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恩施玉露历史渊源

恩施玉露是我国传统名茶。自唐时即有“施南方茶”的记载。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载:“茶类今茶名……崇阳茶、蒲圻茶、圻茶、荆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位姓蓝的茶商,他自垒茶灶,亲自焙茶,因制出来的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故名恩施玉绿。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玉绿的基础上,研
2013-02-27

茶诗为证

《鸠坑茶歌》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这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任睦州太守时写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茶诗,有人把它与中国茶史上最负盛名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卢仝作)相比美,认为"此二篇皆佳作也"。
2013-02-27

石亭绿茶

南安石亭绿为历史名茶,属炒青绿茶。原产于福建省南安市丰州镇桃源村。桃源村位于古城泉州之西,村内莲花峰与名山九日山对峙,是名茶石亭绿的主产地。莲花峰,属葵山山脉,古称“莲花岩”。明代正德丙寅(1506年),莲花峰之麓建成石亭一座,供游人休憩。石亭以取宋代“一莲花不老”之意,称“不老亭”,这里所产的茶叶遂称“不老亭首春
2013-02-27

鸠坑毛尖茶史追溯

鸠坑毛尖在唐代时就享有盛誉。据唐代文学家、翰林学士李肇的《唐国史补》记载:"… …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湖州有顾渚之紫笋,… …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坑,… …"。茶圣陆羽的《茶经》中亦有关于睦州鸠坑茶的记载。元代的《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亦载:"… …鸠坑地产茶,
2013-02-27

“石亭绿”历史由来

“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是唐代诗人韩偓咏九日山的诗句,确为这里自然气候的真实写照。这里地处闽南沿海,气候温和,罕见霜雪。同时受沿海季风的影响,阴晴相间,光照适当,土质肥沃疏松,给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据《泉州府志》所载,九日山,因“邑人以重九日登高于此”而得名。山高百米,东西北三峰环拱,山上存有摩崖石刻七十四方,都是很有价值的历
2013-02-27

天山绿茶的历史

天山绿茶是福建省的历史名茶,为闽东烘青绿茶的极品。品质特优,尤其是里、中、外天山所产的绿茶品质更佳,称之“正天山绿茶”。据《宁德县志》记载,天山绿茶曾经历一段变革演化过程。宋代生产团茶、饼茶,也生产乳茶、龙团茶。到了元、明代生产“茶饼”,供作礼品和祭祀品。公元1781年前后,天山所产的芽茶已被列为贡品。明、清以后,以生产炒青条形茶为主。几经变革,到了
2013-02-27

宋元茶文化(上)

中国的唐代是近五千年中气温最为温暖的一个时期,所以,茶树的栽培北限可以扩展到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一带。但是,到了宋代,气温要比唐代低2—3℃,因此,南方的茶叶生产优势就更加突出了。宋朝茶业的发展着重反映在福建茶业的崛起,茶类生产的演变。宋元茶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茶叶生产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更具有自己的时代特色。宋代茶业的发展⑴ 茶业重心南移宋代贡焙从顾渚改为建安,主要是为保证清明前
2013-02-27

宋元茶文化(下)

现在的茶馆在南宋时被称为茶肆。据吴自牧《梦粱录》卷16中记载,临安(今杭州)茶肆在格调上模仿汴京城中的茶酒肆布置,茶肆张挂名人书画、陈列花架、插上四季鲜花。一年四季“卖奇茶异汤,冬月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到晚上,还推出流动的车铺,作应游客的点茶之需。当时的临安城,茶饮买卖昼夜不绝,即使是隆冬大雪,三更之后也还有人来提瓶卖茶。杭城茶肆分成很
2013-02-27

明、清茶文化

明清时期,中国茶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唐宋茶业的辉煌,主要是表现在茶学的深入及茶叶加工,特别是贡茶,加工技术的精深。而明清时期,这种传统的茶学、茶业及至茶文化,因为经过宋元的社会动荡,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 明清茶叶生产的发展⑴ 茶类的新发展宋元时期,除贡茶仍然采用团饼茶外,散茶在民间俗饮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普及。但明朝初期,贡茶仍然采用福建的团饼,后来,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进贡团
2013-02-27

历代贡茶(上)

贡茶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的一种特定现象,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有产物。贡茶使千百万茶农蒙遭苦辛,但贡茶在客观上也推动了茶叶生产技术的发展,它也是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贡茶的起源⑴ 封建礼制的需要贡茶的缘起与封建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贡茶与其他贡品一样,其实质是封建社会里君主对地方有效统治的一种维系象征,也是封建礼制的需要。贡茶的发生,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周武王时期。武王伐纣,巴蜀以茶
2013-02-27

