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李楷平:茶叶要发展,品牌是关键

在兰州火车站茶叶批发市场里,李楷平那只有十几平方米的“陇南茶业”门店,挤在“西湖龙井”、“ 铁观音”、“普洱茶”等四五十家中国名茶批发大户的夹缝中,实在显得弱小。然而,小有小的硬气,小有小的市场。这不,最近李楷平正紧张忙碌地筹划着开张第二家新店。按理说,企盼已久的新店即将开张,李楷平应该高兴才是,但面对
2013-02-25

茶王之乡的生态情结

“我这百亩生态茶园,5年来绝对没有打过一斤农药,没有施过一两化肥,我这几年养的有鸡、鸭、鹅,8头猪,50多只羊,还养的有鸽子,这些家禽家畜不仅可以吃掉茶叶地里的杂草,其粪便还是天然的农家肥。”昨日,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黄庙生态有机茶叶生产基地总经理李杰指着其苦心经营的生态茶园,言语中透出自豪:“去冬今春的旱灾和冻灾对我的这个茶园影响就不大,你们看,到处枝繁叶茂,
2013-02-25

茶人张天福

“张天福有机茶园示范基地”暨“梯层茶园表土回园条垦法”技术推广现场会,在我县龙涓乡举行。百岁茶人张天福教授从福州亲临现场讲解。四月的龙涓,春意盎然,茶香飘溢。全省各地茶企、茶农代表,业界专家学者深入“张天福有机茶园示范基地”,详细了解基地建设情况,观看表土回园技术、水平测坡仪器使用等演示,并前往珠塔山华祥苑有机茶园生产基地,感
2013-02-25

中国唯一茶院士陈宗懋

4月11日至13日,凌云县领导率队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拜访陈宗懋院士,请陈院士为该县茶业发展把脉建言。陈宗懋是我国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2003年,陈宗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我国唯一的一个茶院士。陈宗懋在听取凌云县茶业发展的有关情况介绍后,陈宗懋对茶业的发展提出了极前瞻性、科学性的意见和建议。拜访中,凌云县邀请陈院士
2013-02-25

高露村回乡创业人赖庆安

庆安2001年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而后在广东教育杂志社当编辑, 月薪5000多元。2007年,他放弃了这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回到家乡三江县洋溪乡高露村种植茶叶 、创办茶厂,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为何甘弃五千月薪刚过而立之年的赖庆安比同龄人显得成熟。他说他在广东教育杂志社任编辑时,常把家乡的高露茶叶拿到办公室和同事们一起泡着喝。久而久之,同事们恋上了高露茶。他每年休假回家,许多同事都委托他购买。有一次,
2013-02-25

赵炎:紫砂壶应以大小论价

自明代以来,紫砂壶已陪伴着华夏子孙走过了五个世纪。历史中自然形成的紫砂壶定价、交易体系,在紫砂壶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正经受着考验。制定一个可行的、明晰的价格标准,成为紫砂壶市场的当务之急。北京紫砂艺术馆馆长、紫砂壶收藏家赵炎先生,对传统紫砂壶交易方式的弊病有着切身的体会。对于传统模式“随意性太强,价格混乱”的现象,赵先生如此解释:“泥料不同,器型不同,制作者的工
2013-02-25

李冰池荣膺“全省十大制茶能手”

在由江西茶业联合会和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全省十大制茶能手(手工茶)大赛上,大椿冰池茶场李冰池在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全省十大制茶能手”称号,其得分居全省第一。现年的李冰池19岁就开始学习制茶,当时在社办企业知青茶厂工作,1989年担任改名为大椿茶厂的厂长。任厂长期间,李冰池在抓管理的同时不忘提升制茶技术,厂里生产的“双井绿”牌绿茶在1992
2013-02-25

姚水滨:儒商中的的茶道人生

李渔家茶的来历,蕴含了无限人文气息。而其背后的“孕育者”———姚水滨,亦在且践且行着他的茶道人生。一杯香茗,一段传奇,记者面前的姚水滨泰然自若,娓娓道出他那漫溢茶香的创业故事。第一个十年:结缘茶叶姚水滨1985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茶叶系,似乎是个很冷门的专业,与“跳出农门”传统相悖,但说起这个专业
2013-02-25

罗莉:一杯香茗真性情

略显娇小的个头,甜润的脸蛋,窈窕的身姿,爽朗的笑容———在华炬名茶晋江店,罗莉总是那么容易地就走进客人的视野,并让人印象深刻。印象中,首次走进华炬阳光店,看着罗莉灵动的十指摆弄着茶具———茶壶、茶盏、茶杯、茶叶……手之所指,娓娓道来,仿佛在讲述一个悠久的历史故事,又像是在表演一套娴熟的戏法。加上她那
2013-02-25

苏兴茂:职业技能鉴定 助推茶产业规范发展

苏兴茂,男,1945年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茶叶加工检验高级工程师,茶叶加工高级技师,高级评茶师,历任国营茶叶收购站主任,安溪县茶叶公司、安溪县茶叶进出口公司经理等职务。2005年退休后,任安溪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茶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茶都(安溪)职业技能鉴定站站长,2009年被选为安溪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2009年8月被省科协、省财政厅评为“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rdq
2013-02-25

