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国茶道的精神-正清和雅

中国茶道的精神——正清和雅 柏林禅寺是赵州从谂禅师“吃茶去”名言诞生的地方、赵州禅茶文化的源头,如今被国际禅茶文化界尊为“禅茶一味”的故乡。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铃木大拙教授在欧美弘扬禅宗文化,以致在西方学界形成了“禅的故乡在日本”的错误认识。同样,由于日本茶道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一说到&ldqu
2014-04-09

大红袍茶艺

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不仅是风景名山、文化名山,而且是茶叶名山,大红袍是清代贡茶中的极品,乾隆皇帝在品饮了各地贡茶后曾题诗评价说:“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现在我们就请各位嘉宾“当回皇帝过把瘾,品啜茶王大红袍”。恭迎茶王“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在碧水丹山的良好生态环境中,所生产的大红袍“臻山川
2014-04-05

茶人清流:人茶合一

在别人眼里“茶之发烧友”的他在业界被尊称“清流先生”,在《汕头都市报》拥有一个栏目,说茶评茶。跟茶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他视茶为灵物,茶道自成一派。用心泡茶、品茶在他看来是一种自得乐趣,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手中的小竹夹轻轻摇动,在热水的冲洗下,竹夹末端白皙的茶杯显得干净清透。清流先生郑文铿把茶叶轻轻倒进因使用了20年而变得光滑的紫砂壶中,均匀放好,洗茶,倾出
2014-04-01

解读中国“茶禅一味”

人们一想到禅,脑际往往会闪现出一幅人在大树下或草木间打坐、静虑的画面。这种"人在草木间"的意象正是汉字"茶"的构字法。如同看图解字一般,"茶"字形象的构字法对抽象而奥妙的"禅"作了最通俗易懂的注解。茶实现了人与草木最原始的交流,禅则实现了人与外界最和谐的交融。殊途同归,茶和禅都为人类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找到了一条捷径。这也说明了茶和佛、茶和禅之间虽素昧平生却似曾相识,这就是"禅茶一味"的最初因由。茶
2014-03-27

古代饮茶的四大方法

饮茶始于西汉,西汉以后,茶的烹饮方法不断发展变化。大体说来,从西汉至今,有煮茶、煎茶、点茶、泡茶四种烹饮方法。一煮茶法所谓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二饮。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 西汉王褒《僮约》:"烹茶尽具"。西晋郭义恭《广志》:"茶丛生,真煮饮为真茗茶"。东晋郭璞《尔雅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晚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
2014-03-27

什么是茶食,茶食的选配?

现代所陈的“茶食”,是指经过精心的制作而与茶适当搭配的各类副食和点心而言。品茗搭配茶食可以增添茶文化的精彩,增加茶艺的情趣,并扩大茶文化的范畴。在现代的茶学界,茶食是指用茶掺食加工而成的食品。目前,包括茶艺馆在内的餐饮业,茶食、茶点只有部分用茶做原料,而多数是不掺茶的。其实,茶食、茶点中掺不掺茶并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杯清茶可以涤去肠胃的污浊、醒脑提神,而几件茶食,既满足了
2014-03-26

茶道茶艺:佛道茶艺的几大步骤

茶与中国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徒饮茶史至晚可追溯到东晋。《“礼佛茶”是焚香拜佛、敬佛敬师的特殊礼仪,也是调茶献客、结缘行善的特殊茶艺。礼佛茶在禅房中进行,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分为十道程序,谓之功德圆满。十道程序分别是莲步入场、焚香顶礼、礼佛三拜、普施甘露、打坐禅定、抽衣净手、烫杯泡茶、敬茶献茶、收杯接碗、问讯退场。下面就详细介绍佛道茶艺的几大步骤。茶道茶艺:佛道茶
2014-03-20

闽南茶道五要点

为闽南茶文化精髓的闽南茶道,闽南茶道保留着古中国的茶道。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是茶艺,它包括:环境,茶叶、茶水、茶具、火候。而做为闽南茶文化精髓的闽南茶道已经具备以上的五点要求。第一、环 境茶道讲究品著佳境。明代文震彦曾说:"构一小房,相傍山斋,内设茶道,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永日平淡,寒窗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这叙述的是古代文人骚士追求的清寂糊口。闽南人则爱闹中取静,择街边巷尾、或房前庭院、或
2014-03-12

冰红茶泡法示范(冷饮)

1. 依照泡清红茶 1.2.3.的方法泡好浓红茶于第一壶内。2. 将第二壶加温后,放入要泡份数的白糖○3. 将第一壶己泡好浓茶,倒入第二壶内,然后搅拌使糖溶解。 4. 瞬间却:放入冰箱或杯中放冰块约八分量,冲入茶汤,加柠檬尤佳。1. 依照泡清红茶1.2.3.的方法泡好浓红茶于第一壶内。 2. 将第二壶加温后,放入要泡份数的白糖○ 3. 将第一壶己泡好浓茶,倒入第二壶内,然后搅拌使糖溶解。4.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