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普洱茶「教父」——白水清

香港安溪同乡会今日举行换届庆典,被誉为普洱茶「教父」、现任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云南省普洱市政协常委白水清,当选为新一届会长。香港安溪同乡会以联系乡亲、热爱桑梓、爱国爱港爱乡为宗旨,积极发展会务、参与家乡建设,与本港各友好社团交流并进、共创和谐,成为香港福建社团中一个重要团体。为乡亲谋福祉 为家乡发展经济白水清介绍称,香港安溪同乡会成立於1982年,由安溪知名乡贤发起筹组。其宗旨是:联络乡谊,造
2013-02-04

刘殿兴:一脉传承,做好茶

他出生在医生世家,但是却对茶有着不一般的偏好;他曾在国有大型企业任职,工作稳定,但他选择了下海。他曾从一个城市的药品代理,做到了到全国的药品总代理,再到买断大企业的药品销售权,但只因为喜欢茶,最后选择了扎根茶行业。他喜欢聊天,只要谈到茶,就会精神百倍,他说,爱茶与生意无关。在繁忙热闹的东三环边商业区里有一家安静低调、文化气息浓郁的茶社,是我匆忙赶路的目的地,赴茶社主人刘殿兴武夷新茶的品茗之约。刘殿
2013-02-04

我国西藏茶文化史

茶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尤其悠久、丰富。由于茶在藏族人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藏族的茶文化丰富多彩、饶有特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园地中一枝奇葩。为什么不产茶的藏区却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藏族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哪些?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一探讨。一我国藏族所居地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历史上素不产茶。⑴所需之茶主要通过毗邻之地供给。藏语三大方言对许多
2013-02-01

茶文化的历史演变

据藏族史料记载,西藏高原盛行饮茶之风,是从松赞干布时期与唐朝之间的茶马贸易开始的。藏族在唐代已经获得许多中华内地的名茶。松赞干布统一西藏,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后,西藏的商业贸易兴盛起来,而茶马贸易成为吐蕃与唐朝的主要贸易。唐高宗时“缣马交易”、唐玄宗赤岭的“互市换马”开始了唐朝与吐蕃茶马市场之端,用良马和唐朝换茶。对此,唐朝专门成立了&l
2013-02-01

茶文化历史:明清茶文化的发展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因而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茶文化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里就来说明其中一个部分,即明清茶文化的发展。由于茶类和新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明清茶叶生产方式和茶叶饮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茶对人们的生活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明清时期的茶文化的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茶叶冲泡方法的艺术性和茶具的独特性及茶馆的普及性。⑴品饮方式的艺术性。明清时期品茶方式的更新和发展,突出表现在饮茶艺术
2013-02-01

茶文化的起源

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有着很悠久的历史,而其源头却鲜为人知,这里就来说说茶文化的起源。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可以嗅到茶香。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为各兄弟民族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有别,生活风俗也会有差异,就是统一民族也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征象。但是在饮茶、嗜茶方面却有共同的兴趣,无论茶的饮用方法有什么不同,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保护的。现在,茶夷发展成为风
2013-02-01

茶艺师:一杯香茗传播茶文化

随着茶文化的兴起,茶艺师作为一个新兴、时尚的职业应运而生。谢小娜,就职于滨州市区的一家茶苑,是这个新职业的践行者之一。静静的茶室是她的“办公室”,古色古香的桌案是她的“办公桌”,一杯杯清香热茶是她的作品……“茶艺不仅是一门手艺,更能陶冶人的情操”站在眼前的谢小娜,略施粉黛,一袭旗袍大方得体。她说,不
2013-02-01

鹧鸪斑茶盏传承中国茶禅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享誉世界。而茶具则因种类多、造型美,为历代品茶、饮茶者所青睐,其中,宋代福建建安的鹧鸪斑茶盏,更是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如今,曾风靡中国的鹧鸪斑茶盏,因数量稀少工艺失传,在中国艺术史中几被抹去。来自福建泉州的鹧鸪斑茶盏研究者林伟毅23日呼吁,希望各界更多地关注产自福建的鹧鸪斑茶盏,加大对鹧鸪斑茶盏进行保护和研究。鹧鸪斑传世稀少宋代风靡中国宋代中国斗茶盛行,上
2013-01-31

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之中茶入日本

我国的饮茶历史源远流长,而茶文化更是具有自己的民族性。因而历史上,中华茶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这其中就包括日本。中国的茶与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最为深刻,尤其是对日本茶道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渊源关系。茶道是日本茶文化中最具典型性的一个内容,而日本茶道的发祥,与中国文化的熏陶戚戚相关。中国茶及茶文化传入日本,主要是以浙江为通道,并以佛教传播为途径而实现的。浙江名刹大寺有
2013-01-31

