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平邑甜茶谷氨酸受体同源基因(MhGLR3.6)的克隆、表达及转化

根据GenBank中检索到的苹果谷氨酸受体基因(GLRs)的EST序列,采用RACE方法克隆平邑甜茶谷氨酸受体同源基因MhGLR。该基因全长3600 bp,编码946个氨基酸,推测分子质量为107.809 ku。将MhGLR编码氨基酸与其他已知的谷氨酸受体氨基酸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MhGLR属于谷氨酸受体第三亚家族(GLR3),且与拟南芥AtGLR3.6的同源关系最近,故将其命名为MhGLR3.6
2014-08-08

茶叶籽饼粕中茶皂素提取工艺研究

本实验研究了茶叶籽饼粕中茶皂素的浸出工艺。在分析比较不同提取溶剂提取能力的基础上,选择95%乙醇为浸出溶剂,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料比和茶叶籽饼粕粉碎粒度等因素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茶皂素提取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2h、液料比13:1、粒度40目,此时茶皂素得率为8.85%,粗产品茶皂素纯度为54.2%。完成机构:[1]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
2014-08-08

不同灌溉处理对铁观音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以田间栽培的2年生铁观音茶树为试验材料,应用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技术,以不灌溉为对照,分析不同灌溉间隔时间处理[5 d(T1)、10 d (T2)、15 d (T3)、20 d (T4) 和25 d (T5)]对铁观音茶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灌溉间隔期的延长,2年生铁观音茶树叶片水势和叶绿素含量降低; 净光合速率(Pn)先上升后降低,在T2下达到最大(15.55 μmol·m^-2
2014-08-08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提取茶多糖工艺的研究

为优化超声提取茶多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茶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及其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确定超声提取茶多糖工艺最佳条件为:料液比为1:28,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70min,在此条件下,茶多糖提取率达到10.46%。完成机构:南昌大
2014-08-08

雅安藏茶:中国黑茶的典型代表

本文就“雅安藏荼”的定义、历史沿革、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推进雅安藏茶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完成机构:雅安市茶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雅安625000
2014-08-08

油茶粕中油茶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本研究探讨了油茶粕中油茶皂苷提取工艺,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油茶皂苷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温度60℃,时间2h,乙醇浓度65%,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油茶皂苷的提取率为10.79%,经SephadexLH20纯化后,油茶皂苷的纯度可达到95.58%。完成机构:[1]南昌大学化学系,江西南昌330047 [2]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47
2014-08-08

中国茶文化理论的新走向——读余悦的《事茶淳俗》

作为我国知名的民俗学专家,余悦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即在考虑将中国茶文化纳入他的研究视野。当时,他双管齐下,一边着手大规模搜集资料,出版了《中国茶文化大典》;一边构建中国茶文化的理论框架,写下了长篇论文《中国茶文化学论纲》。自此以后,余悦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中国茶文化领域耕耘不止,撰写了大量著述。时至今天,这些20多年来积累的硕果,又将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近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余悦所著的《事
2014-08-08

金毫名茶采制工艺关键技术

介绍了以茶树品种英红九号鲜叶为原料加工成金毫名茶的工艺关键技术,包括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技术要点。完成机构: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广东英德513000
2014-08-08

响应曲面法优化磷脂酶Lecitase Ultra用于茶油脱胶工艺的研究

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磷脂酶LeeitaseUltra对茶油脱胶的工艺,建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酶用量与磷脂脱除率之间的数学模型,确立酶法对茶油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反应时间4.3h、反应温度47℃、酶用量44mg/kg。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茶油脱胶率达89.41%(n=3)。完成机构:[1]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4-08-08

茶树菇原生质体制备及融合研究

本实验研究茶树菇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因素及茶树菇原生质体的融合过程。结果表明,酶、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稳定剂、pH值对原生质体的制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温度、pH值对原生质体的制备影响最大。制备茶树菇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为:1%纤维素酶和1%蜗牛酶(1:1),酶解4h,酶解温度为28℃,渗透压稳定剂采用pH6.00.6mol/L甘露醇溶液。原生质体的融合采用30%PEG(MW4000)溶液和pH1
2014-08-08

