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孙中山倡导饮茶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是力主倡导饮茶的。他在《建国方略》、《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等重要论著中明确论述茶对国民心理建设的功能。 他说:中国不独食品发明之多,烹调方法之美为各国所望尘不及,而中国之饮食习尚暗合于科学卫生,尤为各国一般人所望尘不及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寿。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
2010-02-05

李渔与茶

李渔(1611—1680年),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谪凡。 李渔祖籍在浙江兰溪下李村, 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 李渔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和小说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对茶事有多方面的表现。 《明珠记·煎茶》的剧情中,三十多名宫女去皇陵祭扫,途经长乐驿。这个驿站的驿官叫王仙客,听说他的未 婚妻亦在其中,便侨装打扮,化妆成煎茶女子,打探消息。王仙客坐拥茶炉煎茶,待机而行,
2010-02-05

蔡襄与茶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先后任大理寺评事、福建路转运使、三司使等职,并曾以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端明殿学士出任开封、泉州、杭州知府。故人称蔡端明,卒后谥忠惠。蔡襄是宋代茶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宋代最著名的为龙凤茶,有始于丁谓,成于蔡襄之说。开始时,一斤八饼,后来,庆历年间,蔡襄任福建转运使时,开始改造成小团,一斤有二十饼,名曰上品龙茶。其珍贵程度,欧阳修已有生动
2010-02-05

巴尔扎克神侃中国茶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嗜爱中国红茶。一次,巴尔扎克在招待朋友时,态度虔诚地端出一只雅致的堪察加木匣,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只绣着汉字的黄绫布包。他一层一层慢慢地打开布包,拿出一小杯呈金黄色的优质红茶来。他神秘地介绍说,此茶是中国某地的特产极品,一年仅产数斤,专供大清皇帝独享,采摘必须在日出前,由一群妙龄少女精心采制加工而成,并一路歌舞送到皇帝御前。大清皇帝舍不得独享,馈赠数两给俄国沙皇,路上为防止劫掠,必
2010-02-05

尼克松与龙井茶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周恩来总理在杭州“楼外楼”宴请,席面有一道别致的菜名“龙井虾仁”,一但见盘中虾球白里透红,如珍珠般晶莹;龙井茶碧绿鲜润,散落其间。这那是一道菜,简直是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尼克松大饱口福,,饭后又一杯龙井茶入肚,清香沁人心脾,简直妙不可言!不由翘指称赞:“西湖龙井,名不虚传!”杭州人民将一包西湖龙井茶送给美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尼克松总统。尼克松回国后将龙井茶分赠亲友。
2010-02-05

茶人周振欣

周振欣,1955年生,上海南汇人,高中学历,上海市茶叶学会会员。他刻苦自学《药剂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书籍和有关医学杂志,先后研制并生产人用注射剂、片剂30余种。1977年被评为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后调祝桥街道居委会,又广览《制茶技术理论》、《中国茶经》、《茶药学》等书籍,还自费订阅许多茶叶方面的杂志,先后写成科技论文90余篇,发表论文数十篇。《未来的茶叶香烟设想》
2010-02-05

李清照饮茶助学

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在《金人录后序》中,记有她与丈夫赵明诚回青州(今山东益都县)故第闲居时的一件生活趣事: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 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李清照、赵明诚夫妇在饭后间隙,一
2010-02-05

蔡襄与“上品龙茶”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先后任大理寺评事、福建路转运使、三司使等职,并曾以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端明殿学士出任开封、泉州、杭州知府。故人称蔡端明,卒后谥忠惠。蔡襄是宋代茶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 宋代最著名的为龙凤茶,有始于丁谓,成于蔡襄之说。开始时,一斤八饼,后来,庆历年间,蔡襄任福建转运使时,开始改造成小团,一斤有二十饼,名曰上品龙茶。其珍贵程度,欧阳修已有生
2010-02-05

梁实秋饮茶有秘传

梁实秋(1902年-1987年)﹐原名治华﹐笔名秋郎﹐原籍浙江杭县(今余杭)﹐现代作家﹑理论批评家和翻译家﹐新月社的主要成员。梁实秋自称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但其实于品茶特讲究。他在其小品文《喝茶》中说﹐平素喝茶不是香片就是龙井﹐在北平时经常自己去买茶﹐在柜台前面一站﹐徒弟搬来凳子让坐﹐看伙计秤茶叶﹐分成若干小包﹐包得见棱见角﹐那份手艺只有药铺伙计可以媲美
2010-02-05

陆羽生平

陆羽有着一个离奇、神秘而又不幸的童年。据文献记载,一个秋末冬初的日暮之时,大约三岁的陆羽被竟陵龙盖寺的住持智积禅师发现在一座小石桥下,并带回寺中抚养。为什么陆羽在襁褓之中被养育到3岁之大而遗弃?这是陆羽身世的千古之谜,也许永无披露之日了。智积禅师收养了这个弃儿之后,为他削发,收为弟子,期望他以后能继承衣钵。但是寺院之内的永无变化的庄严的塑像,僧人们的冷冰冰的面孔,单调的清一色的僧衣,永远的清茶淡饭
2010-02-05

