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国民间茶联作品选(二)

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饮茶思源,何曾望极;吃菇念树,岂可忘恩。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芽光照玉瓯清。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坐。为品清香频入座,欢同知心细谈心。喜报捷音一壶春暖,畅谈国事两腋生风。佳肴无肉亦可,雅谈离茶难成。借得梅上雪,煎茶别有香。扫来竹叶烹茶叶,挖得松根煮菜根。此地千古茶国,满城都是君子。寻味君子知味来,伴香雅士携香去。壶在心中天在壶,心在壶中地在心。茶字草木人人茶茶人,
2012-08-16

看古书古人论茶韵

明代淡修《漏露漫录》对青藏牧民饮茶助消化的重要性评述为:“茶之为物,西戎土番,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要说论茶韵最有根源和依据的泱泱中国,古籍中是这样记载的:《神农本草》称:“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食经》中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广雅》称:“荆巴
2012-08-16

古代有关茶事的散文

最早的涉茶文是西汉王褒的记事散文《僮约》,文章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西晋杜育的《荈赋》是现存最早的一篇茶文,可惜散佚,幸赖唐代欧阳询编篹的《艺文类聚》得以部分保留下来。杜育,字方叔,与潘岳、左思、陆机等合称“二十四友”。《荈赋》存文如下:“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宵降
2012-08-16

文学与茶(二)

中国最早的茶诗词类作品晋代时,有一首重要的茶赋,就是杜育的《荈赋》: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这首《荈赋》是现在能看到的最早专门歌吟茶事的诗词类作品,这篇茶赋和前面四首茶诗,构成了我国古代早期茶文化的文学基础。从这
2012-08-16

文学作品中的宝洪茶

在中国,宏伟辉煌的茶文化殿堂,大部或至少是重要的一部是由我国历代优秀高品级的文化人用心血和才华构建而成的。从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与之齐名的诗人卢同的《走笔谢孟谏议寄茶诗》,到李白、白居易、皎然、陆龟蒙、皮日休;以及唐代以后历代的欧阳修、范仲淹、梅尧臣、蔡襄、苏轼、黄庭坚、陆游、张岱、李渔、郑板桥、曹雪芹、袁枚、鲁迅、周作人、梁实秋、郭沫若、老舍、汪增祺等等,都终身与茶结有深厚不解的情缘,为弘扬
2012-08-15

茶与文学是怎样“联姻”的

“茶是随性之物,既可进柴门,亦可登大雅之堂。”周圣弘先生告诉记者,在百姓那里,茶可以与“油盐酱醋”等日常俗务为伍;在文人那里,茶可以和“琴棋书画”等高雅之事为伴;茶,不仅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亦成了文人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和手段。文学与茶完美结合,使得这翠嫩的绿叶,负载起丰富的文化内涵,包孕了极为愉悦的审美体验。
2012-08-15

茶文学的价值何在

“中国茶文学异彩纷呈,见证着中国茶文化,也显扬着博大的华夏文明。”在谈到茶文学的价值时,周圣弘教授对记者如是说。据统计,唐代以来千余年的茶文学史上,仅茶诗总数就在2000首以上。这些茶诗,不仅形式多样,而且题材广阔,煎茶、饮茶、名泉、茶具、采茶、造茶、茶园、茶功,皆有吟咏。宋代大文豪苏轼一生写过数十首茶诗,精品佳句颇多,如他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
2012-08-15

茶文学与安溪茶文化

安溪是中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数百年来,随着安溪茶叶的诞生和发展,安溪逐步形成古老独特、绚丽多姿的茶文化。集历史、经济、宗教、民俗、礼仪、饮食、园艺于一堂,融诗词、歌舞、戏剧等艺术于一体,安溪茶文化已成为安溪文明的象征。作为安溪茶文化重要一翼的安溪茶文学,始自唐末、五代。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在《清隐堂记》一书中曾作有茶诗多首。清初,安溪铁观音被发现并广泛传播后,安溪品茶、咏茶
2012-08-15

文学与茶(一)

所谓茶文学,是指以茶为主题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包含了作品中的主题不一定是茶,但是有歌咏茶或描写茶的优美片段,都可视为茶文学。茶文学的内容包括了:茶诗、茶词、茶文、茶的对联、茶的小说……等等。至于我国有关茶文学的作品有哪些,据统计:就茶诗词来计算:唐代约有500首,宋代约有1000首,金、元、明清和近代也有500首,总共加起约有2000首以上。根据陆羽《茶经》所辑,唐以前有
2012-08-15

让梦想与大叶普洱共腾飞

一片茶叶承载着一个梦想,不是伫立故乡,就是走向远方!在我们还没接触大叶普洱的创始人黎琳之前听到的一句话,一句最能代表大叶茶厂和黎琳的话,这种执着又铿锵有力的企业精神,让人无不心怀佩服之意。有梦想的人,终会成为创造传奇的人我们的红酒味蕾总是追味波尔多,那是因为波尔多的维度、温度、大地土壤的优越性造就了波尔多的唯一性,最终成为红酒圣地。而当我们的茶味蕾总是眷念普洱的时候,那是因为彩云之南这个东方植物王
2012-08-14