发展茶产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介绍了茶产业在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分析了发展茶产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茶产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包括加大政府对茶产业的投入、加强茶文化教育和推广、增强茶叶科技创新能力等。完成机构: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2014-08-08

浅谈茶叶专业合作化与广西茶业发展

实现集约化生产,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是发展广西茶叶的重要途径。探讨广西茶叶专业合作化形式,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协会的合作模式是实现广西茶叶集约化生产的前提条件。完成机构: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
2014-08-08

茶树品种光合与水分利用特性比较及聚类分析

在自然条件下测定52个茶树品种叶片的光合与生理参数并对其进行数值分类以及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选出3个主成分分析,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96.98%,Pn、Tr、Gs为第一主成分的主导因子,WUE、Ci均为第二主成分和第三主成分的主导因子;根据
2014-08-08

鲜茶汁浸提工艺研究

研究鲜茶固体饮料加工的鲜茶汁制备提取工艺,以鲜茶汁浸提温度、时间及茶水比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3,探讨浸提工艺对鲜茶汁的感官品质、提取得率、浓度、主要生化成分浸出量、酚氨比、外观颜色及冷后浑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加,鲜茶汁的感官品质下降,但鲜茶汁提取率、浓度增大,茶水比1:1(W/V)时鲜茶汁提取率和浓度较高且感官品质较好。综合考虑鲜茶汁的感官风味品质、
2014-08-08

钾肥对幼龄茶树氮磷钾吸收和茶叶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选取四川、重庆两地典型、具有代表性的砂岩黄壤、灰岩黄壤和酸性紫色土为供试土壤,连续4年研究了硫酸钾对3类土壤上幼龄茶树矿质营养吸收和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土壤上均是+N处理(NK、NPK)茶树对养分的吸收比例合理,茶叶产量高;-N处理(PK、K、CK)则相反。品质分析表明,钾对幼龄茶树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对水浸出物、儿茶素、茶多酚含量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比较酚/
2014-08-08

建窑建盏与宋代武夷茶文化

建盏在宋代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与其同一产地的建茶(武夷茶)也同样备受瞩目。文章通过介绍建盏与武夷茶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深入阐述了武夷茶对建盏的影响,以及武夷茶文化在整个宋代茶文化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完成机构:[1]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333000 [2]武夷山陶瓷艺术研究所,武夷山354300 [3]号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景德镇333000
2014-08-08

读者信箱

问:红茶、绿茶等茶类饮料贮藏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浑浊现象,请问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问:红米红色素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是怎样的?问:为什么鲜虾存放一段时间后会变黑,怎样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2014-08-08

闽台茶叶产业价值链分工、整合与竞争力提升

随着台商在福建茶业投资规模的扩大,闽台区域茶叶产业价值链分工日益深化。其特点是:台资企业主导价值链高端环节和利润分配,价值链低端环节在空间布局上呈现产业集群趋势,价值链上利益相关主体形成了多元化治理机制,价值链运行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政策和自然风险。为提升闽台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应当着眼于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产业价值链,发展茶叶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观光休闲茶园;实施产业策略联盟,发挥价值链协同效应
2014-08-07

通江县茶产业发展思路

通江县位于四川东北部,川陕、蜀楚交界线上,其地形“万山环列,诺宕潆回”,形成“三峡两谷”之势。群山自大巴山、米仓山南麓向南延绵。全县60%以上的乡镇都在发展茶叶生产,现有茶园面积3533余hm^2。茶叶生产基础较好,“天岗云雾”、“罗村茶”、“沁圆春”等品牌茶叶先后多次获部、省级的各项奖励。完成机构:四川通江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635700
2014-08-07

浙江有机茶产业状况与发展对策

浙江省是我国最早生产并出口有机茶的省份,有机茶开发、名优茶开发、茶树良种化、茶叶深加工被列为浙江茶产业发展的“四大工程”。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和产销企业、科技人员以及广大茶农的共同努力下,浙江省有机茶产业发展较快,生产初具规模,市场开拓初见成效,有机茶知识不断普及,消费者队伍不断扩大。完成机构: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
201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