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逻辑泡茶:宜兴式茶艺冲泡法

宜兴式茶艺是融合各地的泡法,然后研究出一套合乎逻辑的流畅泡法;选择适用的茶具,讲究用水的温度是其最大的特色。这种泡法较适合泡高级包种茶,轻焙火类的茶;焙火重的茶,可利用缩短时间来冲泡。冲泡步骤:1.赏茶:由茶罐直接倒茶入茶荷,利于我们观赏茶叶。宜兴式泡法将用手抓取茶叶的方式改进,用来赏茶的茶具叫"茶荷",取其清新脱俗之意。2.温壶:将热水冲入壶中至半满即可,再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池中。3.置茶:将茶
2012-06-18

茶艺大有学问

泡茶是一门技艺,品茶则是一种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实用茶艺图典》一书向你详细介绍了茶艺的学问。先说泡茶。泡茶看似简单。其实大有讲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泡茶有一段十分生动的描写:贾母、宝玉、黛玉等一行来到栊翠庵,妙玉亲手泡茶待客,她为贾母用旧年积存的雨水泡了“老君眉”,盛在五彩小盖盅里;而对宝玉、黛玉、宝钗更是另眼相待。泡茶用的水竟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
2012-06-15

茶艺的品味

大家可能多少都清楚茶艺茶道是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茶艺起源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山云雾出好茶,清泉活水泡好茶,茶艺并非空洞的玄学,而是生活内涵改善的实质性体现。饮茶可以提高生活品质,扩展艺术领域。自古以来,插花、挂画、点茶、焚香并称四艺,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茶艺还是高雅的休闲活动,可以使精神放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012-05-31

探名茶观茶艺

9月28日,2010澳大利亚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营员抵达杭州,开始了他们为期两天的杭州之旅。9月28日傍晚,营员们来到被称为“西湖十景”之一的梅家坞。梅家坞溪谷深广,常年草木繁盛,峰峦叠翠,即使数九寒冬,也不掩如春天气象。所以“梅坞春早”被列为“西湖十景”。梅家坞盛产茶叶,这里的茶叶是&ld
2012-05-31

学习茶艺 感受茶中无穷韵味

是高雅的,也是大众的,而泡茶、品茶则是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情。近日,市区某茶店店长高琴告诉记者,随着雅安茶文化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市民对泡茶、品茶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到茶店来观察服务员泡茶,并希望能够学习茶艺。泡杯好茶不容易很早以前,市民陈女士就想能够在业余时间去学习茶艺,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学习的地点。后来发现,一些茶店中摆出了品茶道具,在客人买茶之前,服务员都会认认真真泡上一杯茶,先让顾客品尝。于是,她
2012-05-31

宜兴式泡茶法,宜兴茶艺

一、特色:此种泡法是融合各地的方法,研究出的一套合乎逻辑的流畅泡法,讲究水的温度。二、冲泡步骤:赏茶:由茶罐直接将茶倒入茶荷(一种盛茶的专用器皿,类似小碟)。由专人奉至饮者面前,以供其观看茶形,闻取茶香.温壶:将热水冲入壶中至半满即可,再将壶内的水倒出到茶池中。置茶:将茶荷的茶叶拨入壶中。温润泡:注水入壶到满为至,盖上壶盖后立将水倒入茶公道杯中。(目的是为茶叶吸收水份并可洗去茶的不洁之嫌。)温杯烫
2012-05-27

闽南十大茶艺小姐,茶艺员员的基本要求

为了更好地体现茶叶的灵性,展示茶艺之美,演绎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在进行茶艺服务时就要体现出“礼、雅、柔、美、静”的基本要求。1.礼在服务过程中,要注意礼貌、礼仪、礼节、以礼待人,以礼待茶,以礼待器,以礼待己。2.雅茶乃大雅之物,尤其在茶艺馆这样的氛围中,服务人员的语言、动作、表情、姿势、手势等要符合雅的要求,努力做到言谈文雅,举止优雅,尽可能地与茶叶、茶艺、茶艺馆的环境相协调
2012-05-27

绿茶茶艺

用具玻璃茶杯 香一支 白瓷茶壶一把 香炉一个脱胎漆器茶盘一个 开水壶两个 锡茶叶罐一个茶巾一条 茶道器一套 绿茶每人2—3克绿茶程序解说:第一道:点香 焚香除妄念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第二道:洗杯 冰心去凡尘茶,致清致洁,是天涵地育
2012-05-25

香茗飘尼罗 茶艺动人心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唐代文学家元稹对茶的精湛描绘9日晚在埃及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有了最真实的展示,来自中国杭州的茶艺师在100多位中埃观众面前的茶艺表演让人领略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悠扬的古筝声中,宜兴的“东坡提梁”紫砂壶在陶炉上用小火焙着。身着旗袍的茶艺师陈燚芳走到台前,素手纤纤,提壶放杯,轻起慢落,灵动而优雅。温杯之后,她用一个细茶匙从茶
2012-05-22

中华茶艺概念

“茶艺”一词由台湾茶人发明,“1977年,以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为主的一批茶的爱好者,倡议弘扬茶文化,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茶道’这个词;但是,有人提出‘茶道’虽然建立于中国,但已被日本专美于前,如果现在援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
2012-05-22

