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三国诸葛亮与普洱茶

清朝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古迹)中有这样的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镘于莽枝埋角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该志还提到,大茶山中有孔明山,是诸葛亮的寄箭处(孔明山在勐腊县明乡西50公里处)。书中写道:三国诸葛亮路过勐海南糯山,士兵因水土不服而生眼病,孔明以手杖插于石头寨的山上,遂变为茶树,长出叶子,士兵摘叶煮水,饮之病愈,以后南糯山就叫孔明
2011-07-27

茶叶小贩13年开出品牌连锁店 曾背上100多万债

“我没有什么文化,只是苦干而已”,颜文山在13年里,从一个小茶贩到开创一个独立的茶叶品牌,在全国设立几十家连锁分店,其中艰辛可想而知。然而,他最喜欢说“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都要被彻底折磨”。起步期曾到菜场卖茶叶颜文山是福建安溪人,从小在茶的故乡长大。年幼时家中以种茶卖茶为生。在从军队退伍后,颜文山回到家中继续了以茶为生的生活。可是茶农的生活太苦了,他觉得应该找机会过更好的生活。于是决定从封闭的家乡带
2011-07-27

夏张桂:15年造就济南茶市“第一家族”

夏张桂在茶庄内接受记者采访人物简介:夏张桂,所前越王村人。作为济南茶市“第一家族”带头人的夏张桂,现为济南市茶协会副会长。给家乡的建议:萧山茶叶无论是香味还是成色,一点都不比西湖龙井差,如果采茶时芽胚小些,炒茶时最好用机器杀青,再炒得干一些,茶的香味会更浓。相信萧山茶叶会走得更远。一个家族在济南有14家店铺夏张桂原本是个木匠,1993年,他只身一人来到济南,在千佛山医院东侧开了一家“狮峰茶庄”。济
2011-07-26

陈荣茂:我即是茶 茶即是我

访茶三人行之武夷行三人简介陈郁榕:全国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高级评茶师林纬:骨灰级茶叶发烧友、高级评茶师陈荣茂:武夷山知名制茶人、从事制茶工作近20年。武夷山市岩茶厂厂长、武夷山香江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绰号“西瓜”,又称“曦瓜”。左起依次为:陈郁榕、林纬、曦瓜武侠小说中,“人剑合一”总是剑客的最高境界,与这一观点相似,对于武夷山制茶名家陈荣茂来说,“人茶合一”是茶人的
2011-07-26

杜婉芳:打开北京龙井茶市第一人

杜婉芳(左)向顾客介绍龙井茶。人物简介:杜婉芳,女,所前镇人,现为杭州巨佳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全国,有700多家茶铺挂牌“巨佳茶业”经营茶叶生意。给家乡的建言:就给茶农提几点建议吧:一,采茶时,不要一味以为芽胚大分量重就值钱,要采芽胚小的茶叶。二,在炒茶工艺上还要有所改进,颜色再绿些再光滑平板些,茶叶颗粒再小一些。三,在包装工艺方面,萧山人喜欢半斤装的精细包装,而北京人喜欢一斤装,因此包装要以厚
2011-07-26

陈安妮演绎中国红茶故事

生活就像烘焙过的红茶,在红茶的情怀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缩短。走进福州元泰红茶屋五一路总店,在元泰茶业高层的联系下,记者对元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安妮女士进行了访谈。结缘 红茶产业安妮如今在香港从事教育事业,而与红茶结缘是在2004年先生因省工商联光彩事业在福安市设立坦洋工夫基地后,在一次香港举办的茶叶节,她到展会上想帮先生觅商机。也就是在此次茶叶节上,安妮了解到,红茶不仅是走向世界的时尚文化,而
2011-07-25

“茶界奇侠”林荣坤

出身杏林世家的林荣坤,谈起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如数家珍。他将中医之道融入普洱茶中,并将这种保健的理念不厌其烦地灌输给周围的人。在他眼里, “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茶疗”,只要天天都喝茶,非但杂病不侵,还能延年益寿,保持青春。他还会开玩笑地问:“你看得出我已,60来岁了么?其实我很年轻。”林荣坤,这位被称为“茶界奇侠”的医者、茶人,在生活中坚持不懈地践行着他的健康理念。他爱用广东话这样表述:“朝朝一盅
2011-07-25

