良茶树的品种名称,也是顶尖茶叶的商品名称,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名茶。原产于福建安溪的铁观音茶,正香飘四海。在安溪,关于铁观音发源的两个传说,其实都是勤劳智慧的安溪人,千百年来坚持种茶、制茶、研究茶、传播茶的写照和缩影。

三、走进铁观音茶文化

目前,由魏荫名茶公司斥巨资,历时三年打造的“铁观音茶文化园”在安溪落成。文化园位居安溪城东工业园,占地27亩,集茶品种观赏、茶文化展示、茶产品展销为一体,设有“铁观音茶史馆”、“魏荫名茶产品展示厅”、“魏荫茶艺馆”、“铁观音精制厂”、“铁观音研究所”、“铁观音传习所”、“魏荫会所”七大功能区,成为中国铁观音文化与魏荫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以一家之力,建三百年铁观音文化展示基地,魏荫名茶此举,再次彰显其“先做茶文化,再做茶生意”的企业理念。“魏荫”,这个古老而又时新的名字,超越了铁观音的传说与品牌,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任何文化都有根,铁观音文化亦是如此。弘扬铁观音文化,须先弄清楚它的源头,并不断探寻铁观音文化传播的大众平台。“建设铁观音文化园,就是要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弘扬发展安溪铁观音文化,在数百年茶乡文化积淀的基础上,饮茶思源,回报社会。”魏月德先生如是说。

三百年前,独具慧眼的茶农魏荫,发现和传播了铁观音种苗。三百年后,茶企“魏荫”保护和传播铁观音文化,为其开拓着永续发展的空间。

寻韵手记:

虽然对魏荫企业及其掌舵者魏月德先生早有耳闻,然而真正走进魏荫名茶企业投资兴建的铁观音茶文化园,还是令人耳目一新。远远看去,高大的仿唐式建筑,大气恢弘,巍然屹立。走进茶文化园的大门,正门上书魏荫,下标铁观音世家,1723年的硕大金字,在阳光映衬下熠熠生辉。

门庭两侧树立中国茶史各阶段代表性人物雕像,发现茶的神农氏、唐代的茶圣陆羽、托梦魏荫的观世音菩萨、铁观音始祖魏荫。令人惊奇的是观世音菩萨的雕像真是采用生铁铸造的,是名副其实的“铁观音”,足见魏氏仁人心智。

文化馆是铁观音茶史馆,由原国家主席华国锋手书的牌匾,悬挂在门厅之上。慕名前来参观的专家、同行和游客络绎不绝。

铁观音茶史馆陈列着铁观音发展史上各个时期的文物,从采茶的茶篓、摇青的茶筛、晾青的竹匾、木制的揉捻机,到铁鼎炒青锅灶、烘焙的焙笼、秤茶的杆秤、装茶的麻包、贮存茶的陶坛、饮茶的各式瓷制、紫砂茶具、文革时期的特殊茶具等等,走进茶史馆,彷佛走进了铁观音发展的历史河流,一种种器物,散发出岁月赋予的沧桑气息,一个个鲜活的制茶场景,从过往的时空中穿梭往来,与现实相接。

主楼二楼是魏荫茶艺馆,一个个独具时代风格和深厚茶文化内涵的场景。唐,凤栖梧;宋,满庭芳;元,归去来;清,天香引;今,中华国饮。摹古当以古人处求古人,为求得历史真实。魏月德先生广揽名家,荟萃众家所长方得正果。唐人的煎茶,宋人的点茶,明清时人的瀹茶,今日的工夫茶茶艺。代代传承,历经时代的流变,一脉延续至今。

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魏荫第九代传人的魏月德先生,对铁观音茶文化孜孜不倦的探求和殚精竭虑的弘扬,造福做茶人和饮茶人的精神,无愧于铁观音茶文化第一人的赞誉。

四、茶王之乡感德见闻录

铁观音原产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商标是中国茶叶行业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之一,2004年已申请并实施了原产地保护。安溪铁观音原产地域范围,为福建省安溪县现辖行政区域。安溪主产铁观音的乡镇有西坪、祥华、感德、龙涓、长坑、剑斗、虎邱、芦田等乡镇。

