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小野洋子:泡茶的约翰·列侬

(2010年12月8日,是约翰·列侬遇刺30周年纪念日,那天,小野洋子撰文纪念亡夫。)原文标题:The Tea Maker午夜,达科塔的家中,我和约翰呆在厨房里。三只猫——萨莎、米莎、查罗都抬头望着约翰。那时,他正在泡茶,而我在等着喝。萨莎全身像雪一样洁白,而米莎则像是披着一身全黑的缎子。它们都是雍容华贵的波斯猫,气度非凡。而查罗呢,却是一只杂种猫。约翰对查罗
2014-01-23

我最喜爱的中国书画大师 【张大千】

张大千(1899年—1983年),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世家。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后因为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影响巨大,又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在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方面都有一定造诣。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
2014-01-22

文化大师余秋雨:用五大语法重构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茶与茶文化的发展几乎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但余秋雨指出,“如今中国的茶文化对不起中国的茶叶,中国需要重构茶的生存方式,重建中国茶文化。”“中国茶新的生存方式就要建立一种新的语法系统,当语法比较完整的时候,中国茶的生态方式就走到了现代,走到了健全。”余秋雨在谈到重构中国茶的生存方式时如是说。他认为,这个系统应该包括健康
2014-01-22

茶佳人靳露:茶缘

还未远行却已疲倦。从大学校门刚刚踏出的我,不清楚该踏向何方。年少的我们兴许轻狂,可现实中冰冷的玻璃窗是我们穿不透的墙。我们接受着那未曾想到的一次又一次的拒绝,心早已是一片荒凉。寻寻觅觅中,何处是归园?也许出于安慰,呆在家里享受温暖,绻腿缩在家里的沙发上,打开电视机,目光游荡,仿佛被时间定格。“一女子,一芽叶,一壶水,一盏香”,女子的静美,那芽叶随水舒展的安然,那独自飘荡却不
2014-01-21

微小生命的篇章(二)·景谷风云

景谷风云青海湟源传来的消息在景谷县掀起轩然大波,社会上议论纷纷。有人说,崔厂长就是对粉碎“四人帮“不满,故意搞破坏,这么些年出了这么多茶,好好的怎么就霉了呢。茶厂职工更有说法,县委刘国祯书记早对崔厂长不放心,从北京开会回来就布置成立县委“揭批查”办公室,开展揭发、批判林彪、“四人帮”,清查与“四人帮”阴
2014-01-21

郑子语:普洱茶主义

天之南,地之北,一次又一次地赴一个个茶友会。新建的茶馆古色古香,字画、摆件、色调,都袭了一个古字。茶友都腼腆着,谦让着,繁文缛节着。请请请,来来 来,喝喝喝。然后又都微微笑着,不大说话,不敢高声语。都不大问出处,问什么,像是自己要说什么,不用回答,不用接话。有的淡淡应一句,拿茶润口。大家各 自为风骨,成气象。青竹疏朗,流水潺潺,古韵悠扬,佳人曼妙,时光押着韵慢慢流着。到三、四泡,喝下去的茶才变
2014-01-21

每日一禅:物我合一

宋朝诗人苏东坡和秦少游,二人才华都很高,又很自负,经常在一起谈学论道,互不相让。有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吃饭时,正好看到桌上有一只虱子。苏东坡就说:“这个地方好脏,竟然有虱子,不知是谁身上的垢秽变成虱子!”秦少游一听,马上反驳说:“虱子哪里是人身上的垢秽变的?它是人身上穿的衣服裡的棉絮所变的。虱子两人为此争论不休,最后决定第二天去请教佛印了元禅师,以做公断。苏东
2014-01-16

毕淑敏:《泥沙俱下地生活》

有年轻人问,对生活,你有没有产生过厌倦的情绪?说心里话,我是一个从本质上对生命持悲观态度的人,但对生活,基本上没产生过厌倦情绪。这好像是矛盾的两极,骨子里其实相通。也许因为青年时代,在对世界的感知还混混沌沌的时候,我就毫无准备地抵达了海拔五千米的藏北高原。猝不及防中,灵魂经历了大的恐惧、大的悲哀。平定之后,也就有了对一般厌倦的定力。面对穷凶极恶的高寒缺氧、无穷无尽的冰川雪岭,你无法抗拒人是多么渺小
2014-01-16

毛泽东吃茶趣闻

毛泽东嗜好茶叶与香烟,尤精于品茶,终身不离茶水,曾写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的咏茶名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回忆说:毛泽东每天睡觉醒来,洗脸后就开始饮茶,一边喝一边看报,接待国内外客人总是吩咐警卫员沏茶相待。他喜欢喝杭州龙井茶,饮茶习惯很特别,不仅饮茶水,还将杯中茶渣放在嘴里咀嚼吃下去,总是吃的津津有味。他的吃茶习惯,是青少年时期在家乡农村养成的。毛泽东曾有《七律&midd
2014-01-16

林清玄《黑暗的剪影》

在新公园散步,看到一个“剪影”的中年人。他摆的摊子很小,工具也非常简单,只有一把小剪刀、几张纸,但是他剪影的技巧十分熟练,只要三两分钟就能把一个人的形象剪在纸上,而且大部分非常的酷肖。仔细地看,他的剪影上只有两三道线条,一个人的表情五官就在那三两道线条中活生生的跳跃出来。那是一个冬日清冷的午后,即使在公园里,人也是稀少的,偶有路过的人好奇地望望剪影者的摊位,然后默默地离去;
2014-01-15

