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香港最早茶楼“杏花楼”

茶叶,是五六十年代香港人的重要消闲文化。饮早茶当早餐“医肚”,上茶楼饮下午茶“斟生意”,以及饮夜茶作为“叹世界”,为中下层人士无以上之的享受。设想,离开“白鸽笼”式的唐楼居所,在茶楼选一临窗的卡位,于木叶风扇的习习凉风下,一面叹一盅两件,饱览窗外的街景,或是阅读一毫两份的“拍拖报&rdquo
2013-03-11

乌镇的茶馆 品出中国的味道

进入茶馆,靠窗落座,点上一杯菊花茶,自然是上品杭白菊。一注沸水冲下去,只见杯内“白浪翻滚雪花飞舞”,随着空气中升腾的暖香,朵朵菊花立刻舒展开腰肢,金黄的蕊,雪白的瓣,一朵、二朵、三朵……轻轻浮起来,冰清玉洁的感觉。沉在下面的,是曾经沧海的样子。从风景秀丽的浙北走过,在水乡乌镇驻足,看一看这里的茶馆,能让人品出中国。乌镇凭河而市,之字形连接的东、西
2013-03-11

广州茶馆小调的兴衰

张亦庵先生的《茶居话旧》(上)(《新都周刊》1943年第22期)说:“唱女伶之风,曾盛行于广州及香港。”这种盛状,有一首竹枝词表达得很恰切:“米珠薪桂了无惊,装饰奢华饮食精。绝似歌舞升平日,茶楼处处管弦声。”吴家盛的《广州通信》(《十日谈》1933年第6期)也很经典地表述过。他先说广州人上茶楼的盛况:“上茶楼是广州人不,广东的整个生命之表
2013-03-11

贵州这五大茶馆中秋不可不去

熙苑茶馆熙苑茶馆坐落在贵阳市风景秀美的南明河畔,与具有400多年历史的甲秀楼古建筑群交相辉映,彰显出其独特深厚的茶文化内涵。依托南明河及甲秀楼所形成的贵阳市文化中心,熙苑茶馆与贵州国画院合作,将贵州省内外国画大师的作品陈列于茶馆之中,使中国古典书画艺术和茶文化珠联璧合,开创出一种国画艺术与事茶艺术相互诠释的文化理念。更为精妙的是,现代的茶楼,往往离不开麻将、餐饮和其他。熙苑茶馆仿佛与尘世相隔,并未
2013-03-11

有趣的茶楼别称

茶楼(茶馆)是专门用来饮茶的地方。 它设有固定的场所,人们在这里品茗、休闲、娱乐、议事、聚谊、探听行情、买卖交易等。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人对茶楼的称呼有所不同。在唐代,茶楼又称茶馆,是过路客商休息的地方;在宋代,茶楼是娱乐的地方;在明代,人们的品茶方式有了变化,从点茶到出泡,茶馆也繁荣起来;清末后,茶馆业有所衰落;建国后一段时间,除了老年茶馆、旅游点茶馆外,其他茶馆都有所衰;90年代后,茶
2013-03-11

浓缩武汉茶馆文化的精华 ——访湖北巴山夜雨茶馆

巴山夜雨茶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新民主路737号,地理位置相当好,比邻湖北省政府办公地,自1996年开始营业,已有16年的时间。茶馆分为五层,总的营业面积达6000平米。一个茶馆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缩影,巴山夜雨便是这样一家茶馆。走进巴山夜雨茶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巴山夜雨”这块匾额,其上的“巴山夜雨”4字是有名的“陈体”,由著
2013-03-11

我国茶馆的历史

茶馆即是专门饮茶的去处。是社会上饮茶相当发展情况下才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叫法也是五花八门的:茶馆、茶楼、茶社、茶坊、茶室、茶肆、茶棚、茶圆、茶寮、茗坊等等,很多茶馆还带有其他的功能,例如打牌、听戏、零食等等。只饮茶的是清茶馆,备有棋类的可叫作“手谈”馆,还有猜谜语的“笔谈”馆。在北京,兼卖茶与酒饭的又叫“二荤铺”。 很多茶馆有
2013-03-11

中美茶文化难融之谜

短暂的建国史,给了美国文化上的后发优势。它可以站在世界茶文化的平台上,自由选择。茶瓦纳的创始人兼CEO 安德鲁·马克说:“我们想代表全世界所有文化,包括俄罗斯、中国、英国、日本以及中东。”这句话具有极强的自我意识与雄心,但它很难真正实现。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美国茶文化的决定权在美国人民。美国拥有自己的茶文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08年,美国茶商托马斯&midd
2013-03-11

德昂族茶文化

德昂族是云南人口仅几十万的少数民族,散居于滇西南各州县。德昂族种茶的历史悠久,男女老少对茶向来都是情有独钟。这种心态世代相延,从而形成了以经渗透到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的一道缅丽的人文景观——德昂独特的习俗文化即茶文化。德昂族居住于山区与半山区,村村寨寨无一例外的都种茶,故随处都可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林,有的村寨周围至今还能看到几百年树龄的老茶树,它们被称为茶王,倍
2013-03-10

中国潮汕工夫茶道

中国是茶的娘家《神农本草经》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见神农氏时代就已晓得饮茶,以茶作药了。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王褒买一僮,写了《僮约》 (卖身合同),规定僮儿的任务中有“烹茶敬客”和“买茶担藕”二项,可见那时饮茶已是日常生活享受。司马相如写的字书《凡将篇》和扬雄作的《方言》,都有关于茶的记
2013-03-10

