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三伏天的茶之味

自古以来,讲茶道、说茶禅的文章实在太多了,茶在道与禅之流的玄虚莫测之中,早已得道成“仙”了,尤其在那些自以为觅得茶味三昧者的眼里,喝茶非一般人可为,条件苛刻到家了。 三伏天的茶之味喝茶在中国,是与吃饭相提并论的,不然就没有“茶余饭后”的说法。喝茶既是如此重要又如此平常的一件事,那茶之味道就不单单是文人墨客评说的专利,凡喝茶者,无论男女老小,无论贵富贫
2014-07-24

茶若人生:沉时坦然,浮时淡然

喝茶只有两个动作——拿起和放下。我心里一震,忽然感悟了些东西,喝茶就是这么简单,拿起,然后放下。而人生,看起来繁杂的一切,其实又何尝不是这么简单?有些事何必纠结于心?有些人何必纠缠不清?很多时候,看淡一些,看轻一些,世事原本可以像喝茶一样,不过拿起和放下罢了。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浮沉时才能品味出茶叶清香;举放间方能凸显出茶人风姿;懂得浮沉与
2014-07-23

茶灸治百病应如何选茶与沏茶

茶灸,是指借茶热气,通过经络或穴位,激发人体免疫功能,令身心平衡。茶灸以热为阳,以茶为涤,兼通络、升阳、去浊为一体,简便易行,疗效好。茶灸之程序“选茶”大有讲究。针灸看似易,用其难。茶灸则不然,黎民百姓,老幼妇孺皆可得,实乃天地恩惠苍生之法。明代医家李梴所著《医学入门》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茶灸是不用针,不用药,以平凡而不平庸的饮茶方
2014-07-18

普洱茶在我国什么时代最兴旺,茶与禅如何结合起来?

普洱茶,一种最自然的茶,它永远都看起来那么平凡,但是味道却是让人一品便从此爱上的茶。这样的茶虽然平凡,但是却可以储存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且越久越香,这样的茶真的让人不得不去爱,那么普洱茶最爱我国国人喜爱是什么时代呢?茶与禅又是在哪个时代结合到一起的呢?一、普洱茶最兴旺的时代:我国茶道的兴盛时期是唐朝,唐朝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发展的鼎盛期,由于禅师坐禅中闭目静思,极易睡着,所以坐禅中“唯许
2014-07-14

茶道茶艺:古老的阿佤茶俗

佤族自称“阿佤”,其先民是古“百濮”的一支。清代有“嘎剌”、“哈瓦”、“卡瓦”等不同之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佤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在沧源县境勐省、曼帕、曼坎等地海拔两千多米的山崖上,仍保留着十余处古代崖画,距今至少有二三千年的历史。沧源崖画分布在佤族聚
2014-07-14

《毁茶论》是茶道之争

陆羽的《毁茶论》散佚失传。对其内容,人们一般认为是陆羽被李季卿羞辱之后,尊严受到了伤害,为发泄心中的无比愤 恨,便撰文自我诋毁,申明《茶经》作废,劝导世人从此不要饮茶。如此解读,窃以为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把“毁”理解成了诋毁,把“茶”理解成了《茶经》。我认为,题目中的“毁”字应该当毁坏之意讲。“毁茶&rdquo
2014-07-07

文人茶道:艺与道的完美结合

在唐代繁华的社会里,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衣精极、屋精极”是他们的生活目标。人们相互争斗和倾辄。社会流行着奢侈和虚夸之风。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无所不谈。 茶道创始人陆羽(唐朝)著有《茶经》一书,陆羽用自己的一生从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对茶叶的栽培与摘采;茶具、茶器的制作;烹茶时水源
2014-07-04

一期一会共品心茶

一缕香,一曲琴,一盏清茶,虽然身处闹市,却没有车马的喧嚣,让人仿佛有误入深山古刹的清幽之感。周末的午后,商报女人坊爱生活会馆的第二次活动就在这样一家茶行不紧不慢地展开了。报名前来的20位女读者在茶道老师的引领下,循序渐进地体悟茶之道,观茶、闻茶、品茶、聊茶,收获了平日忙碌奔波中所没有的心境与哲思。这与茶话会不同,在这里,商报女人坊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原本陌生的人们得以有缘相聚在一起,分享自己
2014-07-03

茶道文化 沏茶“八分满”才为敬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ld
2014-07-03

普洱茶醒茶的几个方法

一、首要要说明的是,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的醒茶方法不一样,而且对存放中的茶的醒茶和冲泡前的醒茶意义也不一样。 1、如果生普洱茶是放在开放的环境里,一般是不需要醒茶的,但是开放的环境容易潮湿,对茶质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生普洱茶是放在密封的环境里,也不需要醒茶,因为那样生普洱茶都已经死了,醒不过来了。所以需要醒的生普洱茶是那些在紫砂缸或者在半密封的容器(比如留了缝隙的柜里头)里存放的生茶,也就是平时大家
201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