在安溪各乡镇中,当今最受茶商和消费者追捧的是感德镇,如今的感德镇名噪全国茶叶流通领域,甚至影响到了普通的消费者。

据安溪茶协秘书长陈加勇介绍,2008年,铁观音的产值就达到了65亿元。安溪涉茶人口有80万之众。

当今铁观音的流通渠道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散茶流通的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20余万安溪茶农走向全国推销铁观音茶叶,从手提肩挑,走街串巷艰难起步,到如今穿西装打领带乘飞机飞来飞去,生意是越做越大。如今,但凡是中国有茶叶市场的地方,随处可见安溪茶商的身影。时至今日,铁观音的流通依然以散茶为主,铁观音的销售不断往回溯,从街头的茶店、茶馆,到茶叶市场、茶城,进一步延伸到安溪乌龙茶都,乃至深入各个乡镇,尤以感德镇为甚。每年的茶季,涌入感德镇收购铁观音的经销商足有万人之众,为抢购好茶,街头坐摊收购已显不足。高档的茶要直接到茶农家里去买,足不出户生意大多已经完成。散茶交易已经到了贴身紧逼肉搏式的激烈竞争。展望将来,茶叶这种农副产品散乱弱小的行业特性,决定了散茶流通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

来自政府发出的信号,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规定已经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土地流转制度也已得到准许并逐步施行,这为茶叶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整合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另一种是品牌企业流通模式,据陈加勇秘书长介绍,截至2008年,安溪茶叶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就有八家以上,诸如像八马、魏荫、山国饮艺、华祥苑等等,可谓是群雄蜂起,在全国各地攻城略地。但除了像源自台湾的天福茗茶,其网络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以外,大多数铁观音品牌企业依然处于割据一方的诸侯状态。八马在深圳市场的风声水起,出口日本市场一枝独秀;日香在泉州精耕细作,名声鹊起;魏荫在广东潮汕地区统领群雄;华祥苑在厦门市场的称王称霸;山国饮艺在河南省、山西省等北方的悄然崛起。目前来看,这块市场大蛋糕没有一家可以一口吞下,只能分而食之,还谈不上彼此之间面对面的竞争。面向未来,茶叶行业品牌化发展是一条必由之路。

寻韵手记:

报道组一行10月11日来到了感德镇,同往年相比,今年的客流量不如往年那么大,主要是天气的原因。上山的时候,天下起了毛毛细雨,潮湿的空气影响到上好茶叶的加工,于是大批的茶商纷纷下山,待天晴再返回。另一个原因则是来自市场的调节,经销铁观音的茶商都有自己的打算,出于了解茶市行情以利销售的目的,不少市场零售商也前来产地一探究竟。一旦经过几年市场的把握和了解后,如果自身的销量有限,又能在产地建立起来良好的合作伙伴,打通渠道后,便不会再赶这趟热闹。只有那些真正有实力的茶商,会年年前来,因为价格的稍微差异,都会因出货量大而对利润产生很大的影响。

10月12日上午10点,报道组再次前往感德镇附近的茶山实地考察。经过两个小时的攀爬,登上了感德镇附近最高的一座茶山。俯瞰这座山脚下的小镇,比起往年更加显现出蓬勃发展的气息,茶叶富民使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享誉全国。

从山脚下茶农房前屋后,到巍峨高山上,到处茶园遍布。平地和小山茶园的茶树以新丛占多数。高山茶园的老丛茶园亦随处可见,或许是山势陡峭,茶树更新不易的原因造成的。

下得山来,在感德镇附近的村庄内游走,意外的遇见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是在郑州北茶城经销茶叶的德香苑老板林培锦。林老板热情地把我们招呼到他家里去,忙着烧水泡茶。

林老板的家是一栋漂亮的三层楼房,临街的一间充作商铺,另一间做制茶车间。弟兄三人自然分工,合作起来无比默契。炒青、包揉、打散、再包揉、烘焙,整个一个完美的家庭茶叶加工厂。像这样的场景在感德镇周边的茶村里随处可见。

