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普洱茶的世俗进化(一)

喝茶是个非常生活化的概念,在我的家乡,“口渴了?吃茶!”是很具有代表性的,这里的茶和水是同义字。反过来说,也说明了茶水的第一功能是解渴,相对单纯的水而言,添加了茶叶的茶水更生津解渴,排汗消暑,同时茶叶中的成份还能使人精神振奋。普洱茶也是非常生活化的茶种,在西藏,青海,蒙古等地甚至还是真正的生活必需品,古代的游牧民族绝对会为得到茶叶而发动一场流血的战争的。不同于中原和江南的喝
2013-03-14

普洱茶的世俗进化(二)

喝茶本身应该是符合人体需求的,但是茶叶中的成份对人体还是有些负面作用的,尤其对于胃,常年大量饮用过浓的茶水,会导致胃胀气甚至疼痛。特别是绿茶,青茶等未发酵或半发酵的茶类尤其如此。藏蒙牧民饮用茶是添加到牛羊奶中去的,这样,普洱茶即使未经发酵也不会对人体产生不适影响。清廷皇室贵族饮用“贡普”则本身就是偶一为之,更兼都是细嫩芽尖,对人体也不会产生不适。而在清末民初的“
2013-03-14

普洱茶的世俗进化(三)

香港在近代一直是普洱茶的最大宗消费地之一,和东南亚华人一样,香港对普洱茶的消费是建立在趋利避害的基础之上的。香港茶商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了使普洱茶能以较快速度陈化,保存其消食化腻功效,又能减少对人体不利的一套所谓“做仓”“退仓”的办法。普洱茶在经过这个变革后,开始真正进入主流华人的生活。茶商追求尽可能快的资金周转,所以会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普洱完
2013-03-14

安溪茶商曾垄断东南亚市场

泉州跟“海上茶叶之路”有什么渊源呢?昨日,记者采访了泉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泉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融融,他讲述了泉茶旧事。宋元时期以进贡为主他说,福建产茶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诸泉州南安县丰州古镇莲花峰石上的摩崖古刻《莲花茶襟·太元丙子》,其中太元丙子即公元376年,说明莲花峰茶早在晋代就已产生了。宋元时代,泉州港以“刺桐港”之称闻名于世。泉
2013-03-14

安溪铁观音新茶、陈茶和陈年老茶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首,安溪铁观音备受欢迎。目前,市场上的铁观音按制作和保存年限划分,可以分为新茶、陈茶和陈年老茶。通常当年采制的茶叶称新茶,保存第二年至十年以内的茶叶称陈茶,保存十年以上的茶叶方称陈年老茶。那么,安溪铁观音的新茶、陈茶和陈年老茶该如何辨别呢?有什么技巧呢?首先,从外在方面来看,可通过两个途径来判断:一是感其重。新茶卷曲、壮结、沉重,含水量一般在4\%以下,且因长年的贮藏,茶末增多,
2013-03-14

普洱茶的世俗进化(四)

香港的茶庄也会对外发售当年新出的普洱茶,有些茶瘾大的人也会购买回自家储藏,这些自己储藏的茶客不会刻意对茶饼进行加湿,往往都装在箱子里任其自然发酵,保存得好的,便是最早的“自然仓”出来的茶了。但是,这些行为都是无意识的,并没有一种刻意的人为,所以也就不会引起过多的关注。  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台湾茶商也在香港引进了所谓“港仓”的普洱茶,出于商人的本能,
2013-03-14

“羽化成仙”铁观音

春日融融,采茶姑娘又背起了竹篓,走向那弥漫着绿油油情思的茶山。不说品茶、饮茶、醉茶。一想起这般模样幽雅的茶树,一想起那么儒雅脱俗的“铁观音”,就仿佛有茶香阵阵,在简陋的书房里氤氲弥漫;有青绿色的液体,在甜美的梦中,缓缓流淌……尤其在阳光鲜嫩的季节,茶叶异常娇嫩,暖风轻轻送,枝叶舞姿翩翩,如农家少女的纯情,千株万株地,亭亭玉立。阳光下,一只又一只笋
2013-03-14

普洱茶的世俗进化(五)

普洱茶从未发酵的晒青毛茶演变成后发酵的现代普洱茶,是因为人的需要,是因为消费它的人的改变而导致的。事实上,就是游牧民族对普洱茶也并非定义在新茶上,由于居无定所和天气;战争等原因,跟来自中原的商队贸易也不是可以随时发生的。恶劣的情况下,三五年无法和商队进行大宗物资交易是经常的事,茶叶也会因此而无法得到补充。由于这个原因,对茶叶进行储备也是每个部落所必需的,只是,作为一种食物添加剂,牧民对茶叶的要求并
2013-03-14

里千家茶道的历史

千利休居士曾经说过“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就是茶道的根本。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当我们进入茶室之中品尝一碗茶时,无论是客是主,“请先”,“请慢用”以及种种的言词,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蕴含的“和”之意。在现代人的价值观中,总是认为茶道是十分繁琐以及复杂的事情,很都人认为“就算是在自己家
2013-03-14

看普洱茶在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发展

从明朝开始,普洱作为云南边疆的特产直接是对传统的西藏,俄罗斯,蒙古等地区销售,到了明末,后金兴起,营养好,能耐存放的普洱茶成为清人能繁荣发展的重要食品;当清代明入中原后,清人不忘记普洱茶的功劳,普洱一跃成为名贵贡茶,到雍正年间(很巧合,1725年前后,雍正朝代也是福建铁观音诞生的年代),政府重视茶叶的税收,并先后在攸乐、易武地区组织了官方管理的督办、采造。高档普洱青茶成为宫廷享用的贵重茶品以及馈赠
2013-03-14

