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茶园里的女人,一辈子爱着茶、想着茶

“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吟唱的千古名句中的佳人,不知是否包含着闪动在山间茶园里的俊俏身姿。“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终日满山云”,这是我故乡的真实写照。在那翠绿的群山之中,掩映着满山满垄的茶园。一直以来,我沐浴茶的芬芳馥郁,凝视茶园里女人们的风姿,感受着她们的欢乐、痛苦、辛酸。茶园是她们的乐土,那片片绿葱葱的茶园,承载着她们的梦想。每到山花烂漫的春天,
2014-02-28

陆耀全:做“状元”茶引致富路

近日,泰宁县朱口镇,福建省状元茗茶有限公司的400余亩茶园,满山的茶树已被修剪整齐,颇为壮观。“这叫‘状元红’,制成茶后滋味淳厚回甘。”在茶山上,公司董事长陆耀全介绍起茶叶,如数家珍。目前,公司的千余亩茶叶基地分布在丹霞地貌集中区,其中600余亩农业观光茶园建在泰宁大金湖沿线,400亩省茶科所新品种有机茶园建在朱口镇。陆耀全是如何与茶、与泰宁结缘的?
2014-02-27

宋朝茶人蔡襄介绍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蔡襄是著名的书法家,世人评他的书法是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
2014-02-27

谭波回首往昔,展望未来

当一行人字形大雁在空中飞过时,你定然会看到有一只飞在最前面的领头雁。在北京茶艺馆这一行里,开先河者,至今仍“飞”在最前面的,是闻名遐迩的五福茶艺馆总经理谭波,一位清秀文雅的女性。然而,她在展翅翱翔的路上曾经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却鲜为人知。熬过冬天的严寒谭波出生于艺术之家,父亲是北京人艺原副院长谭宗尧,演过《天下第一楼》、《狗儿爷涅》等戏,母亲是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形体教授。生活在这
2014-02-26

红茶追梦人 魏文生

“复兴中国红茶的道路,道阻且长,充满曲折,或许会成为先驱。先烈,或许会成成为先进、先知,但无论如何,能给后来以经验和教训,那么我也就值了。”近些年来,以正山小种、坦洋工夫为代表的福建红茶在市场上日益蹿红,与乌龙茶平分秋色,成为爱茶人的新宠,并且大有超越之势。然而,在七八年前,福建内销市场是乌龙茶的天下,福建红茶几乎无人问津,只有一部分出口海外。一个“无心插柳&r
2014-02-25

茶诗赵朴初的“咏天华谷尖茶”欣赏

《咏天华谷尖茶》(民国·赵朴初)赵朴初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佛教人士、书法家、诗人、作家。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中,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深情细味故乡茶,莫道云踪不忆家。品遍锡兰和宇治,清芬独赏我天华。全诗仅28字,却环环相扣:先写
2014-02-24

蒙顶茶“仙茶”传说

蒙顶茶仙茶蒙顶茶,因产于雅州蒙山之顶而得名。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顶,顶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清峰。昔有僧病冷且久,尝遇一老父,谓曰:‘蒙之中顶茶,尝以春分之先后,多构人力,俟雷之发声,并手采摘,三日而止。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是僧因之中顶,筑室以候。及期获一
2014-02-22

药用羹饮先秦茶

发现茶树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茶叶还是从野生茶 树摘取,用作解毒治病的。大约到了西周初期,茶叶发展为菜 食,即“生煮羹饮”了。晏婴在齐景公时(前547—前490),虽身 为国相,吃的除了糙米饭和三五样荤食,此外就是“茗菜”了。 在《晏子春秋》中有这样的记载:晏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 食,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巳”。
2014-02-21

东吴末帝“以菜代洒”

东汉末年.以名将孙策为首的孙氏集团从历阳(安 徽和县)经采石矶渡江南下,连续攻下了金陵一带郡县 城池和属地.奠定了孙氏江东根据地的基础。孙权(182-252).字仲谋,1,]岁 时随兄孙策征战.18岁时孙策被刺身 亡,孙权接替兄为江东统帅(。迁到秣陵,第二年改称建业。229年4 月,孙权在武昌称吴,止式形成了 魏、蜀、吴三国鼎A1:争雄的局面。同 年9月,将都城自武昌迁至建业.这也 是南京建都之
2014-02-21