在目前的情况下,土地属于茶农,茶叶的初加工也都在茶农的家里完成。无论是做散茶的经销商还是品牌茶厂,大都需要从茶农手里收购毛茶,回去自行包装加工,所做的主要是后期的精加工过程。

感德镇铁观音声名远播,有它自身的内在原因。作为后发展的茶区,反而拥有了更好的优势,引进的茶树几乎全是清一色的纯种铁观音。崇尚新丛茶,积极探索铁观音的加工技艺。面对市场,主推适应全国市场的清香型铁观音,并且不断改良工艺推出新工艺茶,从早年风靡一时的拖酸茶,再到近几年风头正劲的消青茶,直到如今力推的正味铁观音,始终引领清香型铁观音的发展潮流。如此造就了感德镇茶王之乡的美名,铁观音从这里偏僻的山区村庄,流向感德镇,经由茶商之手,行销到全国各地,最终进入消费者的口中。

这正是:“辛苦一秋中数日,享得一年间清福!”

五、蓬莱山清水岩品茶寻韵

安溪清水岩地处福建省安溪县蓬莱镇,距安溪县城15公里清溪、蓬水汇合处的蓬莱山上。景区总面积11.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67米。天造地设的胜境,岩石环立,泉水清冽,亦名清水岩,素有“泉石无双地,蓬莱第一峰”之赞誉。

清水岩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历经元、清、民国,建至现在,历经千年,前后经过二十多次的修葺、重建、改建、扩张,最终形成现在的岩宇。

《安溪县志》载:“圣泉岩在驷马山左。岩最高,登巅远眺,可望郡中清源山。岩产茶甚佳。岩后有泉出石中,清甘不绝。”

宋初,安溪僧院植茶的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万历《安溪县志》载:“茶名于清水,又名于圣泉。”清水、圣泉为安溪两大历史名岩。

清水岩位于安溪蓬莱山上,岩宇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依山面壑,重楼复阁,天造地设,外观呈“帝”字形,在闽南一带岩寺中独具一格。

寺中供奉清水祖师,有住僧。清水岩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加上历史上流传着诸多有关清水祖师的美丽传说,自建寺以来一直香火鼎盛,深为闽海各处信徒景仰,是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名胜旅游区。

自古名山名寺出名茶。《清水岩志》载:“清水峰高,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北崆口有宋植两三株,其味犹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补茶经焉。”在此,岩志把清水岩所产茶叶称之为岩茶。

《清水岩志》始修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志》又载:“杏仁茶产岩前及林中,嫩叶赤碧色,形比黄栀较大,若似山茶叶,其质脆。采而揉之,汁沾手掌,绝似杏仁气味,蚁喜食之。岩僧尝采制为茶,泡时一杯只一叶,或一叶杂其他茶泡之亦可,多则味太浓。”

清水岩,还有一种甜茶,是由灌木似荆的嫩芽制成,味甘甜,饮之清暑解渴,相传为清水祖师手植。

清水岩景区四周,辟园种茶,高山深谷,茶生其间。文人墨客观景品茗,咏诗作赋。寺上原有茶棚,后因游人渐多改名觉亭。民国《绿荫深处是蓬莱》一文称:“安溪是铁观音的发祥地,清水岩出产一种名茶,色香味醇,号称清水岩茶,名重与时。”

寻韵手记:

名山名水育名茶,名山所在必有名寺,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禅门与茶渊源深厚,闽南名刹蓬莱山清水岩寺,自唐至今代出名茶。

寻韵问茶,报道组一行亲赴蓬莱山,与清水岩寺住持僧释如慧师相约共探禅茶一味的真谛。

在如慧师的亲自引领下,报道组随师踏上山后小径,且去寻访清水奇茗甜茶母树。峰回路转,崎岖难行,如慧师健步如飞,在密林深处,报道组得以窥见神秘甜茶的庐山真面目,看似貌不惊人的树叶,竟有此真味奇香,真可谓一叶一菩提。据师所言,此茶制作却也简单,采得鲜叶,晒干、揉捻、焙火即可。

