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茶叶制作的发展历史

汉代,茶业由湖南东部和湖北蕲州进入江西,此时的制茶技术比较简单,一般是直接将采回的茶叶洗净晒干,加水煮沸,饮用其羹。东晋至南朝,制茶方法一直都是直接将采回的茶叶捣碎,拌以米膏,做成饼块。入唐,制茶技术有大的革新,发明了把茶叶蒸熟后捣碎制成团块茶,晒干或烘干的蒸青团茶制造枝术。从而明显地降低了茶叶的苦涩味。后唐清泰二年(935)毛文锡《茶谱》载:“洪州双井白芽,制作极精”。宋
2012-09-19

茶俗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

茶俗是民间风俗的一种,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人们心态的折射,它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内容丰富,各呈风采:①茶与婚礼:茶与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婚礼中应用茶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它起于何时?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按本民族的礼节带去茶开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唐时,饮茶之风甚盛,社会上风俗贵茶,
2012-09-19

庐江发展茶产业的潜力非常大

宛晓春:庐江发展茶产业的潜力非常大在中国(安徽)第六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合肥(庐江)第五届茶文化节举办前夕,5月3日下午,在树木葱浓、风景如画的安徽农业大学校园内,安农大校长、茶叶专家宛晓春就庐江茶产业的发展愉快地接受了我县电视台记者的专访。采访中,宛晓春开门见山地指出,庐江自古以来就是产茶圣地,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庐江地处大别山余脉,特别是沿汤池一带,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很适宜茶树生
2012-09-18

泸州茶叶的发展历史

地处水陆交通要道的四川泸州, 从唐到宋元, 再到明清, 早已成为云茶、 川茶、 泸茶等南路茶叶的交易集散中心。当时朝廷为了加强对泸南边的统治和促进商业贸易, 开市进行茶马交易。早在西汉武帝建元六年, 大将军唐蒙率十万之众从合江符关出使夜郎王国, 经20年的奔走打通夜郎古道。后司马相如再入符关走古道, 把巴蜀文化向夜郎国传播, 泸茶便成为了出使夜郎各民族的和平使者。西南边各民族来至泸州城下贸易, 一
2012-09-18

茶与茶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上)

茶与茶文化漫谈“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的著作。我国茶圣——唐代陆羽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
2012-09-18

茶与茶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下)

及至明代,海州作为沿海疆域受到“红蝇赶散”事件的波及,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但由于明代海州制盐业的发展给海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明代海州经济很快得到了崛起。板浦的汪姓、许姓、以及李汝珍、吴承恩、吴敬梓等许多名门旺族儒商雅士都是明代移民海州的,他们的到来给海州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活力,海州茶及茶文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明代海州佛、道教的兴旺,寺庙、道观遍及各地,尤其是
2012-09-18

关于普洱茶七子饼的历史

普洱茶七子饼的来历说法七在中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七子作为多子多福象征,在南洋已深入人心。其实七子的规制是起自清代,《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3.6市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为始,颁给茶引三千。"这里,清政府规定了云南藏销茶为七子茶,但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清末,由于茶叶
2012-09-18

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提升茶产业

为了让徽茶香飘四方,他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他主持近20项国家重大课题,被国家人事部记一等功。他就是宛晓春,安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农业部、教育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他主持了国家攀登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攻关和国际合作项目等重大课题;出版专著《中国茶谱》,主编的《茶叶生物化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作为中国茶
2012-09-17

瑞泰茶栈的兴起与发展

瑞泰茶栈,始创于清道光二十五年。在这之前绍兴山区无较大规模的制茶能力,每逢茶叶收购季节,各地的茶商们络绎不绝地赶到绍兴山区的各处茶叶集散地,如平水、王化、宋家店、汤浦、王坛、青坛、双江溪,再由茶商运至茶厂进行加工。开始时,王化人宋周瑞以日铸岭产的茶叶携带至上海请洋行翻译评审,认为这种茶叶品质上乖,实为饮料精品稀物。于是,宝顺、怡和、旗昌等6家洋行纷纷与宋周瑞议定,由瑞泰茶栈承包制造,先做一批洋庄珠
2012-09-17

千年茶马古道演绎悠悠藏茶情

因为有茶,所以有了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是以川藏茶马古道、滇藏茶马古道和青藏茶马古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而雅安,既是茶马古道川藏线的起点,也是最早向西藏输入茶叶的原产地。宋代时,官府曾在雅安设立“茶马司”,清代更将雅安指定为专为藏区生产茶叶的基地之一。再看雅安境内的茶马古道交通网络,知名茶学、茶文化专家、市茶叶学会顾问李家光说
2012-09-17

褚华清:把荷叶茶卖给老外

因为贫穷,他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因为年轻,他曾步入过歧途。一次刻骨铭心的劫难让他彻悟,从此与妻子摆起鱼摊子。凭着诚信、勤快,他一步步地做成了批发老板,办起了工厂,做起了名牌产品代理商。他把自己的鱼卖到了北京、郑州等数个大城市,还把不值钱的荷叶变成了赚钱的出口产品。接受采访时,32岁的汉川汉子褚华清颇为老成地说:“做生意不难,难的是不被利欲冲昏头脑。”浪子回头当起鱼贩子198
2012-09-14

