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新疆茶史探究

茶叶是新疆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民间一向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无茶则病"之说。哈萨克族人民称吃饭为"卡依依苏"意为"喝茶".可见饮茶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新疆气候干旱少雨,不适宜栽种茶树,凡所需茶叶皆由关内供应。自唐宋以来,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西域茶叶交易和新疆茶叶经营。而新疆自产的土茶叶,实际上是在茶叶供不应求时,各地群众利用一些野生的植物叶子,经过加工后充当
2012-10-22

"武阳买茶" :茶叶买卖史提前5世纪

茶为贡品、为祭品,已知在周武王伐纣时、或者在先秦时就已出现。而茶作为商品,则现在知道要在西汉时才出现。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正月里,资中(今四川资阳)人王褒寓居成都安志里一个叫杨惠的寡妇家里。杨氏家中有个名叫"便了"的髯奴,王褒经常指派他去买酒。便了因王褒是外人,替他跑腿很不情愿,又怀疑他可能与杨氏有暧昧关系,有一天,他跑到主人的墓前倾诉不满,说:"大夫您当初买便了时,只要我看守家里,并没要
2012-09-13

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随着茶叶的传播,目前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几乎遍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之首。我国地跨六个气候带,地理区域东起台湾基隆,南沿海南琼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达山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包括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
2012-08-16

汉藏“茶马互市”的千年传奇

从四川西部重镇雅安出发,一路经荥经、汉源至康定,一路经天全至康定。然后经昌都到拉萨,再辐射邻国不丹、尼泊尔、印度,有一条历史最悠久、路况最艰险的茶马古道——这条茶马古道称之为“川藏茶马古道”。这条充满神秘和布满奇险的古商道,同时也是一条沉淀了厚重的历史内涵和丰富边茶文化的贸易古道。千百年来,它曾为促进藏汉地区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在铸就沿线藏、彝
2012-08-14

广西的千年茶史

广西的茶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后腾飞的,以前走得很慢,不是因为没有好资源,而是因为未能给它插上腾飞的翅膀。不管国内各种茶书怎么“遗忘”广西茶,但首先得承认,广西也是中国茶的原产地之一。《广西通志稿》记载:“白毛茶,产田阳、凤山、扶绥、那坡诸县……概属野生。”又道:“明山茶,产上林、武鸣等县,茶树不待人种植&helli
2012-08-13

司马光苏轼茶史

司马光、苏东坡斗茶斗智唐宋时期文风大盛,而文人雅士又以尚茶为荣,不仅嗜好品饮,而且参与采茶、制茶,于是斗茶之风兴起,范仲淹的《斗茶歌》曰:“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而这种“茗战”之乐,也确实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人们聚集一堂斗茶品茗,讲究的还自备茶具、茶水,以利更好地发挥名茶的优异品质。相传有一天,司马光约了十余人,同聚一堂斗茶取乐。大家带上
2012-08-09

王安石和苏轼茶史

王安石辨水考苏轼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难以除根。太医院属饮阳羡茶,并须用长江瞿塘中崃水煎烹。因苏东坡是四川人,王安石曾相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不久,苏东坡亲自带水来见王安石。王安石即命人将瓮抬进书房,亲以衣袖拂拭,纸封打开。又命僮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铫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只,投阳羡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
2012-08-09

茶史大事记

原始社会神农时代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是茶叶药用的开始。西周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得最早记述。东周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元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
2012-07-03

中国的丝“茶”之路

茶叶的历史往往与文化、与宗教、与士大夫的精神追求混杂在一起。按陆羽在《茶经》中的说法,“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将饮茶的最早年代追溯到了传说时代。不过文字记录的中国最早的茶事发生在西汉时代,那时的文献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话。东晋人常璩撰《华阳国志》,说武王克殷以后,巴人纳贡的贡品中有茶和蜂蜜等。著名汉学
2012-06-18

皖千年茶场所在地 填补茶史研究空白

近日,安徽省茶叶专家钱子华,安徽省文史专家、岳西高腔研究专家汪同元,经数年艰辛考证,终于发现六榷货务十三山场之一的罗源场所在地在今安徽省岳西县温泉镇资福村。榷茶制度是中国自唐宋以来实行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六榷货务十三山场系北宋最先设立的专事东南榷茶的机构。六榷货务为江陵府、真州、海州、汉阳军、无为军、蕲州蕲口。十三山场指淮南蕲州的王祺、石桥、洗马,黄州的麻城,庐州的王同,舒州的太湖、罗源,寿州的霍
2012-04-16

安徽千年茶场所在地 填补茶史研究空白

近日,安徽省茶叶专家钱子华,安徽省文史专家、岳西高腔研究专家汪同元,经数年艰辛考证,终于发现六榷货务十三山场之一的罗源场所在地在今安徽省岳西县温泉镇资福村。榷茶制度是中国自唐宋以来实行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六榷货务十三山场系北宋最先设立的专事东南榷茶的机构。六榷货务为江陵府、真州、海州、汉阳军、无为军、蕲州蕲口。十三山场指淮南蕲州的王祺、石桥、洗马,黄州的麻城,庐州的王同,舒州的太湖、罗源,寿州的霍
2012-03-31

中国的饮茶文化起源于哪个朝代?

