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人间第一香”的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窨花茶中之名品。茶中加入茉莉花朵熏制而成,故名。 茉莉花是一种亚热带地区的经济花卉,其祖籍据传在波斯湾。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从“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最初在南海地区种植,后逐渐传向广州、昆明等地,再普及全国。 茉莉花茶兼有绿茶和茉莉花的香味,制作时将采摘来的大批含苞欲放的鲜花,堆放于清洁场所,入晚待花半开呈虎爪形,吐香正浓时,将其掺入绿茶中窨制,待鲜花萎缩时除去花朵,烘干茶胚,再用鲜花
2012-03-17

苦丁茶的历史记载和传说

苦丁茶属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冬青种,中国古书多称之为“皋卢茶”,为药、饮兼用之名贵保健珍品,已有2000多年的饮用历史。苦丁茶还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栽培茶叶的主要证据之一。东汉<<桐君录>>一书中载曰:“南方有瓜卢木(即皋芦),亦似茗,至苦涩,取火屑,茶饮,......而交广(即两广和越南一带)最重,客来先设,乃加毛茸(绿茶的一种)。”明代大医学家李时
2012-03-17

苏叔阳谈茶

苏叔阳,中国作家协会的主席,涉猎的创作领域很广泛。从话剧的,到电影剧本、小说、诗歌以及散文随笔。 80年代,苏老师还主持过大型的电视节目《九州方圆》。苏老师编剧的影片包括《春雨潇潇》、《一叶小舟》、《夕照街》、《新龙门客栈》、《国歌》、《周恩来——伟大的朋友》等。 这次苏老师到杭州主要是参加龙井御茶的拍卖。昨天晚上苏老师到杭州和茶馆喝茶,到场的有杭州的很多名人。当谈论的话题到苏老师最喜欢喝甚麽茶
2012-03-17

品茶境界

茶饮到一定程度,便要讲究境界。第一是识茶。中国茶品类繁多,各有特色。饮者的最起码功夫,要一尝便知什么茶。至少也要懂得花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的区别。其次便是要分辨得出茶的优劣。茶的品质差别极大,也极细。同是绿茶,龙井与碧螺春有差别;同是龙井,特级与一级有差别;同是乌龙茶,岩茶与铁观音有差别;同是岩茶,本山与外山有差别。虽然不必如专业茶师那么精确,至少也要闻得出香型,喝得出醇厚浅薄,这才能品出
2012-03-17

“吓煞人香”的碧螺春

中国著名绿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相传,洞庭东山的碧螺春峰,石壁长出几株野茶。当地的老百姓每年茶季持筐采摘,以作自饮。有一年,茶树长得特别茂盛,人们争相采摘,竹筐装不下,只好放在怀中,茶受到怀中热气熏蒸,奇异香气忽发,采茶人惊呼:“吓煞人香”,此茶由此得名。有一次,清朝康熙皇帝游览太湖,巡抚宋公进“吓煞人香”茶,康熙品尝后觉香味俱佳,但觉名称不雅,遂题名“碧螺春”。 太湖辽阔
2012-03-16

“音韵”留甘的铁观音

铁观音茶,属青茶类,是我国著名乌龙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据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清雍正年间(1725—1735年)。安溪县境内多山,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树生长茂盛,茶树品种繁多,姹紫嫣红,冠绝全国。 安溪铁观音茶,一年可采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制茶品质以春茶为最佳。采茶日之气候以晴天有北风天气为好,所采制茶的品质最好。因此,当地采茶
2012-03-16

白银盘里的君山银针

我国著名黄茶之一,但真正产于原产地——洞庭湖君山岛的极少,可谓凤毛麟角。君山产茶有悠久的历史,据君山岛上的崇圣寺墙上明嘉靖年间中宪大夫孙继鲁所立石碑文记载,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是舜帝南巡时,由其妃子娥皇和女英亲自播种。从有文字记载的歌赋和史料记载来看,唐代君山岛即已开始产茶。 由于君山岛的面积仅为0.96平方公里,茶园面积最多时只有470亩,所以原产地君山银针产量较少。君山银针品质独特,驰名中外,除
2012-03-16