潮州功夫茶:承载中国茶道活化石

潮州功夫茶历史始自宋代。有宋张夔的《和徐璋送举人韵》诗句:“燕阑欢伯呼酪奴鸾旌凤吹光寒儒。”(见潮州三阳图志辑稿,卷之四。酪奴是茶的别称)为证。清代中期,潮州人饮功夫茶已蔚然成风。清愈蛟《潮嘉风月记·工夫茶》一书有记述。此时潮州功夫茶已由潮州地区流传至东南亚各地。潮州功夫茶冲泡程式主要有茶具讲示,茶师净手,泥炉生火,砂铫掏水,榄碳煮水,开水热罐,再温茶盅,茗倾
2013-03-14

茶德有三说

笔者查考“茶德”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刘贞亮的《茶十德》,首次概括了饮茶对身心、精神的多种功效。笔者在撰写一篇有关茶道的论文时,比较茶道与茶德关系,梳理出“茶德”至少有三层含义。一说:茶是有德之物陆羽在《茶经》中将茶称之为“南方嘉木”。世界上珍稀名木不计其数,但据笔者了解,被称为嘉木的树木仅有两种,另一种是柑橘。屈原在《橘颂》中称橘
2013-03-14

中国茶艺的历史演变过程

茶文化是人类在生产食用茶叶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人类食用茶叶的方式大体上经过吃、喝、饮和品四个阶段。“吃”是指将茶叶作为食物来生吃或熟食的,“喝”是指将茶叶作为药物熬汤来喝的,“饮”是指将茶叶煮成茶汤作为饮料来饮的,“品”是指将茶叶进行冲泡作为欣赏对象来品尝的(饮是为了解渴,可以大口饮下。品是品尝,需
2013-03-14

工夫茶的历史溯源

从明代中期以后,士人品茶讲究理趣,追求品饮过程中的精神、文化享受,茶具因此而日趋小巧精致。对此,冯可宾在《芥茶笺》中有一段独到的议论:或问壶毕竟宜大宜小?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自酌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亦强调: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凸)不宜砥(平),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
2013-03-14

世界各国饮茶之道

日本人饮茶以“茶道”出名,讲究一点的人家都设有茶室。主人迎客入茶室,要跪坐在茶室门口,让客人一个个进去,客人经过门口时,要在门旁洗手,然后脱鞋入茶,主人则最后才进入茶室,和客人鞠躬行礼。主人开始煮茶时客人要退出茶室,到后面花园或石子路走走,让主人自由、从容地准备茶具、煮茶、泡茶。主人泡好茶以后,再让客人再回茶室,然后开始一起饮茶,饮完茶以后,主人还要跪坐在门外,向客人祝福道
2013-03-14

禅道与茶道有什么联系

一休宗纯禅师教导日本茶道初祖村田珠光:“茶应合乎佛法妙道。将禅意移入点茶,为众生而自观心法,如是行茶道。”(宗旦《茶禅同一味》)至珠光了悟后提出“佛法在茶汤中”,从而确立“茶禅一味”为日本茶道宗旨,即茶为禅的形式,禅为茶的内涵。之后再经绍鸥、千利休发展完善而大成。时至今日,日本茶道的表现形式已经发展得极端严格规范,但其每个定式
2013-03-14

茶和婚姻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哪些喜欢和茶的人都知道,不同的茶叶都有其不同的味道,同时不同的茶都是分别适合不同的季节,甚至就连茶我们也都能喝出不同的心境。也不知道哪种茶是好的,哪种茶不好,我们也只好说,不同的茶,都有着不同的好吧!说到茶,我们就联想到了婚姻,而婚姻就如同茶那样,浓淡都相宜。有的夫妻感情烈如火,有的夫妻则淡如水。烈如火固然热,但也有不慎烧伤彼此的时候;淡如水固然有些冷,但也有彼此润泽温暖的时候。所以,不好说是
2013-03-14

关于拉萨甜茶的历史

在西藏高原的茶文化中,还有奶茶。奶茶有两种,一种是茶水烧开后直接加牛奶放盐(或者不放);另有一种在拉萨等城镇最为盛行,因为要加糖,所以人们称之为甜茶。这种茶必须用红茶熬汁,再加入牛奶、白糖,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据说甜茶传入西藏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拉萨人最早品尝甜茶应该是在穿梭于西藏、尼泊尔、印度的伊斯兰商人那里。之后,这种饮品很快得到了拉萨贵族们的喜欢,有的上层家庭甚至专门从尼泊尔、
2013-03-14

安溪铁观音,茶香续文脉

安溪铁观音名闻天下,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优异的品质,更在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铁观音茶文化博大精深,与中国的茶文化一脉相承,有几百年茶史的丰厚积淀。细细品味铁观音,不止是一种味觉的享受,也是一种文化的享受。安溪茶受康熙赞赏安溪铁观音被世人厚爱,与清朝名臣李光地有关。1682年,李光地送母还乡,建“榕村书屋”。讲学期间,总督姚启圣常以地方政事咨询李光地,李光地备陈利弊,
2013-03-14

安溪铁观音采制秘笈

安溪产茶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茶树资源、众多的茶树品种、精湛的制茶经验和独特的制茶技艺。在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安溪茶文化已成为我国茶叶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在安溪众多已出产的名茶中,以安溪铁观音最为享誉中外。那么,安溪铁观音是怎么制成的呢?据当地茶农所说,铁观音的制作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采青→晒青→做青(包括摇青、摊青)→炒青→揉捻、烘焙→簸拣、包装
201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