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唐朝宦官的“饮茶十德”

唐朝宦官刘贞亮在《茶十德》文中提出饮茶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其中包括了人的品德修养,并扩大到和敬待人的人际关系上去。
2013-03-07

佛教徒饮茶历史溯源

茶与中国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徒饮茶史至晚可追溯到东晋。《晋书·艺术传》记载,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昭德寺坐禅修行,不畏寒暑,昼夜不眠,“叫R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古代有将茶与姜、桂、桔、枣等果料香料一同煮饮的习惯,茶苏即此类。佛教初传中国,国人多视之为神仙方术一类。而当时僧人多修习小乘禅法,且严格遵循过午
2013-03-07

茶叶种植源自中国 饮茶传播跟佛教有关

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木油盐酱醋茶,”足见茶在中国古代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虽然今天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出产茶叶,也有饮茶的传统,但最初都源自于中国。中国是茶叶的故乡,陆羽(733—804)《茶经》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在今天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中,还能看到一些树龄2000多年的野生
2013-03-07

雅安福窝茶道馆“吃茶去”(上)

“古人论茶,必首蒙顶。”蒙顶山,人称茶文化圣山,茶祖吴理真在此植茶,蒙顶山成为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和茶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渌水曲已远去,蒙顶山茶依然飘香——天下茶人雅安“吃茶去”2012年2月28日,成都茶馆年会刚结束,舒曼先生就迫不及待地往雅安赶。“扬子江心
2013-03-07

谈谈古董茶: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府名,清雍正七年(1729年)分车里宣慰司江内六版纳地置。治宁洱(今普洱)。乾隆元年(1736年)增领江外六版纳各土司,辖境约当今云南普洱、景谷、墨江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澜沧江沿岸所产茶叶,集中于普洱加工、运销,故名普洱茶。阮福所着《普洱茶说》这样记载:“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思茅厅界也。厅治有茶六处:倚邦、日架布、日熠崆、日蛮砖、日革登、日乃武,即所谓六
2013-03-06

普洱茶纯干仓的典故

纯干仓这个名词,并不是单一而生,它必然有相对应的名词,那就是湿仓和干仓,当然,纯干仓在现今已经成为市场的显学,几乎市场上所有的茶品,都以纯干仓为标榜,其实纯干仓的出现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现在动不动很多人都说是纯干仓的始祖或是拥护者,或者是早就知道纯干仓的概念,夸夸其词却不知所以然,说不出纯干仓概念产生的背景和时空环境,其实是有些吊诡的,它反映了市场的进化,也表现了市场的现实。所谓的“仓
2013-03-06

爆炒的普洱茶行业

资本就像汛期的洪水,随时寻找投机的突破口。股市、房地产和普洱茶都是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典型。如果控制不了,过剩的资金就会给局部地区带来灭顶之灾。但是,与以前这些炒作截然不同的是,此次普洱茶炒作并不是由国内商家集合的行为,而是境外热钱涌入国内,把持主导的一场利用通胀掠夺财富的小型演习,庄家满载真金白银全身而退,让众多的跟风者丢盔卸甲。其运作水平之高、组织之严密堪称经曲。被腰斩的普洱茶普洱茶跳水了。200
2013-03-06

2000至2003年的普洱茶

港、台茶商掌握了旧茶的资源,卖出一点货,就升一次价。他们控制着货量,每次都不会卖很多出来。芳村的茶商慢慢就觉得很不爽,好像是为港、台茶商打工似的。2000年—2003年,是普洱茶市场,由模糊向清淅;由杂乱向规范;由劣向优转变的成熟期。由于普洱茶特殊,造成了特殊的市场。这时期的市场也成为了日后普洱茶炒作的基础。历史似乎一切都向着炒作的方向走,也似乎一切都在为后来的炒作在准备。所谓,时势造
2013-03-06

《茶叶战争》一杯茶里的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这个颇富争议的词是1840年4月25日的《泰晤士报》生造出来的”(卜正民等《鸦片政权》),因此,许多西方学者称之为“贸易战争”(中国学者郑观应《盛世危言》亦然);还有学者视其为“白银战争”(弗兰克《白银资本》、林满红《中国之逆转:世界银荒与嘉道咸秩序》),等等。周重林和太俊林则称其为&ld
2013-03-06

饮者与历史的对话

家乡盛产茶叶,有茶叶原产地之称,喝茶犹如每日三餐一样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节目。家乡原先最出名的是“滇红茶”,其次是“尖山云雾”、“王子冠”等系列绿茶。普洱茶早已有之,但因各种客观原因,直到这几年才一轰而响,并逐渐走红。对于我们这些自打娘胎起就与茶结缘的茶的儿女来说,接触,了解,熟悉,并彻底恋上普洱茶的过程,一切都来得那么强烈
2013-03-06

