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狗脑贡茶

相传,炎帝尝百草治百病。有一次他路过资兴时,带着自己的爱犬来到一座山上,看到了一树金灿的野果子,炎帝顺手摘了一个果子放入嘴里,不一会儿就不省人事,原来这野果子有毒。爱犬咬着主人的袍袖拖着炎帝一步步艰难地挪动着,从白天到天黑,但弯弯曲曲的山路还是见不到尽头,一刻也不停歇的爱犬留着最后一口气把炎帝拖 到了一座山的一棵树下,自己也累倒在旁边。清晨一缕 阳光照射到这棵树上,一滴露珠顺着树叶滴入到炎帝的嘴里
2011-04-15

钟山瑶胞油茶待客习俗

钟山县的瑶族人喝油茶的历史已经有600多年之久,由于瑶家油茶本身的确是一种绿色食品,它对人的身体健康有许多的帮助,尤其是它消食建胃、提神醒脑之功能极为明显。固此,喜欢喝瑶家油茶的人越来越多,其油茶文化的传播也就越来越广泛。 钟山瑶族人家用油茶待客的方式,一般来说可分三种方式,即熟客朋友接待式、新客贵宾接待式和相亲恋爱接待式。 一、熟客、朋友接待式 瑶族人喜欢相互串门聊天,更喜欢邀朋呼友来相聚,无论
2011-04-14

无滇西崩龙族水茶

居住在滇西崩龙族的民族兄弟喜欢喝水茶,水茶又称淹茶,又叫嚼茶。水茶是将茶树上采下来的新鲜叶子,经过日晒稍微萎凋以后,拌上盐巴,再装入小竹篓里,一层层压紧,一个星期以后,就可以取出来嚼食。这种茶清香可口,又带有咸味,能解渴生津。
2011-04-14

日韩之茶俗

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因为土地、气候、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的不同,饮用的茶叶和流传的茶文化也不尽相同,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习俗。就算是和我们毗邻的日韩,关于茶也有着不同的讲究和运用。日本茶大都是绿茶,没有发酵或半发酵的,制法是蒸熟烘干。也有炒制的,如九州的嬉野茶和柳青茶,但极少。日本人泡茶与中国不同,他们抓一把茶叶放入壶中,冲水后马上就倒,每杯倒一点,轮番几次,使茶汤浓淡均匀,一般只上一杯,对中国人来说
2011-04-14

牯牛降野茶

“石台出好茶”,尤其是从山上自然生长的茶树上采摘嫩芽,人们叫它“荒棵”茶,过时过节,泡上一杯,清香四溢,呷上一口,醇香无比.怪不得明朝文人徐渭“谢钟君惠石台茶”一诗中曾赞美“午梦醒犹蝶,春泉乳落中。对之堪七碗,纱帽正蒙头”。如今,牯牛降野茶已被国家检测认定为有机茶,一百多个生产厂家组织生产,销往各地,野茶香味已落寻常百姓家。野茶好喝得益于皖南山区地形地貌和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等大自然恩赐的条件。石台县
2011-04-14

香港茶藝簡史

本港八十年代以前經營茶葉者,多採老式手法,分潮州式,及廣式兩種。潮式以售賣鐵觀音及水仙等閩南青茶為主,廣式則為安徽六安﹑雲南普洱﹑廣西六堡等黑茶,至於綠茶祗能見諸國貨公司,僅部份上海人仕飲用,或為好奇之外國旅客購買,未受港人鍾愛,流通量不大,致令新鮮程度亦有問題。當時茶為開門七事之末,祗是日常飲料,遠未足以言茶藝,更遑論茶道矣。可足稱者僅潮幫人仕以傳統手法沖泡品飲,有其獨特風格,是謂工夫茶。八十年
2011-04-13

茶歌节

侗族传统节日,浒于湖南,广西贵州毗邻地区,第年七月十七日或八月十五举行,过节时,小伙子到姑娘家唱歌取乐,姑娘要用亲自制做的茶来款待客人,也用同寨的姑娘共同开茺种植可制油茶的作物,专供以后的节日食用。
2011-04-13

苗族的菜包茶

苗族的菜包茶:居住在滇 东北乌蒙山上的苗族,有种独特的饮茶方式,当地人称"菜包茶"。这种茶水,十分独特,饮后既能解除渴,还能解除疲劳。
2011-04-13

湖南的姜盐茶

到过湖南省湘阴、汩罗县的人,对当地群众饮用的姜盐豆子茶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里的每户农家都有烧开水的瓦罐,炒黄豆、芝麻的铁皮小铲和研磨老姜的姜钵。将清水注入瓦罐,在柴火灶的火灰中烧开,把黄豆或芝麻放在铁皮小铲上炒熟。将老姜在钵中磨成姜渣与姜汁,才可以泡茶。泡茶时,要先将茶叶放进瓦罐里泡开,然后将盐、姜渣、姜汁倒入罐内,混匀,倒入茶杯,抓上一把炒熟的黄豆或芝麻撒在杯子里,即可饮用。 姜盐豆子茶又称
2011-04-13

“茶墨俱香”的典故

北宋文学家、诗人、书画家苏东坡(苏轼),在一次斗茶比赛中得“白茶第一”。史学家司马光问他:“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君何以爱此二物?”东坡笑而答曰:“奇茶妙墨俱香”。“茶墨俱香”遂被后人传为美谈。中国士大夫、文人画家,以茶会友,以茶论文,以茶抒怀遣兴,茶与墨(书画)从而结下不解之缘。茶道是一种意境,一种精神修养,以此融入艺术作品、赏画与品茗,相济相伴。历来画家如赵孟 、唐寅、文征明等人以茶
2011-04-13

