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老舍的《茶馆》

发布时间:2013-01-15   来源:老农茶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着名作家。

老舍的出生地是北京小杨家胡同附近,在那里附近有家馆,他总爱驻足观看里面的热闹景象。成年后,他喜欢与朋友一起上茶馆啜茗谈天。他对北京茶馆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老舍对茶的兴趣很浓,不论绿茶红茶、花茶,他都爱品尝,一边写作一边品茶更是他的工作习惯,他的茶瘾很大,一日三换茶,泡得浓浓的。

话剧《茶馆》创作于1957年,是老舍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作品。也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曾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茶馆》为三幕话剧,共有70多个人物,其中50个是有姓名或绰号的,这些人物的身份差异很大,有曾经做过国会议员的,有宪兵司令部里的处长,有清朝遗老,有地方恶势力的头头,也有说评书的艺人,看相算合及农民村妇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层次。 剧本通过裕泰茶馆的盛衰,表现了自清末到民国近50年间,中国社会的变革。"茶馆"是旧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反映了旧北京茶馆的习俗,《茶馆》也展示了中国茶馆文化的一个侧面。

老舍创作《茶馆》有深厚的生活基础。二岁时,他的父亲在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巷战中阵亡。全家依靠母亲给人缝洗衣服和充当杂役的微薄收入为生。他从小就熟悉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十分喜爱流传于北京市井和茶馆中的曲艺戏剧。 有人问道为什么写《茶馆》,老舍回答道:“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