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茶联

茶联,乃是我国楹联宝库中的一枝夺目鲜花。相传最早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自唐至宋,饮茶兴盛,又受文人墨客所推崇,因此,茶联的出现,至迟应在宋代。但目前有记载的,而且数量又比较多的,乃是在清代,尤以郑燮为最。 清代的郑燮能诗、善画,又懂茶趣,善品茗,他在一生中曾写过许多茶联,如下: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 雷言
2011-09-02

冰茶:一种源于美国的饮品

Diane Rosen 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公元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士博览会的期间;当时天气闷热,在会场中的茶摊的生意冷淡,因为他实在无法怂恿任何一个人在炎热的夏天里还要喝着热腾腾的茶。就在他的生意上无法有效突破,频频遭到客人的拒绝,再加上潮湿所带来的热黏黏的不舒服之时;他于是忍不任的向他隔壁的冰淇淋摊贩,要了一些冰块,加到他所卖的茶里面;瞧,这就是世纪之创举!一个新的饮茶传统,就此展开了。于
2011-09-01

西藏特色小吃--酥油茶

在西藏,在每个藏胞家庭,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酥油。酥油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以前,牧民提炼酥油的方法比较特殊.先将奶计加热,然后倒入一种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高4尺、直径l尺左右),用力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黄色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灌进皮口袋,冷却了便成酥油。现在,许多地方逐渐使用奶油分离机提炼酥油。
2011-09-01

红茶夏日的防晒饮料

红茶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品性温和,味道醇厚,除含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外,还富含微量元素钾,当冲泡后,70%的钾可溶于茶水内。钾有增强心脏血液循环的作用,并能减少钙在体内的消耗。因红茶中所含的锰是骨结构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因而常喝红茶对骨骼强健也有益处。 除此之外,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喝红茶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们患皮肤癌的机会。科研人员用白鼠做试验证明:当暴露在过量的紫外线当中时,喝过红茶的老鼠患癌症或受
2011-09-01

茶诗

我国既是“茶的祖国”,又是“诗的国家”,因此茶很早就渗透进诗词之中,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到现在,历时一千七百年,为数众多的诗人,文学家已创作了不少优美的茶叶诗词。 我国狭义的茶叶诗词是指“咏茶”诗词,既诗的主题是茶,这种茶叶诗词数量略少;广义的茶叶诗词不仅包括咏茶诗词,而且也包括“有茶”诗词,即诗词的主题不是茶,但是诗词中提到了茶,这种诗词数量就很多了。我国的广义茶叶诗词,据估计:唐代约有500首,宋
2011-09-01

中国茶文化点滴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一公元前221年)的著作。我国茶圣一-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时代茶
2011-09-01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
2011-09-01

生活提示

没有喝完或存放较长时间的茶水,由于暴露在空气中,茶叶中的茶多酚与茶锈中的金属物质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便会生成茶垢,并附在茶具内壁,而且越积越厚。有人曾对茶垢进行了抽样化验,发现茶垢中还含有某些致癌物,如亚硝酸盐等,它们对人体健康显然有威胁。茶垢随着饮茶者的“勤喝茶”不断进入其消化系统,极易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酸和维生素等结合成多种有害物质,不仅会阻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的
2011-08-31

茶为百病之药

茶除了以上的功效外,还有一样现今社会特别重视的功效,就是预防受辐射的侵袭。一九四五年,日本广岛、长崎受到原子弹袭击後,日本受辐射後遗症影响非常之大,产生很多怪异的疾病。在惨痛的教训後,日本科学家从一大堆统计数字中,发觉一些生活於产茶区而有饮茶习惯的人受到辐射性感染的影响远远少於没有饮茶习惯的人。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後,发觉辐射中对人体破坏最多的是一种名为「锶90」的元素,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侵入人体的脊
2011-08-31

茶文化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中国是茶
2011-08-31

是谁推动了“茶经济”的发展?