从农家女到“女茶王”

今年48岁的张晓英是莫干山高峰村人。1996年那年茶叶形势萧条,茶园大批荒芜。张晓英承包了全村的420亩茶地,承包期为15年,每年上缴承包金10万元。就在承包当年,由于缺乏茶园管理经验及病虫害的消灭与防治知识,茶叶病虫害相当严重,眼看着冒出来的新芽还没来得及采摘,就被害虫吃掉,张晓英好几夜没合眼,心想:这样下去,自己和丈夫的辛苦付诸东流不说,每年的承包金又该怎么办?于是,张晓英一方面聘请县农业局茶
2012-09-14

赏壶品茶论诗画

因为茶可雅可俗,能贵能贱,不拘一格,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苦大众都可以各自玩味。广州人摆弄茶艺的大致能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与经济挂了钩的,从商卖艺;一是脱下了工作服之后,在家里偷着乐。文人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道居后,但也最能聚人气。因为茶可雅可俗,能贵能贱,不拘一格,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苦大众都可以各自玩味。广州人摆弄茶艺的大致能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与经济挂了钩的,从商卖艺;一是脱下了工作服之后,在家
2012-09-14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意义及内涵(下)

茶叶有益于人体健康,其抗衰延老作用,这一作用中国的古人通过观察和实践很早就有知晓,并早已有记述。《神农食经》曾记载“久服令人有力悦志”,《杂录》也曾记载“苦茶轻身换骨”。现代研究证实茶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化学成分,含有对某些疾病确具有疗效的物质。每天饮茶摄入量虽少,但经常补充这些物质,对人体能起到营养和保健作用。故茶叶称之为天然保健饮料是名符其实的。
2012-09-14

茶叶是影响“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茶叶是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鸦片战争”的导火索。18世纪欧洲各国竞相从中国购买茶叶,但是他们拿什么来支付购买茶叶的费用呢?当时欧洲没有什么产品能卖给中国。没办法,欧洲人只能用白银来买中国的茶叶。白银就是货币,可以说当时的贸易中国全是顺差,西方全是逆差。1637年英船首航广州,就携带6.2万枚西班牙银元。从此,银元一直是西方输华的主要商品。据估算,在1700年-1840年间,
2012-09-13

"武阳买茶" :茶叶买卖史提前5世纪

茶为贡品、为祭品,已知在周武王伐纣时、或者在先秦时就已出现。而茶作为商品,则现在知道要在西汉时才出现。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正月里,资中(今四川资阳)人王褒寓居成都安志里一个叫杨惠的寡妇家里。杨氏家中有个名叫"便了"的髯奴,王褒经常指派他去买酒。便了因王褒是外人,替他跑腿很不情愿,又怀疑他可能与杨氏有暧昧关系,有一天,他跑到主人的墓前倾诉不满,说:"大夫您当初买便了时,只要我看守家里,并没要
2012-09-13

茶文欣赏:我爱喝戈壁滩上的茶

提起茶,人们自然而然要想到龙井、毛尖、乌龙和碧螺春等中国名茶。我学会饮茶,还是“文革”中蹲监狱的事。美术师周先生和我关在一间牢房,年近花甲的他有抽烟、品茶的习惯,他爱读书。破“四旧”运动绕过了监狱,管教人员把几十年来犯人带进来的书籍没收充公,装备成一个储量颇丰的图书室。周先生是图书管理员,他爱书如命,每天整理修缮,凡经过他的手装帧的旧书,面目焕然一新
2012-09-12

陶器与瓷器概述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岭土)的无机混合物作原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方法制成的器皿统称为陶瓷。自古以来,专门从事制作陶器和瓷器的手工业称为陶瓷手工业。中国陶器生产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河北省徐水县的南庄头遗址发现了10000多年前生的陶器;江苏省溧水县回峰山的神仙洞遗址出土了距今11000年左右的陶片。我国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已出现大量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
2012-09-06

普洱茶复兴时遭遇硬伤的情景(下)

自入牢笼“茶叶生意好时,政府的人总是围着我们转,而现在生意垮了,政府的人也不见了。”2009年6月,勐海县城边茶市场上的一群茶商说。“前两年打麻将都是100元起价,现在只能玩一元两元,茶叶真的赚不到钱了。”事实上,普洱茶在2007年下半年突然价格“崩盘”与媒体的报道有关,与“普洱生茶”的真实市场情况有关
2012-09-06

普洱茶复兴时遭遇硬伤的情景(上)

企业急功近利,专家学者不坚持科学原则,政府想迅速做大普洱茶产业,所有因素结合在一起,致使修订后的生茶熟茶标准使普洱茶的命运在经历了畸形繁荣之后一落千丈。2009年6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此举被业内认为是云南省做成了一件大事。然而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却意外表示:“这个《办法》的内容有着致命的硬伤,它将
201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