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诗词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后代留下的茶诗、茶词,不下数千首。中国历代咏茶诗词具有数量丰富题材广泛和体裁多样的特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西晋左思的《娇女》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与左思此诗差不多年代的还有两首咏茶诗: 一首是张载的《登成都楼》,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赞成都的茶;一首是孙楚
2011-03-19

辞赋、散文

辞赋、散文 --------------------------------------------------------------------------------文章来源: 东方茶网 茶叶作为一种寓意清新的题材,除了在诗词中有大量表现外,在辞赋和散文中也屡见不鲜,辞赋和散文具有表现手法灵活,语言优美的特点,在表现茶的品性上,似乎更为合适。茶叶种种特征,在辞赋和散文的铺陈、描述下,显得格
2011-03-19

宋朝茶诗--和章岷从事茶歌

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檐。 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分园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 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 十月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
2011-03-19

观 茶

观 茶 , 看 一 杯 有 颜 色 的 水 缓 缓 吐 气 漾 出 青 色 的 体 味 液 态 的 故 事 不 动 的 人 生 在 捺 笔 处 , 感 觉 渴 总 需 要 场 所 与 时 刻 好 让 速 度 煞 停 端 着 一 杯 喘 息 嘘 嘘 裁 去 场 景 之 外 的 枝 叶 煮 沸 的 午 后 遇 见 棉 线 缝 的 缘 , 一 茶 一 坐 静 静 观 茶 然 后 在 肉 体 的 牢 里
2011-03-19

壬午清明品茗茶诗会漫吟

(一) 世纪新开又马年, 茶香鸟语乐无边。 柳荫湖畔花如锦, 甘作茶人不羡仙。 (二) 春染西湖柳, 心随骏马驰。 茶人今又集, 再献画书诗。
2011-03-19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 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2011-03-19

谚语集

山间竹里人家,清香嫩蕊黄芽。 客到茶烟起。 茶七饭八酒加倍。 三茶六饭。 宁可一日不食, 不可一日无茶。 橙子芝麻茶, 吃了讲天话。 白天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头交水,二交茶。 时新茶叶陈年酒。 头茶苦,二茶涩,三茶好吃摘勿得。 嫩香值千金。 素食清茶,爽口爽心。 金沙泉中水,顾渚山上茶。 莫干清凉世界,竹荫十里茶香。 高山雾多出名茶。 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茶。 砂土杨梅黄土茶。 细雨足时茶户喜。
2011-03-19

谜语

茶谜引自《话说茶文化》 相传,古代江南有座寺庙,住着一位嗜茶如命的和尚,与寺外一丬食杂店老板是谜友,平常喜好以谜会话。有一天晚上,老和尚茶瘾、谜兴齐发,就遣哑巴小徒穿上木屐,戴着草帽去找店老板取一物,唐老板一看小和尚装束,心有灵犀一点通,速取茶叶一包叫他带去。原来,这是一道活生生的"茶"谜,头上戴草帽,暗合"",脚下穿"木"屐为底,中间加上小和尚("人"),组合起来即是个"茶"字。在我国茶区还广
2011-03-19

茶与对联

在我国,凡是有“以茶联谊“的场所,诸如茶馆、茶楼、茶亭、茶座等的门庭或石柱上,茶道、茶礼、茶艺表演的厅堂内,往往可以看到以茶为题材的楹联、对联和匾额,这既美化了环境,增强文化气息,又促进了品茗情趣。茶联常悬于茶店,作招徕顾客广告之用。相传,成都附近的一个地方,有家茶馆兼酒铺子,老板没有文化,铺子简陋,生意自然萧条。后让贤给儿子经营。青年人脑子灵光,请了位秀才写了幅对联一贴,生意居然从此兴隆起来。联
2011-03-19

清茶一杯颊留香

茶,作为传统主妇的待客之道,排在生活必需品之后。这似乎说明在早前的年代,茶是告别饥饿之后的一种奢侈享受。作为中国文化精髓之一,茶一度被演绎成只停留在“相王人家”,难入寻常百姓家。扯到茶,似乎总要想到茶文化。在生活中,茶作为主妇的待客用品,从来客清茶一杯,到请客去茶庄,再到拉开冰箱饮品任个人爱好选。茶,印证了生活的变迁。 必不可少一道茶 20世纪80年代初期,茶是待客上品,也是待客惟一选择。家里
2011-03-18