一般人们都认为“金钱与物资的交换”是一种“经济”活动。当然,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信息”与“人”的流动怎么样呢?它也是一种“经济”活动吗?还是只能算是一种单纯的“物资”的流动呢?其实,它也是一种“经济”活动的形式。所谓的“经济”活动,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以“物物交换”的方式为主的。本来是“物物交换”的场所,渐渐地人多了起来以后就形成了市场。不久那热闹的场所就不只是“物物交换”的场所了,人们还可在那
2011-08-31

不讲WABI,寂(SABI),就无以论茶

有句话叫作“不立文字,经外别传”。这是一句和茶道有着紧密联系的禅语,简单地说就是佛心无以言表,唯有以心传心的意思。从茶道中逐渐发展而来的“WABI·寂(SABI)”也是如此,不是用语言所能说明的。“WABI”原本是一个表达担忧·受难·扫兴·失意等心理状态的词,从时代上来看,在《万叶集》和稍晚的《古今和歌集》之前的年代,“WABI”一直用于表达这种负面的含义。然而,在安贫乐穷的隐者的生活中,一种极其
2011-08-31

是“cha”,还是“Te”

茶叶诞生于中国。而今日世界各地都在饮用的茶叶是通过怎样的图径传播的呢?想了解“茶叶之路”一般人们是通过查阅各国的文献,按年代和区域,绘制出一幅茶叶传播之图,来解明它的传播之径的。茶叶的发祥地位于中国的云南省,但茶叶之路却是通过广东和福建这两个城市传播于世界的。当时,广东一带的人把茶念为“CHA”;而福建一带的人又把茶念为“TE”。广东的“CHA”经陆地传到东欧;而福建的“TE”是经海路传到西欧的。
2011-08-30

日本茶与文学

在本篇中我们想看看文学作品的茶。民俗学家折口信夫(※1)喜欢喝茶。所以,他周围总放有很多种类的茶叶。有玉露茶、乌龙茶、冲绳的花茶、还有自己配合的茶等。他对喝茶也是很讲究的。他根据心情、气氛选择不同的茶叶。折口先生家茶叶的种类,决不会雅于一个专业的茶叶店。折口先生家在东京的大森。他家的二楼开了一个私塾。有时,他为私塾生讲解《古事记》等,课后,他还亲自沏茶招待学生。他爱茶、爱诗也爱日本文学,他不愧为日
2011-08-30

日本茶史

茶叶的故乡位于与中国云南省边境相邻的越南、泰国、佬挝、缅甸等国家的边境,那一带至今仍有几棵千年茶树。其中树龄最长的有1700年,乃是茶树之王。以后,那一带的茶树就通过茶叶之路从东方传遍了世界。伦敦茶叶博物馆陈列室内。说起红茶人们就会联想到英国。所以,很多人误认为英国是红茶的原产国。其实,在17世纪初期,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把大量的茶叶从中国、日本运入欧洲之后,英国人才开始喝红茶的。 最初人们喝的是绿
2011-08-30

茶--改变身体的十四项功效

茶功如神,早已为人们所知。唐代诗人卢全是这样形容茶叶功效的:"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生平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清风生。"宋代吴淑《茶赋》说:"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茹之利,其功若神。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茶苦而寒,阴中之阳,沉也降也,最能降火。"乌龙茶是我国特种名茶,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乌龙茶除了
2011-08-30

饮茶应随季节变

茶是世界四大饮料之一,是我国一大特产。饮茶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但你可知道,饮茶与季节有什么关系吗? 中医认为,茶叶因种类不同,其性能和功效也各异,对人体的保健也有不同的作用,所以一年四季饮茶应根据茶叶的性能和功效,随季节的变化而选择不同品种的茶叶。 春季:天气乍暖还寒,以饮用香气浓郁的花茶为好,有利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的生发。 夏季:气候炎热,适宜饮用绿茶。因绿茶性苦寒,可消暑解热
2011-08-30

常饮绿茶能健身

饮绿茶有益健康早已被认知,但缺乏现场干预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上海医科大学一个课题组于日前宣布:他们通过现场干预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绿茶对心血管病、肝病和肿瘤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科研人员从1994年以来对苏州市1299例老年男性进行饮茶现状调查和抽血化验,作流行病学分析,证实饮用绿茶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最高饮茶组对血清甘油三酯的降低也有显著作用,从而揭示绿茶可以缓解和预防心血管病及动
2011-08-30

有茶谚自民间来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对某事物性质和规律的认识与概括,是人们直接经验的积累。茶谚的大量出现大约要在《茶经》行世之后,因为从此以后茶道盛行,茶会兴起,茶进入一个文化的境界,于是茶的各种文学艺术样式随之滋生,包括谚语在内也陆续受人注意了。 山间竹里人家,清香嫩蕊黄芽。 客到茶烟起。 茶七饭八酒加倍。 三茶六饭。 宁可一日不食, 不可一日无茶。 橙子芝麻茶, 吃了讲天话。 白天皮包水,晚上
2011-08-29

试院煎茶一(宋苏轼)

试院煎茶宋 苏轼 蟹眼已过鱼眼生, 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 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 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 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 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挂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201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