马德记:打造属于自己世外茶园

“和茶结缘,完全是一次偶然……”4月8日上午,信阳佛灵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德记在平桥区他所经营的一家茶馆接受记者采访,聊起了他和茶叶结缘并逐步发展茶叶事业的经历。2005年,平桥区五里店办事处为佛山村争取了一条4.5公里的水泥路工程,要想保质保量完成这项“村村通”工程,还需12万元的资金。为此,办事处和佛山村两级领导
2013-02-25

茶人王章春:仰天洼里兴茶业

人生因为具有反差,才会显得那么不凡。河南固始仰天雪绿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章春便是如此。他的茶山——最高海拔700多米,平均海拔500多米,却叫仰天洼,天与洼形成高度反差;他的茶叶——本来是绿色食品,商标却注册为仰天雪绿,雪与绿形成颜色反差;他的茶业——从白手起家的打工仔到拥有资产3000多万元的公司董事长,打工仔与董事长形成事
2013-02-25

唐鹤鸣:手工炒茶35年练就能耐150℃高温“铁手”

有着35年手工炒茶经验的杭州西湖炒茶师唐鹤鸣,应吉林省茶叶协会、省茶文化研究会和一家茶社的邀请,从杭州西湖首次来长,现场为长春市民徒手在一百五六十度高温的铁锅里炒茶。仅凭一双手,唐老师不用看就能完全感知热锅里的茶叶炒到了啥火候,令现场观者叫绝!铁锅散发茶香 围观市民跃跃欲试炒茶中,面对好奇地围着他看的市民,唐老师并不担心被打扰,扭头回答大家提问的同时,他左手操控温控器,右手在滚烫的铁锅里上下翻飞,
2013-02-25

王国全:从郑成功故乡走出的茶王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是着名侨乡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也是福建着名的航运之乡和石材生产基地。这里水陆交通便捷,经济十分发达,2009年,全镇工业产值57.8亿元。然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这里还是一块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当时这里的条件很差,镇上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外来人口也很少,茶店只有两三家。”宏源馨茗茶的掌门人王国全,见证了石井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3-02-23

王进财:做茶,就要做出自己的品牌

在价格方面,康士力公司能够做到物美价廉,客户至上。王进财说,我们有自己的茶叶基地,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是品质相当不错。就是在收购环节上,我们宁愿多花钱也要收好茶,严格把握质量关,绝不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在批销出去的茶叶中,适当把握中间利润,将大利让给客户。所以,这几年我们的客户群,我们的业务量都在大幅度增长。有一次,店里来了一个在外地做茶生意的本地人,他以前都是他父亲帮他采购,去年认识王进财,今年回
2013-02-23

浙江宁波茶业界的“金奖夫妻”

在宁波茶界,北仑孟君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孟军与夫人陈彩君,一个是种茶能手,一个是制茶行家;一个主管采购营销,一个负责财务管理。孟君牌注册商标,各取夫妇名字中的一个字,夫妻情深可见一斑。在北仑种茶,他的最大收获是遇到了比他小2岁的贤内助陈彩君。陈彩君高中毕业在供销社打工,她看到来自异乡的鲁孟军不容易,人品好,肯吃苦,事业心特别强,不免刮目相看,产生了爱慕之心。1994年,两人结为百年之好。开始几年,
2013-02-23

茶人刘祥国∶先做人 后做茶

茶人刘祥国,“官衔”是信阳市光州茶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今年60有余,个头不高,但精神头很足,接受记者采访时滔滔不绝一个多小时还没有打住的意思。他高中毕业后当过知青,后来到焦作一国营煤矿干了十来年,才调回老家潢川一国营茶场,矿工成了茶人。刘祥国对陆羽的《茶经》很有研究。陆羽说“淮南茶、光州上”, 光州主要是现在的潢川。《茶经》上还有许多做茶做人的道理,
2013-02-23

保护古茶树的"河南奇女"于翔

2006年,于翔同丈夫一起南下云南旅游。那些迷人的景致让这个北方女孩心旷神怡,恋恋不舍。特别是那宜人的气候,晴天里,天空湛蓝湛蓝的,没有一丝云彩,所有背阴处,都是纳凉的好地方,昆明不冷也不热,是个人居的好地方,于翔爱上了云南。于是,她三下云南,买了房子,举家搬迁云南。她动员来了老母亲,甚至连亡父的骨灰也搬迁了过来。于翔爱茶,爱得有点痴迷。她常常去逛昆明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看茶、品茶。后来,她在雄达
2013-02-23

肖文华的吃苦信念

2009年是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成立15周年。在肖文华董事长的带领下,华祥苑已经发展成为福建乃至国内茶业的知名品牌。以15周年系列庆典活动为开端,华祥苑策划了一系列令人赞叹的大手笔,业界为之瞩目。8月1日,华祥苑15周年系列庆典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以“香传15年,茶缘共分享”为主题的华祥苑2009厦门鉴赏之旅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也首开茶行业订货会的先河,业界为之瞩目;9月8日
2013-02-23

劳繁 :茶叶重镇的转变的功臣

灵山县平南镇的编织业,在上世纪90年代独领风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群众观念的转变,在90年代末,茶产业逐渐取代了编织业,成为全镇农业生产的领头羊。目前,全镇有制茶企业11家,其中在桃禾村委就有5家,茶园面积3000亩,茶叶种植已经成为群众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和增收渠道。发生这些转变,皆因一个叫劳繁的人出现。打工仔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95年,平南镇桃禾村的劳繁在集体茶园打工近十年后,回到老家,自己租地
201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