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玩”茶宴的人

在这里,不敬美酒,敬茶。这里没有喧哗热闹,唯有“江南丝竹”和茶香。凡到上海来的外国人,几乎无人不知中国唯一一家专做茶菜的“天天旺茶宴馆”。这儿的老板叫刘秋萍。刘秋萍的父亲是老茶人。在父亲的影响下,她自幼就爱喝茶,而且凡是有关茶的书她都找来读,并深深地铭记在脑海里。1979年,她从插队的云南返沪,被分配到一家饮食店工作。从洗碗、切菜开始,做服务员,再做副经理、经理。80年代的上海餐饮业重新红火,生猛
2010-02-05

名人与茶——邓小平

在北京景山后街的一条胡同里,有一个两进的院子,灰砖灰瓦,方方正正,院内种满了花、草、树,郁郁葱葱。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生前的生活世界。至今,与邓小平相伴走过了58个风云多变的春夏秋冬的卓琳还生活在这里。 相识相爱在延安 院子里原样保留着邓小平的办公室,书柜里摆放着他生前喜爱看的书籍,写字台上还摆着孙辈们送给他的礼物,台历定格在1997年2月19日这个特定的日子。每逢邓小平逝世的祭日这一天
2010-02-05

沈冬梅:西子湖畔论茶经

在西子湖畔的青藤茶馆,记者“截住”了正在那儿考察的年轻茶博士沈冬梅女士,就这次论坛的主题“倡导茶为国饮,打造杭为茶都”,进行了一次快速采访。沈博士的思维十分敏捷,对茶和茶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深厚的感情,说到茶字,她谈锋很健,滔滔不绝。只要将她的话稍作整理,就是一篇很好的论文。 记者:沈老师,你怎样认识茶为国饮?可行性如何? 沈博士:提出这个倡议真的很有必要,这不仅仅是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考虑,更是有利
2010-02-05

普洱茶厂赵华琼制普洱茶

小姑娘时就钟情普洱茶,一世与普洱茶结下深缘——自称“茶痴”的赵华琼(朋友认为她不仅仅在茶上痴),在担任普洱茶集团总经理一开始,就贯彻把茶文化引入普洱茶生产,她认为普洱茶的营销很大一部分应在其文化上,而作为厂家,不应该只是生产销售,更重要的是引导一种消费。正是基于这种观念,赵华琼把“承祖先盛名,创新体制,依靠科技,提升品质,依靠文化,提升品位,做强、做优现代普洱茶”作为企业理念,把茶文化引入普洱茶生
2010-02-05

陈德润:专利莲花茶走向市场

今年68岁的陈德润是湖北省竹山县城关镇刘家山村人。10年前,他从村里租赁荒山35亩,开垦后均种了茶树。2001年,陈德润受《茶经》一书启发,开始研制“莲花茶”,并建成荷塘5亩,反复试验用绿茶与鲜荷花组合制成“莲花茶”。2002年,陈德润的莲花茶及其备制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3年被湖北省农业厅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同年在第二届亚洲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获“科技发明进步奖”。为上产量,陈
2010-02-05

刘文新:做“信阳毛尖的复兴者”

先一步:处处领先占尽商机 16年前,河南省信阳市西部山区的刘文新因家贫而辍学。1989年冬天,17岁的他怀揣着300元钱,来到信阳市贩卖鸡蛋。一个鸡蛋赚5厘、1分,一个冬天挣了300元钱,刘文新感到日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刘文新的老家是信阳毛尖茶叶的主产地之一。看到有人在从他老家往市里贩卖茶叶,刘文新敏锐地感觉到:一个鸡蛋顶多赚1分钱,1两茶叶赚2角钱——卖茶叶比卖鸡蛋安全性高、利润大。他扔下了鸡
2010-02-05

培育猴魁茶苗“第一人”

谁持“彩笔”当空舞,高山吐翠是猴魁。今年44岁的丁少华,是黄山区三口镇湘潭村一名普普通通的茶农,但他却是培育太平猴魁茶茶苗和发展猴魁茶的第一人。 太平猴魁茶属全国名茶之一,1915年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近几年又获茶王称号。但是,猴魁茶也同其他茶一样,面临茶树退化老化变质的问题。另外,黄山区自申请太平猴魁茶原产地保护后,准备由核心产区扩大为精品产区,这些都急需要符合质量要求的猴魁茶茶苗。丁少
2010-02-05