胡奕独特茶经

也许有人会觉得,商人成天谈生意、侃价钱,很俗气,但宜宾醒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总经理胡奕女士却不这样看。她认为,卖茶叶,很文化。这或许就是她放弃做老板,从四川盆地腹心来到盆周南缘边陲,在醒世茶业的营销岗位上一干就是3年而乐此不疲的原因吧。胡奕今年30岁,年轻、漂亮、灵秀、质朴,这些词语就像是为她量身定做的,格外合适。与她交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如潇潇春雨,使人心里感到甜甜润润的。成功是一种习惯。每
2013-01-31

水城自主创业余盛良

在水城县双水新区一条偏僻的街巷内,有一家名叫“银雨茶业”的茶铺,铺中飘出的悠悠茶香吸引了巷子外的人,使得这条小巷多了一份休养怡情的浪漫。于是,就有了前于茶铺主人余盛良的故事,一个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茶香经营者的故事。古人有诗:“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正是怀着对茶的这份喜爱,余盛良从一个村支书转而成了“好茶之徒&rd
2013-01-30

茶文化探秘之一:彭祖与茶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彩的表现形式,如宫廷茶文化的尊贵与奢华,雅士茶文化的风雅与情趣,僧道茶文化的虚静与玄机。道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以养生之道最为历代人们所追捧,千百年来,演绎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养生茶经,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说到养生,不得不提彭祖。彭祖,长寿之神,是传说中的养生家,留下了许多养生专着,堪称养生派先祖。他与茶之间颇有渊源。据《史记》载,上古之时,洪水泛滥成
2013-01-29

中国茶业的四大演变

一个好的品牌、一个稳定的质量、一个高素质的研发队伍、一个讲信誉的营销网络、一批忠实的消费者,是成就一个品牌茶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中国茶企借鉴立顿在营销上的成功经验,在茶业发展道路上结合自身特色进行了四大演变。演变一:从“产地品牌”到“产品品牌”在中国悠久的茶发展史中,只有产地、种类、区域品牌,而没有产品品牌。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等都是名
2013-01-29

茶文化探秘之二:茶寿之说

自《神农本草经》上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起,茶的药用价值就最早被发现、利用。五代王文锡《茶谱》上,更是将茶说成“万病之药”,且有返老还童之功,不免染上些许神秘的色彩。然茶益养生却成为人们的共识,受到达官显贵的追捧,日益兴盛起来。自古以来,流行很多对老人长寿的雅称,其中一词为“茶寿”。茶寿,指108岁,取意&
2013-01-29

茶文化的精髓

中国是礼仪之邦,“客来敬茶”则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礼仪之一,它在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文明和礼貌的同时,也把茶叶融入中华民族的文明中。中国茶文化发展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内容广泛,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茶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如今,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非酒精饮料之一。人们在品茗时也更加注重茶叶泡饮过程,优雅文明、赏心
2013-01-29

中国茶道-茶文化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茶文
2013-01-29

茶文化的核心价值

当前茶文化正进入兴盛繁荣的时期,全国茶文化活动之多,各地政府之重视,热心于茶文化人士之众,都是空前的。过去茶业界是一个比较封闭、保守的行业,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兴起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关注,他们为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茶文化的广泛传播又带动了茶市场的发展,许多商人看到茶产业的发展空间,也纷纷加入到茶行业中来。各地、各企业为进一步推动茶产业快速发展也加大了茶文化的宣传力度,邀请知名人
2013-01-29

茶文化传播新论

茶,如果没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那就只能作为一种产品形式而存在。随着茶商的蜂拥崛起,茶营销的模式也层出不穷,但是在如今,茶商要想在茶行业中树立品牌形象,并使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注重茶文化的传播。中国文化与茶在历史发展中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茶文化是一种具体物质到精神层面的升华,是从选茶、沏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文化内涵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而今,人们在打造知名茶品牌的过程
2013-01-29

福建三明客家擂茶

三明特产:客家风味:擂茶大凡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就有擂茶。擂茶源远流长,随着客家人南迁而流传下来,算来已有上千年历史了。它以古朴见奇趣,以保健见奇效,自古被称为药食兼佳,味中有味的客家保健饮料。擂擂茶、敬擂茶、喝擂茶,是盛行在客家祖地宁化的一种极有情趣的古俗。擂茶需茶叶。茶叶井非乌龙、能井之类,而选用作常独特,在宁化,大都采用准山叶,光洗净焖煮、发酵、然后晒乾贮藏,随时取用。这种茶叶款的擂茶色如琥
2013-01-28

闽南人饮茶习俗

福建盛产茶,福建人对茶自然情有独钟。闽南民间有“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闽北山民也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大抵上,闽南人嗜乌龙茶,福州人好花茶,闽北人喝乌龙茶和绿茶,闽东人则饮绿茶。因此,八闽形成富于地方特色的茶文化。福建人饮茶,从茶具、水质、用茶种类到斟饮的各个程序均备极考究。唐、宋时兴的“斗茶”
201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