独具风格的普洱茶

普洱茶是在云南大叶茶基础上培育出的一个新茶种。普洱茶亦称滇青茶,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 7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用攸乐、萍登、倚帮等11个县的茶叶,在普洱县加工成而得名。 普洱茶的产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湿度较大,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茶树分为乔木或乔木形态的高大茶树,芽叶极其肥壮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叶品质优异。采摘期从3月开始,可以连续采至11月。在生产习
2012-03-16

喉韵沉香的冻顶乌龙

冻顶乌龙茶,这是台湾省所产乌龙茶的一种,主产于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冻顶山是凤凰山的支脉,海拔700米。传说山上种茶,因雨多山高路滑,上山的茶农必须绷紧脚尖(冻脚尖)才能到山顶,故称此山为“冻顶山”。冻顶山山高林密土质好,栽种的青心乌龙茶等良种茶树生长茂盛,为品质优异的冻顶乌龙茶奠定了物质基础。冻顶乌龙茶属中发酵(做青程度约40%)、轻焙火型。冻顶乌龙茶品质优异,历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畅销台
2012-03-16

艳红似火的大红袍

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名茶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更是岩茶中的王者,堪称国宝。在早春茶芽萌发时,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这也就是大红袍的由来。 武夷大红袍的产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北部天心岩下天心庵之西的九龙窠。山壁上有“大红袍”三个朱红色大字,是朱德题刻的。该处海拔600多米,四季气候温和。山间溪涧飞流,云雾缭绕。土壤都是酸性岩石风化而成。正是适合茶树生长的好地方
2012-03-15

智慧禅之十——《你点哪个心》

《你点哪个心》 德山禅师是中原人,本姓周。他自幼熟读经律,精通金刚,尤其对青龙疏钞很有研究,他常向众人讲解金刚经,因此时人都称之谓周金刚。 他听说南方禅风很盛,大有超越中原之势,便大为不满地说:“我学道多年,不知走了多少里路,翻烂了多少本书,才能称得上得道高僧,这帮南方小喽啰也配谈佛?我决定去会一会他们。”于是他挑着青龙疏钞,从中原直奔南方而去。 有一天他遇到一个老太婆在树下卖饼子,于是便放下了担
2012-03-15

方壶琐谈

在紫砂陶器皿中,方器与圆器是占主要部份的二种,曾经有一位研究紫砂陶的专家,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先有方壶,还是先有圆壶?」他的观点是先有方壶,认拍打成型技法也就早存在了,到底谁先孰后,尚无定论,但紫砂方形茶壶的问世,可以追朔到很早以前。羊角山龙窑址残片复原物,就有六角形执壶;扬州博馆藏时大彬制的壶是六方壶,北京故宫博物院也藏有时大彬的紫砂胎包漆四方壶。在以后的各个时期,都有紫砂方壶留传至今,更是不
2012-03-15

器型归类

紫砂壶造型丰富,式样繁多,规格齐全,千姿百态,在林林总总的工艺美术品类中,恐怕无出其右。可以作以下的大致分类: 1、把自然界、动植物界的自然形态,用浮雕、半浮雕等造型装饰设计成仿生形象的茶壶,人们称之为“花货”。 2、“光货”,是根据球形、筒形、立方、长方及其他几何形变化而来。“光货”讲究外轮廓线的组合,并用各种线作为装饰变化,壶体光洁,块面挺括,线条利落。 3、将自然界中的瓜棱、花瓣、云水纹等形
2012-03-15