回顾普洱茶的那些历史

第一个给滇西南的大叶种茶里洒清水的人是谁?第一个用湿润的笋叶包裹饼茶的是谁?历史永远地遗忘了他们。但是,关于普洱茶的奇迹,就来源于这两个偶然的细节——为使茶叶在运输中不碎裂,茶农朝茶叶中洒上些清水。运往思茅或普洱的总茶店,需要10天左右。时光加上清水,完成了大叶茶的第一步冷发酵。在思茅或普洱的总茶店,散茶被蒸压成饼,外包笋叶——同样,为了使它软柔,笋
2013-03-06

普洱茶国标蝶变

该文是一篇旧文,希望茶友和茶商能通过此文了解到普洱茶的更多历史文化。云南普洱茶产业的规范,并非只是一个地理保护标准的问题,尽快的在工艺和质量方面努力,才是正道。自2008年12月1日起,《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下称“国标”)正式实施。按照这个标准,只有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茶产品才能叫做普洱茶。此
2013-03-06

茶苏是什么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艺术传》曰:"敦煌人单道开, 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和紫苏调制的饮料。单道开,姓孟,东晋人,好隐栖,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常服用有松、桂、蜜等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橘、枣等合煮的名叫“茶苏”的饮料。七年后,他逐渐达到冬能自暖、夏能自凉的状态,而且也不需要
2013-03-06

普洱茶复兴时遭遇硬伤的情景

企业急功近利,专家学者不坚持科学原则,政府想迅速做大普洱茶产业,所有因素结合在一起,致使修订后的生茶熟茶标准使普洱茶的命运在经历了畸形繁荣之后一落千丈。2009年6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此举被业内认为是云南省做成了一件大事。然而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却意外表示:“这个《办法》的内容有着致命的硬伤,它将
2013-03-06

普洱茶背后的庄家

普洱茶有所谓“庄家”炒作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00年前后,进入大陆的港台茶商雇佣了大批收茶人前往云南各大城市的茶厂、茶庄、供销社甚至边远村寨收购老茶。一位大炒家那一年派出去收茶的人就有上百名,收茶人的月平均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高的甚至上770由于当时国内的普洱并未普及,收购成本非常低,而且由于是大量扫货,最初两年每公斤的收购价甚至不超过10元,而
2013-03-06

普洱茶的历史与本身

夏日,雷阵雨的午后。走进茶庄,各种精美的茶器在茶水的清润中,安静地呼吸。荷叶茶的清香,龙井的淡雅,铁观音的奶香从各个角落沁入心扉。而最受欢迎的还是普洱茶,古朴简约的棉纸包装,橙红亮丽的色调,醇厚爽滑的味道,使人在这样的午后身心愉悦。千年普洱据说,早在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是还没有“普洱茶”这一名称。三国时期,随诸葛亮南征的北土士兵,行走在远古的西
2013-03-06

布朗族的英雄、种茶始祖:叭岩冷

澜沧县布朗族地方史《奔闷》典籍记载,叭岩冷是布朗族千余年前。率领部属在芒景一带定居的首领,娶傣族领主女儿为妻,被傣族领主封为管理布朗族的“叭”(基层官衔)。叭岩冷临终前曾嘱咐部民说:“到我死后,留下金银终有会用完之时,留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时,留下这宝石和茶叶给你们,可保布朗人后代有吃有穿。”在布朗族的《祖先歌》中有唱词唱到:“叭岩冷是我
2013-03-06

陆羽和智积禅师是什么关系

中国茶史第一人陆羽,字鸿渐,昵称“渐儿”,当时人们把他煮的茶唤作“渐儿茶”。他的身世凄苦。他是个西湖弃儿,被竟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拾得收养。其貌不扬,还有些口吃,长大后不愿削发为僧,逃到戏班子当了优伶……后来他采茶觅泉,颂经吟诗,每每至日暮,才号泣而归。唐代宗曾封他太子文学,他没有接受,留在了民间,留在了他宿命的历史位置上
2013-03-06

陆纳杖侄是怎么来的

陆纳待客陆纳字祖言,出身于东晋的名家大族,很讲究气节。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是一个以俭德着称的人。“少有情操,王述引为建威长史。累迁尚书令,格勤贞固,始终铢渝。朝士咸服其忠言。”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陆纳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待谢安来了,陆俶便献上了
2013-03-06

朱元璋与普洱饼茶、团茶趣闻

唐宋时期,“斗茶”活动风行天下,以此为乐。而当时国内各地出产的茶叶绝大部分都是“蒸而饼之、蒸而团之”的,工艺流程很是讲究,资源投入甚大,颇为奢侈。那现在为什么只剩下普洱茶(及其他个别茶种)保留饼、团等各种形状呢?这其中的趣闻还要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了。话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原是草根出身,儿时放牛,后出家当和尚,还行过乞,生活非常穷苦,是十足的&ldq
201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