不同风格茶艺背景分析

中国的茶的故乡,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巴志》:“园有方翡,香茗”记载,我国人工栽培利用茶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这悠入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人们首先把其当成饮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另
2012-05-22

临沧23种民族原味茶艺

临沧境内居住着佤、傣、彝、布朗、德昂、拉祜等23个少数民族,多元化、多形式、多层面文化互通共存。勤劳勇敢的临沧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以茶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和以茶文化为载体的精神文明。茶的功效表现在可食用、治痛、解渴、醒目、提神等方面,研究成果表明茶具有24种功能,它与文学艺术结合后,在精神生活上便表现出强烈而广泛的审美情趣,正是这种审美情趣使茶文学艺术、茶艺茶道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光辉。感知临
2012-04-16

茶艺演示(一):绿茶茶艺

用具:玻璃茶杯 香一支 白瓷茶壶一把 香炉一个 脱胎漆器茶盘一个 开水壶两个 锡茶叶罐一个 茶巾一条 茶道器一套 绿茶每人2—3克基本程序:1.点香 焚香除妄念7.泡茶 碧玉沉清江2.洗杯 冰心去尘凡8.奉茶 观音捧玉瓶3.凉汤 玉壶养太和9.赏茶 春波展旗枪4.投茶 清宫迎佳人10.闻茶 慧心悟茶香5.润茶 甘露润莲心11.品茶 淡中品致味6.冲水 凤凰三点头12.谢茶 自斟乐无穷绿
2012-04-10

茶艺"四要"之二——水

品水文学是茶道开出的奇花异卉。择水固然重要,但古人将此事复杂化了,为孰是“天下第一水”争论上千年也实在小题大作。但无论合理与不合理,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茶是灵魂之饮,水是生命之源。茶中有道,水中也有道。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净。”如此无私谦虚,善哉,水也!庄子《天道》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进取法焉。水静犹明,
2012-04-10

茶艺演示(二):乌龙茶茶艺

一、用具:1.宜兴紫砂壶一对2.龙凤变色杯一套3.茶荷一个4.茶道器一套5.茶盘一个6.开水瓶两个7.电随手泡一个8.茶巾两条9.香炉一个10.香一支11.茶叶每壶10—15克二、基本程序:1.焚香静气,活煮甘泉2.孔雀开屏,叶嘉酬宾3.大彬沐淋,乌龙入宫4.高山流水,春风拂面5.乌龙入海,重洗仙颜6.玉液移壶,再注甘露7.祥龙行雨,凤凰点头8.龙凤呈祥,鲤鱼翻身9.捧杯敬茶,众手传盅
2012-04-10

茶艺"四要"之三——火

活火茶有九难,火为之四。烹茶要“活火”,燃料选择上一要燃烧值高,二要无异味。如何看火侯?“三大辨,十五小辨”是古人的经验。饮食行业谚话曰:“三分技术七分火。”烹茶用火不易,所以陆羽《茶经·六之饮》中提出“茶有九难”火为之四。并说“膏薪疱炭,非火也”,即有油烟的柴和沾
2012-04-10

茶艺演示(三):祁红工夫茶艺

祁门工夫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清光绪年间开始仿照闽红试制生产。最终因其内质优异,与闽红、宁红齐名,国外也有将祁门红休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茶。主要用具:瓷质茶壶、茶杯(以青花瓷、白瓷茶具为好),赏茶盘或茶荷,茶巾,茶匙、奉茶盘,热水壶及风炉(电炉或酒精炉皆可)。茶具在表演台上摆放好后,即可进行祁门工夫红茶表演。(一)“宝光”初现祁门工夫红茶条
2012-04-10

茶艺"四要"之四——器

妙器茶艺四事,茶具乃其一端。中国茶具在唐代以前是与食器混用,作为品茗专用的茶具草创于唐代,陆羽功不可没;宋承唐制,为适应斗茶游戏有所损益;明清趋于完善,尤以宜兴紫砂壶以其艺术性、文人化而被誉为神品。茶具发展总趋势是由繁趋简、由粗趋精,历古朴、富丽、淡稚三个阶段。茶具的发展与文化同步、与茶道同步。茶道作为一门艺术,审美是全方位的。作为一门文化艺能,讲究精茶、真水、活火,还讲究“妙器&rd
2012-04-10

茶艺演示(四):花茶茶艺

中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是茶叶的故乡。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它陪伴中华民族走过了五千年历程。“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吴裕泰茉莉花茶奉献一份茶礼,共用中国茶文化之美乐。一、敬宣茶德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它集哲学、伦理、历史、文学、艺术为一体,是东方艺术宝库中的奇葩。茶德为茶道之精神,已故中国当代茶学泰斗庄晚芳教授将其归举为四个字
2012-04-10

茶艺演示(五):佛道茶艺

茶经过几千年的磨砺,其内涵中的人文因素日益增多,茶的自然属性被寓于人文因素之中,成为修道、修身,“天人合一”、“茶禅一味”的载体。僧道饮茶修行,形成了独特的寺院茶道与道观茶道。近年来,一些茶人将目光投向了这块神秘而又神圣的领域,并将之带入世俗尘世,演化成今天所能见到的禅茶、道姑茶、三清茶等茶艺表演。在此,我们摘录“五台山佛学茶艺队礼佛茶&
2012-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