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杨天炯:人茶缘深不了情

年近七旬的杨天炯,说到茶总是神采奕奕。这位满头银发、脸上爬满了皱纹、要借助老花眼镜才能看清印刷品上文字的老人,却总让人觉得他有用不完的精力。“从上个世纪60年代,我就与名山茶结下了不解之缘,40多年过去了,我的生活从没离开过茶叶。”提到自己与茶结缘的一生,杨天炯脸上满是自豪。早在1971年,杨天炯就获得了中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和四川省科协农村科普先进个人称号,随后由于在茶叶
2012-12-18

尼克松与福州茉莉花茶

1972年,毛主席在书房会见尼克松总统时,喝的就是福州茉莉花茶。基辛格在回忆录中说:“我们第一眼观察的是一排摆成半圆形的沙发……毛泽东身旁的茶几上总堆着书,只剩下一个放茉莉花茶茶杯的地方。”在《中国名茶录》里,福州茉莉花茶被列为茉莉花茶类唯一的中国历史名茶。解放以后至今,国家外交部茉莉花茶礼茶均为福州所消费,改革开放前,中国出口的茉莉花茶100%
2012-12-18

欧阳修之于茶缘

宋代茶风盛行,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无不讲究品茶之道,欧阳修也不例外,他一生都嗜好喝茶,尤其喜欢诗人黄庭坚家乡江西修水的双井茶,他精通茶道,并留下了很多咏茶的诗文,还为蔡襄的《茶录》作了后序。在茶事上,他有一句名言:“吾年向晚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也就是说,欧阳修的饮茶,已成为一辈子不辍的嗜好了。茶文化欧阳修是一个非常爱茶的人,他说:“茶为物之至精”
2012-12-17

鲁迅品茶

鲁迅先生喜欢喝茶,也善于品茶。15岁时就逐句地抄录茶圣陆羽的三卷《茶经》。他在广州时,“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广州的一些着名茶园,如陆心居、陶陶居、南园、北园、妙香园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鲁迅先生对品茶有很深的见地,他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种清福,首先就须有好功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殊的感觉。”
2012-12-17

刘登峰为茶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了筹措茶文化研究经费,他卖掉了自己的房子;为了追求茶文化事业,两任妻子离他而去。人们笑他痴,说他傻,他却自得其乐,痴心不改,做茶文化传播的使者。他就是湖北省炎黄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登峰。刘登峰自幼酷爱中国传统文化,而与茶结缘缘于生命中一个偶然的机会。25岁那年,刘登峰因工作的调动,来到武汉财贸干部进修学院(现在的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任教,教授《茶叶商品学》课程。由于教学的需要,他开始接触有关茶的一
2012-12-17

南茶北移40年,心血酿就商南茶

胡锦涛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张淑珍以自己的行动给我们树立起了“创新”的榜样。为了商南茶,她奋斗了46年,使原本不产茶的商南县成为着名的“中国茶叶之乡”。她大胆改革,在茶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还创建了“公司+茶场+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这在商洛地区乃至全省均属首创。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
2012-12-17

郭沫若十一岁写茶诗

郭沫若(公元1892-1978年),四川东山县人,他以其渊博的学识,超群的才华和丰富的阅历着称于世。这位饮酒海量的文豪,对饮茶也十分精通。1903年他才11岁就写下了“闲酌茶溪水,临风诵我诗”的《茶溪》一绝。这是他的第一首记游诗,也是他最早写到茶的一首诗。1959年他陪外宾到武夷山和黄山,在欣赏了两山的名茶和名山后写了一首诗:武夷黄山一片绿,采茶农妇如蝴蝶。岂惜辛勤慰远人,
2012-12-17

唐伯虎茶谜会友

在我国茶区还广泛流传唐伯虎以谜会友趣闻。一天,祝枝山刚踏进唐伯虎的书斋,就邀品茶猜谜,唐伯虎笑着说:“我这时正巧做了四个字谜,你要是猜不出恕不接待!”说完,徐徐吟出谜面言对青山青又青,两人土上说原因;三人牵牛缺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不消片刻,祝枝山得意地敲了敲茶几说:“倒茶来!”唐伯虎料想他猜中了,就把祝技山推到太师椅坐下,又示意家僮上茶。原来这四个
2012-12-17

茶痴杨天炯生平

一个人喝一辈子茶很容易,但要为茶产业发展付出毕生心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名山县原政协副主席、名山县茶业协会会长、高级农艺师杨天炯老人就是这样的人。爱茶,一生为茶1962年7月,杨天炯怀揣着西南农业大学茶叶专科文凭走上蒙顶山,成为名山县蒙山茶场技术员。抚摸着蒙山茶不朽的历史丰碑,杨天炯深知责任重大。当时,全县仅有6500多亩茶叶,品种严重老化,产量低、品质差,年产250吨茶叶都是低质产品。所以,复兴
2012-12-17

杨天炯:为名山茶业事业竭诚奉献

杨天炯,四川省会东县人,高级农艺师,1960年考入西南农学院就读茶叶专科,1962年毕业分配到名山县工作,2003年5月在名山县政协退休。参加工作40多年,曾任四川省名山县蒙山茶场技术员,名山县茶厂副厂长、农艺师、高级农艺师,雅安市科技拔尖人才,名山县科协副主席,名山县农业局副局长兼四川省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场长,政协四川省六届委员,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政协名山县委员会三、四、五届副主席,四川省茶
2012-12-17