胡健儿终圆“名茶”梦

“多年的梦想今天终于变成现实,我的家、我的家当从现在起就在‘贡茶’安居乐业!”8月5日,浙江富阳农工商联合会总经理胡健儿带着妻儿和26台套高档茶制作机械,辗转数千里赶到宣恩县万寨乡政府,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和干部群众的欢呼雀跃中,他紧紧握着乡党委书记唐斌、乡长钟昌泽的手,激动不己。胡健儿在浙江加工经营龙井茶多年,由于受当地茶叶品质、基地等多种因素影响,一直苦苦追梦茶叶生产的“名门旺族”。今年5月,他
2010-02-05

陈茂林:异地买房,“吃茶去”

8月18日下午,石家庄中京大酒店二楼清风茶楼的一间临街茶室,河北明和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茂林侃侃而谈。目前主营异地置业业务的他,话题却不离茶楼和茶艺。据说,在房地产业界提陈茂林可能人们不是太熟悉,但在省城茶楼业界提起陈茂林,基本上无人不晓。今年45岁的陈茂林称自己的人生经历具备时代赋予这代人的典型特征:15岁上班,进入国有企业,先后干过清扫工、卖饭工、翻砂工、修理工……无论什么工都干得极认真
2010-02-05

茶痴-----宿英德

竞争激烈不是你死我活的代名词,工作繁忙不能成为敷衍生活的借口,年轻的行业里亦沉淀着浓厚的情节。在工作之余,一些普通却高雅的饲料界人物,用独特的方式经营着自己的企业和人生,成为业界一道别样的风景。济南大吉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宿英德,就是一位出了名的茶痴。 面对闻“香”而来的记者,宿总当然免不了一展茶技。尽管我们无法把宿英德粗糙的大手和小巧的茶盅联系在一起,但很快就在他手腕翻飞的动作中,欣赏到了沏茶的每
2010-02-05

白云深处茶飘香——记陕北靖边茶人李源

据《封氏闻见记》记载:“按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话说陕北靖边,是汉民族与北方草原马背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和文明,当然生活中的茶之饮,就好像天边飘来的一朵朵白云,点缀着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交界的靖边。靖边人民对茶文化的渴望与追求,让人无时不感受到茶文化所带来的精神文明新风……在这里我不由得要介绍一下李源与他的神云茶庄。 李源出生在陕北靖边县龙洲乡一
2010-02-05

妇唱夫随 常昊最爱铁观音

棋与茶都源自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传承。同样被列为修身之道的棋与茶,两种看上去并不相同的文化,在人们的意识中总是似乎存在着某种关联。前些日子有个朋友问我,围棋的棋手都是一边品茶一边下棋吗?当时这个问题还真把我给问住了。 虽然采访围棋也有一段时间了,也时长看到棋手们在比赛和日常的训练中手里端着个茶杯,但都很随意。因此当时对那个朋友的回答是:“他们喝茶,但跟你差不多。” 常昊——结婚以后才喝茶 谈到喝茶
2010-02-05

“茶痴”徐渭

青藤道士徐渭书于石蚍山下朱氏之宜园。 文后钤有白文印两枚,一为“天池山人”,一为“青藤道士”,另钤有“湘管斋”朱文印一方。徐渭在题跋中考证,此论为唐人卢仝作,非明代茶人陆树声所著。为这一千古名作注明出处,解决茶文化史研究上的一大疑点。 徐渭抄录的《煎茶七类》,现留下草书、行书的书体各一。其中行书卷曾经清代王望霖撰集、范圣传镌刻,收入《天香楼藏帖》中。刻石今藏浙江上虞县曹娥碑廊,刻贴附有王望霖小楷尾
2010-02-05