“古树茶”专家认为可信度不大

“老树茶、古树茶”,是近年来茶市上经常出现的名词。尤其是春节临近,老树茶、古树茶饼更为走俏。李先生是一位大学讲师,爱喝茶,近期的茶叶消费以古树茶饼为主。他说,咱们平时喝的都是人工养殖的茶树,野生的千年茶树第一难得,第二肯定无污染、品质好。因此,虽然古树茶的价格不菲,他还是乐此不疲。而且,“这类茶,送人也好看。”李先生说。“由于目前业内还没
2013-02-26

中华文化名茶——顾渚紫笋

顾渚紫笋,因其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故而得名。该茶产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顾渚山一带。紫笋茶在每年清明至谷雨期间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新品紫笋茶或芽叶相抱,或芽挺叶稍展,形如兰花。冲泡后,茶汤清澈明亮,色泽翠绿带紫,味道甘鲜清爽,隐隐有兰花香气。 顾渚紫笋的鲜叶非常幼嫩,炒制500克干茶,约须芽叶36000个。 顾渚紫笋的品质特点:极品紫笋茶叶相抱似笋;上等茶芽挺嫩叶稍长
2013-02-26

“九龙尊”:天生丽质自古有名

“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这是源于唐朝徐夤描述武夷岩茶的诗句,其中就提及到它独特的岩骨花香。作为武夷岩茶之首的大红袍茶叶,富含传奇色彩的鹭岩“九龙尊”,在最近新推出之时一度引起消费者狂热追寻。是什么原因让它引起这么多茶友的关注和追捧呢?岩骨花香天然孕育中国自古以来茶酒一家,它们之间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对生产地有着极高的要求。这也就造就
2013-02-26

中国茶文化之乡——金华婺城区

婺城区有着长达1600多年的制茶史。北山鹿田水库边的古茶园,是婺州举岩的原始产地。边上的“涌泉古井”相传为黄大仙兄弟在北山修炼时煮茶所用,当地称为“二仙井”。南宋时,吕祖谦、汤仲友等人在此创立学院,以及清光绪时创立的鹿田书院,许多贤达慕名而来,品茗会友、饮茶吟诗。“书茶二绝”称为一时美谈。近年来,婺城区在茶园改造提升、茶厂优化
2013-02-26

中华文化名茶——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原产于福鼎太姥山。据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公元前二三五八——二二五七年)有一老母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到汉武帝时,派遣了侍中东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于是太母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正式改名为太姥山,现今福鼎太姥山
2013-02-26

中国茶文化之乡——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

惠明茶产于中国名茶之乡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宁山区方圆百里山青水秀、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异。相传春秋战国时,儒家大师弟子浮邱佰携双鹤隐此,因溪滨岩石,筑台垂钓,吸溪泉煮山茗,倡导人们品茶、饮茶。唐代永泰二年(766),景宁畲族开山太祖雷进裕公一众与僧昌森父子一同来并于贞元三十四年来到南泉山居住,并在此辟地种茶,采制茶叶。自唐代以来,畲族文化与茶文化紧
2013-02-26

茶的发现和利用

1、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与茶的发现⑴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也就是远古三皇之一的炎帝,相传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代,神农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去采集草药,他不仅要走很多路,而且还要对采集的草药亲口尝试,体会、鉴别草药的功能。有一天,神农在采药中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他赶紧找一棵大树背靠着坐下,闭目休息。这时,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绿油油的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
2013-02-26

中国茶文化之乡——杭州西湖区

杭州市西湖区是龙井茶的故乡,产茶历史悠久,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茶道之源。西湖种茶源于南朝、见着于唐;龙井种茶始于宋、显文于清。在数千年的种茶、制茶、饮茶、茶艺历史中,人茶相容、人茶相育,涌现了一大批爱茶、学茶、事茶之人,积淀了极其深厚、独树一帜的茶文化,并且深入民间,成为西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龙井茶和西湖相生相融、浑然一体,焕发出耀眼夺目的时代光彩。西湖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
2013-02-26

茶树原产于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调查研究材料,都证明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1、古今野生大茶树的发现和分布⑴古文献的记载在不少古文献中,记述着古代先民对茶树的各种认识。成书于秦汉时期的中国最早的辞书《尔雅》中,把茶树称为“槚”,解释为“苦荼”。三国时期的《埤仓》,把“荼”写作“&rdqu
2013-02-26

中国茶文化之乡——长兴

说到长兴不能不说茶;说到茶,不能不说长兴。由于顾渚山的紫笋茶,由于陆羽与《茶经》,由于大唐贡茶院,由于古茶山与摩崖石刻,由于“品茗三绝”,由于“民间三道茶”的传续,由于茶产业发展、茶旅游兴起和茶文化繁荣,由于密布长兴城内的二百多家茶馆……无不表明长兴是一个茶与茶文化的国度。长兴的历史与茶不可分割,长兴的今天与茶密切相关,长
201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