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茶文化与佛教

佛教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佛教的传播,茶叶是僧人坐禅修行不可缺少的饮料,两者密切相关。佛教僧徒谓“茶禅一味”、茶禅一体”,又说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为不发(抑制性欲)之药。它有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传播茶文化,为中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及传播立下不世之功
2012-08-17

与茶相关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独具中国特色、不乏幽默色彩的语言形式,被喻作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一束聪明的花朵”。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答案,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往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值得关注的是,在大量的歇后语中,不乏
2012-08-17

茶文学的价值何在

“中国茶文学异彩纷呈,见证着中国茶文化,也显扬着博大的华夏文明。”在谈到茶文学的价值时,周圣弘教授对记者如是说。据统计,唐代以来千余年的茶文学史上,仅茶诗总数就在2000首以上。这些茶诗,不仅形式多样,而且题材广阔,煎茶、饮茶、名泉、茶具、采茶、造茶、茶园、茶功,皆有吟咏。宋代大文豪苏轼一生写过数十首茶诗,精品佳句颇多,如他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
2012-08-15

茶文学与安溪茶文化

安溪是中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数百年来,随着安溪茶叶的诞生和发展,安溪逐步形成古老独特、绚丽多姿的茶文化。集历史、经济、宗教、民俗、礼仪、饮食、园艺于一堂,融诗词、歌舞、戏剧等艺术于一体,安溪茶文化已成为安溪文明的象征。作为安溪茶文化重要一翼的安溪茶文学,始自唐末、五代。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在《清隐堂记》一书中曾作有茶诗多首。清初,安溪铁观音被发现并广泛传播后,安溪品茶、咏茶
2012-08-15

茶文化简史——汉魏六朝

茶是因作为饮料而驰名的,茶文化实质上是饮茶文化,是围绕饮茶活动所形成的文化现象。茶文化的产生是在茶被用作饮用之后,两晋南北朝是中华茶文化的酝酿时期。(1)茶与宗教结缘汉魏六朝朝时期,是中国固有的宗教——道教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时期,茶以其清淡、虚静的本性和却睡疗病的功能广受宗教徒的青睐。(2)茶文学初兴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神异记》
2012-08-10

茶文化简史——唐代

(1)煎茶道形成与流行中国茶道的最初的表现形式就是形成于中唐的煎茶道,陆羽《茶经》奠定了煎茶道的基础。“茶道”首见于陆羽的至交、诗人、茶人释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楚人陆鸿渐为《茶论》,……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
2012-08-10

茶文化简史——宋代

(1)点茶道形成与流行点茶道形成于五代宋初,流行于两宋时期,鼎盛于北宋徽宗朝。宋徽宗《大观茶论》序曰:“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尤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然,垂拱密勿,幸致无为。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而天
2012-08-10

茶文化简史——明代

(1)泡茶道形成与流行明太祖朱元璋罢贡团饼茶,促进了散茶的普及。但明朝初期,延续着宋元以来的点茶道。直到明朝中叶,饮茶改为散茶直接用沸水冲泡。明人文震亨《长物志》云:“吾朝所尚又不同,其烹试之法,亦与前人异。然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 明人沈德符的《野获编补遗》载:“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泡茶道在
2012-08-10

茶文化简史——当代

(1)茶文学艺术的新发展进入现代,传统的茶诗、茶词的创作仍在继续,郭沫若、赵朴初、聂绀弩、启功等均有佳作传世。茶事散文极其繁荣,二十世纪的文学家大都撰有茶文,其数量是以往历代总和的数倍乃至数十倍。鲁迅、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苏雪林、秦牧、邵燕祥、汪曾祺、邓友梅、李国文、贾平凹均有优秀茶文,个人出版茶事散文专集的,有林清玄的《莲花香片》、王旭烽的《瑞草之国》、王琼的《白云流霞》等。茶事小说更是异军
2012-08-10

伦敦无所不在的茶文化

英国人爱喝酒,世人皆知,来伦敦之后记者体会得更加真切。每到傍晚,三五成群的英国人,簇拥在街头的小酒吧,人手一杯啤酒,从国家大事到鸡毛蒜皮无所不谈,直到午夜才会依依惜别。除了站着喝酒之外,英国人在酒吧还有个特殊的习惯,就是不喜欢吃零食,除了袋装的薯片,其他食物统统不供应。啤酒是英国人的最爱,殊不知英国人还有一项最爱,就是茶。喝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今英国人把这个“舶来品”也发
2012-08-09

茶文化 禅之道

饮茶是不折不扣的中国文化。中国人爱茶完全不同于西方人爱酒。西方人饮酒乃取其汁,国人饮茶乃取其气。中国文化认为,一个人的素质和品质取决地他的胸中之气:充盈着正气的是君子,充盈着邪气的是人小人,充盈着清气的是雅士,充盈着浊气的是俗物。所以我们常说鞭人气宇轩昂,某人气度不凡,某人盛卸凌人,某人一团和气,某人帅气,某人俗气,某人大气,某人小气,某人妖里妖气,某人怪里怪气等等,就是这个道理。气充盈天地,有清
2012-08-08