纪昀茶谜救亲家

清朝,卢雅雨任两淮转运使时,广交宾朋,义结豪杰。家中常是宾客盈门,座无虚席,铺张挥霍,一掷千金。渐渐地财力不济,以至亏空甚多。朝廷决定抄家处罚,没收全部资财。当时卢的亲家纪昀正在朝廷为官,私下听说此事,急遣一心腹仆人漏夜赶往卢府送信。卢雅雨收信拆开一看,只见是一个空信封内装着少许茶叶和盐,此外别无它物,顿悟亲家所示,急忙将家财转移寄放他处。等到抄家时,家中资财已寥寥无几了。纪昀这封奇怪的信暗示了什
2012-12-17

纪晓岚“茶谜”解危难

纪昀,清代着名学者和文学家,字晓岚,直隶(河北)献县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为人正直,思维机敏,善于随机应变。同时文采斐然,出口成章,非一般人能望其项背。纪昀有个儿女亲家叫卢见曾,是山东德州人,也是进士出身,曾任两淮盐运使。当年的盐运使是个肥差,许多官吏都想得到这样的美差。只要在任上执掌权柄,就会有很多盐商主动将贿赂送上门。因而很多人都嫉妒卢见曾,总想借
2012-12-14

周总理五次来梅家坞

在梅家坞,说起敬爱的周总理在百忙之中五次到访的故事,几乎任何一个茶农都会津津乐道地说上半天。1957年至1963年间,周总理曾多次陪外宾赴梅家坞,并将梅家坞作为指导全国农村工作的联系点,关心和指导梅家坞的生产和建设。参观炒茶场时,外宾看见村民炒茶全凭手工,很奇怪地问为什么不能用机器取代,总理代村民回答,“龙井茶不仅是饮料,还是艺术品,要求色香味形俱全,一定要凭手工、凭经验炒制&rdqu
2012-12-14

宋正艳:产业合作“炒制”白杨茶香

从给别人打工,赚一份辛苦钱,到成为茶叶机械加工大户,拥有年产值达350万元的工厂,再到创建茶叶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恩施市白杨坪乡朝阳坡村村民袁红伍的创业故事,不能不让人细细品咂。这让笔者想起不久前的一则新闻:武汉快餐企业卖美国土豆,本土品种被弃用。新闻讲的是,美国马铃薯协会与武汉某快餐连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其供应美国土豆。对比袁红伍的创业故事,这两件事其实告诉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要成
2012-12-12

山妹子到宁波“茶美人”的蜕变

年前,她刚满20岁,带着对未来的迷茫,从故乡的大山中走出,踏上来宁波的火车。住过车库,吃过不少苦,她像所有来这个城市寻梦的年轻人一样,想在这个城市有自己的一方天地;10年后,她是一名高级茶艺师,熟悉的人都会叫她“赖老师”,她常在明亮优雅的茶室,与友人切磋茶艺。也经常出现在各类茶文化节上,以娴熟优雅的姿态,向大众展示茶文化的魅力。她叫赖丽娜,目前是万仟堂宁波盛园店的店长。一则
2012-12-12

莫树杰与六龙茶

莫树杰(1897-1985),壮族。广西南丹人。1918年毕业于广西陆军讲武堂。1936年毕业于南京陆军大学、曾任国民党政府军旅、师、军长,广西 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桂林绥靖公署副主任,桂西军政区司令部司令长官。1950年在桂西接受和平改编。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广西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 参事,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民革第六届中央委员会顾问。年8月的一天,来到位于南丹县六寨镇龙马村
2012-12-12

七分酒八分茶的典故

人们经常说,七分茶八分酒,这里有个典故。话要从王安石说起,一次他写了一首咏菊诗:西风作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未写完,客人来访,见客去了,刚好苏东坡来,看了这两句,提笔续道: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这首诗还是1998年高考政治试卷的一道题.当然,因此,苏东波被贬去湖北黄州,就是今天的黄冈市。临走,王安石交待说,让他回京城时,带一些长江中峡水回来。到黄州的第一年秋天,苏东波明白黄州的菊花是
2012-12-12

湖广茶商卢次伦与石门“宜红”茶

清朝末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湖广茶商卢次伦,虽然卢次伦功业不能同孙中山相提并论,但卢次伦一心实业救国创制“宜红”茶品牌远销欧美、俄罗斯的故事至今还在湘鄂边界流传。卢次伦号月池,于1858年8月15日出生于翠亨一个中等农民家庭,18岁那年卢次伦没有听从父亲走科举入仕的道路,而是经郑观应介绍跟英国人学工商。27岁那年,卢次伦与英国矿冶学院毕业的林紫宸一道来到湖南石门县与湖
2012-12-10

韦妙芬:茶行掌门人带动磐安山乡一方致富

一杯茶在手,抿上一口,细细回味唇齿间的茶香,就能准确说出茶的品种、产地和加工手法。别不相信,如果你面前坐着的是一位品茶师,这就是必须的基本功。前两天,我就在磐安结识了这样一位女品茶师。她叫韦妙芬,是磐安大伟茶叶有限公司的当家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浙江省百名突出贡献农产品经纪人。她和茶叶打了36年交道,不惑之年下岗后开始创业,而今成为带动山乡一方致富的茶叶界女能人。韦妙芬出
2012-12-10

傅竹生:中国开发速溶茶第一人

【人物名片】傅竹生,1981年高中毕业后,在龙游县茶厂从事茶叶精加工工作,并担任厂长职务到1992年。1985年赴浙江农业大学三年制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92年7月—1998年6月在龙游茗皇天然植物制品有限公司任厂长。1998年,企业改制成立私营企业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傅竹生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其先后获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市科委“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rd
201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