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三读《钱揉选集》

我捧着《钱棵选集》,读一篇感受加深一层,读一篇思想的火花又闪现出来。《钱棵选集》第二部分“茶的文化与历史”中有一篇着名论文《世界非主要产茶国试植茶树之经过》,写于1937年2月,时年20岁。这是一篇佐证茶树原产地的不朽杰作。茶树原产地之争的实质就是争夺世界各产茶国之间的历史地位,争夺世界茶叶的话语权,争夺全球茶叶的名誉权.争夺茶叶商品的知识产权。总之是争夺茶文化(茶叶物质文
2012-12-03

茶具的改进

古人饮茶之前,先要将茶叶放在火炉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末,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放上调料煎煮。煎煮茶叶起于何时,唐代以来诸家就有过争论。如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说:“于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后人看到魏时的《收勘书图》中有“煎茶者”。所以认为煎茶始于魏晋。据《南窗记谈》“饮茶始于梁天监
2012-12-03

中国茶道有何历史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一般指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万物的本质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
2012-11-28

唐宋煎茶道有怎样的历史影响

中国煎茶道萌芽于西晋,酝酿于东晋南北朝以迄盛唐,形成于中唐代宗、德宗朝,兴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北宋,亡于南宋,前后历九百年的历史。煎茶道是中国最先形成的茶道形式,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广泛,并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一)煎茶道茶艺煎茶道茶艺有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1.备器《茶经》“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即风炉(含灰承)、[上竹下吕]、炭挝、火[上竹下夹]、
2012-11-28

北方饮茶之源

提起灵岩寺,人们便会提到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宋代彩塑罗汉像,还有全国规模第二、年代最为久远的墓塔林……但鲜有人知道,灵岩寺还是我国北方饮茶之源。因为有灵岩寺,因为有禅而有了茶。北方饮茶之源是哪?北方饮茶始自灵岩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济南人喝茶不种茶。因此,常饮茶的人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什么时候咱们济南也有自己的茶啊?&rd
2012-11-27

欧阳修与差茶之缘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欧阳修仕宦四十年,上下往返,窜斥流离。晚年他作诗自述,欲借咏茶感叹世路之崎岖,却也透露了他仍不失早年革新政治之志。当然,这里更直接的是述说了他一生饮茶的癖好,至老亦未有衰减。欧阳修爱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茶事诗文,除了多首咏茶诗作外,还为蔡襄《
2012-11-26

咏茶诗三首赏析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化史上瑰宝,而我国又是茶的发源地,而且历史也非常的悠久,因此有人说我国既是“茶的祖国”,又是“诗的国家”。在当时的文人雅士之中饮茶时一种风尚,因此关于茶的诗词自然是少不了的。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三首有关茶的诗词吧。《咏茶十二韵》(唐·齐已·五言排律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
2012-11-26

茶道源于中国及在中国的发展

饮茶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朝时就率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目前饮茶的习惯已风靡全球,东西方各族裔对茶文化都不再
2012-11-26

武则天真的“茶喻祸福”吗

传世的一幅唐代名画《唐后从行图》(张黄作)中﹐在雍容华贵的武则天被前呼后拥的出行场面里﹐画家“安排”了一个手捧茶托的侍女跟从在后。在宫廷里帝后的走动已离不开茶﹐需要有专人司掌茶具﹐饮茶在当时已成习俗由此可见一斑。武则天(624年-705年)﹐名曌﹐唐高宗李治皇后﹐天授元年(690年)代唐称帝﹐国号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否雅好饮茶﹐正史无有记载。但据明代屠隆《
2012-11-26

藏族的饮茶历史

藏族人对茶的至爱至嗜,大概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比得上。对于藏族来说,茶是“生命之源泉,天神所赐的甘露”,像空气、阳光、食粮一样,终生不能相离,饮茶如同吃饭一样重要,不分男女、老幼、僧俗、贵贱,“无人不饮,无时不饮”。由此而形成的藏族茶文化更是多姿多彩,绚丽璀灿,成为世界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大凡一种饮食习惯的形成,总依赖于所处客观环境提供的物质,而藏族地
2012-11-26

对紫砂壶情有独钟

在流火的酷暑里,烹上一壶醇香的热茶,赏玩一把把精美的紫砂壶,就仿如掬一把流光在手中,体味到一种独特的生活情趣……近日,“尹国枫紫砂壶艺展”在作家书店东山店开幕。江苏省紫砂名人,工艺美术师尹国枫携其50余件精品力作,亲临现场制作各式各样的紫砂壶,推广宣传紫砂壶文化及其制作艺术。记者在尹国枫老师的带领下,欣赏一把把精美的紫砂壶,走近宜兴紫砂文化,品味
2012-11-23