零落凡尘之纳兰容若

三百多年了,多么遥远的年岁,足以让沧海化作桑田。又是多么的短暂,就像是光阴的火,一闪一灭的距离。历史的时空风云浩荡,曾经显赫辉煌的大清王朝,也不过是在史册上做了一场春秋大梦。多少盛极一时的帝王将相,只是大清天空上,闪烁过的一颗流星,稍纵即逝的璀璨,瞬间就灰飞烟灭。曾经富丽堂皇的紫禁城,如今是一座虚空的城池,白天有摩肩擦踵的过客,夜晚却是亡灵的影子在徘徊。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也只能在自己专有的那片天
2014-01-15

普洱百家:邓时海先生浅谈普洱茶

人物名片:邓时海,194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现为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中国普洱茶学会"创会会长,着名学者,被业内称为中国"普洱茶第一人"、"普洱茶王",台湾师大茶艺社创社教授、杨式太极武艺第六代传人。其着作有《普洱茶》、《普洱茶续》等。近日,被称为"普洱茶王"的邓时海先生来到郑州国香茶城,与喜爱茶、喜爱普洱的茶友一起谈普洱。谈他那一份对于普洱茶挚爱并执着的情愫,谈饮普洱茶似近似远、似深若浅的逍遥
2014-01-13

郎咸平说茶:高端茶

茶叶的本质——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高端茶——珍藏自然吸收人,中低端茶——改造自然迁就人。说中低端市场的狼狈时总觉得憋得慌,干嘛不说中国好茶呢?说起好茶,谁还能反对中国名茶的无上地位?不过再次说明,下文提及的中国高端茶、好茶可能跟茶道中人指的有些偏差。研究过程经常看到的一句话是“好茶用钱是买不到的”,&l
2014-01-10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传奇人生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极富传奇色彩而又颇有争议的人物。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才华横溢、学贯中西,也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凭借其生前超常的智慧给世人以无限的思索和追仰。研究他的一生对于了解上个世纪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具有重要意义。李叔同,本名李文涛,叔同为其字,弘一是其出家后的法号。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卒于1942年秋,浙江平息人。作为“二十文章惊海内&rdqu
2014-01-04

贾平凹:生活的一种

院再小也要栽柳,柳必垂。晓起推窗,如见仙人曳裙侍立;月升中天,又似仙人临镜梳发。蓬屋常伴仙人,不以门前未留小车辙印而憾。能明灭萤火,能观风行。三月生绒花,数朵过墙头,好静收过路女儿争捉之笑。吃酒只备小盅,小盅浅醉,能推开人事、生计、狗咬、索账之恼。能行乐,吟东坡“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以残墙补远山,以水盆盛太阳,敲之熟铜声。能嘿嘿笑,笑到无声时已袒胸睡卧柳下
2014-01-02

余秋雨:为普洱老茶口感排序

为口感排序,非常冒险。尤其是,任何顶级形态都达到了足够的高度,而每种高度都自成峰峦,自享春秋,更不易断其名次。为普洱茶的峰峦排序,还遇到了特殊的困难,那就是,抵达者实在太少,难以构成广泛舆论。大家甚至都知道哪几位老兄藏有哪几种品牌,说高说低,都有“挟藏品而自重”“隐私心而待沽”之嫌。因此,大家往往只默默地排序于心底,悄声地嘀咕于壶边。说大声了,怕遇冷
2013-12-31

余秋雨:普洱茶吸引人的核心秘密

很多人初喝普洱茶,总有一点障碍。障碍来自对比。最强大的对比者,是绿茶。一杯上好的绿茶,能把漫山遍野的浩荡清香,递送到唇齿之间。茶叶仍然保持着绿色,挺拔舒展地在开水中浮沉悠游,看着就已经满眼舒服。凑嘴喝上一口,有一点草本的微涩,更多的却是一种只属于今年春天的芬芳,新鲜得可以让你听到山岙白云间燕雀的鸣叫。我的家乡出产上品的龙井,马兰的家乡出产更好的猴魁,因此我们深知绿茶的魔力。后来喝到乌龙茶里的&ld
2013-12-31

小楼一夜听春雨

昨天是雨水,傍晚,春雨如约而来。它和谁订下的约呢?无人知晓。少少喝了几碗英红九号,结果就“小楼一夜听春雨”了。下了一夜的雨,我也一夜没睡着。今天继续是一天的濛濛细雨,而巷子里,也不会有人叫卖“杏花”。虽然江南的整个春天,梅花、桃花、李花、油菜花还有种种不知名的花儿都会相继开放,可杏花是什么样子?没有见过。“杏花消息雨声中”,也
2013-12-27

文天祥诗歌中的茶文化

茶在中国很早就成为一种文化,当然,从吃、喝过渡到茶文化,其中经历了漫漫长夜。唐朝陆羽(注1)著作《茶经》时,中国的茶文化已具雏形,《茶经》可谓茶文化的集大成者,从此以后的茶事基本都是以此为指导,也以此为规范。到了宋朝,茶文化可谓发展到了极致,既有“斗茶”的赛事,也有因茶得职的“茶官”,日本现在的“茶道”就是在南宋末期(公元12
2013-12-27

【名人与茶】陆羽与茶

陆羽对中国茶文化贡献之大无人可与比肩,所以他被后人奉为“茶圣”,祀为“茶神”,尊为“茶仙”。陆羽(773-804)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工于诗词,善于书法,因著述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流芳千古。陆羽的身世坎坷凄凉,极富传奇色彩
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