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西南民族吃茶习俗

抓一把茶叶,开水冲泡后饮汁弃渣,这是现代人最常见的饮茶方式。但是,我国茶文化专家对西南地区各民族“吃茶”习俗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大规模调查后发现,在茶叶原产地及其周边的若干个省的山区,苗、侗、瑶、傣、仡佬、土家等族人民至今仍保存着客来请“吃茶”的习俗。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利用茶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从生晒药用、熟食当菜、
2013-02-20

鄂南茶俗:一女不吃两家茶

鄂南婚茶在定婚茶、启节茶、成婚茶、抬茶闹茶、撒帐茶、结伙茶会之外还有新娘的沿家敬茶。一般是在婚期的第一个春节的初一早晨,新娘穿裙戴花手捧茶盘沿各家拜年敬茶,新郎提壶添茶,有的地方是小姑子提壶。这目的也是“和”之意,借敬茶而进村中各家之门,联络亲情,以便日后行走方便。这种“认门茶”在有些地方是于婚后第二天早上进行,蒲圻则多在除夕之夜进行。阳新富水出江口
2013-02-20

茶在台湾的民俗

据一位台湾对茶艺颇有研究的专门介绍,茶在台湾的用途至少有下列5项:1、定亲礼。相亲相爱、琴瑟和鸣、白头到老、幸福美满也许是每一对新婚夫妇及其亲朋好友的美好心愿.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茶也是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它象征至性不移,象征着忠贞 和专一。这与我国古代人对茶树的习性看法有关,在古代人有局限性的认识中,认为茶只能从种子萌芽,然后成长成为一棵茶树。它不能移植,否则就会干枯而死,因而它代表着坚贞不移。在
2013-02-20

苗族的土家油茶

其制作方法是用早春嫩茶为主料,与茶油、花椒、阴米、腊肉等混煮成茶汤与干果类食品配食。食用时清香爽口,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提神解乏,实为饮食文化中又一极富民族特色的风味佳肴。相传北宋时期,金兵入侵,宋高宗下旨老司城调酉州士兵三千北上抗金,时北方天寒地冻,温疫盛行,南方士兵极不适应,唯酉士兵屡出奇兵,屡战屡胜。三军韩元帅究其因,方知土家士兵为防寒冻,每日早餐时都用所带茶叶与北方牛肉、豆干、麦面混煮成羹
2013-02-20

安福农村的“表嫂茶”

饮酒者多男人,且上瘾的不少。女人喝茶者多,但无茶瘾。而在江西省安福县农村,女人喝茶则是一道如男人喝酒一样的“风景”,一种“仪式”。那就是“表嫂茶”。去年初春,我出差去安福,来到泸水(河)边的一个村庄。这天,天气很好,暖和的春光照着这里的田地和农家小院。在一个不大的土墙黑瓦的农家院子里,我看到一大帮中老年妇女,坐满了厅堂灶屋和院
2013-02-20

土耳其——特别的茶艺 特别的茶俗

如今,世界各地的人们已经把饮茶的精神内容贯穿于日常交际中,但是因为所处地域不同,所崇尚的饮茶方式不同,因而演绎出不同的茶俗。在土耳其,茶是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早晨起床,未曾刷牙用餐,先得喝杯茶。无论是大中城市或是小城镇,到处都有茶馆,点心店、小吃店也兼卖茶。别有情趣的是,凡在城市工作的人只需吹一吹口哨,附近茶馆的服务员随即手托一个精致的茶盘,上放一杯热茶给你送上。所以在城市不但茶馆众多,而且到处
2013-02-19

马里人待客 讲究“三杯茶”

马里人爱喝茶,在马里首都巴马科街头,常常能看到正在喝茶的人。与中国人泡茶不同,马里人煮茶:一个小火炉,一个或两个煮茶壶,几只小玻璃杯,煮好的茶加上小半杯白砂糖或加点薄荷,自斟自饮或与朋友共享,十分惬意。记者赴马里采访时看到,晚上不少在医院陪护的人在空地上铺好毯子,煮茶,喝茶,聊天,茶凉了,和衣而睡,第二天醒来再煮、再喝。马里人穷,但穷得善良,穷得豁达,一辆车把另一辆车的反光镜蹭掉了,下来握个手就没
2013-02-19

游牧民族离不开中原茶叶

由于饮食结构的问题,北方少数民族对于茶叶的依赖性远远高于中原民族。茶叶成为中原王朝用来化解或控制北方游牧民族的武器。公元1575年,明万历三年。刚刚登基不久的大明万历皇帝还是个13岁的孩子,朝廷的政务由首辅大臣张居正主持。这一年明朝终于结束了一场历时三年的清河堡战争,这是一场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攻击中原边境军事要塞的战争。进攻方是蒙古汗图们札萨克图率领的蒙古各部,以及女真族的建州部。打了三年,战争没
2013-02-19

杭州西湖边的“一元早茶”生活

茶叶、茶杯自带,一元钱,开水免费,几个茶友坐在西湖边聊天、打牌。不少老杭州人就在这样的“一元早茶”中开始一天的生活。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杭州在西湖景区十几个场所推出“一元茶”,“一元茶”逐渐成为杭州茶文化、茶民俗的组成部分。由于成本上升等问题,西湖边不少“一元茶室”2007年差点集体关张。在媒体的呼吁和
2013-02-19

基诺族喜爱的“拉拨批皮”