向师问茶,师只三言两语,说此茶本是山中偶然发现,寺僧自采自制,代代住僧均以待贵客,每年只干茶不过两三斤而已。

回转寺中,如慧师将我们一行引至僧舍,身后的木门一关闭,尘世喧嚣之声刹那间消失无踪。如慧师亲手操持,汲来圣泉水,煮水泡茶,共赏“甜茶”。洁白的盖碗,三克干茶,沸水注入杯中,甜香扑鼻,入口甜若甘草,冲水十余道,甜香若初,令人叹为观止。

唐代茶仙卢仝《七碗茶歌》,用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刻画通过饮茶的契机来修炼身心的过程,诗曰:“一碗喉吻润,两晚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谨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师笑说:此茶,祛病强身、延年益寿,功效尤著。僧舍石壁上所悬著名书法家沈鹏手书:“清水佑民”四个大字,一语道破天机。禅茶一味,不仅滋养了人的身体,更涤荡了人们的内心。

六、对话林玉辉,共寻山国饮艺的梦想

走进安溪,报道组深入探究铁观音兴盛于当世的内在奥秘,中国茶行业铁观音品牌化发展独树一帜。铁观音、八马、凤山等荣列中国驰名商标,在所有的茶叶种类中,铁观音的品牌集中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一路高歌猛进引领中国茶产业走向品牌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间的一个独特现象引人注目,几乎所有当今铁观音品牌企业都毫无例外地将营销总部设在了厦门,这种品牌集中一地引起的巨大效应迅速遍及全国。在这一大批品牌企业中,山国饮艺近几年的表现最为抢眼,引起了行业的强烈关注和热议。为此,报道组把此行的最后一站选择在了山国饮艺,通过与山国饮艺总经理林玉辉的对话,来解析山国饮艺的成功之道。

财富:山国饮艺是一个什么样的茶企业?

林玉辉:山国饮艺是茶企中的后起之秀,企业的公司化发展是最近几年的事,但却是行业公认的最具成长性的品牌连锁企业。公司的业务主要有两块:一是出口。我们是厦门唯一拥有进出口食品经营权的私营茶企业。在俄罗斯市场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中国茶企,在欧洲的市场也表现非常好。出口业务,是我们公司的主要利润增长点。二是国内品牌化连锁发展。截至目前,在全国已经有将近250家连锁店,整体上市场回报也很好,是我们今后发展的重点。

财富:山国饮艺的品牌连锁发展战略是什么?

林玉辉:我本人非常喜欢毛泽东主席的军事战略,经常研读这方面的书籍,在这方面有一些心得。公司的品牌化发展是采用了毛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首先选取在市场连锁品牌竞争不充分的北方市场着手,目前我们在河南、山西、山东都是发展最好的茶叶连锁品牌,仅在河南已经有将近40家连锁店。公司的市场,也是重点放在二、三线的城市,比如在河南就先选取了许昌、平顶山、漯河等城市切入。三线的城市也是选择了那些经济总量看似一般的县级城市如宝丰、汝州等。目前在连锁这一块,给公司利润贡献最大的就是这些市场。我们在河南的二线城市,单店每个月的业绩可以做到70万,据了解,这在北方市场是属于首屈一指的市场业绩。三线的小县城生意也很好,非常赚钱。做好二、三线城市,再回溯一线城市郑州。今年我们在厦门总部所在地市场也开始精耕细作,现在店面数量已经超过20家。就目前来看,我们连锁这一块80%以上都在盈利,可以说这个市场战略是成功的。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具体的市场,进一步做好客户的筛选,从整体上提升连锁店的实力,争取更好的市场业绩。

财富:山国饮艺的产品行销采用了怎样的策略?

林玉辉:不同于安溪的铁观音品牌企业,我们一开始就选择了多元化经营的策略。在产地直接收购茶叶,进行后期的精加工,然后投放各种针对性的细分市场。比如在安溪收购铁观音、在武夷山收购大红袍、在福鼎收购白茶、在杭州收购西湖龙井、在江苏洞庭山收购碧螺春、在河南信阳收购信阳毛尖等等,然后开发自己的包装,我们在河南市场,信阳毛尖这块的销售就非常好。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