中国古代茶人“ 皎然”介绍

皎然,唐代一位嗜茶的诗僧,不仅知茶、爱茶、识茶趣,更写下许多饶富韵味的茶诗。与茶圣陆羽诗文酬赠,成为「缁素忘年之交」,共同探讨饮茶艺术,并提倡「以茶代酒」的品茗风气,对唐代及后世的茶艺文化的发展有莫大的贡献。白居易所写的茶诗极多,然而在白居易之前,唐代亦有一位嗜茶的僧人,写过许多茶诗,数量并不亚于白居易,他──就是皎然,皎然不仅爱茶、知茶、识茶趣,更常与茶圣陆羽以诗文酬赠唱和,成为莫逆,共同提倡「
2014-02-19

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三欣赏

《重过何氏五首(之三)》(唐 杜甫)唐朝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茶之盛世。而茶诗作为兼具两者的独特形式,更是为我们了解当时的茶文化留下了珍贵而生动的史诗。纵观中华茶文化史,唐代无疑是其形成期和兴盛期。而唐代茶文化的发展和兴盛,必然促使茶诗的发展和繁荣。唐代茶诗数量众多,仅据《全唐诗》不完全统计,涉及茶事的诗作就有600余首,诗人达150余人。咏茶叶、品茶香、赞高洁、喜茶生、记茶会乃至咏水、咏器,
2014-02-18

茶香之悠远美——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宋代袁枢《茶灶》:“清风已生腋,芳味犹在舌”。一语道出茶香之所以能得到众多文人青睐的另一原因:茶香悠长持久,饮之让人齿颊生香,久留不散。宋代刘过《临江仙·茶词》:“饮罢清风生两腋,余香齿颊犹存[4]。意即饮茶让人如临仙境,满嘴芬芳,久有余香。而宋晁补之则用夸张的手法刻画茶香的悠长持久:“未须乘此蓬莱去,明日论诗齿颊香”[2]
2014-02-18

“味外之味”——香茗一盏甘与苦,人生百味寓其中

饮茶让人口舌生津,神清气爽,苦后回甘之味更是令人神思悠远,唐宋诗人正是在这种滋味中品出了茶的“味外之味”。历尽沧桑的欧阳修从茶中品出了人情如纸、世态炎凉的苦涩味:“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仕途得意的文彦博从茶中品出了春之味:“蒙顶露芽春味美,湖头月馆夜吟清”;豪气千丈、襟怀坦荡的苏东坡从茶中品出了君子味:&ldquo
2014-02-17

品鉴大红袍之领悟

当代书法家张燕生先生曾为武夷山大红袍吟赋题写:“绿叶镶边兮红袍罩身,善缘接善兮一泡心宁”,这应该是对大红袍“禅茶一味”的品质特征的精炼概括。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
2014-02-14

潮州凤凰茶之乡

楼主广东潮州是中国名茶――潮州凤凰茶之乡,潮州凤凰茶以其凤凰单枞茶最为出名,单枞凤凰茶产于潮州凤凰山上,海拔一千多米,在山上现有200年以上的老茶树3000多颗,被日本茶专家称为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多、香型最特殊、多品种的珍稀茶树资源。潮州广东宏伟集团董事长陈伟忠以制作香型独特的潮州凤凰茶――单枞茶而名誉于世,被尊称为“茶王”。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我有幸见到了这位茶王,请
2014-02-13

美文:林语堂《我的戒烟》

凡吸烟的人,大部曾在一时糊涂,发过宏愿,立志戒烟,在相当期内与此烟魔决一雌雄,到了十天半个月之后,才自醒悟过来。我有一次也走入歧途,忽然高兴戒烟起来,经过三星期之久,才受良心责备,悔悟前非。我赌咒着,再不颓唐,再不失检,要老老实实做吸烟的信徒,一直到老耄为止。到那时期,也许会听青年会俭德会三姑六婆的妖言,把它戒绝,因为一人到此时候,总是神经薄弱,身不由主,难代负责。但是意志一日存在,是非一日明白时
2014-02-08

【人物志】范大生

字绳武,号承甫。清光绪元年(1875)-民国31年(1942)。世居宜兴县丁蜀镇西望圩村。民国初年,被利永陶器公司聘为技师。民国五年又受江苏省立第五中学校长童斐之聘,任该校陶业教师。一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制壶技艺精深,《大生壶》名噪一时,传世之作有《合棱》、《鱼化龙》、《合梅》、《一捆竹》、《仿古》、《掇球》等壶。造型浑朴有致,色泽匀称,均为壶艺珍品。精心创作的大型陶塑《雄鹰》曾获1935年英国
201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