中国的饮茶文化起源于何时?中国的饮茶文化起源于哪个朝代?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
2012-03-07

藏茶的文化及历史渊源

青藏高原生活的藏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饮用藏茶,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藏汉史集》上载:“唐朝年间吐蕃(今西藏)王都松芒布杰得了一场重病,静养在深宫,一天,王宫屋顶栏杆上飞来一只小鸟,美丽无比,从没见过,小鸟口中衔着一根树枝,枝上有几片绿叶,吐蕃王命宫中侍从取来树枝,摘下叶片放入口中细嚼,觉得清香,加水煮沸,汤水香纯清爽”,这就是最早得到藏茶的传说。于是派人寻找这种奇
2012-02-03

源茶道

大凡茶文化发达的地方,产茶是无疑的。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的婺源,历史上曾称为‘吴头楚尾’,就是块出名茶的灵秀之地。  婺源产茶.唐代陆羽《茶经》中便见记载。宋时,婺源的谢源茶已被誉为全国六大绝品茶之一。明末清初,其四大名家——溪头梨园茶、砚山桂花树底茶、大畈灵山茶和济溪上坦源茶均为贡品,一时名重天下。 茶在唐已成“举国之饮”
2012-02-03

普洱茶炒作内幕全揭秘

普洱茶炒作内幕全揭秘“炒茶要比炒股票赚钱多了,出厂价完全能够放大5倍至10倍,实施国家标准也是我们操作的好题材,我们其实最担心的,还是理性消费理念的回归,这样会把整个炒作空间全部压缩。”近日,在确保不透露具体品牌名称的前提下,常年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等地从事普洱茶交易的几位茶商,向记者揭露了普洱茶炒作***。层层“注水”层层“吹”10倍利润轻松赚多年在云南从事普洱茶采购的茶商黄皓告诉记者
2011-12-20

草根茶商的时代救赎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茶产业,那就是“起来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之所以起得早,是因为茶业是祖宗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产业,长期以来只有中华一家,别无分号,可谓独家生意。但茶产业真正到了近现代的工商社会,日益表现出其尴尬的一面,在新兴茶叶种植国家如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的强劲冲击下,已无可奈何地日益黯淡下去了,虽然有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兴,但仍然无法摆脱世界种植面积第一,产值却屈居第三的命运。
2011-11-12

游戏:《问鼎》流行的“茶”文化

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在中国首款回合制英雄史诗巨作——《问鼎》中,“茶”也是玩家最喜爱的物品之一,不同的茶品具有不同的功效,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问鼎》中的茶香,漫话游戏中的“茶文化”!《问鼎》穿越中华五千年恢宏磅礴的历史,二十五个朝代的历史经典事件、传说、传记等都被植入
2011-11-11

一株白茶创造出产业奇迹

7月13日讯:一株二百多年的“白茶王”,通过无性繁殖,不仅提升了安吉茶叶的品质,而且迅速做大做强,创造了安吉白茶产业的奇迹。2003年,国内茶界泰斗齐聚安吉,为安吉白茶寻根问祖,富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千年茗品朝着名茶产业的发展进程阔步前进。“省十大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等一个个闪亮的光环落在了“安吉白茶”头上。2008年,在上海豫园举行的极品安吉白茶拍卖会上,安吉白茶
2011-11-05

贵州名茶评审征服国内权威

2009年6月28日,贵州十大名茶评选活动茶叶感官评审已经结束,来自国内知名茶叶专家、对今年贵州十大名茶参评的49支茶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参加过多次国家名优茶审评的安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同和教授说:“贵州此次举办的十大名茶评选活动,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茶叶质量上,评审水平已经超过国家级名优茶评比”。据悉,2009贵州十大名茶的评选分为感官评审、综合评审和网上公众投票等三大项进行审评,每项分值分别占
2011-10-29

首批中国茶文化领域研究员产生

日前由中国文化管理学会评审产生。中国茶文化渊远流长,然而茶文化领域学术研究人员的资质审核及认定却一直处于空白阶段。今年上半年,经个人申请和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严格审核,符合申请中国茶文化领域研究员资格的学员们对跨文化交际学、文化管理学、中国文化概论、茶文化史与典籍等课程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究。6月8日,全部在学学员接受了资质考核和认定,丁以寿、于观亭、赵英立等一批长期致力于中国茶文化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获
201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