翁荣彬:买茶买成精

窗明几净,向阳靠窗处藤蔓植物缠绕,满屋交织着新旧普洱茶的香气,古朴雅致的台凳茶具,大暑天同翁荣彬的会面就在这房间进行。 30多岁的翁荣彬藏茶叶超过20年。潮汕地区自古饮茶风气盛行,他自幼就受到父辈的熏陶,为他成年后踏入茶界奠下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进入到当时还是集体所有制的土蓄产公司任职,摸爬滚打多年,赚取了第一桶金。 自诩为“出位”的普洱爱好者,翁荣彬门店不单有格调,而且收藏普洱茶纪念
2010-02-05

制得好茶沁乡邻

近日,我省隆重表彰百名农村致富带头人,陈明松便是其一。多年来,他培训茶农、开发新品、发展良种茶园、建立有机茶公司,自己摆脱了贫困,又带领乡亲们走向富裕。 茶叶一直是金寨县全军乡的支柱产业,但由于茶农技术水平低,生产不出优质的成品茶。陈明松从小就在茶山上、茶厂里滚打,深知种茶、制茶的艰辛。1993年,他来到河南九华山茶叶集团,刻苦学习名优茶制作工艺。1998年他回到全军乡,大胆承包濒临倒闭的大团山
2010-02-05

崔传面:免费茶水摊一摆就是7年

崔传面摆“免费茶水”已经快7年了,从1999年开始,除了下雨天,每年6月底到9月中旬天天摆,从不间断。 每天晚上9点后她烧两壶白开水,第二天清晨4点起床再烧一壶开水,在里面放进茶叶,这样既保证茶水是新鲜的又可以省电。 早晨8点左右崔传面就摆出桌子、茶杯、茶水。一般到上午10点半一桶60升的茶水就没有了,她会在上午9点再烧一壶开水,加到保温桶里,到晚上6点再去收回所有茶具。 崔传面一天只去三次,许多
2010-02-05

李文平:高术是一杯功夫茶(下)

品过方知味高术这道功夫茶的成功,少不了员工、用户、合作伙伴三位品茶者。而内里滋味如何,也只有品过方知浓香。接触过高术的人都能感受到这是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曾经在高术工作过和现在正在高术工作着的员工,都对这个企业充满感情和激情。高术没有办公室政治,这里的人际关系简单且开放,不论职位高低,大家都为一个目标努力,因此形成了很强的企业凝聚力。高术企业有很多工作了八九年的老员工,作为一个年轻人居多的公
2010-02-05

陈玉汉:四明山上三十年

我到浙东四明山革命老根据地采访,在余姚县梁弄区公所林业技术推广站里,遇上了县林业特产局的老刘。他对一位老头命令似地说:“大老陈,快拿竹叶青待客。”我只晓得竹叶青是好酒,心想吃饭还早,不免有些疑惑。过了好久,还不见这大老陈回来,又想这个浑身土里土气的老头手脚真慢!这时,大老陈捧着沏好的茶回来了。我呷了一口,真是好茶,清甜甘冽,几乎齿颊生香;几口落肚,顿觉神清气爽。这莫非就是闻名中外的瀑布茶么?因为上
2010-02-05

陈耀铭与茶

2005年1月,特藏组部分人员及文学院的陈景熙老师拜访了陈耀铭先生。陈先生对茶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多年来利用工作之余悉心研究茶文化,且收藏了许多茶具,写了研究文章。 陈先生的客厅宛若一个各类茶具的展览厅。陈放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茶具,我们坐在其间真有目不暇接之感。这些藏品的收集,表现了陈先生对潮汕茶文化的热爱。陈先生与夫人热情的为我们冲泡功夫茶。诗向会人吟,茶逢知已品。同是热爱潮汕文化的人,我们一边品
2010-02-05

李文平:高术是一杯功夫茶(中)

花开两枝如果说高术的三次转变是破茧为蝶的三次蜕变,印艺事业部和媒体事业部就像是高术平衡发展的双翼。印艺领域,高术已经成为国内高端印艺设备和相关软件的最大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之一,高术的销售人员向我们介绍,“近两三年的销售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全国新安装的大幅面印前设备,高术的装机量比例非常高。高术向他们提供的并不是一台单纯的设备,而是一整套解决方案,这些均可以显现高术客户群定位高端”。“代理、合作开发、
201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