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江北茶区之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信阳毛尖主要产地在信阳县西部董家河、浉河港、吴家店乡的深山区,以及南部东双河、柳林、李家寨、谭家河、十三里桥、平桥镇等乡镇的浅山区和部分高山区。六十年代以来,在中部五里店、彭家湾、游河以及西北部的高梁店、王岗、邢集等乡的丘陵岗地上陆续发展。1967年春天,农业局的科技人员指导茶种引过淮河以北的二十五里岗,建立了红旗茶场(1985年改为茶种场),开创了
2013-04-25

西南茶区是世界茶叶原产地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在西南茶区中,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气候暖和,无强风烈日,冬无严冷,夏不酷热,年平均气温15℃-19℃,年降雨量1000-1700毫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沿河密布商大的野生茶树,现已公认为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这里土坡状况也较
2013-04-25

江北第一茶区大念“茶经”

山东日照因“蓝天、碧海、金沙滩”而富有魅力,又因盛产绿茶而声名远扬,是我国江北最大的产茶区,现有茶园面积15万亩,开采茶园茶叶总产量近7000吨,总收入近5亿元。近年来,日照市坚持把茶叶生产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不断培植壮大绿茶特色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日照市农业局局长孔宪斌介绍,近年来日照市在农业领域全面发力茶叶,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管理
2013-04-25

江北茶区简介

江北茶区[Jiangbei tea area] 中国长江以北的茶树生长区域。地域范围为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大巴山以东至沿海。包括皖北、苏北、鄂北、豫南、鲁东南、陕南、陇南等地区。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6℃,1月份平均气温-2~5℃,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0℃,全年不低于10℃的活动积温为4000—5000℃,是中国积温最少的茶区。无霜期200—250
2013-04-25

中华茶叶之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2013-04-25

中国茶叶文明史的一段传奇

以我仍然浅薄的学术积累和学识而言,要回溯七八十年的老时光,还原中国茶叶文明史的这段传奇,难度肯定不小。好在一些重要的历史机缘常常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在不经意之间悄悄来到我们的面前,而懵懂好奇的我们也为文明的未知性和奇特性所吸引,不由自主循着历史文本的“蛛丝马迹”,一路求知探寻,思考甄别,由此发现了自然和社会的许多隐秘。1990年9月,“台茶之父”吴振铎
2013-04-24

郭沫若为高桥银峰茶题诗

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种茶、制茶、泡茶、品茶均被认为需要高度技艺,也就是所说的茶艺。在长沙县,一提起茶,绝大多数人想起的是金井镇的茶。其实,长沙县高桥镇有一种名为高桥银峰的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便“名满江湖”,郭沫若还曾为其作诗一首。只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桥银峰的名气已大不如前。历史郭沫若饮后留下诗作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专家谭正初说,高桥历来产茶,早在1918年,就建立了茶
2013-04-24

修水县产茶历史悠久

修水县产茶历史悠久,是江南著名茶区之一,北宋时期,黄庭坚将家乡精制的“双井绿”茶推赏于京师,一时名动京华;“宁红功夫茶”素有“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之美誉。近年来,修水县茶园实现恢复性增长,每年新扩茶园1万亩以上。为提升茶叶知名度,促进茶农增产增收,修水县加强茶叶品牌战略,将全
2013-04-24

明前茶与雨前茶有哪些区别

由于中国有南北气候差异大、产茶区域广的特点,我国的产茶区域分为4个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其中江南茶区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西南茶区和华南茶区的大部分区域地处中国南部,开春气温回升早,每年往往是在中国传统春节时就已经开始采茶,待到清明时,采摘茶叶已近两个月;而江北茶区往往是在清明时,大部分产茶区还没有真正开采。在江南茶区,早发品种往往在惊蛰和春分
2013-04-24

拨开迷雾 正确看待明前茶

■“明前茶”产江南很多人笼统地认为明前茶就是清明节采摘、制作的茶。其实不然,明前茶是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主要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以及湖北南部等。明前茶主要的品类是绿茶及少量的红茶,而像铁观音、大红袍、普洱等不存在明前茶。我国产茶区域的分布,根据气候差异可分为西南茶区(包括贵州、云南、四川)、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
2013-04-24

盘点不同阶段的春茶名称

中国的农历是每隔15天为一节气,大约3月5日左右是"惊蛰",3月20日左右是"春分",4月5日左右是"清明",4月20日左右是"谷雨",5月5日左右是"立夏".古老的农业生产一向来以节气为农事安排的指导。茶叶生产也是一样,早发品种往往在"惊蛰"和"春分"时开始萌芽,"清明"前就可采茶。在江南茶区,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是一年中最早的茶,一斤干茶约需三万多颗嫩芽方可炒制成,通常质量都比较好,色翠,香幽,
2013-04-24

江南茶区地理位置及茶品种类

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大漳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区域。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浙、赣、湘、苏南、皖南、鄂南等地。区内大多为低丘、低山,只有少数在千米以上的高山,如安徽的黄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浙江的天目山、雁荡山、天台山、普陀山等。这些高山,既是名山胜地,又是名茶产地,黄山毛峰、武夷岩茶、庐山云雾、天目青顶、雁荡毛峰、普陀佛茶均产于此。茶园分布于丘陵地带,土壤多为黄壤,部分为红壤。全区
2013-04-24

中华茶叶之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
2013-04-24

华南茶区茶叶分布情况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00毫米-2000毫
2013-04-24

华南茶区之大红袍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rdq
2013-04-24

中国四大名茶产区之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福建武夷岩茶“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福建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与铁观音茶同被视为乌龙茶中的名贵珍品
2013-04-24

袋茶的历史

袋茶是一种成品茶,也叫茶包或袋泡茶,是将磨碎的茶包入一个滤纸作的小袋中,上面连一条线,冲泡後可以很容易的将残袋扔掉。袋茶由于其方便性符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逐渐在宾馆、宴会等场合普及,那么袋茶有怎样的历史呢?1908年6月,美国纽约茶商托马斯·沙利文为了降低生意成本,便决定把少量茶叶样品装入一个丝绸小袋子,寄送给潜在客户试尝。收到这些奇怪的小袋子后,疑惑的客户无从下手,便尝试着把它们浸
2013-04-24

茶史:茶的发展

随着茶叶的传播,目前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几乎遍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之首。我国地跨六个气候带,地理区域东起台湾基隆,南沿海南琼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达山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包括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
2013-04-24

临沧凤庆鲁史镇 茶马古道第一镇

普洱身世追觅之谜虽然历经了几轮大市振荡,不过普洱茶始终没有像人们预期那般一泻千里,茶气甘醇的它,如同那些被时光掩盖的云南古镇,即便经历再多,也无损其本原。所以,这次我们就跟随第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暨第八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组委会,深入到云南普洱现身地,重走茶马古道,追查普洱身世之谜。第一站我来到的是鲁史古镇,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鲁史古镇就有普洱茶庄,也被称为“茶马古道第一镇&rdqu
2013-04-24

置身四川西部深山 追寻失落的茶马古道

置身于四川西部的深山,我在一片竹林中砍开前路,想要找到那条传说中的小径。就在60年前,当亚洲许多地区还依靠人力和牲畜运输的时候,茶马古道仍是连接中国汉地和西藏的主要贸易通道。但我的一番搜索却可能是徒劳。几天前,我见到一名当年在茶马古道上背沉重茶包的老人,他跟我说,天长日久,日晒雨淋,植物蔓生,茶马古道说不定已消失殆尽了。接着,我的斧头一挥,竹子倒下,面前出现了一条卵石铺砌的小路,只有一米来宽,弯弯
201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