茶三酒四:物是人非 回不去的似水流年

从母亲处回,从茶柜里搜出一罐已被遗忘的台湾冻顶乌龙。保质期,刚卡在节骨眼上。不好青茶,但这般款式,已无法与谁,索性开了。遍寻专泡乌龙的逸君壶,无果,方想起辞职时,留给了办公室的美女。据说,我离开后,办公室的两个美女,也很少喝茶了。都说茶三酒四,或许是那么回事?有点儿牵挂,我的逸君。手头养护的几款紫砂,侍弄的都是红茶,滇红或者祁红。此前数日,拙夫子与盈福,忽若一树梨花,包浆初显、略略惊叹。西施一直沉
2012-08-14

读鲁迅的文章《喝茶》

某公司又在廉价了,去买了二两好茶叶,每两洋二角。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却不料郑重其事的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我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的,当我正写着《吃教》的中途,拉来一喝,那好味道竟又不知不觉的滑过去,像喝着粗茶一样了。有好茶喝,会喝好茶
2012-08-14

品茶有感:矮脚乌龙、老枞水仙、八仙茶

现在,刚好是武夷岩茶春茶上市的时候。朋友从武夷山、建瓯等地寄来一包又一包的茶样,整个周末都在鉴赏、品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的好茶。绿茶、铁观音差不多喝完了,武夷岩茶才姗姗来迟,让人充满无限的期待与希望!武夷岩茶大多属于晚生种,采摘时间相对绿茶、铁观音会晚些。制作过程必须经过初制与精制两个环节,初制包括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便成为毛茶;对毛茶进行毛拣、分筛、复拣、风选、匀堆、焙火,最后做
2012-08-14

茶水客:窗明几净享茶乐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刚进入汕头这座城市时,这个潮汕工夫茶兴盛之地,却很难找到一处大众饮茶的茶馆,真有些"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的尴尬,特别是外地朋友"闻茶(名)而来"的时候。但后来我便慢慢释然了、坦然了,因为走进汕头大街小巷、家家户户,你都可以从从容容地喝到一杯浓浓的酽酽的工夫茶来着。在汕头仍至整个潮汕地区,家正是"食茶"的地方,嗜好工夫茶的潮汕人很是重视自家的厅堂,更注重明窗之下必置放茶几茶具,奉
2012-08-14

与茶结缘 人生灿烂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美酒千杯无知已,清茶一盏也醉人。"是文人墨客对生活境界的一种描述。不向往奢靡的生活,性味自在,不必饮酒,喝茶也是一种享乐;玩赏花草也不算什么,在书中也能得到同样的乐趣。品茶鉴水,谈诗论文是文人雅士的一种嗜好。在中国古代,茶是高贵的象征,只有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才能够拥有和享受。星转斗移,光阴荏苒,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茶由奢侈品逐渐变成普通消费品。开始喝茶是很小的时候
2012-08-14

资溪:登大觉山 品白茶香

深秋里,绿色已经不再是北方大地的主色调,漫天袭来的灰色淹没了车窗外远处的视野。一夜的颠簸后,湿润的空气取代了干燥的北方记忆,火车在驶过赣江后不久便扎进柔软且附带有南方特质的丛山中去。资溪这个被江西"老表们"描述为江西最小的县城,就在蜿蜒于山间铁路中的一个不经意的节点上。资溪很小,一条街走不到多久就已经到头。从小城可远眺不远处的大觉山,我们到达的时候正好赶上全国登山节闭幕式的活动,全国各地的登山爱好
2012-08-10

诗意都匀 品鉴茶香

贵州都匀,被称为高原桥城,据说这座城有大大小小的桥梁200多座。这是一座狭长的带状城市,高楼沿着剑江河两岸排列开来,而把这座城连在一起的却是桥。过了桥就是文峰塔,一座经历百年风雨斑斑驳驳的石塔。远眺,巍巍屹立江畔。石碑上的铭文写道:文峰塔建于明万历年间,系五层木塔。都匀东、西、北三面皆有山峰,唯独正南面缺少一峰,造成水口散漫,故在此建塔,作为水口关键,并以南应文明之象。在塔下,我仰视,夕阳余晖洒在
2012-08-10

邂逅金萱:有茶香相伴,与时尚相约

印象中,到青苑茶室喝茶总有意外惊喜,陈年铁观音、蜜茶、30多年的普洱---与茶结缘后,关于茶的很多第一次都是在青苑茶室发生。也许,正如茶室主人老庄所说的,喝茶是一种缘分,喝到好的茶更离不开缘分。与茶结缘几十年,老庄收藏颇丰,他的热情和慷慨,让刚接触茶不久的我,有了接触许多珍品的机会。在青苑茶室相约喝茶的日子里,喝到台湾金萱茶,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这是奶香金萱,台湾茶了。"记得那时老庄刚拿到几款正宗
2012-08-10

浅谈饮茶之道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
2012-08-10

也谈喝茶的三种境界

看过不少关于喝茶的文章,他们描绘出的那种境界让我羡慕不已。比如周作人先生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我觉得,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是难以抵达这样的境界的。我也喜欢喝茶,但只是一种自然随意的饮茶而已,所以,我只能说自己几种喝茶的境界。一是止渴。这是喝茶最初级的意义。我以前在老家乡下谋生活,或行走在旅途;或在田间地头劳作;或是砍柴挑
2012-08-10