徐南眉:古稀之年难舍茶情

2007年11月17日,徐南眉在沪浙两地老年茶艺交流会上介绍茶艺知识。无论怎么看,徐南眉老师都不像七十多岁的老人。她眉清目秀的容颜上没有那么多岁月的留痕,机智爽朗的谈锋透出敏捷灵秀的思维,清清亮亮的嗓音充满着青春的激情。任谁都不可能想到,这位闻名全国的老茶人诞生于1936年8月,1960年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毕业后,已经躬身事茶将近五十个年头了。“我不化妆、不美容,茶给了我这份年轻!”徐南眉说。徐
2011-07-25

中国人何以要以茶为聘呢?

茶是高洁清雅之物。我们每天都在喝茶,但茶中蕴涵的文化因素,或许并无太多了解。《图说中国茶》除了告诉我们怎样品茶,更告诉我们茶与婚姻、宗教、文学的密切关系。茶是爱情忠贞的象征茶与婚姻的关系,由来已久。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时,就带去茶叶,并由此开创西藏饮茶之风。有人说,现在西藏人敬客的酥油茶,就是由文成公主创制的。宋代吴自牧著的《梦梁录》也谈到当时杭州的婚嫁习俗:“丰
2011-07-24

外国使者心目中的“中国”茶

在倡导茶为国饮的今天,中国茶在国人及外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中国是茶叶大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茶是最好的媒介,上至官府,下达百姓,茶叶那淡雅、清幽、绵长的品性是中国文化人清淡自珍的处世哲学和审美情趣。中国的茶业发展也必将迎来明媚的春天,走进全球更多的消费者。最近,《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在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的报道中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外国驻华大使对中国茶的深情厚意。――伊拉克驻华大
2011-07-24

壶人施小马

1994年,在中国邮电部发行的一套四枚“中国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中,紫砂壶名家顾景洲、周桂珍、潘持平、施小马四人制作的四把紫砂壶跃然于上,引起海内外紫砂壶收藏爱好者的浓厚兴趣。今年仲夏,我前往宜兴丁山特地拜会施小马先生。由施兄小马在宜兴风景区“竹海”款待农家菜时,始知这位仁兄一年也做不了几把壶,精力全然投入到一个“精”字上——要么不做,一做便是佳作。来到施小马工作室更加验证了当地流行的一句“做活好
2011-07-24

当代茶学界泰斗庄晚芳教授诞

庄晚芳,茶学家、茶学教育家、茶叶栽培专家我国茶树栽培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毕生从事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在茶树生物学特性和根系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晚年致力于茶业的宏观研究,对茶历史以及茶文化的研究作出贡献。著有“茶作学”、“茶树生物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庄晚芳曾先后在复旦大学农学院、安徽农学院、华中农学院和浙江农业大学从事茶学教
2011-07-23

江大炉:期盼茶农多增收

“等温度降至20摄氏度以下,就要开始修剪茶树,封山治虫了。”近日,从茶叶开采至今一直忙个不停的政和县星溪乡稻香茶厂茶农江大炉说,他一辈子吃“茶饭”,已经离不开茶。江大炉今年63岁,和茶结缘50载。1960年,他随父亲从高山区镇前镇下园村搬到了稻香村,进了稻香茶厂当工人。当时稻香茶厂是地方国营茶厂,他育茶苗、开茶山、管理茶园、加工茶叶,干了30多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茶叶市场滑坡,茶叶企业不景气,
2011-07-23