拳拳紫砂语 脉脉泥壶情

随着紫砂业的不断发展,紫砂茶具渐已成为古老东方民族艺苑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近年来,随着茶文化和陶文化的进一步推广,紫砂茶具更是饮誉海内外,成为文人雅士竭诚挚爱,热切追求的艺术珍品,一件朴实的泥壶,何以如此登上大雅之堂而众首翘之,此中不仅有着紫砂的朴质真情,更有一番泥人的拳拳心语。权且从砂壶的艺史源流话起。 紫砂陶的起始,根据一些史书记载,可追溯到北宋年间,如梅尧臣《宛陵集》第十五卷依韵和杜相公谢
2012-03-15

茶农的手

正是人间四月天。我站在龙井茶的茶园里,拉着一双茶农的手。 他今年67岁,从13岁开始“做生活”,也就是炒茶,已经炒了44年。都说梅花香自苦寒来,那么茶香香自哪里来呢?没有看见这双手之前,以为茶叶本就是那么香的。其实再好的茶也不过是一堆叶子,它必须经过素手采摘,乌手翻炒,千百度在火锅里滚身,只熬得不老不嫩, 不温不火,如玉如金,如刺如针,才算有模有样,有脸有面,谓之香茶。 王老伯住在西湖龙井茶乡上城
2012-03-13

茶具机能要求

茶具中茶壶、茶船、茶杯、杯托、茶盅、盖置的机能要求说明如下: 茶壶 壶,通常分为四大类:分别为陶壶、瓷壶 、石壶及铁壶等.茶壶是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壸 身: 是指茶壶的身体,壶肩及壶底 流: 是茶汤从壸嘴流出来的部份 壸 嘴: 是指"流"的尖端位置叫"嘴" 孔: 孔也分为三种制做方法,另别为单孔、纲孔及蜂巢三个类别 壶 盖: 盖在壶身上面作为密合作用 壶 纽: 在盖的工面作为打开壶盖的部件
2012-03-13

茶叶的成分

茶叶的成分中主要包括有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因、多元酚类、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挥发性成分、有机酸,这些物质并非皆可经由冲泡的过程而溶于茶汤之中,像脂质,植物色素及蛋白质等成分甚难溶于水中,多元酚类及维生素会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改变其成分及含量,至于影响茶汤品质几个主要成分则大碳水化合物、咖啡因、氨基酸及多元酚类。 茶叶成分一览表(一) 成分 含量 (干物中) 生理作用
2012-03-13

茶叶色泽的由来

茶叶中的物质包括: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香素、花黄素、儿茶素、维生素C、氨基酸、糖、果胶、蛋白质等。 儿茶素无色,在茶叶制造过程中,与氧发生作用(氧化作用),颜色才逐渐加深,儿茶素氧化得越彻底,颜色越深。 颜色的变化:无色>黄>黄红>红>红褐>黑褐 维生素C也会氧化褐变。 氨基酸和糖也会相互作用,产生黄褐色物质。 果胶、蛋白质受热干燥后,凝固于叶面,使颜色加深。 绿茶: 绿茶的绿色主要是叶
2012-03-13

话说茶谚

茶谚,是我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派生出的又一文化现象。所谓“谚语”,用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话说:“谚,传言也”,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中交口相传的一种易讲、易记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话。茶叶谚语,就其内容和性质来分,大致可分为“茶叶饮用”和“茶叶生产”两类。它是一种关于茶叶饮用和生产经验的概括或表述,并通过谚语的形式,采取口传心记的办法来保存和流传。因此说,茶谚不只是我国茶学或茶文化中的一宗宝贵遗产,同时它还是我
2012-03-13

世守其业的茶商

徽州山区盛产名茶,尤以休歙所产的松罗茶最受消费者的欢迎。宋元以来,徽就已开展以茶易米的活动,以补当地粮食的不足。明清时期,徽州茶叶的销售大增。于是茶叶贸易遂成徽商经营的“巨业”,徽人中也出现了不少“世守其业”的专业茶商。 歙人许承尧的先世早在明朝正统年间,就已远赴居庸关从事贩茶活动了。此后徽州茶商在北方日趋活跃。清朝乾隆时,徽人在北京开设的茶行7家,茶商字号166家,小茶店达数千家。在汉口、九江、
201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