茶马古道:传承千年文化的茶叶之路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
2012-08-08

老舍茶馆:永恒的茶文化之魂

采访老舍茶馆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智君实在是一种享受,坐在古香古色的茶院,品着淡淡的清茶,伴着潺潺的流水和悦耳的鸟鸣声,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在车水马龙的北京前门大街,能有这样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实在是难得。说起老舍茶馆,名气不小,不仅在北京家喻户晓,就是出了京城、走出国门如今也是声名远扬。老舍茶馆的前任总经理尹盛喜可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当年愣是和几个待业青年,靠卖2分钱一碗的大碗茶成就了今天的老舍茶馆。
2012-08-08

隐藏在秘境临沧里的茶文化

沿着佤文化和茶文化这两条主线串起的探秘线路图,踏寻那一粒粒晶莹迷人的“珍珠”。只见那一粒粒“珍珠”气势不同,韵味各异,或震人心魄,或韵味悠长。翁丁寨,佤语意是两条河交汇的地方。寨子距沧源县城仅3公里,四围大山环抱,密密匝匝的干栏式草房散布在坡地上。寨门竖着牛头桩,寨中高耸外形如塔状的寨桩。寨桩是寨子的心脏,象征生命的起源,让族人牢记自己是从司岗里出来
2012-08-02

寺庙与茶文化的并驱前行

(一)寺僧与茶寺庙大都建筑于名山之上。因此,自古有「天下名山寺古多」的说法:而寺庙又庙庙种茶,于是「名山出好茶,名寺出名茶」的说法,也一直是茶人们所认定的观念。因为,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茶叶的品质,庙里的寺僧除了必须的修行功课之外,仍然要从事生产劳动,负责种茶、制茶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中研究、探讨了种种茶叶制作、栽培等的技术,而在品饮茶叶之余,往往以诗文、写作来歌颂饮茶生活,当馈
2012-08-02

紫阳茶文化

地域的独特位置给云茶巴茶向中原、东南推进提供了通道,形成紫阳茶文化西南东南过渡地带。秦岭也成为南北分水岭,给大唐贵族茶道和雅士茶道传入设置了障碍。虽然大唐贵族茶道的香风曾也薰染过汉水流域,但寻觅其踪,早是雪泥鸿爪。商业经济的发育,撬动着文明车轮的向前,使横贯东西汉江樯桅林立,匆匆商船,不断把中原文化、湘楚文化携至。加之荆襄流民涌入老林,各地品饮方式、文化的互融,导致了紫阳茶文化的多元性,形成了以湘
2012-08-02

范增平谈茶艺、茶文化

23年前,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范增平以台湾茶界代表的身份,首次将“茶艺”一词引入大陆,成为首位在大陆公开演讲和表演茶艺的特使。而他大陆之行的首站便是上海,那里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因此,当他见到赴台参加学术交流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主任陆留弟教授时,竟有相见恨晚之感。在近7个小时的品茗恳谈过程中,陆教授流露出了他对当前茶界关于“茶艺&rdquo
2012-07-30

汉民族的融和力及其茶文化

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一个分支的汉民族茶文化,发展至今日,它不仅令人们在美的享受中体会到民族传统文化在不同时期的自我超越,而且在世界范围内编织出一个显示着汉文化巨大融和力的雅洁和谐的茶文化圈。汉文化基本上是农耕文化,茶为其重要产品,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茶的种植及长江流域及东南,西南广大地区,茶的品种繁多,总括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和紧压茶等六大类。各类中牌品种美不胜地收。自唐陆羽《茶经》至晚清,历代
2012-07-27

尘世光阴短,茶中日月长

茶文化讲究悠闲舒适的意境,和老庄倡导的“天人合一,诗意栖息”的哲学态度。与三五好友品茗于山水间的凉亭之上,极目远眺,高山隐隐,流水悠悠。清风徐来,绿影摇曳。茶香细细扑鼻,满耳高山流水的旋律,和挚友们畅言无忌,是何等快哉!饮茶大多饮格调,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茶也一样。多说品茗,品需要细细体会,心不静则无法品味到此中真意。茶文化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紧密相
2012-07-25

茶,一座美丽的桥梁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像茶一样,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把众多的文化现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盏闻着那徐徐飘出的茶香,可以把天说得更宽更蓝;可以把地说得更博更远;可以把字画看得更精更美;可以把诗做得更悠更雅;可以把情叙得更浓更切;可以把印刻得更苍更莽……茶,就像彩虹桥一样,通过七种颜色把空气、云和雾从天空的一端送到天际的另一端。而这七种颜色,用科学的名词解释叫做“
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