徐夤对武夷茶的评价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晚唐进士,是第一位以诗文形式歌 颂武夷茶的人。他的诗也是咏武夷茶最早的一首诗,唐光启年间(858 -887年),徐夤在《谢尚书惠腊面茶》诗中写道:武夷春暖月初圆,采 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腊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木,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他的这首诗不仅高度评价了武夷茶,而且说明了当时武夷山所产 的“香腊片”(茶名)已是唐代上层社会的高
2010-02-05

别茶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祖籍为太原(今属山西),后来迁居陕西境内 (今陕西渭南东北)。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对自己的爱茶、烹茶技艺十分自信,他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中吟到: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这在他所作的其他诗作中也可得到印证。诗中还多处提到茶与酒、琴的关系。如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鼻香茶熟后,腰暖
2010-02-05

陈彬藩:谱写国际茶文化新篇章

茶在中国是“举国之饮”。品茶是一种享受、一种熏陶;将中国茶推向世 界,则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在这个领域,陈彬藩是一位成功的实践 者。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茶圣陆羽就有《茶经》传 下。正是为了弘扬中国的茶文化,促使其走向世界,1998年一群来自世界各 地的中国茶叶专家在纽约聚首,成立了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在这次 会议上,因十多部茶业专著和在日本推销乌龙茶的成功经历而在茶业
2010-02-05

袁 枚

袁枚(1716~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进士,入翰林散馆,因满文考试成绩不佳,出为县令。33岁辞官,卜居南京小仓山,修筑随园,过了50多年的清狂自在的享乐生活。他也有一段精采的描叙: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水求中泠惠泉,人家中何能置驿而办。然天泉水、雪水力能藏之,水新则味辣,陈则味甘。尝尽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
2010-02-05

晏子以茶为廉

晏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宇平仲﹐后人称之为晏子﹐曾在齐灵公(前581年至前554年)﹑齐庄公(前553年至前548年)时为官﹐在齐景公时(前547年至前490年)任国相。晏婴在植物研究上看来是颇下了点工夫的﹐譬如“桔过淮南是为枳”的故事和“两桃杀三士”的故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前者以桔枳之事回击了楚王对齐人的讥讽﹐取得了外交上的成功﹐后者则仅仅以两枚桃子就为齐王除掉了三个飞扬跋扈的武士﹐取得了
2010-02-05

在香港与“普洱茶王”会见座谈

当我们一行乘收音机从台湾到达香港后,立即受到我的茶友——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香港荣源茶行贸易公司董事长、香港“普洱茶王”王曼源先生的热情接待。我们地区茶协一行七人,应邀到香港柴湾万峰工业大厦14号楼王先生办公室里座谈、品普洱茶,后到大酒楼设晚宴款待我们。 王曼源先生不仅是一位茶叶实业家,而且是一位普洱茶专家、茶文化专家、国际茶界知名人士,他资本巨大,实力雄厚,在香港经营普洱茶国际出口业务,并参
2010-02-05

乐饮四季茶—日本茶人游历七年开出中国茶单

“茶人应该是对四季转换敏感、并且有着美的直觉的人”,在紫苑茶馆出席新书发布的日本茶人黄安希,将这种理念同样贯穿在现场的茶艺表演中。一袭白底红花绸质旗袍的她,将一个月前从浙江梅花坞带来的龙井茶,盛在一个淡紫色的器皿中,水流缓缓地冲泡进去,她用一把勺子不断搅动……金色的茶汤最后分呈在乳白色的小杯中,上面还漂浮着几枚新叶,长条桌上放着两样茶食——黄色的炒豆与紫色的密饯,一切的色泽与口味,都是为今天的环境
2010-02-05

卢仝

卢仝(约795---835年),号玉川子,集源(金属河南)人,唐代 诗人。卢仝一生。爱茶成癖,他的一曲《茶歌》,自唐代以来,历经 宋、元、明、清各代,传唱千年不衰,至今茶家诗人咏到茶时,仍屡 屡吟及。卢仝《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的诗中,他以神乎其神的笔墨 ,描写了饮茶的感受,茶对他来说,不只是一种口腹之饮,茶似乎给 他创造了一篇广阔的精神世界。《茶歌》的问世,对于传播饮茶的好 处,使饮茶的风气普及到
2010-02-05

张岱与茶

张岱(1597—1679年),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居杭州。张岱是明宋清初的 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见长。同时,他还是一位精于茶艺茶道之人。张岱出身仕宦之家,曾漫游苏、浙、鲁 、皖等地区,家里藏书丰赡,自30岁左右,即钻研明史。明亡后,披发入山,静心著书。其著名的著作有《石匮书》 、《 琅环文集》、《陶庵梦记》、《西湖梦寻》、《夜航船》等。在他的许多著作中,记述了不少生动的
2010-02-05

张岱

张岱(1597-1679年),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居杭州。张岱是明宋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见长。同时,他还是一位精于茶艺茶道之人。张岱出身仕宦之家,曾漫游苏、浙、鲁、皖等地区,家里藏书丰赡,自30岁左右,即钻研明史。明亡后,披发入山,静心著书。其著名的著作有《石匮书》、《琅环文集》、《陶庵梦记》、《西湖梦寻》、《夜航船》等。在他的许多著作中,记述了不少生动的茶事。有
201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