分茶法历史记载

分茶[Fen cha]:烹茶待客之礼。唐代韩翃《为田神玉谢茶表》:“吴主礼贤,方闻置茗;晋臣好客,才有分茶。”宋人沿袭唐人习俗,煎茶用姜、盐,不用者则称分茶。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六记北苑贡茶云:“分试其色如乳,平生未尝曾啜此好茶。”泡茶游戏,亦称“茶百戏”。流行于宋代,帝王与庶民都玩。玩时“碾茶为末,注之
2013-03-10

关于抗贡茶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高僧来峨眉山,把茶籽种在山上,还教山民管理茶树的方法。从此,峨眉山上就有了茶树,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茶农摘下茶叶制成香茶,紧结纤秀取名“峨蕊”,扁直形如竹叶取名“竹叶青”,游客们喝了赞不绝口。一年,康熙游峨眉山,喝好茶,降旨每两年向皇宫进贡一次。到时百姓们不能采摘,守着茶树哭泣。一位身穿绿衣姑娘见状,说她有办法,将手中白纱巾在
2013-03-10

清代宫廷茶规

清宫茶制[Tea stipulation in the imperial court ofQing Dynasty]:清代宫廷茶规。满族从东北入主中原,继承明代宫制,吸收汉族饮茶习俗,完善了清宫廷茶制。乾隆三十四年(1769)修成《国朝官史》一书,在“宫制”一章中,对御茶房作了定编定员:“御茶房:七品执首侍首领三名,八品侍监首领四名,太监四十五名。”
2013-03-10

黑茶迎来发展的春天

黑茶为中国特有的传统茶类,是六大茶类之一。黑茶在加工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渥堆发酵,茶的叶色转化为黑褐色或黑色,故称黑茶。因其醇厚的口感独特的文化魅力,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是茶叶市场的一朵瑰宝,黑茶出现于1034年黑茶是利用菌发酵的方式制成的一种茶叶。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前后制茶工艺基本形成。提起黑茶,人们总是很容易把它和边销茶这个名称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在古代黑茶多数销往西北、西南边疆市场
2013-03-10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由来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乃解”。“荼”即是“茶”字的前身。神农是中国上古时代一位被神化了的人物形象。传说他不仅是中国农业、医药和其他许多事物的发明者,也是中国茶叶利用的创始人。神农氏以茶解毒的传说有三种说法:1、神农为研究百草的特性和功能,在采集过程中,必亲自尝嚼,以辩其味,以明其效。一次,
2013-03-10

回族人引领普洱茶走向世界(上)

“自洁、行善、饮普洱”,这是流传在云南回族穆斯林间的名言。云南回族与普洱茶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又究竟是出于怎样的情感,使云南回族对普洱茶有如此的感叹?于是,我背负行囊走进彩云之南,寻找普洱茶走向世界的艰辛之路,探求普洱茶漂洋过海、香溢四方的故事。清真寺里那淡淡的茶香据说樱花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任“省长”赛典赤·赡思丁(元代云南行省的创建者
2013-03-10

回族人引领普洱茶走向世界(下)

60多年前,回族人将普洱茶远销欧美在云南普洱茶的发展过程中,沙甸回族白亮成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白亮成生于1893年,37岁时在云南省财政厅担任保护财产的专员,相当于特殊押运的保安经理。1932年,云南省政府派遣白亮成到普洱、思茅、车里、佛海、南峭一带办理税务。其间,他发现车里、佛海、南峤3县大片平坝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资源丰富,但当地民众的生活极度贫困。白亮成深感大力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之必
2013-03-10

太姥娘娘与福鼎白茶的传说

太姥娘娘与福鼎白茶宁德市以种茶闻名世界,茶种类之多、饮茶历史悠久数全国之最。而几乎每个茶种都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至今仍脍炙人口。在众多有关茶叶的传说中,以福鼎白茶的传说在民间流传最广。据《宁德茶叶志》记载,相传尧帝时,太姥山下一农家女子,因避战乱,逃至山中,以种蓝为业,乐善好施,人称蓝姑。那年太姥山周围麻疹流行,乡亲们成群结队上山采草药为孩子治病,但都徒劳无功,病魔夺去了一个又一个幼小的生命,蓝
2013-03-08

普洱茶的历史源流及制作演变(上)

任何一种传统商品的形成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演变过程,其中包括了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其品质、工艺、名称、外观等等的多元化变革,所以造成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定义。作为一种商品,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市场,脱离了市场需求的商品只会成为历史遗迹。所以其发展史就是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变更史。不同时期的市场有不同的需求,促使了它在不同的需求下进行不同的创新和改进,以利保障自身得以延续。所以,要强求不同时期其品质
2013-03-08

普洱茶的历史源流及制作演变(下)

普洱茶历史的中断进入20世纪,随封建皇朝统治的灭亡,贡茶已不复存在,普洱茶也从昔日的王公贵族堂上客回到平常百姓家,成为供应市场的大宗货品,这一时期,普洱茶经过多年的传承发展,加工方法日臻完善,柴萼在《梵天庐丛录》(公元1925年)中记叙:“普洱茶是蒸制以竹箬成团裹的大宗茶”。1939年,李拂一所着《佛海茶业概况》,文中详细记叙当时佛海地区制茶的情况:佛海茶叶制法,计分初制、
201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