居住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的基诺族,有8000多人(基诺族共有1.2万人), 他们自古至今仍保留着用鲜嫩茶叶制作的凉拌茶当菜食用,是极为罕见的吃茶法。将刚采收来的鲜嫩茶叶揉软搓细,放在大碗中加上清泉水,随即投入黄果叶、酸笋、酸蚂蚁、白生、大蒜、辣椒、盐巴等配料拌匀,便成为基诺族喜爱的“拉拨批皮”,即凉拌茶。
2013-02-19

白族同胞所喜爱的三道茶冲泡

三道茶是云南大理白族同胞所喜爱的泡茶方法,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最早的三道茶,第1道是甜茶,客人来时先献上1碗甜茶,表示欢迎,甜茶是用烤茶加糖冲泡而成。第2道是苦茶,用云南沱茶冲泡而成。宾主边喝苦茶边交谈,以增进友谊。第3道为米花茶,在茶水中加入核桃仁、蜂蜜、生姜丝和米花,为宾主互祝平安吉祥的茶。现在的三道茶,则经过整理和加工,第1道为苦茶,第2道为甜茶,第3道为回味茶,这3道茶寓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2013-02-19

“茶有十德” 敬茶时只沏八分满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ld
2013-02-19

纳西族的盐巴茶

盐巴茶是生活在滇西北丽扛一带的纳西族、普米族、僳族、苗族、怒族等少数民族同胞常喝的茶。他们之中流传着这样的饮茶谚言:“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盐巴茶的制法是先将特制的容量约200—400毫升的小瓦罐洗净放在火塘上烤烫,然后抓5克左右青毛茶放入罐内烤香,再把开水冲人瓦罐,瓦罐内的水马上便沸腾起来井泛起泡沫,
2013-02-19

宁都客家擂茶:“擂”出幸福味

在宁都赖村采访的中央新闻单位编辑记者,每到一户农家,村民都会端上一碗香甜的擂茶招待贵客。“说是茶,怎么还要加香油?”“里面有茶叶吗?”大家对宁都客家擂茶充满了好奇。“其实制作工艺很简单,有兴趣的话大家都来体验一下。”村民宋七秀的提议立刻得到编辑记者的响应。不一会,村民们抱着一根长长的木棍,一个大大的镭钵,一把老茶和着花生、芝麻
2013-02-19

民间的茶礼仪

民间有不少麻烦事,如遗产继承,债务纠纷,婚姻失和,权益侵占,人格伤辱等等。常常为这些事发生争吵,又都怕打官司。为了息事宁人,又为了讨个公道,双方约定在茶馆吃讲茶。双方当事人、亲友、调解人都到场,通过充分说理,调解人不断劝导,理亏者赔礼道歉,财物损害者赔偿。有进有退,各归和好。吃讲茶是在公开场合调解事情,当地习俗允许别人旁听,并且允许旁观者讲话。如遇有一方自恃势大,态度横蛮,威胁要挟,条件苛刻,则自
2013-02-18

藏族的茶文化历史

藏族茶文化的历史渊源:我国藏族所居地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历史上素不产茶。⑴所需之茶主要通过毗邻之地供给。藏语三大方言对许多东西的称呼发音不同,但对茶则一律呼为“槚”。《茶经》:“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舛也;啜苦咽甘,茶也”。可见藏语是借用了汉语对茶的古称。茶正式传入西藏
2013-02-18

巴尔扎克神吹中国茶

法国的皇室贵族及有闲阶层,把茶作为“万能药”和“长生妙丹”;誉茶与圣酒、仙药相比美的“神草”。着名作家巴尔扎克嗜爱武夷茶,曾神吹武夷茶。逢年过节或遇上喜庆日子,常在家中举行茶会招待亲朋,席间他必然大吹一番“茶经”,神吹中国红茶。一次,巴尔扎克用武夷茶招待客人时,他虔诚地捧出一只精巧雅致的脱胎漆木匣,小心
2013-02-18

特色安溪茶俗

安溪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产茶历史的古老茶乡,通过长期的生活积累,演变发展,口传心授,世代相袭,自然积淀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茶俗。茶,渗透到安溪茶乡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衣食住行、婚丧喜庆、迎来送往的礼俗和日常的交际之中。迎宾送客以茶相待,是安溪世代相承的传统礼俗。“安溪人真好客,入门就泡茶”,说的是只要你到安溪来作客,主人必定会拿出珍藏的上好茶叶,点起炉火,烹起茶来,品饮一
2013-02-18

茉莉花茶的泡饮方法

花茶是融花香,茶味于一体的茶类。花茶的品饮一般是重于香气而忽略外形,但高档以上级别的花茶其形状也还是有很高的欣赏价值的。所以品饮高档名优花茶,通常选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正常茶叶用量与水的比例为1:50(当然这也要根据各人对浓淡的要求不同而不一样)宜用85度左右的沸水冲泡。时间3--5分钟。冲泡的次数视窨花次数而定,一般来说,窨次越多,可冲泡的次数也越多,但一般一杯茶不要超过5次。如冲泡的是茉莉银针
2013-02-18

云南凤庆独特的传统茶俗

“四季如春”每当有人提到这就会想起云南昆明,这里居住的少数名族非常的多。他们生活都是分区域化,因为这些名族的生活习俗不一样,无法居住在一起。百抖茶是云南凤庆独特的传统茶俗,也是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群众一种颇具当地特色的饮茶方式。当地的彝族、傣族老年人,特别喜饮瓦罐烤茶。烤茶时,先把小瓦罐放于火上烤热,再放入茶叶,然后边烘烤边轻轻抖动,直至茶叶颜色变黄,发出焦香气味时,再
201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