节庆时令茶

节庆时令茶[Festival celebrating and seasonal tea] 民俗茶饮。流行地区广泛。①民间节日茶饮,以热烈祥和,寻讨吉利为基调。如农历正月初一的“新年茶”,二月十二的“花朝茶”,四月的“清明茶”,五月的“端午茶”,八月的“中秋茶”等。由于地区不同,饮
2012-11-23

悠悠茶续绵绵情

范圣琦,原籍山东,着名萨克斯管演奏家,原中国煤矿文工团首席萨克斯,国家一级演奏员,国家一级指挥,“老树皮”乐队队长,金萨克斯风重奏团艺术指导,北京金萨克斯风四重奏团音乐总监,中国国家体操队艺术顾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客座教授。老树皮久经风雨、斑驳沧桑,逢太平盛世再现新绿。初识范圣琦是从“老树皮”乐队开始的。花白的头发束在脑后,独特的贝雷帽和时尚的眼镜,
2012-11-22

太俊林“茶路”上的点点滴滴

太俊林男,汉族,大学文化,1974年11月生,现任云南普洱市永年茶业有限公司、普洱茶厂董事长,深圳市永年太和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呼吸着彩云之南满溢茶香的空气长大,他的祖辈在茶路上留下过清晰的足印,他打小就把普洱茶当饮料喝,长大后又与普洱成为亲密的工作伙伴。别人说他和普洱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自己说他和普洱是命定的缘分。在我的印象中,用“XX总&rdquo
2012-11-22

韩国茶文化的渊源

韩国茶文化的起源:韩国自新罗善德女王时代(632-646)即自中国(唐朝)传入喝茶习俗,至新罗时期兴德王三年(828),遣唐使金大廉自中国带回茶种子,朝廷下诏种植于地理山,促成韩国本土茶叶发展及促进饮茶之风。高丽时期(936-1392),是韩国饮茶的全盛时期,贵族及僧侣的生活中,茶已不可或缺,民间饮茶风气亦相当普遍。当时全国有庆尚道6个茶区、全罗道28个茶区等共计35个茶产地。当时的名茶有孺茶、龙
2012-11-22

迤西回族茶习俗

我省西部大理地区为中心的玉洱银苍间,回族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世居民族,同其他世居兄弟民族和谐共融,在固守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引承接了周围兄弟民族的优秀养份,立足于自身的环境特点,创造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其中也包括其茶文化。回族禁酒,宴宾待客,以茶为敬,这是与其他周围少数民族以酒为敬最根本的区别,所以在宴请待客、节日礼仪、婚丧嫁娶中均是以茶为敬,这也是惟
2012-11-22

平常茶,非常道

台湾的畅销书作家中,林清玄对内地读者产生过深刻影响,很多人喜欢他清淡隽永的文思哲理,喜欢他在一段小小的可能很平常的故事中带给读者的感动和感悟。《平常茶非常道》一书收入了作者关于茶和禅的一些心得之作。翻开这本书,读者仿佛手捧一杯清茶,感觉时时有淡淡的茶香飘散出来。这是一本可以让人整个身心都安静下来的书??清雅的文字、浅显的表达、古典的意境、佛禅的睿智。在书中,林清玄除了向我们描述茶道,也介绍了不少好
2012-11-21

茶艺

茶艺[Tea artistry] 泡茶与饮茶技艺。中国茶艺常见的种类有文人杂艺、禅帅茶艺、富贵茶艺、工夫茶艺、平民茶艺、儿童茶艺、江湖茶艺等。各类茶艺因参与人员、情操观念和客观条件的差异,对茶叶要求、茶具选择、环境布置、茶点选用都各具特色。如文人茶艺,以文人雅士为主,追求“精俭清和”精神。禅师茶艺,以寺庙僧侣为主,特重“静省序净”的禅宗文化思想。富贵
2012-11-21

广东饮茶习俗:茶壶揭盖续水

茶壶揭盖续水[Opening the top of teapot] 广东饮茶习俗。在茶室饮茶时,若须续水,茶客只要把茶壶盖子揭开,搁在茶壶口边,茶室服务员即会添水。这一习俗始于清代,相传当时广州有八旗子弟游手好闲,仗势欺人。一次上茶馆喝完茶后将随带鸟笼中的鸟塞进茶壶,盖上壶盖,大声呼叫堂倌续水,堂倌不知底细,揭盖续水,一鸟冲出,八旗子弟乘机诬赖伙计放走珍鸟,高价索赔。店主无奈,只好高价赔款。从此,
2012-11-21

大埔茶文化习俗

大埔县茶文化也就是客家人文化,大埔盛产名茶,自然有饮茶习俗。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的物品。人们称茶为“茶米”,还有“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谚语。的确,古往今来,饮茶已进入大埔的婚丧喜庆等礼仪中,如婚礼中有一道“敬茶”的大礼,也是很讲究的;大埔人自
201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