米特酿与茶及书法

大概自客家人迁徙到闽西后,就把中原的酿米酒之风进一步发扬光大,衍变成今日之永定米特酿。而“米特酿”三字由闽西著名书法家彬文同志手书后,便一举成名,与永定之土楼交相辉映,成中华米酒之瑰宝。中午与彬文兄共品此佳酿,对饮一瓶,据说此酒有28°。余擅饮快酒,不到一个时辰一瓶落肚,微醉,便酒话连篇,然未失态。洗盏换茶,有千元观音,香气颇高;兰香盈袖;水滑不腻;一波三折;至十泡后,兰香未失,甜水润喉。廿水后,
2011-07-22

黄庆——普洱茶文化传播的先驱

“说实话,黄庆是个“懒惰”的人,许多朋友常向他约稿,就凭他的才学与阅历,足以丰富和精彩我们的世界,可他宁愿睡觉或是不停地行走,就是不动笔”。这就是黄庆密友对他的评价。才华横溢却钟情于自在生活,足智多谋却含蓄低调,经常神秘消失,而当他回来时已充满故事,饱含沧桑。他也时常将手中的毛笔换成摄像机,如虎添翼,扎进澜沧江流域,从此乐不思蜀。他是一个书法篆刻家,整个20世纪80年代,他驰骋书坛,思考多,论述多
2011-07-22

在大理饮茶感悟人生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就是要负起一种历史责任感,把各地的茶文化、茶生态积聚起来,使他们的价值和文化意义进一步得到延伸,增加其文化的附加值。茶是有历史的,也是有品质的。茶的品质,应该和一个城市的品质唇齿相依,影响一个城市的方方面面。杭州,应当依托茶文化这个支点,把“休闲之都”的品牌打响,让我们的城市散发出芬芳馥郁的茶香。【饮茶·大理现场】记录对象:大理白族“三道茶
2011-07-22

陆羽与信阳毛尖的故事

陆羽下榻紫阳洞,被这里的山光水色,泉甘茶香所迷恋,一住就是数年。他平日与崇佛寺、太阳庙、观音洞等院大师为友,互相唱酬。白天赏茶、采茶、晚间谈诗品茶,探讨茶事,著名立说,学识大进。他为了考察淮南茶区,复东出舒州、南下黄州,北上寿州,再回紫阳洞,写出淮南茶初考草稿,其茶经八之出。淮南茶光州上,义阳、舒州次,寿州、黄州、蕲州下的简明品定,既依次。陆羽走后,山民为了纪念他对淮南茶的贡献,在紫阳洞中,也增设
2011-07-22

情系那一片绿叶

李世财是个地地道道的崂山茶农,他用浓重的崂山口音告诉笔者,别看这一壶绿茶香气清淡宜人,里面却有他半生的努力心血。倾尽所有学炒茶李世财1959年出生在崂山区晓望村。小时候,他经常跟着家里人喝茶。那个时候,北方还没有开始种茶,他只能买到南方的茉莉花茶来喝,茶香和花香混合在一起的香味让年轻的他爱上了这种饮料。1993年,随着“南茶北引”的开始,崂山区也逐渐开始种茶,李世财成了崂山第一批茶农。1995年,
2011-07-21

茶学家、制茶专家张天福

张天福,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长期从事茶叶教育、生产和科研工作,特别在培养茶叶专业人才、创制制茶机械,提高乌龙茶品质等方面有很大成绩,对福建省茶叶的恢复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晚年致力于审评技术的传授和茶文化的倡导。张天福,1910年8月18日出生于上海名医世家。父亲张绍尧擅长内外科,母亲刘贞清,刘贞清精于妇产科。1911年,一家三口迁回故土福州,开办了遂生堂西医局。张天福1916-1922年就读于
2011-07-21

走访青岛济南茶市

12日上午开完会,下午就到济南。 在青岛,我走访了两个市场,跟市场的商家了解一下市场情况。青岛和北京一样,受奥运会的影响,今年夏季旅游人员下降,茶叶销售不如往年。 青岛市场最近几年变化很大,尤其是结构调整,绿茶早就取代花茶,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青岛市场的绿茶除了当地的崂山茶外,大多来自浙江,仅松阳在青岛绿茶销售就在2000多吨左右。绿茶占据市场将近80%的份额,花茶的市场份额在10%左右,乌龙茶
20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