在苏州喝茶的日子

我正而八经去茶馆喝茶,是从苏州开始的,这之前的茶馆消费与我而言一直是种有点奢侈的行为。在苏州首先让我注意的当然是企鹅茶座,那可能是因为它的前面有家同名的书店,有很好的书。之后的深蓝因为与企鹅的渊源,风格也极相近。刚开始的感觉还相当的不坏,后来因为里面常常很多的人、常常积着排不出去的烟。便去得少了。品茶:茶、水、具、境、人。不说全要有,至少冲其一吧。朋友介绍的还有古镜坊,老板是北京人,夫妻俩还经营着
2011-03-18

天柱茶:泡香我的故乡

一杯碧绿的清茶,似乎酽酽地就泡香了我整个的故乡。站在故乡那片云蒸霞蔚的土地上,我望故乡那一块块绿色葱葱的茶林,朦朦胧胧地便幻化成无数翻飞的茶的叶片。浓绿得化不开的故乡茶啊……故乡有茶,也就有浸润着斑斑茶渍、呈现在发黄线装书里的茶史。那缕缕清香总这样罩着故乡的秀山丽水。故乡有一座雄奇灵秀,云气弥漫的天柱山,茶就叫做天柱茶。唐代杨华撰《膳夫经手录》上载:“舒州天柱茶,虽不峻遒,亦甚甘香芳美,良重也。”
2011-03-18

品味八宝闲情

……八宝一只手提着一米多长嘴的龙头铜壶,两个红球颤巍巍地,老远地对准盖碗冲下去,据说可以避免人太接近,有头发什么的掉进碗里。水顺着碗底翻上来,盖上茶盖泡五分钟就可以饮用了。 时间长混熟了,我缠着八宝要学冲茶。铜壶太重,得两只手才拎得起,新手当然不敢拿这么长嘴去对准客人了,就四处杯呀、坛呀什么的乱灌,凡是容器都遭了池鱼之殃。到后来连八宝茶的配制方法也被我磨了来。 有缺损的盖碗一律不能使用。将碗洗净用
2011-03-18

介绍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唐·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
2011-03-18

《峡中尝茶》

[唐] 郑谷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2011-03-18

中国人品茶 法国人品酒

其一 中国人对品茶的茶具与法国人对品酒的酒具都颇为讲究。 中国人品茶因茶叶的种类不同而异,泡绿茶首选玻璃器皿,喝花茶以细瓷盖杯为佳,品乌龙茶则以宜兴紫砂为上。 法国人品葡萄酒对杯子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尤其是在隆重的场合和高档餐厅,用杯极其讲究。盛白葡萄酒的杯子与盛红葡萄酒的杯子有所不同,而红葡萄酒的用杯也并非一个模式,波尔多杯与布高涅杯便颇异其趣。最便于欣赏的色泽的是水晶杯,水晶杯的原料是人造水晶
2011-03-18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2011-03-18

最早的茶字

茶树起源问题虽然较难考证,但历史上的一些痕迹和史料却为茶树起源提供了不少佐证,使人们能从多方面去了解和探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取得了科学的结论和论证。1.最早的茶字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约成于汉朝)中,称之为“荼草”或 “选”,东汉的《桐君录》(撰人不详)中
2011-03-18

茶树的形态特征(四)

茶树的花芽由当年生新梢上叶芽基部两侧的数个花原基分化而成。茶树花芽的形态一般比叶芽肥大,有一个较长的细柄,生长锥比较圆平。茶树无专门的结果枝,花芽和叶芽同时着生于叶腋间。茶花着生有单生、对生、丛生和总状四种类型。花轴上的顶部芽不能分化为花芽,故属假总状花序。 茶树花序的类型1.单生 2.对生 3.总状 4.丛生 茶花为两性花,微有芳香,色白,少数呈淡黄或粉红色。花的大小不一,大的直径5~5.5厘
2011-03-18

《尝云芝茶》

铁色皴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舌根未得天真味,算观先通圣妙香;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草木属寻常;待将肤腠侵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
201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