五山盖米茶

产于湖南省郴州的五盖山,因茶重实似米,相传“一升茶有一升米重”,故有米茶之称。加工时适当渗入出茶汁,使茸毛紧贴茶身,从而保持一定的容量。 此外,火功适当。成茶后茶色毫光隐翠,汤色微绿,滋味清洌而甘醇,冲泡时,香气浓郁,芽尖朝上,可见茶叶几起几落,饮后余香生津,其实这种米茶已算不上什么米茶了,因为它根本没的米。徒有“米茶”一名。
2011-04-12

彝族打油米茶

茶是绿色天然饮料,源于中国,而遍及世界。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素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饮茶习俗。洋溢着中国灿烂、绚丽多姿的饮茶文化。新颖悦目的百样茶叶产品、韵味幽古的百样茶具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饮茶方式,展现我国数千年代茶文化的精华和品饮艺术。一壶窨香浸透千古,人与自然瞬即一体。 云南民族众多,其饮茶习俗奇异,傣族的竹筒茶、爱伲族的土锅茶、基诺族的凉拌茶、布朗族的青竹茶、拉祜族的烤茶
2011-04-12

东北的响水米茶

选用优质响水晚粳稻为原料,采用现代高科技钙化工艺,以天然纯净无污染的镜泊湖火山溶岩泉水为活化剂,经钙化、发芽、焙制调整、破碎等工艺,佐以上等毛尖茶精制而成。
2011-04-12

桃江闹新婚:夫妻双双抬茶敬客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双双抬茶敬客!”司仪老头子的话音一落,打扮一新的少妇少女们脚步轻盈地手托红漆木盘,从茶房里面鱼贯而出,把一只六方形红漆木盘放在四方茶桌上,红漆木盘内摆放着六只金边瓷碟,碟子里面装满了又辣又脆的萝卜条、又甜又酸的糖醋藕片……前来道贺的客人便自动组合,八人围定一桌坐下,等待喝“抬茶”。少顷,少妇少女们手托一只长方形红漆茶盘,从热气腾腾的茶房里出来,站在旁边的新郎和新娘双
2011-04-12

霍山茶俗

老年人也常常以茶来表达自己乐善好施的情怀。民国时期,霍山深山区的上土市、高山铺有 九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霍山与英山交界处的中界岭上设亭沏茶,无偿供来往旅行人饮用, 人们称之为“九老亭”,享誉远近,传为佳话。明末清初,霍山有些地方民间还流传着“以茶代礼”的民俗。男女订婚以茶代礼,称“礼茶 ”;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做“下茶”或叫做“受茶”。同时,把婚烟的礼仪称之为“三茶 之礼”,就是订婚的“下茶”,
2011-04-12

绍兴人的生岁茶俗

绍兴人在生育和寿诞时的茶俗中,大致上有祀神和待客两类,现分述于后:剃头酒中的茶俗绍兴习俗,婴儿满月要剃头,剃头时要祀神、祭祖,为“剃头酒”,宴请至亲好友。剃头要拣吉时,一般先焚香点烛礼神,供奉福礼和“十盘头”,“放生鲤鱼”,两旁罗列“三茶六酒”,由亲娘抱着婴儿叩谢神明。然后开始请理发匠为婴儿剃头。因胎发极其软弱。凭理发师傅的师传经验,先用一盅白酒代水给婴儿润发,再用剃头刀轻轻剃成瓦爿头,或在脑后留
2011-04-11

铁板茶

先把茶叶放在簿铁板或瓦片上面烘烤,待闻到茶香味时再倒入事先已准备好的锅子里熬煮几分抑。这种茶色如琥珀,昧酽香高。由于在铁板上烘烤,所以叫铁板茶。佤族同胞爱饮铁板茶。
2011-04-11

寄生茶

广西梧州出产一种用老龄茶树的根、茎、叶制而成的茶叫寄生茶。这神茶得用水煮4、50分中后加糖才可饮用,如能加点鸡蛋花则更好。
2011-04-11

绍兴日铸茶

亦称日铸茶、日铸雪芽。产于绍兴会稽山麓王化乡的日铸岭。该茶制法改蒸为炒,改碾为揉,开创了中国绿茶生产的新途径,清代金武祥在《菜香之笔》中称之为“遂开千古茶饮之宗”。自宋代起列为贡品,至康熙巡游江南后,岁岁朝贡,极负盛名。该茶经开水泡后,雪芽直竖,如兰似雪,故又称"兰雪"。日铸岭绍兴县东南,其地古木交荫,野竹丛生,接近岭巅处有上祝、下祝两村,为该茶产地。御茶湾在下祝村下,为著名产地之一。产区云雾缭绕
2011-04-11

河内圆茶

越南的莱州,在云南普洱茶外销的历史上,曾扮演过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越南的北部山区,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与云南茶区并无太大的区别。 越南因此产普洱茶,但不是最优质的那种,而是边境普洱一类货色。在50年代和6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云南普洱茶销往海外的市场并不顺畅,产于泰国、老挝和越南的边境普洱曾一度滥竽充数,填充了港澳及海外市场,其中由越南河内茶厂生产的“河内圆茶”以及由北越廖福茶厂之类的小茶庄生产
201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