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著名画家阿尔多·罗加特里创作的油画《高乔人》,表现了南美高乔人围着篝火喝马黛茶的情景。
今年3月,我应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手持马黛茶壶的阿根廷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帕斯先生在会上宣布,阿根廷总统基什内尔于6月首次访华,阿根廷盛产的“马黛茶”将作为阿中友好使者,从4月起正式“出使”中国。会上不但展示了饮用马黛茶的各种壶具,放映了马黛茶生产、加工的录像片,还介绍了马黛茶的种种神奇功效。
我在南美工作、生活过很长时间,说到和马黛茶的“结识”,还真有一段“奇缘”呢。
1978年,当我第一次踏上阿根廷的土地时,就对街头、公园里随处可见的一种景象产生了好奇:人们怀抱一只小暖瓶和一把葫芦形茶壶,用一根吸管,几个人轮流着吸茶壶里的一种饮料。尔后,在观看博卡青年队与圣罗伦索队的足球比赛时,更出现了有趣的情景:那时已崭露头角的球星马拉多纳,也捧着这样一把茶壶,在入场仪式结束后用吸管在壶里吸几口之后,又在胸前划了个十字,再把茶壶交给在球场一边的保管员。我对这种特殊的饮用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陪同我们访问的阿根廷中国文化协会主席努涅斯教授笑着说,这是被称之为“南美仙草”的马黛茶,它是阿根廷人日常必备的饮料。他指着运球自如、疾跑猛冲的马拉多纳说,他踢球时一定要喝马黛茶,许多阿根廷人看球赛时也要喝马黛茶。他向邻座一对阿根廷夫妇借来马黛茶壶给我们看。原来那是用一个小葫芦掏空后做成的,吸管用银子镶嵌,一端扁平并有滤孔。在壶里放了马黛茶叶后,再用另一只手揣着的小暖瓶倒水浸泡,饮用时要把吸管有过滤嘴的一端插进壶里,然后吮吸。
马黛茶在瓜拉尼(南美土著人)语中的名称是“KAA—GUAZU”,意为“仙草”,因为它曾经帮助过瓜拉尼人一次又一次度过饥荒的危机和战胜病魔的困扰。马黛茶还享
有“南美仙草”、“天赐神茶”和“万能茶”的美誉。推算起来,马黛茶在南美大陆的饮用史大概已有1000多年,主要产地是阿根廷、巴拉圭和巴西的南部及乌拉圭。现在,世界上马黛茶产量最大和出口最多的地区是阿根廷东北部的米西昂内斯省和科连特斯省。阿根廷每年生产2.2亿公斤左右,30%出口欧洲和美国等地区。科学研究结果表明,马黛茶含有多种维生素,有着丰富的活性营养物质,具有消除疲劳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在当晚的欢迎宴会上,我们品尝到了马黛茶。茶略带苦味,但清口爽快。阿根廷朋友向我们介绍饮茶过程:茶水冲泡在葫芦形的壶里,通常要加一些白糖,壶口插着吸管,在场的人转圈传递着茶壶,轮流呷饮那略带苦涩的浓茶。据说,马黛茶还起着传递爱情信息的作用。青年男女相会时,若姑娘给对方冲泡的马黛茶中加上几片橘叶,就表示对他有了爱慕之情;如果再加上肉桂,则表示“我时时怀念着你”;再加上陈皮,则表示“我将永远忠实于你”;假如姑娘递上的是原味马黛茶,那就表示通常的友好交往,一杯清水而已,有点像中国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
多年以后,我又来到阿根廷和乌拉圭。这次我决意“下马观花”,在各地访问时,近距离抚摸了马黛树。那是一种常青灌木,在密密匝匝的枝桠上,长满了椭圆形的翠绿叶片,枝叶间盛开着雪白的小花。在田野山岗编织出一道亮丽的风景。马黛茶是人工采摘马黛叶,烘焙而成。
每当我应当地的朋友之邀,围坐在烤肉餐桌旁呷饮马黛茶时,就会想起当年毛泽东主席和切·格瓦拉谈论马黛茶的一段趣事。
格瓦拉出生在阿根廷一个马黛种植园主的家庭。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了革命生涯。所以,有人称他为“喝着马黛茶闹革命的英雄”。1960年11月他访问中国时,在李先念副总理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我有幸见到了他。11月19日,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格瓦拉。当格瓦拉端起茶杯,品味着中国的清茶时,禁不住赞赏起来:“啊,多香的茶啊!这味道真像是马黛茶,阿根廷的马黛茶!”毛主席随即带着轻松、幽默的口气说,“你喝到家乡的茶叶味了,这说明你真的是到家了。”格瓦拉会心地笑起来。毛主席关于阿根廷马黛茶和中国清茶这短短几句生动比喻,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毛主席接着说,“我现在大概可以断定这样一个事实,你可能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银行行长了。”格瓦拉一边品着“中国的马黛茶”,一边说:“可我是没有就读过任何一所金融学校和银行学校的银行行长。”毛主席说,“是啊,你不是经济学家,又没有银行家的头衔,可你却是古巴革命政府的银行行长。全古巴的钱,现在都抓在你的手里,揣在你的口袋里哟!”就这样,双方热烈的谈话伴随着“中国马黛茶”的清香持续了很长时间。
如今,来自南美洲的马黛茶,终于越过千山万水登陆中国,成为传递两国悠久文明的友好使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